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庭穴】一個能讓你變聰明的穴位

2021-03-05 成都浩誠職業技能培訓學校

神庭穴是人體死穴之一,是頭部九大要害穴其中一穴,主管身體的神經系統。被擊中後頭暈、腦脹。神庭穴也被稱之為智慧穴,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可以令我們的大腦更加的聰明哦!

神庭出自《針灸甲乙經》。屬督脈。又叫作天庭穴。 「神」,天部之氣也。「庭」,庭院也,聚散之所也。該穴名意指督脈的上行之氣在此聚集。本穴物質為來自胃經的熱散之氣及膀胱經的外散水溼,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本穴如同督脈天部氣血的會聚之地,故有此名。天庭穴名意與神庭穴相同。  督脈的上行之氣在此聚集。

一、位置

位於人體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二、取穴方法

正坐位或仰臥位,在頭前部,前髮際正中直上量約半橫指處,按壓有酸脹感。

三、主治病症

 神庭穴,清頭散風、鎮靜安神。主要用於頭暈、嘔吐、頭痛、目眩、失眠、鼻淵、鼻炎、流淚、目赤腫痛、結膜炎、癲癇、記憶力減退、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療。

四、穴位配伍

神庭穴配兌端穴、承漿穴緩解治療癲癇嘔沫;神庭穴配水溝穴緩解治療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神庭穴配囟會穴緩解治療中風不語;神庭穴配太衝穴、太溪穴、陰郄穴、風池穴緩解治療肝陽上亢型頭痛、眩暈、失眠等病症。

五、日常保健

由於神庭穴的作用主要在於調控神經系統。按揉此穴,可以降低痛風者患肢疼痛的感覺。如果自己時常頭腦昏昏沉沉,或者情緒波動很大,每天按摩此穴50—100次。該穴和上星穴的功效很接近,二者所處的位置也很近,當您感覺大腦遲鈍、昏昏沉沉時,不妨按摩神庭穴,以提神醒腦。

穴位是中醫療法中一個重要部分,針灸拔罐都離不開對穴位的刺激。現在健康行業發展勢態正好,如果要投身此行業可要抓緊學習了。自我養生保健也很好。如果你想學習歡迎諮詢我們。

熱門專業:中醫推拿,小兒推拿,艾灸,保育員,育嬰師,廚師,電工,焊工,叉車,建築類工人證,技工證,資格證等

免費試聽名額申請熱線:

17313028362(曾老師)

18080069748(羅老師)

