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徹底改改了!這個在澳洲迫害著240萬人的職場潛規則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

共2856字|預計閱讀時長5分鐘

閱讀導航

前言

澳洲「工資剝削」職場文化的冰山一角

商業結構、文化與執法:「不剝削你,我就虧了?」

沒有人想做當代的奴隸

結語

前言

對於在澳大利亞的大多數人來說,這或許是一個看起來觸目驚心,卻又難免令人感到是「意料之中」的職場現象:

工資剝削(Wage theft)。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偷竊是不對的,但在這個國家,卻仍然有成千上萬的人們在自己的工作上遭到了明目張胆的「搶劫」:

這有可能是被僱主以種種理由故意拖欠或剋扣工資,也有可能是對方故意拒絕支付強制繳納的那部分養老金。

1

澳洲「工資剝削」職場文化的冰山一角

在諸多發生著工資剝削的澳洲行業中,零售業與餐飲業無疑是出鏡率最高的「犯罪現場」之一:

這其中有已經承認在過去的6年內、剋扣員工工資高達2000萬澳元的零售業巨頭Coles;

欠薪900萬澳元的Target;

剋扣員工養老金400萬澳元的Bunnings;

還有在過去十年內少付了近3億澳元工資的Woolworth。

這其中也有剋扣了員工780萬澳元工資、曾在澳洲知名美食節目Masterchef上擔任評審官的卡隆巴裡斯(George Calombaris)的餐飲集團;

剋扣了400萬澳元工資、位於墨爾本的高端名廚餐廳「海斯頓的晚餐」(Dinner by Heston);

以及令店內員工每周超時無薪工作30小時的,貝內特(Shannon Bennett)名下的Vue de monde餐廳。

——當然,這些只不過是在澳洲的「工資剝削」默認職場文化中備受矚目的冰山一角。業界知名公司尚且能發生如此令人咋舌的醜聞,更不必說那些並沒有得到太多人們關注的中小公司,也常常難以從中倖免。

事實上,據澳洲行業養老金協會(Industry Super Australia)統計,在所有符合條件的澳洲工人裡,有三分之一的人,也就是240萬人每年總共被僱主偷走36億澳元的薪水;

其中據澳大利亞稅務局(ATO)估計,在2014-2015年,僅在養老金方面,在澳洲的工人們就被僱主們從口袋「偷」走了高達25億澳元;

聯邦公平工作監察專員對於工作場所的審計則表明,這種工資剝削現象在澳大利亞的過去十年來存在著明顯上升跡象,其中最容易受到「剝削」的群體主要包括在澳洲的年輕人、專業技能水平較低的人們,以及手持臨時籤證的人們。

在澳洲的華人留學生,就是其中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群體。

2019年,當喬納森(Jonathan)第一次從中國滿懷希望地到達雪梨後,他就焦急地開始尋找一份兼職工作。因為他需要這一筆資金,去支撐他完成在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土木工程碩士課程與在雪梨的日常生活。

但他在雪梨找到的第一份兼職工作,時薪只有12澳元。

「那是一家由一對中國夫婦開的小超市——他們告訴我,他們可以付我12澳元,他們說這是平均水平,」喬納森回憶道,「我剛到雪梨,也沒有其他信息來源。所以我真的相信了(這套說辭)。」

他最終沒有接受這份時薪12澳元的工作——因為大約在同一時間,他又找到了一份待遇更好的工作,仍然還是華人老闆:一家主動提出給他每小時14.50澳元報酬的中餐館。

這一次,喬納森欣然地接受了這份工作。

但直到過去很久以後,他才知道,原來時薪14塊半的工作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實際上這是違法的,幾乎比19.49澳元/小時的澳大利亞國家法定最低工資還要低出整整5澳元。

但對於初次來澳、「人生地不熟」的喬納森來說,發現他的薪水很低本來就夠難了,而要想出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則是難上加難。

「和你的老闆談判你的工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你和老闆已經達成了協議之後,然後你才意識到,實際上你的薪水太低了。」

喬納森感慨道,在當地的亞洲餐館裡,剋扣工資其實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而他說的話,實際上也頗帶著點自我安慰的意味:

「所以當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時,我不會抱怨那麼多,因為你知道的,至少我在工作。至少我從這裡得到了錢。」

喬納森描述的現象,在澳大利亞的某些餐廳或其他企業中真的存在嗎?

