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做實驗!雙胞胎醫生一人吃糖一人吃肉,30天後揭開人體秘密

2021-01-20 騰訊網

當今社會,肥胖和健康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很多科學家都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糖和脂肪,究竟哪個對人體而言更糟呢?

事實上,大家對於脂肪和糖有著不同程度的恐懼。一些人認為,主要問題是脂肪,它會增加堵塞血管的風險,還導致中風和心臟疾病。另一些人認為,脂肪有益,而糖為大忌,太多糖會導致肥胖和糖尿病。

那麼,究竟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呢?或許英國BBC的這部紀錄片《糖脂大戰》能夠為我們答疑解惑。

紀錄片的主人公是一對雙胞胎,擁有一樣的基因,而且職業都是醫生。他們聯合7位科學家,共同設計了一次實驗,時長為一個月。

營養學家為兩兄弟設計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飲食方案。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他們中的一個要採取極端低脂飲食,即「糖」飲食;另一個則採取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即「脂肪」飲食。

其中,「糖」飲食中不含任何動物性食物,但允許所有形式的精製穀物食品(麵包、義大利麵)、糖(碳酸飲料、蛋糕),以及所有水果和各種果汁製品。

「脂肪」飲食中只能含有動物性食物:肉類、乳製品、雞蛋以及魚類,但沒有明顯的碳水化合物,同時也排除了所有的蔬菜和水果。

兩人在科學家們的監控下堅持了一個月這樣的極端膳食方案,然後由醫生用精密的設備詳細記錄下各項身體數據,包括體脂比、膽固醇、胰島素以及血糖數據等。

執行飲食計劃兩周之後,科學家們率先檢測了極端飲食可能會對大腦產生的影響。

第一場測試中,他們要求雙胞胎去當一天的股票交易員。其中,堅持高糖飲食的基斯在倫敦,而採用高脂肪飲食的桑德則身在紐約,兩人同時開始嘗試在網上交易平臺做買賣。

股票交易是一個十分耗費腦力的工作,你需要記住大量數字和縮寫,還要學習買價和賣價的新語言。

測試顯示,極高脂肪飲食令桑德缺乏葡萄糖,這似乎也限制了大腦的養分,他在極高強度的腦力工作中深感吃力,逐漸陷入困境。

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不足,會導致人的記憶力嚴重衰退,如果身體不能給大腦供應足夠的葡萄糖,大腦便不能好好運作。

在倫敦,情況則截然相反。高糖飲食中含有各種碳水化合物,從穀類、蔬菜到水果,堅持高糖飲食的基斯表現得更加有精力,記憶狀況也好得多。

一天結束,桑德賺了300美元,基斯賺了800美元。

第二場測試是體能測試。

首先,他們要做一個小時的踩單車運動,在此過程中通過變速逐漸加大運動量。

45分鐘後,記錄員採取了血液樣本,通過驗血可看出他們的狀況有多糟。基斯在瘋狂燃燒糖,他的血糖指數從一開始的4.7急劇下降到了2.7,而桑德的情況稍好,血糖只降了約25%,從4.8下降到3.3。

大量的運動讓兩個人飢腸轆轆。為了完成下面的測試,桑德遵照指令,吃了一小塊牛油(代表脂肪),基斯則吃了兩小塊糖,兩者的熱量值是完全一樣的。

隨後,兩人騎著自行車向山頂衝刺。一開始兩人並駕齊驅,過了一會兒,吃糖的基斯迅速超前,輕輕鬆鬆就把桑德甩在了後面。

原因是當人在騎車衝刺時,身體需要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血液檢測更加證明了這一觀點。

基斯吃下的糖迅速進入了血液,他體內的血糖濃度極高,為7.1,這為疲勞的肌肉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桑德體內的血糖含量只有5.1,他吃下的黃油很難迅速轉化成糖,因此,只能依靠消耗肌肉的蛋白質轉化為胺基酸,再間接轉化為糖,融入血液,令血糖上升。沒有糖分的身體也可以保持運動機能,只是要付出代價。