學校地址:成都市武侯區科華北路58號亞太廣場C棟14樓

網址:m.schcpx.com

相關焦點

  • 「神庭穴」越按越聰明嗎?
    所以許多男人女人覺得自己腎虛了,去餐廳,不是點「宮爆腰花」、「魚香腰花」,就是來一份「杜仲豬腰湯」、「豬腰枸杞湯」。如果男人那玩藝不行了,就吃狗鞭、牛鞭、希冀讓自己的玩意兒立馬玩意兒起來。按照這個套路,要想娃兒聰明,老一輩人會督促娃兒多吃魚頭、豬頭。而
  • 【穴位密碼】神庭穴
    【圖解神庭穴位的位置】【神庭穴的位置】位於人體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取穴方法】正坐位或仰臥位,在頭前部,前髮際正中直上量約半橫指處,按壓有酸脹感。【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左、右枕額肌額腹之間、腱膜下疏鬆組織。布有額神經的滑車上神經和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穴名解說】神庭穴 Shén tíng(DU24),經穴名。
  • 【穴位百科】神庭穴
    中文名 神庭穴別    名 髮際出    處 《針灸甲乙經》隸屬經絡 督脈主    治 癲癇、驚悸、失眠、頭痛、鼻淵功    能 清頭散風、鎮靜安神神清氣爽益頭腦——神庭穴!神庭穴,別名髮際,出自《針灸甲乙經》,是隸屬於督脈的穴位。神,是指元神,為人體天部之氣;庭,有宮廷、庭堂的意思。穴當天庭之上,為神所居之處,故名。
  • 人體的聰明穴———神庭
    人體有一個聰明穴在頭部。神庭穴擔負著調控神經系統的重要任務。
  • 每日一穴 | 神庭
    主登高而歌,棄衣而走。
  • 神庭——安神醒腦不眩暈
    神庭穴如同督脈天部氣血的會聚之地,故而得名。《甲乙》中記載:「頭腦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寒熱頭痛,喘渴,目不能視,神庭主之;風眩善嘔,煩滿,神庭主之。」可見神庭對頭疼腦熱、眼部不適、眩暈煩躁等有很好的作用。神庭穴屬人體督脈,對神經系統有治療作用,是治療失眠症的主要穴道。按壓此穴位能消除頭痛頭昏,恢復大腦的活力。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 頭暈按什麼穴位
    (每日更新,敬請關注)頭暈按什麼穴位1、頭暈按摩印堂穴印堂穴是人體經外奇穴,《達摩秘功》中將此穴也列為「回春法」之一,可見其重要地位。印堂穴在兩眉連線的正中間。2、頭暈按摩神庭穴神庭穴屬人體督脈,對神經系統有治療作用。神庭穴在印堂穴上面,髮際正中直上半寸左右,按揉方法與印堂穴相同。按壓這兩個穴位對消除頭痛頭昏,恢復大腦的活力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按摩,互相補益,則效果更佳。3、頭暈按摩太陽穴太陽穴。這個位置很好找,順著眼角邊兒,一張嘴,一摸一個坑,這就是太陽穴。
  • B開頭身體穴位-不得不說的「天穴」 百會穴!
    可是爺爺似乎並不滿意,印象中每天都在用手梳頭,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習慣性動作。也許正是緣於這個看似不經意的小動作,他的頭髮這兩年居然奇蹟般地由白轉灰了!每天堅持梳頭,養發護髮有益,益智健腦更佳,要問究竟是何原因,當然是因為刺激了頭部養生的第一大穴位——百會穴!
  • 這個穴位可寧神醒腦,助你智慧源源不斷
    神庭--寧神醒腦讓智慧之源源源不斷神是指元神,庭就是宮廷,庭堂。中醫說「腦為元神之府」,意思就是說人的精神,智慧等是從大腦生發出來的。而神庭是這個府裡面最中心的地方,我們智慧的源泉就從這裡出來,所以古人說「神者,智之淵也。」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丹田這個詞,中國武術裡面,動不動就強調要意守丹田。
  • 讓人害羞的一個穴位,卻是調節陰陽、活血強身的要穴!
    簡單說來就是,會陰穴的位置在會陰部位,相反男性的陰囊根部與肛門部位連接的地方就是其所在的位置,而對於女性來說它是在陰唇與肛門連線的中間位置。很特別的位置上存在著一個穴位,但它絕對存在著一個重要的作用。經絡學會說明每一個穴位的特別之處和作用,會陰穴的位置在前陰和後陰之間,本穴會與兩陰之間,且為任、督、衝三脈之會,因此稱為會陰穴,這個看似難以啟齒的穴位,卻是人體的長壽要穴。中醫認為,會陰穴是人體任督二脈的開關,這位置,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若是會陰穴位存在問題,那麼,任督二脈必然是不通的。
