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更名政策出爐,球隊新名稱不得使用英文字母

2021-01-08 瀟湘晨報

大河報·頂端新聞記者 王瑋皓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備受關注的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更名政策在會後被正式公布。按照規定,各家俱樂部要在年底前提交新名稱。從2021年賽季起,俱樂部名稱不符合規定的,將失去參賽資格。

按照中國足協的具體規定,俱樂部註冊官方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能超過4個漢字。俱樂部報名簡稱或球隊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名稱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名稱,不得使用非漢字。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關聯方或控制人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也不得用名稱相似或近似漢字詞組。

目前,世界足壇有不少足球俱樂部都在使用地名+FC後綴作為球隊名稱,不過,在足協的明文規定下,英文字母不得使用,而根據足協方面的要求,新名稱應當展現精神面貌新風尚,俱樂部應積極在名稱中體現地域文化、歷史風俗、人文精神或俱樂部管理。如俱樂部股東具有非營利性法人教育機構或其下屬同名企業,經足協批准後可使用股東名稱或簡稱作為俱樂部名稱。

在時間表方面,中國足協規定,各俱樂部應不晚於2020年12月31日將經工商部門初步核准的擬用名稱、俱樂部所有股東營業執照複印件、俱樂部股東隸屬及下屬企業名稱、工商營業執照編號,報中國足協競賽部審核。中國足協將不晚於2021年1月15日向各俱樂部書面反饋審核意見。各俱樂部應不晚於2021年2月28日在中國足協完成2021賽季的註冊手續。自2021年賽季起,對於俱樂部名稱不符合要求的俱樂部,中國足協將不給予辦理註冊手續。(編輯 袁敏)