由此可見,食用脂肪的人運動表現差,並且更容易消耗肌肉。

一個月很快就結束了。

實驗結束之後,兩兄弟又再次回到了實驗室,看看各自的膳食方案對自身的體重和健康有什麼影響。

令人驚訝的是,不論是長期高糖,還是長期高脂,兩個人的體重都較之前減輕了。其中,吃糖的基斯體重減掉了2斤,其中1斤來自身體的脂肪,另外1斤來自肌肉。

吃肉的桑德減重效果更加明顯,體重減輕了7斤,其中3斤是脂肪,4斤是肌肉。

雖然桑德的體重減少得更加明顯,但失去4斤的肌肉重量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肌肉重量減少意味著生病或衰老,有更高的機率進入醫院,壽命也可能變短。

總而言之,高脂會使肌肉減少,導致更多的健康隱患。

胰島素的測量結果更是顛覆了傳統的思維。我們通常認為,糖類攝入會產生胰島素,但實際上,脂肪攝入過量才會導致糖尿病,讓身體更加抗拒胰島素的生成。

食用高糖食品會強化體內胰島素的生成,以便讓身體更快解決血糖升高的問題。

那麼,如果單一的脂肪和單一的糖都不會導致體重的增加,到底是什麼把人們餵胖了呢?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這一次,兩兄弟捧著甜甜圈走上街頭,讓路人隨意選擇喜歡的種類。

結果發現,不論是在紐約還是倫敦,人們的選擇都驚人地相似,大家都偏愛最普通的油炸糖衣甜甜圈,它沒有巧克力,也沒有奶油,看上去沒有多麼好看,但這個最普通的甜甜圈卻代表著50%糖+50%脂肪的致命組合。

和人類一樣,老鼠也無法抵抗這樣的致命組合。

肥胖及毒品神經學家保羅·肯尼讓老鼠無限制地吃糖,結果發現老鼠十分享受,且不會變胖。同樣,餵它們吃脂肪時,它們的身體能夠在吃飽時迅速反應,停止進食。

如果改為用50%糖+50%脂肪的芝士蛋糕來餵它們,那麼那些健康食品都會在一瞬間被它們拋之腦後。

長此以往,老鼠們會沉迷於持續進食,並且懶洋洋地不愛運動。

這是因為糖與脂肪混合精加工後的食品會激活我們體內的「享樂機制」,從而造成暴飲暴食的現象。這和「毒品成癮」類似,會令你興奮。長此以往,大量的卡路裡在體內堆積,體重也會快速增加。

大量加工食物的存在,嚴重幹擾了人體自身對於食物和進食行為的選擇。不管是生理還是後天的行為,人們都傾向於選擇脂肪和糖的組合。它們有很多熱量,有大量卡路裡,而且十分美味,對任何人而言都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從以上這些內容來看,這部紀錄片給出了幾個很有意思的結論,但也有人批評說實驗樣本太少,沒有考慮樣本本身身體素質的差異,不具備普遍性,且實驗檢測過程中的數據採集也缺乏嚴謹性。

實際上,排除這些因素,兩位醫生製作該紀錄片的核心思想更值得大家的思考。

作為醫生,他們希望可以有一個簡單的規則或一粒藥丸來解決肥胖和健康問題,但他們最終還是做不到。因為想要保持健康的身體,一切都取決於自己。

在這個滿是美食誘惑的大千世界裡,糖和脂肪的誘惑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離的挑戰。想要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就必須要有較高的自控力,戒掉一些美味而具有誘惑力的美食,更不要讓加工食品成為每日必需品。

