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練習中,前屈下不去怎麼辦?

2021-01-08 凡一說瑜伽

瑜伽前屈下不去,可能是大多數瑜伽初學者在瑜伽體式中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出現的頻率很高影響的範圍很廣。

因為如果前屈下不去,很多基礎體式都完成不了。比如下犬式腳後不能落地,腰骶連接的地方永遠是拱起來的,不能和背成一條直線;所有的坐姿體式背都坐不直,需要墊塊磚才能讓脊柱立直;什麼單腿背部伸展式、加強側身展式、半神猴式、雙角式、束角式等等通通完成不了。

幾乎天天都有人諮詢,前屈下不去怎麼辦?

想要知道怎麼辦,必須要知道問題出在哪。找到根源也就找到了解決的方法。所以我們先來看一看瑜伽前屈下不去,問題出在哪,為什麼下不去。

首先第一點:瑜伽中的前屈是什麼地方在向前屈?

瑜伽中的前屈,看上去是彎腰,但事實上不是腰向下彎,而是髖關節的摺疊,說白了就是把骨盆和大腿摺疊起來。明白了這一點你在做前期體式的時候,才明白勁往哪兒使。下圖

兩個紅圈是髖關節,通過髖關節的轉動,讓整個骨盆帶著上半身向前傾,最終從綠線的位置完成對摺。

重點:

通過髖關節的轉動;骨盆以上作為身體的整體,從綠線的位置摺疊。第二點:是什麼阻礙了骨盆和大腿的摺疊?

把身體想像成一個整體,現在我們要讓這個整體從大腿根部的位置摺疊到一起來,先在頭腦裡面想一下這個情景(不要省略這個過程)。下圖

要想完成上面說的,通過髖關節的轉動讓身體從大腿根部發生摺疊,圖中綠色箭頭所式(看上面的圖想像一下這個情景)

需要兩個條件:

①腿後側柔韌性比較好能夠被拉長,否則後側太緊,把骨盆向下拉,沒有辦法實現摺疊;腿後側的紅線所示②身體前側特別是腹部有力量能夠把骨盆向下拉,否則腹部沒有力量,骨盆下不去。骨盆上的紅色箭頭所示。

這兩個條件同時滿足,骨盆和大腿就可以順利的摺疊起來了。那如果摺疊不起來,也就是我們說的前屈下不去,就是這兩個方面其中一個出了問題或者兩個都出了問題。

三、怎麼練?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經找出了前屈下不去的根源:腿後側比較緊拉著骨盆沒辦法向前傾+腹部沒有力量,沒辦法把骨盆向下拉。怎麼辦?想辦法增加腿後側的柔韌性和腹部力量。

給大家推薦兩個動作,這兩個動作的組合正好針對前屈下不去的兩個原因,不管你是哪一個原因或者兩個原因都存在,這兩個動作都可以解決。我在很多私教會員中用過,效果非常明顯。

1、正壓腿。

面對把杆站立,抬起一隻腳,腳後跟放在把杆上吸氣延伸脊柱,呼氣腹部找大腿。配合呼吸,做10~15次。最後一次保持不動,停留10個呼吸。反側練習。以上動作為一組。

2、動態弓步,

弓步準備,前側小腿垂直地面,後側腿膝蓋點地腳背壓地。(也可以腳尖點地,膝蓋要落地)吸氣延展,呼氣整個髖向前推向下沉。配合呼吸做10~15次。反側練習。以上動作為一組。

這個動作的重點:骨盆不要前傾,從後側腿臀線的位置用力向前向下推髖,可以用兩塊瑜伽磚放在腿兩側手扶住瑜伽磚穩定身體,所有的意識放在腹股溝和小腹部的位置。

把正壓腿和動態弓步結合起來練習:一組正壓腿+一組動態弓步為一個組合,一次完成5個組合,可以每天練習一次,當然如果早晚各練習一次效果更好。堅持10天,前屈如果沒有大的進步你來找我,不是小進步,是大進步。

四,最後再補充一點。

在身體沒有準備好,前屈暫時下不去的情況下,遇到前屈體式時,可以在練習的時候微屈膝蓋或者使用輔具,不要以彎腰來代替髖關節的前屈。先讓腹部去找大腿,而不是讓額頭去找大腿。更不要用野蠻的方法去拉去壓身體。

