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庭——安神醒腦不眩暈

2021-03-04 經絡圖解

神,天部之氣也;庭,庭院,聚散之所也。神庭穴如同督脈天部氣血的會聚之地,故而得名。

《甲乙》中記載:「頭腦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寒熱頭痛,喘渴,目不能視,神庭主之;風眩善嘔,煩滿,神庭主之。」可見神庭對頭疼腦熱、眼部不適、眩暈煩躁等有很好的作用。

神庭穴屬人體督脈,對神經系統有治療作用,是治療失眠症的主要穴道。按壓此穴位能消除頭痛頭昏,恢復大腦的活力。

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頭部,前額髮際正中往上約一食指指尖寬處為取穴部位。

用兩手的食指或者中指的指腹交替從印堂穴向上推至神庭,並在此兩穴上加重力度點按即可。

可以寧神定志,治療失眠、心悸,緩解疲勞,另外對神經官能症、記憶力減退、精神分裂症、鼻淵、流淚、目痛等有很好的療效。

連結:活躍的人體十二經脈圖解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足三裡 |  手三裡 |  肩井穴 |  曲池穴 | 合谷穴 | 內關穴 | 湧泉穴 | 魚際穴 | 列缺穴 |  太白穴  | 睛明穴  | 攢竹穴  |  翳明穴  |  四白穴  |  百會穴  |  風池穴  |  安眠穴  |  三陰交穴  |  百蟲窩  |  迎香穴  |  少澤穴  |  聽宮穴  |  落枕穴  |  太衝穴  |  太溪穴  |  關元穴  |  氣海穴  |  神闕穴  |  中脘穴  |  羶中穴  |  印堂穴  |  大敦穴  |  雲門穴  |  肩髃穴  | 天樞穴  |  梁丘穴  |  豐隆穴  |   內庭穴  | 公孫穴  |  陰陵泉穴  |  大橫穴  |  極泉穴  |  養老穴  |  膏肓穴  | 天池穴  |  翳風穴  |  絲竹空穴  |  下關穴