相關焦點

  • 雙胞胎減肥實驗:一個只吃肉,一個只吃糖 30天後結果太意外
    不久前,兩位英國醫生拿自己做人體試驗,與英美其他7位醫學、營養學、體育界專家一起,完成了一次瘋狂而嚴謹的測試,顛覆了全球對肥胖的認知。怎樣有效、健康減肥?為了您的身材和健康,請看仔細——「我們是雙胞胎,我們都是醫生」我們都愛美食」「糖和脂肪,到底誰更可怕?」
  • 芝麻頭條||BBC人體實驗:雙胞胎分別吃糖和脂肪,最後誰變胖了?
    為了得到答案,兩位英國醫生拿自己做人體試驗,與英美其他7位醫學、營養學、體育界專家一起,完成了一次瘋狂而嚴謹的測試,顛覆了全球對肥胖的認知。怎樣有效、健康減肥?為了您的身材和健康,請看仔細——我們是同卵雙胞胎,我們的基因完全相同,到底是什麼導致了肥胖,我們一起來做這個實驗。
  • BBC實驗:雙胞胎各吃糖和脂肪,最後誰變胖?
    不久前,兩位英國醫生拿自己做人體試驗,與英美其他7位醫學、營養學、體育界專家一起,完成了一次瘋狂而嚴謹的測試,顛覆了全球對肥胖的認知。怎樣有效、健康減肥?為了您的身材和健康,請看仔細——我們是同卵雙胞胎,我們的基因完全相同,到底是什麼導致了肥胖,我們一起來做這個實驗。
  • 【真人實驗解密肥胖元兇】雙胞胎一人攝取糖一人攝取脂肪,最後誰會變胖?
    不久前,兩位英國醫生拿自己做人體試驗,與英美其他7位醫學、營養學、體育界專家一起,完成了一次瘋狂而嚴謹的測試,顛覆了全球對肥胖的認知。怎樣有效、健康減肥?為了您的身材和健康,下面的實驗請看仔細。。。「我們是同卵雙胞胎」「我們的基因相同」「到底是什麼導致了肥胖,讓我們一起來做這個實驗
  • 測試實驗:雙胞胎一人吃糖,一人吃脂肪!最後誰變胖?
    一直以來糖和脂肪哪個是健康殺手爭議不斷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英國電視臺曾做了一個「糖 VS 脂肪」的實驗顛覆了全球對肥胖的認知到底高糖和高脂肪哪個危害更大?一實驗設置實驗中選擇的是兩個基因一致35歲雙胞胎兄弟
  • BBC那個吃糖吃脂肪的人體實驗還能再扯淡一點嗎?
    昨天,一篇BBC的人體實驗刷屏朋友圈。大家紛紛表示漲姿勢,要多吃糖了,還有那些經常吃肉的朋友說既然如此為啥自己還是那麼胖。
  • BBC人體試驗,真相驚人……
    這兩天,一篇名為《BBC人體實驗:雙胞胎醫生一人吃糖,一人吃脂肪,最後誰變胖?》
  •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殘忍的人體實驗
    然而,生命倫理學從紐倫堡審判那裡接受的遺產不能僅僅停留在幾條研究倫理的原則上,因為這些原則的提出並不意味著生物醫學研究的道德問題得到了一勞永逸的解決。生命倫理學應當深入探討隱藏在納粹人體實驗背後的思想引擎,對這些思想潛流進行分析和批判,因為暴行的背景思想的遺存常常是下一次類似暴行的根源。
  • BBC人體實驗:雙胞胎各吃糖和脂肪,最後誰變胖?
    BBC人體實驗紀錄片《Sugar vs Fat》試圖為你揭曉這個答案!這是一對來自英國的同卵雙生雙胞胎兄弟Xand(熱帶醫學專家)和Chris(傳染病學專家)。註:嚴禁水果,只有極少的蔬菜實驗期間,除了理察·麥肯齊醫生會用精密設備詳細記錄他們各項的身體數據,包括體脂比、膽固醇、胰島素、血糖等外,還進行了3個小測驗。
  • 他親自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生與死是人類自古以來永恆的話題,從人們可以思考開始,便有無數哲學家為了這個命題思來想去,卻無一人能找出答案。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從何而來,靈魂是否存在,究竟有沒有天堂和地獄,一個又一個關於生命的問題環繞著哲學家們。