或許讀著這篇文章的你,心裡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2

商業結構、文化與執法:「不剝削你,我就虧了?」

事實上,據統計表明,工資剝削更多地與某些類型的商業結構有關,尤其是那些特許經營、外包、不穩定的工作和零工經濟。

因為對於大品牌來說,連鎖加盟的模式其實也相當於一則「免責聲明」——也就是說,我把品牌和供應鏈都打包提供給你(加盟商)了,在法律層面上當然也不存在什麼直接的強制性義務了。

但問題卻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商業結構的層面。

實際上,這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為人不齒的澳洲「職場潛規則」:

我們可以體會到的是,在澳大利亞的某些部門和公司,工資剝削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司空見慣的事實,甚至可能成為了一種「必需品」。

在這樣的職場文化背景下,有一些僱主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種「不剝削,我就虧了」的自我感覺;

而員工們卻正如那個涉世未深的中國留學生喬納森一樣,不得不去接受低薪這個事實,因為這是被認為「不可避免」的。

據統計,超過四分之三的留學和背包客其實都知道自己的工資過低,但卻做不了什麼,因為他們曾經都以為那個坊間的傳言或許是真的:

「在澳洲拿什麼樣的籤證,就配拿什麼水平的薪水。」

這種暗黑的文化無疑是具有傳染性的——這又進一步地體現在了對於相關行為的薄弱執法力度上:

有意思的是,員工偷公司的錢明明是刑事犯罪,但公司偷員工的錢卻不算。而就算最後面臨民事處罰,懲罰的力度也幾乎稱得上微乎及微——比如名廚卡隆巴裡斯雖然被規定必須向他的僱員付清欠薪,但他面臨的罰款卻僅僅一筆不過20萬澳元的「懺悔金」。

但這攤渾水,或許很快就要徹底潑翻天了。

澳大利亞司法部長波特(Christian Porter)於近日表示,他將最快在幾周內便提出立法,將最嚴重的剝削工人和低薪案件定為刑事犯罪,這也意味著:

在不遠的將來,仍然剝削著員工工資的僱主們,沒準就會遇到牢獄之災。

3

沒有人想做當代的奴隸

只是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想要徹底改變這個現象,除了看起來不日即將變得更為嚴格的法律制度之外,或許還需要更多的執行支持:

這可能包括比如由公平勞動監察機構發起與企業及工會之間進行三方合作、為清潔行業創建的一個試點認證計劃,也包括針對一些大型公司的反「現代奴隸制」條例——這也意味著,公司必須報告保證自己的供應鏈上,不存在任何被剝削的「奴隸」。

但更多的責任與義務,最終可能還是要回到社區,回到我們與身邊每一個人的身上。

1834年8月1日,大英帝國下的所有奴隸全部解放,但仍然要為前主人工作至1838年作為適應期。

而在近兩百年後的今天,在澳大利亞,一個以充滿著財富與自由聞名的發達國家:

我們是否還能眼睜睜地看著仍然被資本家剝削壓榨的「當代奴隸」而無動於衷?

