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語文學習(6)——
熱烈慶祝入選全國文明城市,規範的說法應如何表述?
2020年11月10日,中央文明網發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新安縣以全國同類第19名、全省同類第2名的優異成績赫然在列!
2020年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縣領導宗國明同志進京領獎,抱得「全國文明城市」獎牌歸!
2020年11月23日下午,縣相關會議做出決定,要求「加大宣傳力度,廣泛運用多種途徑和方式,聚焦創文成果、成效……」
於是,新安大地,大街小巷,各單位、各沿街公司、店鋪,凡是有人群和電子屏幕的地方,到處都是這樣的宣傳字幕、標語和版面——
熱烈慶祝新安縣榮獲全國文明城市!
那天在辦公室,同事問我說:縣教研室語文教研員張老師發信息詢問,這句話有沒有問題?
從語文教學和語言文字運用的角度,認真審視這句話,應該說,是有問題的!而且,問題不止一種!
1.缺少賓語中心語,也就是高考六種語病中的「成分殘缺」。
「全國文明城市」只是一個榮譽稱號,如果宣傳標語必須使用「榮獲」一詞的話,那麼,修改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補全殘缺的成分——賓語中心語「稱號」,這句話就變成:
熱烈慶祝新安縣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二是將「全國文明城市」加上引號。加上引號,「全國文明城市」就成了一種特定稱謂——榮譽稱號!那麼,這句話就變成了:
熱烈慶祝新安縣榮獲「全國文明城市」!
2.搭配不當。這是高考六種語病中的另一種。「城市」是這一稱謂的中心語,前邊有兩個定語對這一稱謂的屬性進行限定:「全國」限定範圍,「文明」限定性質,合起來,全國文明城市是城市的一種屬性——全國範圍內的文明城市。如果為了行文簡明,表意正確,「全國文明城市」這一賓語保持不變的話,那就只能調整謂語動詞,把「榮獲」改成「入選」!
實際上,中國文明網在發布這一信息時,用語是非常簡明規範的:入選全國文明城市!
這應該是這一事實最客觀、最簡明、最正確、最規範的表述!但全國各地在宣傳時,之所以要將「入選」改成「榮獲」,可能覺得「入選」太過平淡,不足以再現入選城市居民的喜悅和狂歡之情!
有的讀者可能會說:你又在小題大做了吧?賣弄什麼呀!不管怎麼表述,只要大家知道是咋回事就得了!有必要那麼較真嗎?
我的回答是:有必要!
作為中國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課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維護祖國語言文字的純潔性、規範性,讓學生正確、規範的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這是廣大大中小學校全體語文教師和社會語言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語言具有約定俗成的社會屬性,但這種約定俗成必須合乎語言文字的使用規範!所以,語言的學習過程也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過程。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不能正確、規範的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這種現象如果被大中小學的在校生關注了,看到了,聽到了,那麼他們就會誤以為這種用法、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一旦使他們形成這種認知,那麼在中高考的考場上,如果遇到了相同、相似或相近的命題,他們便會認為這種用法是正確的——因為曾經在某種場合、場所遇到過!
一個辨析修改病句題高考分值是3分,在中高考中,一分之差就可能造成考生萬劫不復的災難,那麼因為這種人為的錯誤導致考生丟失3分,這3分將改寫多少中招、高考考生以及他們身後多少家庭的命運和前途啊!
從這樣的角度和高度思考問題的話,你還會認為筆者這是在小題大做、賣弄學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