  • 《決鬥》複製人雙生設定,梁世宗一人分飾三角,雙胞胎終極對決
    劇情講述一名警長張得天,因為女兒患癌,在尋求治癌藥物下,陷入一場複製人鬥爭的謎團,另一方面,野心勃勃的女檢察官崔朝慧,在此兇殺刑事之中,極力涉及查案,為自己爭取部長高職,更揭發出複製人非法實驗的真相。在這種追蹤推理下,真相一層層揭開,長得一模一樣的複製人李成俊和李成勳,彼此到底是什麼關係?他們與實驗室的李容碩教授到底是什麼關係?為什麼長得一模一樣?
  • 歷史上十大「最不人道的人體實驗」,真的太可怕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體實驗和研究的道德規範也隨之變化...有時,人體實驗的對對象是囚犯、奴隸,甚至是家人。在一些著名的案例中,有些醫生因為不願意將他人的生命置於險地,他們選擇在自己身上進行實驗,這被稱為「親身實驗」。這次列舉了在人體上進行的喪盡天良、令人髮指的十大實驗。
  • 瑞典人找來一對雙胞胎做了實驗
    他們普遍將咖啡倒在杯託上喝,也獨特地被稱為「用碟子喝」——dricka p fat。通常,他們咖啡旁還會配有一定量的鮮奶油以及方糖。瑞士人有一句為「喝方糖上的咖啡」的話,他們認為咖啡和方糖的關係,並不是咖啡中加方糖,而是方糖是咖啡的基石,這就是瑞士喝咖啡的古早味方式。
  • 英國雙胞胎姐妹自創語言,別人都聽不懂,互相折磨直到一人去世
    後來,經過相關語言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語言語混雜了葉門巴倍多語和美式發音,語言結構混亂,隱秘性極高,是一種她們自創的全新的語言,只有她們自己能聽懂,專家將雙胞胎之間所用的這種語言,命名為「雙子語」。 其實,作為雙胞胎之中的另類,詹妮弗和瓊有著很多特別的地方,而語言只是其中一種。
  • 一對「鏡像雙胞胎」的純素飲食和雜食飲食對比實驗
    英國德文郡32歲的雨果·特納(Hugo Turner)和羅斯·特納(Ross Turner)是一對基因完全相同的雙胞胎。科學家們對他們進行了跟蹤研究,他們同時採用了兩種不同的飲食,並在年初進行了為期12周的健身計劃。這對雙胞胎在實驗中每周在健身房進行五到六次耐力訓練,雖然他們的身體脂肪含量都有所下降,但雨果透露,他的純素飲食幫助他更快地減肥。
  • 無限之住人:不死人變成了生產肢體的機器,醫生已經完全魔化
    將軍為此請來了從荷蘭留學回來的醫生,不同與國內,這個醫生尤其擅長西方醫學,這為將軍對萬次身體的研究創造了基礎條件,不過對於萬次這樣體質的人類,醫生之前並沒有類似的經歷,在經過一些列的分析和試驗中,醫生似乎慢慢的揭開了萬次的身體之謎。
  • 臀舉VS深蹲─雙胞胎實驗告訴你翹臀哪個好
    如果你去健身房隨便問一名會員練翹臀要做什麼動作,八成以上的人會跟你說「深蹲」,但有長期追蹤我們的朋友都知道,我們最推薦的翹臀動作是「臀舉」(hip thrust)。 那麼臀舉的翹臀效果究竟比深蹲優越多少?翹臀大師Bret Contreras在2015年做了一個雙胞胎實驗:在這裡為大家總結一下這個實驗:
  • 馬克魯法洛HBO新劇一人分飾雙胞胎
    繼《悅納新自我》中的「蟻人」保羅·路德之後,又一位MCU演員也要在美劇中一人分飾兩角了——《我知道這是真的》中,「綠巨人」馬克·魯法洛飾演雙胞胎多米尼克和託馬斯,本限定劇集改編自Wally Lamb的原著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