光明日報記者 陳建強 劉茜 楊颯 光明網記者 賈豔如
整整一周,我們仿佛忙碌的蜜蜂,嗅著花香在津沽大地上四處奔走,採集著沁入心脾的芬芳。
驕陽下緊湊的行程並未讓我們感到多麼疲憊,因為這次集中採訪帶給我們的是接踵而至的驚喜。海河兩岸,到處都是徐徐展開的畫卷。在遊船上欣賞華燈初上時津城的繁華,在巨輪往來不息的碼頭上感受智能化海港的風採,在生機盎然的廣袤田野體味豐收的喜悅,在乾淨整潔的養老院裡傾聽耄耋老人爽朗的笑聲……
在天津濱海新區產業園,高新技術的發展態勢讓我們眼界大開;微信小程序預約社區活動、人臉識別籤到積分——大數據的廣泛應用讓華納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愈發便利。中新生態城從荒灘上崛起,語音家居控制、AI管家服務,居民們已經享受著「智慧型」生活方式。在七裏海,我們和樸實無華的溼地守護人攀談,在第六埠村,安居樂業的鄉親們笑靨如花讓我們難以忘懷。無論城市還是鄉村,越來越多的百姓正在邁著大步走向小康生活。他們娓娓道來的家鄉脫貧故事、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可喜變化,正是海河兒女凝心聚力共奔好日子的寶貴記錄,也是這座城市決勝小康路上的一座座裡程碑。更令我們感動的是,在這片熱土上,每個人都是幸福生活的建設者、貢獻者、奮鬥者。
採訪行程的最後一站是薊州區漁陽鎮的西井峪村。這是一個古老的「石頭村」,通過「保護+發展」的方法,這個「石頭村」根據本地的地理特點,對所有的民居升級改造,打造了一座座精品民居,把鄉村旅遊搞得紅紅火火。在村民周榮華和回村創業的大學生周雲龍的導遊下,我們真切地感到環境美了,村民富了。走在西井峪村每一道石階上,用手摩挲石牆上的每一塊石頭,都仿佛聽見它們也在訴說,訴說一個山裡鄉村的歷史、現在以及美好的將來……
行走在美麗的津沽大地,我們也是「畫中人」!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29日 10版)
[ 責編:徐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