相關焦點

  • 【穴位百科】神庭穴
    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淚出,目翳,雀目,鼻淵,鼻衄,癲狂,癇證,角弓反張。平刺0.3~0.5寸;可灸。癲癇、驚悸、失眠、頭痛、眩暈、鼻淵。平刺0.5~0.8寸,或點刺出血,可灸。本穴有清頭散風、鎮靜安神的作用。配兌端、百會、承漿,可醒腦開竅、調和陰陽,主治癲癇嘔沫;配心俞、太溪、安眠,可益心安神,主治失眠;配肝俞、腎俞,可補益肝腎、滋陰明目,主治雀目、目翳;配攢竹、迎香、合谷,可宣肺利竅、疏風清熱,主治鼻塞、鼻衄。
  • 【穴位密碼】神庭穴
    【按摩神庭穴位的作用與好處】【主治病症】頭暈、嘔吐、頭痛、目眩、失眠、鼻淵、鼻炎、流淚、目赤腫痛、結膜炎、癲癇、記憶力減退、精神分裂症等。【作用功效】清頭散風、鎮靜安神。【臨床應用】現代常用於治療頭痛、目眩、失眠、鼻淵、鼻炎、流淚、目赤腫痛、結膜炎、癲癇、記憶力減退、精神分裂症。
  • 人體的聰明穴———神庭
    神庭穴擔負著調控神經系統的重要任務。如果自己時常感覺頭腦不清楚,昏昏沉沉,或者情緒波動很大,可以用指腹按摩此穴50—100次。堅持每天按摩神庭穴,很快就會發覺頭腦越來越清晰,人也越來越聰明。對於那些整天迷迷糊糊的,腦供血不足的,或者看書看不進去又想提高成績的莘莘學子們可以經常按摩神庭穴。  【神庭穴的位置】位於人體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 【神庭穴】一個能讓你變聰明的穴位
    神庭穴是人體死穴之一,是頭部九大要害穴其中一穴,主管身體的神經系統。被擊中後頭暈、腦脹。
  • 每日一穴 | 神庭
    主登高而歌,棄衣而走。
  • 眩暈症,不致命但要命,按摩這些穴位提神醒腦,緩解頭暈目眩症狀
    眩暈是頭暈和目眩的總稱,是對自身或外界物體運動的幻覺,是對自身平衡感和空間位像的錯誤感知。
  • 每天昏昏沉沉,頭腦不清醒,中醫告訴你祛除疲勞、提神醒腦好方法
    對於現代人來說,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實在是苦不堪言,由於長時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營養的補充,造成頭腦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感覺,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那麼,有什麼好方法可以祛除疲勞,提神醒腦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個提神的好穴位,最適合那些經常熬夜加班的朋友使用。
  • 這個穴位可寧神醒腦,助你智慧源源不斷
    神庭--寧神醒腦讓智慧之源源源不斷神是指元神,庭就是宮廷,庭堂。中醫說「腦為元神之府」,意思就是說人的精神,智慧等是從大腦生發出來的。而神庭是這個府裡面最中心的地方,我們智慧的源泉就從這裡出來,所以古人說「神者,智之淵也。」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丹田這個詞,中國武術裡面,動不動就強調要意守丹田。
  • 神門穴,心神的出入門口,寧心,安神!
    神門穴有鎮靜、安神、寧心、通絡作用,治恐、悸、呆、痴、健忘、狂癇等。神識不清諸症,取本穴以開心氣之鬱結。神門穴主治心痛、心煩、健忘失眠、驚悸怔忡、痴呆、癲狂癇證、目黃脅痛、掌中熱、嘔血、吐血、頭痛、眩暈、失音。
  • 喝茶可以提神醒腦,喝對了茶還可以安神助眠
    喝茶喝茶,喝對了茶能讓人口舌生津,提神醒腦,要是喝茶的時間和濃度不對,輕則太過清醒影響睡眠,嚴重的更是會引起心悸、頭痛等「茶醉」現象。所以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茶品,才能把茶的益處發揮到最大。現在,養生的意識越來越深入人心,與其啤酒杯裡泡枸杞,敷最貴的面膜熬最晚的夜,還不如每天給自己來杯茶,既健康又能滿足口腹之慾。
  • 「神庭穴」越按越聰明嗎?
    而中醫也是一樣,腸胃問題多按足三裡,失眠問題多按安眠、風池穴,補腎壯陽常按湧泉、太溪穴,而所有的穴位之中,有沒有一個讓人聰明起來的穴位呢?東找西找,還真能找出一個這樣的穴位,不是有聰字的「四神聰」,而是一個帶有神字的「神庭穴」。顧名思義,神者,智慧之淵源,庭者,庭院深深深幾許,豪門之地也。兩個字連起來,就成為大神住居的豪宅,智慧棲息的地方,指揮調度的中樞。
  • 今日特搜靚湯 - 龍眼麥冬太子參響螺湯 - 解除疲勞,安神醒腦
    同時用拇指按壓太陽穴,用食指輕輕揉刮眼眶,能夠解除疲勞、止痛醒腦,並且能繼續保持注意力的集中。還可以吃龍眼,因為它可以益心脾,補氣血,安神,加完班回家,來一碗美味甘甜的龍眼湯就最舒服啦.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龍眼麥冬響螺湯。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心煩失眠。太子參補益脾肺,益氣生津。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響螺肉清胃熱,清肝明目。
  • 人參:提神醒腦,補氣安神
    大家都知道人參會起死回生,但卻不知道人參有調節人體神經系統的作用。事實上大家喝的功能性飲料,都說的緩解疲勞,其實就是使人興奮,否則也不會含有咖啡因了。而人參也有調節人體神經系統的功效,卻不是咖啡因那種會被歸結到興奮劑的行列中。
  • 【技能Get√】頸性眩暈自我按摩,別等犯了才著急!
    § 眩暈的同時有脖子疼或脖子發僵,總之就是脖子各種不舒服§ 眩暈通常在脖子活動之後出現,如扭頭、仰頭或低頭後馬上有眩暈感§ 頸部影像學檢查通常會有異常,如椎管狹窄、椎體增生、椎體不穩、椎間盤突出等§ 頸部有過外傷
  • 春天伺候好頭上這三個大穴,一整年都氣血流暢,醒腦又健康!
    中醫經絡學認為,督脈由「百會穴」進入腦內,所以刺激百會穴能夠起到醒腦提神的作用。同時,百會穴又是「百脈朝會」、尤其是陽經脈匯聚的地方,又能夠「昇陽益氣」。百會穴實乃「百歲穴」。此穴為人體督脈經絡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療多種疾病的首選穴,醫學研究價值很高。取穴位置:後髮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
  • 「關於香」一些安神助眠的香料配方
    以上組方來自朱曦琴中醫師分享,可以製成香囊或者小型藥枕,置於臥室枕旁安神助眠,置於車內或佩戴身上清神醒腦,置於辦工位、車內舒壓解鬱。 另外,整理部分其他網友分享的組方,僅供參考: 古法安魂香 沉香7g,安息香、乳香、白芷、小茴香各4g。
  • 醒腦開竅」針刺法精髓
    石學敏院士在運用「醒腦開竅」針法治療中風等急危重症的同時,在臨床上強調「醒腦」即「醒神、調神、安神」的重要性,形成了以腦統神、以神統針、以針調神的學術思想,極大地豐富了中醫學「神」的理論學說。石學敏院士經過長期臨床觀察,「主不明,則十二官危」「血苑於上,使人薄厥」「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剖析了中風病的病位在腦,病理機制是「竅閉神匿,神不導氣」,《靈樞·本神》云:「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醒腦開竅針刺法就是立足於「醒腦」「醒神」「調神」。從中醫治療中風歷史發展來看,如果說「風」「痰」學說是第一、二階段的主流,那麼立足於「醒神」「調神」的醒腦開竅針刺法則開創了中醫治療中風的第三階段。
  • 擊退瞌睡蟲的6款提神醒腦精油
    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季,不管你是在辦公室還是在車裡,只要溫暖的空調一打開,每到中午時分瞌睡蟲就開始攻擊你的大腦,這時用精油提神醒腦是個不錯的選擇,那麼提神醒腦精油有哪些?這些提神醒腦精油的功效是什麼?有提神醒腦功效的精油如檸檬精油、馬鞭草精油、橘精油、葡萄柚精油、薄荷精油、迷迭香精油。
  • 眩暈困人無數,名中醫破解眩暈「迷魂陣」!
    眩暈是臨床常見症狀,眩是指眼花或眼前發黑,暈是指頭暈甚或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二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汗出,甚則昏倒等症狀。劉玉潔主任辨治眩暈有如下特點。此法適用於痰濁中阻之眩暈。朱丹溪雲「無痰不作眩」。
  • 「關於香」一些安神助眠的香料配方
    清神醒腦組方迷迭香120g、苦丁茶60g、薄荷60g、蒼朮30g,以上4味晾乾,混合攪拌,打成細粉,分裝入香囊袋中。【方解】迷迭香,君藥。香氣清爽怡人,芳香健胃,亢進消化機能;薄荷氣味辛涼,有清利頭目之效,在這組方中為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