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按,為了不斷給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海量數據和極端場景以滿足安全測試的需要,仿真技術在近年來備受關注,眾多仿真平臺也應運而生。
在這種大背景下,9 月 14 日,在 2020 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期間,上海國際汽車城公布已與 Unity 達成合作,共同搭建自動駕駛虛擬仿真平臺——Unity 專注於實時 3D 內容開發和運營。
針對本次雙方合作的詳細內容,雷鋒網新智駕採訪了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霖以及 Unity 大中華區工業產品總監陳祿,並交流探討了智能網聯汽車的未來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長期以來以遊戲和實時內容開發技術為人所知的企業,於 9 月 18 日晚正式於紐交所上市。
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霖(左),Unity大中華區工業產品總監陳祿(右)
近 500 公裡真實道路還原
作為本次合作的主角之一,上海國際汽車城從(以下簡稱汽車城) 獲批工信部智能網聯國家級試點示範區,開始建設封閉測試區、開放道路等一系列測試環境。
然而,實際測試完全依賴於真實環境,導致測試場景覆蓋度不足。因此,汽車城希望構建一個完整的測試工具鏈——從仿真到硬體在環到開放道路到封閉區完整的測試工具鏈。
Unity 則是汽車城選擇的合作夥伴之一。在此之前,Unity 和汽車城已有過很多項目合作,不過,本次的合作更加聚焦於自動駕駛仿真平臺的建設。
具體來說,藉助 Unity 的基於實時 3D 渲染引擎的數字孿生技術,雙方共同構建了一個虛擬城市環境,將上海嘉定安亭區域近 500 公裡道路場景精準還原,包括地形、建築和植被等,用於進行自動駕駛測試。
至於該平臺的資料庫搭建,李霖向雷鋒網新智駕透露,出於對真實性的要求,平臺中大量仿真場景都基於實際道路測試的數據。
他指出,汽車城現在有兩種最主要的數據獲取途徑:
一是車載數據,分為高精度和低精度。高精度數據來自車載雷射雷達,現在汽車城有五輛高精度數據採集車,獲取了大概 400 多萬公裡場景的數據;低精度數據來自日常行駛的普通車輛,通過與大巴車公司的合作,汽車城在 1200 多輛大巴車上裝配了攝像頭進行數據採集——這是車載視角。
二是路端攝像頭和傳感器數據,以「上帝」視角來對路面情況進行採集,服務自動駕駛測試。就目前而言,路端已經採集了大概 3000 多個小時有效數據。
在真正成為虛擬場景之前,數據要經過結構化和參數化的加工,這一步主要是汽車城來完成。之後,將加工後的數據進行自動化的實施投射,來生產仿真場景,則需要 Unity 來提供技術支持,即所謂的數字孿生技術——這也是雙方在本次合作中大致的分工方向。
事實上,除了靜態場景的搭建,對人、車、天氣、光照等動態數據進行處理也是虛擬仿真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Unity 大中華區工業產品總監陳祿在接受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採訪時表示,如果要驗證高級別自動駕駛足夠安全,可能要經過 100 億英裡以上路測,但實際路測不可能將所有 case 採集完,因此要藉助虛擬仿真輔助實測。
他認為,虛擬仿真主要有兩個優勢,第一個是成本低;第二個是可以做並行計算,加大測試規模、加速測試過程,還可以構建真實世界很難碰到或者幾乎不可能碰到的場景。
這一點在雙方的合作中也有所體現。李霖對雷鋒網新智駕說道:
一些 Corner Case 可能路測 1000 萬公裡才發生一次,對此,我們會利用數學、概率學的方式,將每個場景的參數進行不同組合,從而對實際採集的數據進行補充,再藉助Unity的模型做泛化,來達到整個場景庫的完備性。
不僅如此,該自動駕駛仿真平臺內部還有相應的強化學習框架,通過對動態數據的訓練來演化出更多模型。比如識別交通參與者的人臉朝向、骨骼點、步態,從而預測其下一步行為,更好地支持規劃層面的測試。
當然,除了完成單車測試,該自動駕駛仿真平臺還能夠對幫助回答監管方面的問題。比如,在一定範圍內,能夠支持多少輛自動駕駛車輛進行測試,測試環境的承載能力如何,會不會對正常的交通產生影響等。