關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麗。

相關焦點

  • 瑜伽坐角式雙腿分開距離小,前屈下不去?試試這樣練習!
    坐角式是一個常見的瑜伽姿勢,它需要臀部和腿部的靈活。練習中最常見的問題是不能前屈,膝蓋彎曲,等等…練習之前,讓我們看一下需要協同哪些工作才能安全舒適地進入此姿勢,如何準備肌肉,關節和其他身體部位?這是一個坐姿體式,運動到髖屈肌,膕繩肌,下背部和上背部。它也是一個前彎和開髖體式,可以平衡我們的力量和靈活性。姿勢可以拉長腿筋,增強大腿內側的內收肌,並有助於緩解坐骨神經痛。練習時最可能發生的問題是膕繩肌或腹股溝拉傷以及下背部受傷。椎間盤突出或滑脫的情況下,請避免向前彎曲。
  • 下腰背痛,臀腿僵硬,瑜伽前屈下不去?一個網球幫你搞定!
    練瑜伽,對解剖筋膜有所了解的伽人們都知道,下腰背部疼痛,臀腿僵硬疼痛(尤其是大小腿後側),瑜伽前屈下不去,其實都是「一條船上」的問題。而如果放鬆後表鏈上的不同區域,整個後表鏈也都會得到放鬆,練瑜伽,前屈下不去的,也通過放鬆後表鏈,讓動作得到改善和加深。
  • 瑜伽前屈體式中:下背部腰骶的位子總是拱成一座小駝峰怎麼辦?
    瑜伽前屈體式中:下背部腰骶的位子總是拱成一座小駝峰怎麼辦?  這幾天一直在說很多前屈類體式做不好的原因和背部脊柱沒有辦法得到延展有很大的關係,比如下犬式中腳後跟一落地,腰骶的地方就會鼓起一個小駝峰。
  • 瑜伽答疑:瑜伽前屈腿後側疼,怎麼辦?
    很多人在練習前屈時大腿後側緊且伴有疼痛感,疼痛通常出現在靠近臀部和靠近膝蓋的位置。這是因為大腿後側有一組肌群——膕繩肌群,該肌群的起點在坐骨結節,跨越膝蓋止於小腿上,故這兩個位置最容易被拉傷。
  • 瑜伽中前屈類型的體式都有哪些?都拉伸了身體哪裡?
    髖關節上撐軀幹下連雙下肢,是人在行走、坐臥中最需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在前屈中很好的屈髖才能夠實現腰背部的放鬆,及後表鏈的舒展。 如果身體前側沒有力量,那麼不管身體後側拉多長,都不足以把骨盆住下拉,就不可能讓身體產生摺疊,腹部也難以緊靠著大腿。 陰瑜伽中的懸掛式就是最好的例子,沒有力量,上半身只能是產生弧度的垂下來,而不可能產生摺疊,只有前側肌肉的收緊收縮才能夠產生摺疊增加前屈幅度。
  • 在瑜伽練習中根基不穩,雙腿發抖怎麼辦?
    有朋友在評論區留言問在練習瑜伽練習中根基不穩雙腿發抖怎麼辦?主要原因就是肌肉力量和肌肉耐性不夠,導致在練習的過程中根基不穩,下盤不穩,身體抖動得厲害,這種情況在平時的練習中要多加入站姿串聯練習,在站姿串聯中增加肌肉力量和耐性。
  • 前屈下不去?你需要這9個動作
    ~最近有粉絲留言問:「老師,我的前屈老是下不去,神猴式也做不了,怎麼辦?」其實,不只是這位同學,很多瑜伽練習者都有這一困擾。因為大家平常久坐的緣故,身體的後側會比較緊張,尤其是腿後側的膕繩肌,往往都僵硬且無力。但是大家也不用著急,因為只要堅持練習,每天堅持伸展,身體的後表鏈就會慢慢打開。
  • 瑜伽答疑:做瑜伽前屈後,臀部和腿後側一直疼,是怎麼回事?
    瑜伽答疑:做瑜伽前屈後,臀部和腿後側一直疼,是怎麼回事?有很多朋友反映:做瑜伽前屈類體式後臀部和腿後側疼,而且這種疼痛維持的時間比較長,有的甚至在幾個月的時間或者一年的時間裡面只要做前屈類體式就會引發疼痛,這是怎麼回事呢?
  • 瑜伽嬰兒式前屈中,臀部總是碰不到腳後跟怎麼辦?
    >呼氣時,身體前屈,雙手向頭頂的方向延展,額頭落地。在練習方法這一塊,嬰兒式最常見的問題是:前屈以後,臀部沒有辦法坐在腳後跟上會離開腳後跟。在我學瑜伽的時候雙手放在腿兩側和雙手在頭頂伸展是兩個不同的體式,有兩個不同的名字,雙手在頭頂叫大拜式,雙手放在腿兩側才叫嬰兒式,模仿嬰兒的姿勢。2、雙腿分開比骨盆略寬。
  • 前屈時大腿後側腿筋太緊 3個瑜伽練習 精準微調你的向前彎曲
    我們練習瑜伽最開始大都是從瑜伽體式開始,通過練習姿勢來了解自己的身體。我們練習瑜伽最開始大都是從瑜伽體式開始,通過練習姿勢來了解自己的身體例如:一旦我們熟悉了拉伸的「宏觀」感覺,就可以開始去學會如何調整拉伸背後的「微觀」或更微妙的動作了。
  • 在瑜伽練習中,怎麼克服弓背?
    有學員會疑惑:初學瑜伽,雖然老師提醒練習瑜伽不要弓背,但是一不注意就會弓背了,該怎麼克服呢?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我們習練中的弓背呢? 造成瑜伽中弓背的原因 身體僵硬 最為明顯的就是身體僵硬,柔韌度不佳,從而限制了關節的活動。
