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天部之氣也;庭,庭院,聚散之所也。神庭穴如同督脈天部氣血的會聚之地,故而得名。
《甲乙》中記載:「頭腦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寒熱頭痛,喘渴,目不能視,神庭主之;風眩善嘔,煩滿,神庭主之。」可見神庭對頭疼腦熱、眼部不適、眩暈煩躁等有很好的作用。
神庭穴屬人體督脈,對神經系統有治療作用,是治療失眠症的主要穴道。按壓此穴位能消除頭痛頭昏,恢復大腦的活力。
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頭部,前額髮際正中往上約一食指指尖寬處為取穴部位。
用兩手的食指或者中指的指腹交替從印堂穴向上推至神庭,並在此兩穴上加重力度點按即可。
可以寧神定志,治療失眠、心悸,緩解疲勞,另外對神經官能症、記憶力減退、精神分裂症、鼻淵、流淚、目痛等有很好的療效。
連結:活躍的人體十二經脈圖解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足三裡 | 手三裡 | 肩井穴 | 曲池穴 | 合谷穴 | 內關穴 | 湧泉穴 | 魚際穴 | 列缺穴 | 太白穴 | 睛明穴 | 攢竹穴 | 翳明穴 | 四白穴 | 百會穴 | 風池穴 | 安眠穴 | 三陰交穴 | 百蟲窩 | 迎香穴 | 少澤穴 | 聽宮穴 | 落枕穴 | 太衝穴 | 太溪穴 | 關元穴 | 氣海穴 | 神闕穴 | 中脘穴 | 羶中穴 | 印堂穴 | 大敦穴 | 雲門穴 | 肩髃穴 | 天樞穴 | 梁丘穴 | 豐隆穴 | 內庭穴 | 公孫穴 | 陰陵泉穴 | 大橫穴 | 極泉穴 | 養老穴 | 膏肓穴 | 天池穴 | 翳風穴 | 絲竹空穴 | 下關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