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才兩個月,美國就全國動員:徵兵100萬、飛機增加5倍

2020-12-06 介甫相公

1950年12月16日,杜魯門發表廣播講話:……我正式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同時,他宣布了他的擴軍計劃,成立國防動員局,並擴軍100萬人。讓美軍的人數從250萬增加到350萬人。用一年的時間,讓飛機的產量增加5倍,坦克的數量增加4倍。他的講話讓很多美國人大吃一驚,難道就是因為遠東那個小小的局部戰爭,就值得美國如此大動幹戈嗎?

杜魯門發表廣播講話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抗美援朝戰爭美軍的失敗是因為他們根本沒用全力,反倒是中國舉全國之力在打,但事實並非如此。第一、二次戰役,志願軍參戰的26萬人,就把以美軍為首的聯軍共42萬人從鴨綠江邊打回了三八線。

志願軍幾乎是跟在聯軍的屁股後面一路追殺,美國不但損傷慘重,更是顏面掃地。麥克阿瑟氣急敗壞,發電報給杜魯門,請求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杜魯門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他認真的考慮了麥克阿瑟的建議,並原則上同意了。

美軍隨後將原子彈運到了關島,準備在必要時扔到志願軍的頭上。若不是英國出於自身的利益極力反對,這一計劃就已經被實施了。麥克阿瑟得知後,用自己一貫的語氣表達了不滿:要麼按我說的做,要麼輸了就別怪我。

此時的美軍,在戰場上是兵敗如山倒。是武器不行嗎?絕對不是,如果美軍的武器都不行,那就沒有哪個國家的武器行了。是人數不夠嗎?42萬人被26萬人攆著跑,究竟誰在打人海戰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此時的朝鮮戰場上,已經雲集了美軍三分之一的陸軍、五分之一的海軍、二分之一的空軍。人數和武器裝備上並不吃虧,再想增兵就難了。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歐洲,歐洲的美國兵一個都不敢住東亞調,只能臨時徵兵了。

12月16日,杜魯門發表廣播講話,表示美國願意就停火進行談判,但不能向「侵略」屈服。同時他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美國人民要為韓戰作出任何必要的犧牲」。他又成立了戰時動員機構——國防動員局,要擴軍100萬人,並用一年的時間將飛機的產量提升5倍、坦克的產量提升4倍。

美國B-24轟炸機的生產車間

一個原本不起眼的局部戰爭,就讓美國「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如果這都不算全國動員,那要怎麼才算呢?與此同時,中國也沒閒著。1950年6月時,我軍員額為540萬人,首批參戰的部隊只佔到總員額的二十分之一。

新疆人民開展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活動

但我國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全國各地都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活動。這場戰爭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他們決心用實際行動,保衛自己的和平生活,保衛自己的勝利果實。中國實際上也進入了戰爭狀態。