相關焦點

  • 求助:職場小白兔,被上司暗示潛規則,怎麼辦?
    求助:職場小白兔,被上司暗示潛規則,怎麼辦?問:我是一個在外地工作的女孩子,去年進了一家公司。每個人的上司,對欲望的控制力各不相同,而有些上司呢,會利用自己的權力去脅迫下屬做某些事,尤其是對職場女性的騷擾,那么女孩子面對這樣的情況該怎麼去應對呢?在這裡就給大家幾個應對的方法。
  • 聖誕節,加拿大職場送禮潛規則有哪些?
    聖誕節,加拿大職場送禮潛規則有哪些?Julie Blais Comeau 說,這個時候,一定要記住,既不要過分大方,也不要過分小氣,如果公司說每人帶個 20 加元左右的禮物,那就不要帶來一瓶 40加元的葡萄酒,或是一張5加元的麥當勞禮品卡,避免造成 「不平衡」。二、別給老闆送禮那麼,僱員是否可以給老闆送禮物呢?
  • 不懂潛規則的人,在職場中活不過第三集
    文丨廣西好工作(本文系作者原創,歡迎大家關注分享)說到潛規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娛樂圈中的女演員,為了上位而使用非常規手段勾搭上導演、投資商、製片人。曾經,圈內資深的大佬就曾說過,混娛樂圈,如果不懂潛規則,那麼這種人絕對活不過三集。其實,在職場中也是一樣,職場中,同樣存在潛規則。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一定有江湖的規矩。職場就是一個江湖,混跡在這個江湖之中,必然要遵循著所謂的「規矩」,否則,你永遠混不出頭!
  • 職場新人:在職場中,處理人際關係時,要牢記三條潛規則
    職場潛規則天地有法則,萬物皆有序。我們在學習人際關係這門學問時,也要掌握相關規則。可以看出皇太后和皇貴妃都掌握了這條潛規則。職場潛規則潛規則二:同級之間無友情職場潛規則潛規則三:辦公室愛情碰不得職場潛規則每個在職場上縱橫捭闔的人,都是精通人際關係這門學問,熟知這三條潛規則。
  • 當12星座遇上職場潛規則,水瓶獅子open,天蠍金牛槓,巨蟹太贊了
    本來職場就是一個小社會,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樣的方式手法,有些人的改變也是從入職場開始,而面對職場中形形色色的潛規則,不同星座都有自己不同的對待方式,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十二星座面對職場潛規則的勁爆方法。
  • 職場百解第二十一期:面對職場潛規則如何保護自己
    大家好,歡迎來到職場百解本期內容,在新的一起裡來和大家聊一聊面對職場潛規則如何保護自己,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前一陣有一個新聞,某銀行新員工因拒喝領導敬酒被辱罵打耳光的事件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面對職場中的潛規則,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呢?
  • 無處不在的職場潛規則
    網友們也紛紛表示對這個原因不能接受。天眼妹也不由感嘆,什麼時候社畜的工作內容還必須包括陪領導吃飯了,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社畜也太難了吧。事件一經曝光,涉事醫院也不得不出面回應,最終院方認為該領導的言行不當,對員工、醫院及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醫院方面於14日發布通報,表示已停止了涉事領導一切的職務。
  • 為逃避戰亂、暴力及迫害,全球近8000萬人流離失所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趙風英】據法新社18日報導,聯合國當日發布數據顯示,為逃避戰亂、暴力及迫害,全球已有近800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人數幾乎是10年前的2倍,相當於全球總人口的1%,為歷史之最。難民署署長格蘭迪說:「由於戰爭、迫害,侵犯人權和其他形式的暴力,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一不能返回家園。」他補充說:「這是自2012年以來的一個大趨勢,每年背井離鄉的人數都比上年高。」這意味著「衝突和暴力越來越頻繁」。該報告還顯示,在這7950萬人中,有4570萬人逃往本國其他地區,其中2600萬是居住在原籍國邊界之外的難民。
  • 職場潛規則:在公司,這4種話不要亂說,容易給自己惹麻煩
    職場潛規則:在公司,這4種話不要亂說,容易給自己惹麻煩大家都是剛入社會就步入了職場,所以很多時候往往經驗都不足。大部分的職場潛規則沒有那些職場老人懂得多,所以經常會犯一些低級的錯誤。這都是很正常的,畢竟大家都是這樣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但是有些錯誤是很不該犯的,很容易自己惹麻煩。所以在職場上學習那些潛規則也是很有必要的。
  • 哪些職場「潛規則」,大家都知道,但是不會說?