【來源:大河報洛陽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更名政策出爐 球隊新名稱禁用英文字母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瑋皓本報訊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備受關注的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更名政策在會後被正式公布。按照規定,各家俱樂部要在年底前提交新名稱。從2021年賽季起,俱樂部名稱不符合規定的,將失去參賽資格。按照中國足協的具體規定,俱樂部註冊官方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能超過4個漢字。俱樂部報名簡稱或球隊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名稱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名稱,不得使用非漢字。
  • 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各方博弈 更名究竟動了誰的奶酪?
    中國足協對近期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要求,也正是來自於這份業內都完全認可的方案——這其中,已經有俱樂部率先完成了相關工作。2019年5月25日,大連一方足球俱樂部更名為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這是所有中超球隊中最早完成中性化名稱的俱樂部。大連隊2019年就完成了改名。中國足協對於俱樂部中性化名稱進程也非常重視,這段時間連續兩次發布了公告。
  • 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改革陷入困局
    近日,中國足協要求中超各職業俱樂部名稱必須中性化,引起了各俱樂部的更名運動。但就目前形勢看來,這項改革似乎陷入了一定的困局。在此前的中超聯賽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明確指出,現中超16家俱樂部中,僅有大連人一家俱樂部符合新賽季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規定,其他15家俱樂部均要對原有的俱樂部名稱進行修改,做到完全去企業化,實現中性化。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也不得使用諧音。隨後各俱樂部進行了改名的徵集和嘗試。
  • 從「他山之石」看球隊名稱中性化
    中國球隊與球迷之間的聯繫,背後是中國足球的傳統與文化。有人思考,中國足協對於中超「中性化更名」一事上的一刀切,是否妥當?決策是否科學,有沒有經過充分論證?這都是外界希望知道的。溝通少、一刀切,容易引起反彈按照足協要求,從2021年1月1日起,中國的各級足球隊,都要「一刀切」使用中性名稱了。
  •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職業足球走出「企業冠名模式」
    12月14日的中國足協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敲定了諸多事宜,「球隊使用中性名」「俱樂部限薪」等政策陸續出臺相關細則。和之前外界認知有所差異的是,中國足協明確表示,俱樂部中性化名稱不得包含品牌名稱,且不能使用非漢字;而在限薪方面則明確規定中超俱樂部財政年度總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中甲不超過2億元、中乙不超過5000萬元,並設置了一系列強力的處罰措施。俱樂部使用中性名的呼籲由來已久,足球領域世界主流的做法普遍都是採取中性名。
  • 評足協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新政:初衷雖好,可不要一刀切
    最近,中國足協開啟了所有中國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政策。根據政策,球隊不得再出現企業、投資人的名稱,也不得出現類似於FC之類的字眼,而是體現且地域傳統精神、人文情懷。俱樂部冠名的由來在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之前,中國俱樂部最大的特點就是俱樂部的名字帶有背後投資企業的名字,而這個在歐洲和美洲卻異常罕見。這一切跟歐洲、美洲同中國的環境密切相關。足球起源於英國,也是從英國傳入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其中,歐洲大陸其他地區和南美洲是最早接觸足球的地區。足球運動的發展就是靠一個又一個俱樂部的發展推動起來的。
  • 中國俱樂部更名看世界:西歐俱樂部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中國足協關於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新政確立以來,關於它的爭議從沒有停止過。河南建業擬更名洛陽龍門的風波還沒過去,部分河南建業球迷自發前往北京中國足協,在足協辦公室貼出的《告中國足協書》,表達了河南建業球迷對於更名的不滿。
  • 俱樂部全部使用中性名 不得含有商號或品牌名稱!綠城國安等老牌...
    在昨天舉行的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宣布了關於發布2021-2023賽季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的通知,以及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規範和要求。其中,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方面,確定將統一採取「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名稱長度不超過四個字,不得含有股東關聯方字號。同時在昨天的會上,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也表示:在執行俱樂部中性名新規方面,不會照顧老牌俱樂部。
  • 網友提問:球隊名稱更改後,隊徽上企業標識是保留還是去除
    虎撲12月15日訊 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14日在上海召開,俱樂部總支出壓縮、球員進一步限薪、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等政策重磅出爐。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規範如下:一、俱樂部註冊官方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能超過4個漢字二、俱樂部報名簡稱或球隊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名稱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名稱,不得使用非漢字。三、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關聯方或控制人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也不得用名稱相似或近似漢字詞組。
  • 中國足協:俱樂部名稱不得含有商號或品牌
    >為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政策要求,促進俱樂部轉變經營模式,推動俱樂部市場化發展,培育健康向上的足球文化,參加三級聯賽在2021賽前開始前完成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具體要求如下:一、俱樂部名稱的規範和要求1、俱樂部在工商部門註冊的官方名稱應規範為: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刑事組織,其中俱樂部長度不超過4個漢字。2、俱樂部包明明參加聯賽的俱樂部簡稱或球隊名稱應規範為: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
  • 官方:廣州富力正式更名為廣州城足球俱樂部
    北京時間12月18日,廣州富力俱樂部官方宣布正式更名為廣州城足球俱樂部,成為中國足協公布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要求後首支完成更名的俱樂部。為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政策要求,促進俱樂部轉變經營模式,推動俱樂部市場化發展,培育健康向上的足球文化,參加三級聯賽在2021賽前開始前完成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
  • 隊名中性化,三大難題待破解
    中國足協「蘇州會議」明確指出,現中超16家俱樂部中,僅有大連人一家俱樂部符合新賽季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規定,其他15家俱樂部均要對原有的俱樂部名稱進行修改,做到完全去企業化
  • 中性化名稱對中超有什麼幫助?請先搞懂中國足球的理念
    中國足球還在等待各家俱樂部的改名決定,而隨著一個個「中性化」名稱的曝光,球迷的心臟也隨著一個個的官宣提到了嗓子眼。
  • 中國足球俱樂部離百年老店就差了個名字
    近日,中國足協出臺新政,要求各俱樂部從其名稱中刪除其投資方和企業的名字,使用「中性化」名稱。據悉,中國足球超級聯賽16支球隊中,只有大連人俱樂部符合新政要求。政策要求,中性化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也不得使用諧音。
  • 「中性名」政策初現五大惡果,甚至有可能毀掉中超
    最近,中國足壇鬧得沸沸揚揚的俱樂部強制改中性名政策其實已經醞釀了許多年。2018年,中國足協出臺了《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名稱規範》,要求國內所有職業俱樂部、球隊名稱要中性化。
  • 足協發最後的「通牒」,中國足球再無地產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醞釀近五年,中國足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正式敲定。12月14日,2020年中國足協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會上,中國足協對球員薪酬、獎金,以及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等都做出了新規定。
  • 俱樂部名中性化再受阻,兩類名稱恐無法通過
    近日中超俱樂部名字中性化再一次被足協提上議程,中超俱樂部名稱實現中性化已經是大勢所趨了。其實在2015年3月出臺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就已經明確提出了鼓勵俱樂部名稱實現非企業化的方案。於是最近的一段時間裡,中國足球圈掀起了一大波起名浪潮。許多名稱無法達到中性化標準的俱樂部都需要在規定時間內,討論出極具代表性的新的俱樂部名稱。也有很多球迷對此十分熱衷,紛紛開始為自己喜愛的球隊起名,但是就像是北京國安、山東魯能、天津泰達等等的老牌球隊,他們已經20多年沒有改過球隊命了,突然就來個更改中性名的要求,俱樂部也是無所適從。
  • 足協中性化改名是否可折中,企業名稱作後綴保留,官方使用簡稱
    中國足協推行新政,各俱樂部需要進行中性化名稱更改,並由此長期延續下去,不再是從前那樣換個企業就換個隊名。對於各隊新名字,除上賽季就確定的大連人隊,近期確定的廣州城隊,其餘球隊至今仍沒有確切定論。中國足協原本計劃保留部分老球隊名稱,但是此舉讓其他需要改名的球隊非常不滿,畢竟大家都是企業化名稱。多方利弊權衡之下,中國足協最終採用一刀切方式,凡是企業名稱冠名的球隊都需要更改。新規定出來,新矛盾立即湧現,之前傳出可以保留隊名的球隊就變得不滿,以致如今的分歧非常大。企業冠名俱樂部,涉及到太多現實利益,企業本身顯然是不願意更改的。
  • 中超球隊起新名,怎麼改才能皆大歡喜?
    足協前段時間開了例會,除了宣布升級版降薪政策外,還強調職業球隊必須全部更改中性名。早在2017年就已推出改名計劃,而2021年是更改的大限,不改名就無法獲得準入聯賽資格。廣州恆大隊率先打了個樣,初步確定更名「廣州足球俱樂部」,球隊名就叫「廣州隊」。
  • 足協公布俱樂部改名規範:名稱不得超過四字,不得使用非漢字
    北京時間今日,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在上海舉行。中國足協公布了各級聯賽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的要求——1-工商註冊應該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得超過四個漢字。2-參加聯賽的簡稱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