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扣肉的傳說
據說在明朝末年的時候,農民大起義,導致中原大亂,大量的人口從中原地區遷徙到南方,在循州府北面的群山中迎來了盧姓一家,這盧公也算是飽讀詩書,並且在地方上當過小吏,因為不滿朝廷腐敗黑暗,並且又生逢亂世,他辭官舉家南遷,來到了這循州地界兒,而他的夫人何氏知書達禮,出身書香世家,但是不善農事,盧家就只靠盧公一人辛苦耕作,但是盧夫人為盧公生了兩個孩子,因為遷徙過程中盤纏積蓄花費殆盡,目前只有盧公一人苦苦支撐家裡生活,因此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經常是吃不飽穿不暖
這天,盧公的妻子何氏在溪流邊洗衣服,幼子因為飢餓難耐,嗷嗷大哭起來,看到此情景,何氏不僅失聲痛哭,不知該如何辦才好,這時,天邊飄過一朵祥雲,伴隨祥雲而來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仙風道骨的姑娘,只見她取出一包菜籽交到何夫人的手裡,讓她在秋分時節播種下菜籽,到春節即可獲得豐收,而且她說自己修煉百年,這包菜籽是廣濟天下蒼生的食物,讓何夫人一定定要大力推廣下去,救濟窮苦百姓,何夫人聽到這裡,趕緊跪謝,接著詢問姑娘姓甚名誰,以便日後報答,可是這姑娘卻說:「救濟蒼生,無需報答,姓梅是也」,接著健步如飛的向前走了
於是何夫人急忙跑回家中告訴了盧公自己的遭遇,兩夫妻一合計,在秋分時節中下菜籽,過了幾天,地裡就長出了綠油油的菜苗,這時恰逢秋收之後,有大片的稻田閒置,於是兩夫妻趕忙移栽,施肥澆水,等到寒冬臘月,春節到來的時候,他們獲得了大豐收,每一顆菜都有好幾斤重,一人食一顆,足以吃飽了,兩夫妻慌忙採摘,儲存,但是產量太高了,採摘的菜幾天後就壞了,這時何夫人想起了家裡的臘豬肉,豬肉可以醃製,那麼這些菜不也可以醃製嗎?說幹就幹,兩夫妻把才摘下來的菜晾曬風乾,放在密封的容器裡,撒上大量的食鹽醃製,一段時日過後,菜被醃製的油光明亮,並且金黃臘色,香氣四溢,把這種菜混合著豬肉燉煮,別有一番風味,親戚鄰居在吃過後,都大為讚嘆,並詢問這是什麼菜,因為那位姑娘說姓梅,何夫人隨口說就叫梅菜吧,經過親朋好友的引種,推廣,梅菜就在東江一帶廣為種植了,從此有了現在的梅菜
梅菜扣肉的家常做法
食材:主料:豬肉、梅乾菜調料:食鹽、蔥、姜、胡椒、老抽、雞精、紅辣椒、糖
1.選擇上好的五花肉放在清水中加入蔥姜、胡椒等煮一下,筷子能輕鬆插進肉裡時撈出,放在清水中浸一下
2.浸過水的肉迅速撈出,在肉身上均勻的塗抹上老抽
3.把上好色的五花肉放在油鍋中,開小火煎一下,肉片捲起切呈現棕紅色是關火取出
4.把煎好的肉改刀切成薄薄的片,注意下方不要切斷了,加入醬油,雞精、豆腐乳汁醃製一刻鐘
5.清水發泡梅菜,最後用蔥薑末爆鍋,下入梅菜煸炒
6.取一大碗,把切好的肉放入碗中,梅菜鋪在肉的上面,放在蒸籠中蒸製1小時,取出扣在盤子中,撒上蔥花即可食用
小技巧:
1.一定要選用上好的帶皮五花肉
2.梅菜一定要提前發泡
3.肉皮一定要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