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師原文】
部位:在拇指第一掌骨之內側。
主治:胃炎、久年胃病。董師補充:手指、手掌痛、手骨痛(左痛治右、右痛治左)。
取穴:在拇指第一掌骨之內側,距掌骨小頭一寸處一穴,後五分一穴,再後五分一穴,共三穴。
手術:針深二至五分。
【詮解發揮】
穴名闡釋:土水穴與艮卦及坎卦有關,艮卦屬土,坎卦屬水。此穴位於艮卦及坎卦之間,故名土水。
定位及取穴:在拇指第一掌骨之內側黑白肉際、距掌骨小頭一寸處一穴,後五分一穴,再後五分一穴,共三穴。
楊維傑新土水穴:土水穴計有三個穴位,均位於手魚部位;中央之土水中穴即魚際穴,自魚際至大指本節之中央點為土水上穴,自魚際至手腕橫紋之中央為土水下穴。手術:貼骨針深五分至一寸。
現代解剖:
肌肉:有外展拇短肌和拇對掌肌。
血管:當拇指頭靜脈回流支。
神經: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混合支。
維傑新用:治氣喘甚效。治療喉痛甚效,治肺炎亦甚效。尚可治手指痛、手掌痛、手骨痛。
【解說及發揮】
1. 穴名闡釋土水,可治土寒(水應寒),治久年胃病甚效,治脾溼慢性腹瀉亦佳。據《內經》所載,手魚部位能診斷腸胃疾病,《靈樞經·經脈》說:「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臨床觀察,便秘者常在魚際部位發赤;大便溏溼者,魚際輒有暗青色浮起:如患腸炎、腹瀉嚴重,則更能見及青筋暴起,既能反映病變,當然也就能以之治療病變。
2.本穴在肺經上,肺經「起於中焦(中脘附近),下絡大腸(向下聯絡大腸),還循胃口」,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因此本穴能治肺胃大腸三經之病,也是能治久年胃病及大便溼溏之另一原因,並且本穴能行胃中溼熱出腸道,不令溼土克腎水(因腎主二便)。
3.取名土水穴,主要是它位於手掌艮卦、坎卦之間,艮卦屬土,坎卦屬水,因此本穴名闡釋之為土水穴,本穴位於肺經,因此實為土金水穴。
4.本名土水,當然有治療士(脾胃)病及水(腎)病的作用,但也要把其位於肺經屬金的經絡關係考慮進去,在肺(金)經上,穴屬土金水,如此本穴即土金水皆治。因此肺脾腎皆治,理氣作用甚佳,故治胃痛、咳喘甚效,「土水中」尤為治療氣喘之特效針。
5.「土水中」之穴位位置與魚際穴相符,穴屬滎穴,「滎輸治外經」,外經包括經絡病及外感病,治療喉痛甚效,尤其是外感喉痛,治肺炎亦甚效。
6.又,本穴除治胃病、胃痛外,尚可治手指痛、手掌痛、手骨痛。治療原則,左痛治右,右痛治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