  • 每周一式:坐立前屈式的輔助練習方法-3
    《哈達瑜伽之光》一書中提到,坐立前屈是所有體式中極為重要的一個。它的效果在於,生命力通過錯綜複雜的脈絡流遍全身,消化之火被點燃,從而使胃免於各種疾病。在坐立前屈式中,除了可以很好地伸展雙腿以及背部,骨盆部位也得到伸展,加速血液循環,整個生殖系統都被賦予活力。
  • 每周一式:坐立前屈式的輔助練習方法-1
    《哈達瑜伽之光》一書中提到,坐立前屈是所有體式中極為重要的一個。它的效果在於,生命力通過錯綜複雜的脈絡流遍全身,消化之火被點燃,從而使胃免於各種疾病。比如,腿後側過緊的人強行或者過度伸展腿後側,容易拉傷大腿後側的膕繩肌;再比如,身體後側過緊或是骨盆後傾者練習該體式時,腰骶(下背部)突出沒有得到及時調整,長時間如此練習,會增加腰椎間盤突出的風險等等。在未來的幾周,小編將和大家分享,如何通過使用輔助工具,在身體正位的前提下,逐步分解練習坐立前屈式。
  • 都說前屈下不去手夠不到腳,是大腿後側緊?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而且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這個困難會一直伴隨著你很長時間,所以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瑜伽中的前屈類體式。前屈類體式也並不例外。但是我們現在一說到前屈類體式,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身體後側,特別是雙腿的柔韌性。當然並不否認雙腿柔韌性在前屈體式中的重要性,畢竟他也是完成前屈的必要條件之一。但是我們卻忽略了這個體式中肌肉力量的的作用。
  • 想把瑜伽站立前屈做的深入又到位,一味拉伸腿後側根本就不管用
    前屈是很多小夥伴們加入伽人的隊伍以後遇到的第一個困難,而且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這個困難會一直伴隨著你很長時間,所以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瑜伽中的前屈類體式。在最基礎的拜日十二式中,就能遇最具代表性的前屈類體式「站立前屈」,和最常遇到的前屈類體式「下犬式」。一組拜日下來你甚至會懷疑自己和隔壁的小夥伴是不是同類。
  • 前彎腰痛和瑜伽站立前屈完全體式測試
    腰椎和胸椎分別貢獻(屈曲範圍)如下:上胸段最大40度左右,中胸段6度左右,下胸段和腰段12度左右。然後我們通過一個加強測試脊柱屈曲的動態測試發現她腰椎節段的椎體幾乎沒有屈曲能力,表現出僵直, 穩定腰椎的肌肉處在長期攣縮狀態中。當然我們也經常會出現在腰椎段屈曲過多的案例,屬於另外一種不平滑屈曲曲度。
  • 練瑜伽10年!才知道:前屈可以理療腰椎?讓腰,放鬆到不存在
    分別是前屈,左右側腰伸展,後彎以及核心和呼吸!把脊柱的前後左右,完全拉伸開。髖部的盲區,深層的小肌肉去伸展!讓脊柱兩側肌肉保持記憶力,持續的支撐脊柱。在練習到第二天前屈體式,我收到粉絲的私信,她說:我練了十年了,才知道瑜伽前屈還可以讓腰部這麼放鬆?更不可思議的是,腰間盤突出可以做前屈?
  • 瑜伽還分男女?這些是適合男性的瑜伽練習
    在瑜伽的課堂上,你可能會注意到練習者大部分都是女性,練習瑜伽的男性比例是比較少的,但這樣的形式並不是一直存在的。事實上,在瑜伽的發源地印度最開始練習瑜伽的就是男性。據不完全統計,在印度和歐美國家男性練習瑜伽的比例比女性還要高。為什麼中國和國外的男性瑜伽習練者的比例差異這麼大?
  • 瑜伽站立前屈,最簡單的體式往往最容易做錯!
    站立前屈是瑜伽中的經典體式。雖然看似簡單,卻有很多的好處。瑜伽裡經常練習到。在此順序中,在開始和結束時都會練習到它。花一些時間在前彎中,因為在較長的保持時間內身體會更深地放鬆。好處:站立前屈可以伸展並延長膕繩肌和小腿。如果您跑步或參加一些涉及大量跑步的運動,通常膕繩肌會緊繃。它被認為是一個放鬆和緩解壓力的姿勢。據說還可以幫助減輕失眠。
  •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瑜伽前屈的最終目的僅僅是為了讓手碰到腳麼?
    你做前屈的最終目的到底為了什麼?按計劃今天介紹加強前屈伸展式。加強前屈伸展式也是一個基礎的站立前屈體式。書上說這個動作可以維持:頸部、手臂、肩部、手腕、腋窩、腳踝、腳趾、膝關節、骨盆、大腿和脊柱的靈活性。每一個關節都參與並被運用到練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