能參加志願軍,是當時的年青人最光榮的事

青年人踴躍參加志願軍,只待美國向我國宣戰後,就立即向美國宣戰。然而,不但美國始終沒有向我國宣戰,連響應他號召捲入這場戰爭的另外17國也沒有一國向我們宣戰。這是人類戰爭史上從沒有過的現象。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這是抗美援朝留給我們的最大精神遺產。眾所周知,韓戰爆發時的中國,無論國力還是軍力,都無法同美國相比。雙方實力懸殊程度不是以幾倍來計算的,主要工業產品相差幾十倍甚至上百倍。1950年美國鋼產量8772萬噸,中國是61萬噸,美國是中國的近144倍;1950年美國工農業總產值為2800億美元;中國是100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的28倍。
  • 抗美援朝70年丨20個故事還原戰爭中的「隱形部隊」:鐵道兵團
    當時修理的蘇制米格-15殲擊機隨著韓戰的進展,空軍飛機的修理工作量和需要更換的零件種類、數量不斷增加。工廠僅靠從國外購買零件、部件和拆這架飛機裝那架飛機的做法,已經滿足不了需要。兩個月後,「112廠」又試製成功了飛機起落架、機翼等大部件,提升了飛機配件製造的能力。將彈藥武器製成生命盔甲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這場與以武裝到牙齒的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聯合國軍的戰爭,對於剛剛組建的中國兵器工業來說,是一次十分嚴峻的考驗。
  • 五華人民在抗美援朝運動中- 梅州日報數字報
    1950年6月,韓戰爆發。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主席代表中央軍委命令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從此,中國人民為了保家衛國而進行的偉大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打響。 全力以赴,支援前線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五華各界人民把普訂愛國公約與促進工農業生產、捐獻飛機大炮等實質性內容相結合,把抗美援朝運動與清匪反霸、土地改革、恢復生產、鎮壓反革命、愛國衛生等工作結合起來,掀起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運動。 1951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關於推行愛國公約捐獻飛機大炮和優待烈屬軍屬的號召》。
  • 動員案例研究:美國海灣戰爭中的應急生產和維修保障
    除常備軍工外,民用工業也受到動員,由於擔心伊拉克會使用化學武器,國防部在戰爭爆發之前緊急訂購防化裝具,僅防化服的月產量便從3.3萬套增加到20萬套、沙漠戰靴和沙漠迷彩服的月產量則分別由零猛增至15.7萬雙和37.6萬套。
  • 抗美援朝70周年|徐焰: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剛建立的新中國實在是太窮、太落後,入朝部隊與強敵在裝備上存在懸殊的「代差」,中共中央卻敢於出兵朝鮮同美國較量,多少年來人們談及此事總在感嘆其超人的膽略和氣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海軍和空軍,擁有3.1萬架飛機,陸軍機械化水平又最高,起初還壟斷了核武器。
  • 20個故事還原抗美援朝「隱形部隊」
    快卸快裝 把100架戰機交付空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王海一人擊落敵機9架,他駕駛的飛機被譽為「功勳飛機」,至今仍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他所駕駛的米格-15飛機,就是由航空工業沈飛的前身「五廠」組裝的。
  •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最根本經驗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美國政府武裝幹涉朝鮮內戰,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給中國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嚴重威脅新生共和國的國家安全和主權完整。值此危急關頭,應朝鮮黨和政府要求,中國黨和政府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這是黨和國家政治意志的集中體現,「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
  • 抗美援朝老兵記憶|志願軍駕駛員王仁山:與美國飛機鬥智鬥勇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駕駛汽車在槍林彈雨中日夜穿梭,與美軍飛機鬥智鬥勇,為保障前線的彈藥、糧食供應和傷員後送做出了突出貢獻,榮立一等功。王仁山老人今年92歲,身體康健,思維敏捷。閒暇時,在女兒的陪伴下,老人還能拄著拐棍在樓下院子裡走上幾個來回。
  • 我擊落美國空軍飛機,還活捉美軍王牌飛行員|抗美援朝老兵口述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志願軍將士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在交戰雙方武器裝備水平對比懸殊的條件下,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70年過去了,在滬志願軍老戰士回顧戰火紛飛的歲月,眼神仍然堅毅。
  • 光影鐫刻著歷史,回溯抗美援朝戰爭
    ,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頭號強國,而當年的新中國積貧積弱、百廢待興,國家建設面臨著重重困難和艱巨任務,全年鋼產量只有61萬噸,GDP只有美國的5%,在原油產量、發電量等方面的差距更是有著天差地別,無論是經濟、工業水平、武器裝備等都遠遠落後於美國,而美國則依靠自身優勢,支撐著強大的軍工研發能力和裝備生產能力。
  • 甌江時評 | 愛國主義是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鮮亮底色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源自保家衛國的愛國情。70年前,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打著聯合國的旗號出兵幹涉,並將戰火燒到了中國鴨綠江邊,中國國家安全與人民利益受到嚴重威脅,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重大決策。廣大青年義憤填膺,踴躍報名參軍。街上到處是母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入伍的感人情景。
  • 抗日戰爭打的如此艱難,為何韓戰中國卻突然能對抗美國了?
    規模:抗日戰爭為全面戰爭,韓戰為局部戰爭。 1,因為不是全面戰爭,戰火只存在朝鮮半島,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中國軍隊國防壓力,使得中國可以集中精銳部隊入朝輪戰。 2,因為不是全面戰爭,韓戰戰火不涉及中國、美國兩國根本利益。美國在不擴大戰爭規模,不進攻中國本土就無法取得戰爭勝利的情況下,只好停戰。
  • 抗美援朝197653是什麼意思 抗美援朝是哪一年戰爭簡介及歷史意義
    197653的意思是: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的今天,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抗美援朝戰場。抗美援朝中國犧牲了多少人 ?歷史意義有哪些
  • 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汲取敢打必勝的精氣神
    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震驚了世界,立起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徹底終結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落後挨打的屈辱形象。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浴血奮戰及其偉大精神,為我們留下了永恆財富。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對於激勵和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具有重大意義。  傳承人民志願軍的精神偉力  一支沒有精神的軍隊,不可能贏得勝利。軍隊的「精氣神」中,「精」為首要,表現為軍隊內在、向上、不屈的精神力量。
  • 炮兵——抗美援朝戰爭中步兵進攻的傑出配角
    ,毛主席說:「起初,我還擔心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和美軍作戰我們要吃大虧,現在看來這個困難是可以克服的,美國軍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們不只打了李承晚的偽軍,也打了美軍的王牌軍,這是華盛頓開國時組建的美國騎兵第一師嘛。這個在美國很有名的一直沒有吃過敗仗的軍隊,這回吃了敗仗......」。炮二師師長朱光凱旋後,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 日本首次徵兵,1.5米即可當皇軍,猜猜最後招了多少人?
    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曰:二戰結束時,國內外海陸軍,總計約720萬人。人口才7200萬的日本,兵員就佔1/10。可以說,除去婦女兒童、老弱殘障,成年男子幾乎已經皆入兵。凡夫皆兵,並非始於二戰。,向全國下達第一份《徵兵令詔書》,曰——「朕惟古昔郡縣之制,募全國丁壯、設軍團以保護國家,固無兵農之分。
  • 抗美援朝有五大意義,真正看懂後,才發現這場戰爭最終贏家是中國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美國和一些反對我國的政客散布謠言說,我國出兵朝鮮,發動抗美援朝戰爭是為了為蘇聯服務。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關於韓戰的一系列文件解密後,很多人單方面認為,中國在國力較弱的情況下參加韓戰,完全是損害本國利益。因此,很多人對抗美援朝戰爭的意義持否定態度。
  • 抗美援朝戰爭中 有這些皖籍戰鬥英雄
    據《安徽日報》10月23日報導 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杜魯門政府悍然派兵進行武裝幹涉,發動對朝鮮的全面戰爭,並不顧中國政府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江,出動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和鄉村,把戰火燒到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之上。
  • 祖國·正義·和平——抗美援朝紀念館巡禮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後,美國杜魯門政府悍然派兵進行武裝幹涉,以美國為首的由16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全面投入戰爭,美第7艦隊侵入中國臺灣海峽,不顧中國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出動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和鄉村,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