    在職場中,有的人年紀輕輕就混得風生水起,有的打了一輩子的工,到頭來還是「打工人」。其實可能並不是你做的不夠好,只不過,一開始你的方向就錯了。十條職場「潛規則」送給大家,希望能減少你職場路上的一些坎坷。職場的本質是利益的交換,如果你自降身價,就永遠只能多付少取。所以,學會尊重別人,更要尊重自己。與此同時,要懂得拒絕,尤其是在涉及原則的時候,放棄了原則,就等於放棄了一切。不懂拒絕,只會讓你永遠都是苦力。四、誰都會發脾氣,區別是能否控制要想在職場如魚得水,一定要學會情緒控制。
  • 韓劇《HUSH/噓》:面對職場潛規則,你選擇不忘初心還是隨波逐流
    從片名就可以判斷,這就是一部職場劇,而且還是一部講述面對職場不公,面對職場潛規則,是應該選擇沉默不發聲,還是應該不忘初心,堅守良心的正能量劇。不同於國內的編劇環境,韓劇總是以大膽揭露社會的痛點為基礎,就算同樣是苦逼的遭遇,它也不會流於表面,沒有那麼多的春秋筆法,往往都是直擊痛點。
  • 身在職場,不懂這3個潛規則,早晚吃大虧,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職場上,你只有能力,未必是精英;只有忠誠,未必獲得信任;只有苦幹,未必得到肯定。為什麼會這樣?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不懂得職場潛規則,你會得罪領導,疏遠同事,致處處碰壁,晉升之路屢屢受挫。如果不懂職場潛規則與規則,你就容易處處受困。。華職讀了《職場潛規則大全集》後發現,書中提到,身在職場,不懂這3個潛規則,早晚吃大虧,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 成為職場媽媽第三天,我被潛規則辭退了……
    (圖片來源網絡)30歲後,女性會進入職場迷茫期。結婚、生孩子、哺乳,再到回歸職場,好像吃虧的永遠是女性。家庭責任壓在身上,公司領導又嫌棄女人工作不夠專心。咬咬牙在家全職帶孩子,結果回歸職場後,發現連個新人都不如。
  • 新人初入職場,若不懂這4個「潛規則」,永遠都不會出人頭地!
    很多人覺得職場很簡單,沒有什麼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覺得只要自己好好工作就行,以前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最近我越來越發現職場是有潛規則的。職場中想高人一等,私下裡就要下狠功夫,尤其需明白這4個潛規則。當別人利用這些規則討得領導喜歡,升職加薪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之前有多傻。
  • 職場潛規則:一般人「跪著」求人脈,真正厲害的人「站著」挑人脈
    職場潛規則:一般人「跪著」求人脈,真正厲害的人「站著」挑人脈我們在職場中工作和生活其實都是需要人脈的,因為人就是這樣的一種社會性動物,不進行交際就無法生活下去。而在職場中結交人脈,其實也有很多講究,並不像表面的那麼簡單。比如在酒桌這個交際場合當中,我們就要注意酒桌上的交際禮儀,起碼要懂得一些相關知識,否則在無意中導致了對方的不快也不知道,最終就無法結交到合適的人脈。而除了知識之外,還有態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其實在職場中就有這樣的一條潛規則,那就是最好不要跪著去求人脈,而是要站著去挑人脈。
  • 職場上,如何面對女領導的潛規則?用這3招教你「欲擒故縱」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少出現女追男的現象,而且還是在競爭殘酷的職場上,尤其是女領導「潛規則」又當如何,愛情應該是被歌頌,因為職場的特殊關係,可能並沒有那麼美好,職位的不對等,會遭受別樣的眼光,當你與女領導兩情相悅,不想被幹擾正常生活怎麼辦?教你三招欲擒故縱。
  • 職場潛規則:年輕人剛步入社會,記住這4點,才不會迷茫
    年輕人剛步入社會,也沒有什麼社會經驗,什麼都不懂,在職場上其實也是有很多潛規則的,想要在工作中更加順利,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標,就要提前學習了解一下職場上的潛規則,那麼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應該要懂得哪些職場上的潛規則呢,今天就給大家講四個方面的潛規則,了解了這四點,讓你不再這麼迷茫!
  • 你所不知的職場潛規則—日常行為篇
    職場潛規則,顧名思義則是在職場中,那些潛在的規則,它是指看不見的,明文沒有規定,約定俗成,無局限性,卻又是廣泛認同,隨時起作用,很多職場人都默認遵守的一些規則。如果你剛剛入職或者入職時間雖長,但沒有刻意注意過一些大家都認同的潛規則,則會顯得另類,不太容易被大家認同,不利於團結合作,成長會受到影響。
  • 部門主管與經理之間,不可不知的職場「潛規則」切莫因小失大
    下面,依據本人長期職場觀察和感受,有5個方面的工作建議,供各位次要負責人參考:要找準次要負責人的準確定位,服從領導、聽從指揮,才是你稱職的表現。在職場上,作為次要負責人的職責分工,就是配合主要負責人,抓好全面工作。所以說,你作為次要負責人,就一定要找準「配合」這個定位。
  • 職場中,獲取權力的五條「潛規則」,不懂得的人,再能幹也是白幹
    在職場,有許多人認為權力是領導層提供給下屬的,認為獲取權力是被動的。其實,從本質上講,權力是你自己爭取的,是憑藉自己的能力去獲得的。以下分享職場中,獲取權力的五條「潛規則」,能悟透,就不愁不能出人頭地,而不懂得的人,再能幹也是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