  • 讓人害羞的一個穴位,卻是調節陰陽、活血強身的要穴
    簡單說來就是,會陰穴的位置在會陰部位,相反男性的陰囊根部與肛門部位連接的地方就是其所在的位置,而對於女性來說它是在陰唇與肛門連線的中間位置。很特別的位置上存在著一個穴位,但它絕對存在著一個重要的作用。經絡學會說明每一個穴位的特別之處和作用,會陰穴的位置在前陰和後陰之間,本穴會與兩陰之間,且為任、督、衝三脈之會,因此稱為會陰穴,這個看似難以啟齒的穴位,卻是人體的長壽要穴。
  • 面部穴位圖解
    面部穴位圖大全1、頭維穴2、髮際穴 3、陽白穴4、印堂穴5、攢竹穴6、魚腰穴7、外明穴 8、睛明穴9、絲竹空穴10、瞳子髎穴11、承泣穴12、球後穴 13、四白穴14、迎香穴15、人中穴16、地倉穴17、承漿穴補充:18、前頂穴19、通天穴20、上星穴21、神庭穴22
  • 面部穴位詳解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我們臉部以百會穴——承漿穴為中線,對稱分布著許多穴位,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作用,通過雙手對不同穴位的刺激是徒手面部精雕的原理之一。面部重要穴位的作用百會穴:後髮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歸屬督脈。功能:開竅醒腦、回陽固脫。主治:頭痛、目眩、鼻塞、耳鳴、中風、失語、脫肛、陰挺、久瀉久痢。
  • 【針灸穴位】絡卻穴
    穴在百會穴後旁開一寸半,適當足太陽經脈「從巔入絡腦,還出」之處,故名絡卻。功能作用利竅通關,安神定志,疏風洩熱。解剖有帽狀腱膜,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大神經分支。詳細操作正坐仰靠,先取百會,在百會穴旁開1.5寸,再向後0.5寸處取穴。平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 面部穴位圖解大全,按摩管理臉部穴位圖
    面部穴位按摩管理可促進血液循環、祛病養生,還能有效去除角質和廢棄物,並補充營養及水分,從而改善膚色,使皮膚得到完全的放鬆和恢復。面部按摩管理要求手法要穩定,部位要準確,力度要適中,快而有序。臉部穴位除了美容,緩解疲勞,還可以瘦臉。我國傳統中醫學中的面部穴位按摩管理可以達到臉部」減肥「的目的。通過按摩管理,刺激臉部及耳部的穴位,讓疲勞、浮腫的臉恢復活力。
  • 穴場****穴位
    穴場****穴位 穴場穴場是穴位的外圍
  • 腿部穴位——豐隆穴
    化痰的第一要穴:豐隆穴豐隆穴屬於胃經,但跟脾 關係最為密切,脾胃兩者是相表裡的,如果脾虛不能運化身體中的水溼、痰溼,它要經過曲線救國,在最好的朋友那裡找一個胃經聯絡脾經的一個穴位一種情況痰多,總咳不完,用豐隆穴可以儘早地把這些痰排出來,還有一種情況:感覺有痰,在喉嚨裡老是巴著咳不出來,用到豐隆穴以後可以讓痰變稀,稀釋以後 再咳就非常容易了。痰咳出來以後就會感覺呼吸道非常通暢,炎症也好的快一些。痰本身是帶菌的,痰咳出去以後,對我們呼吸道的暢通,對炎症的消除都有很大的 幫助。
  • 53個穴位對應功效及取穴按摩方法
    如果睡前按揉兩穴可讓你睡得香甜,失眠多夢的症狀會消失不見。神庭位於人體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印堂位於雙眉連線中點。此穴位能瀉大腸火,具有清熱祛風、涼血潤燥的功效。清除毒素,淨化腸道,排毒養顏。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踝連線的中點。
  • 腿部穴位——陽陵泉穴
    【導讀】陽陵泉穴位於人體的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按摩陽陵泉穴具有治療肩周炎、落枕、膝關節炎、腰扭傷等作用。
  • 夜不能寐 按摩4個穴位分分鐘入睡
    張震介紹了助眠四穴按摩法,具體如下:勞宮穴,最初稱「五裡」,後又名「掌中」,最後因「手任勞作,穴在掌心」而定名為勞宮穴。勞宮穴,五行屬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用於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等症。神門穴在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神門穴能幫助入眠,調節自律神經,補益心氣,安定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