此外,汽車城還承接了很多標準規範研究制定工作。其中,就包括提煉出仿真領域的共性的相對成熟的內容,將其推向標準。不過,目前在仿真領域的成熟度不夠,還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嘗試——這也是汽車城與 Unity 合作的部分原因。李霖強調:
我們現在希望,通過與 Unity 合作的仿真平臺來為企業提供服務,再把大家公認的東西推出標準。
據李霖介紹,目前該自動駕駛仿真平臺正處於免費公測階段,而且,已經有近 5 家企業在進行相應的仿真測試。將來,平臺還會不斷完善,規模也會繼續擴張。 相對來說,汽車城的封閉場地測試已經接入了 100 多家企業。
Unity,成立於 2004 年,長期以來以遊戲和實時內容開發技術為人所知,是目前全球兩大遊戲引擎公司之一,也是第一個上市的遊戲引擎公司。
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王者榮耀」、「Pokemon Go」,以及當下火爆的「糖豆人」等遊戲均有 Unity 的技術體現;2020 年 6 月,Unity 還與騰訊雲合作推出 Unity 遊戲雲。此外,Unity 為迪士尼最新版的電影《獅子王》提供了實時渲技術。
但事實上,早在 4 年前,Unity 就已經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開拓非遊戲領域。從去年開始,Unity 收購了多家公司,包括數據分析、以及軟體工程相關公司,為自己注入新的基因。
對此,陳祿向雷鋒網新智駕介紹:「工業是我們很重要的一環。其中,汽車賽道是 Unity 目前尤其重視的發展方向。」他也坦言,自動駕駛仿真可以看作是一個特殊寫實風格的遊戲,因為融入了許多遊戲技術原型。同時,自動駕駛仿真和遊戲一樣,存在著大量的並行計算。
不過,無論是遊戲,還是影視、動畫,乃至於自動駕駛仿真領域,Unity 的技術支撐始終離不開一個中心——實時 3D 引擎。
目前,Unity 的實時 3D 技術已經應用在了「設計—開發與驗證—生產與運營—市場與營銷」的汽車產品的完整生命周期內。
據悉,BMW 已經將 Unity AR/VR 技術引入汽車生命周期的多個環節,包括優化生產流程, 以及沉浸式汽車營銷案例。而戴姆勒Protics則使用Unity的技術研發了混合現實流水線。
在自動駕駛仿真方面,Unity 此前已與奔馳、百度等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陳祿補充說:
在本次合作,汽車城也正是看重了 Unity 在這些方面的積累。
值得一提的是,9月18日,Unity 正式在紐交所敲鐘上市。這也意味著,Unity 在全球範圍內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紀元。
具體來說,Unity 發行價為 52 美元,發行 2500 萬股,此前募集資金總額 13 億美元。不過,開盤之後,Unity 股價走高至 75 美元,較發行價漲 44.2%,市值一度超 200 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Unity收入來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運營方案和開發方案,前者通過廣告變現,後者則依靠訂閱獲取收入;還有一小部分來自硬體廠商、主機廠商等戰略合作夥伴。
在短期內,Unity 的增長點仍然會聚焦在遊戲領域,但從長遠來看,非遊戲領域潛力巨大,甚至決定著 Unity 發展的天花板有多高。
近年,乘著智能製造與自動駕駛的風,Unity 已經順利拿到汽車領域的入場券,在該領域一些細分賽道的項目也不斷落地。
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說,這都將成為 Unity 未來發展的一個關鍵節點。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來源:雷鋒網
作者:伍文靚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27341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以上內容轉載自雷鋒網,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並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