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上火。
上火分為實火和虛火。
實火,就是身體內有了多餘的火,又分為外感和內生。
外感,比如受了熱邪。
天冷睡電熱毯是一種。
吃了一頓火鍋辣椒放多了,或者吃多了一些容易上火的食物,雞肉、羊肉一類的,而導致的上火。
內生,胃腸功能差,食物不消化,積食化熱,小孩子容易出像這樣的情況。
大腸氣虛,便秘導致的腸燥化熱等都屬於內生實火。
身體實火一般表現為舌苔發黃,小便黃味重,大便乾結等。
虛火,主要是體內陰陽失衡導致的虛火上行。
腎陽虛的人,因為腎陽不足,無力溫熙腎陰上濟於心,就會出現心火旺的情況,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心腎不交。
心火旺就會出心煩、失眠、口舌生瘡等症狀,同時也會會伴隨怕冷、腰膝酸軟的陽虛症狀。
陰虛的人,一般肝腎陰虛會導致水不涵木,就是腎水不能滋養肝木,導致肝火旺,木生火,心火也會比較旺,就會表現出一些上火的症狀。
艾灸上火。
一般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穴位搭配有問題。
很多人因為婦科的問題喜歡長期灸腹部,但是身體經絡又不通,艾灸的能量無法有效的傳遞到四肢末梢。
灸的時間長了熱量過於集中在身體裡,火性炎上,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上火症狀。
解決方法:
近取穴和遠端取穴同時使用,搭配下肢的三陰交、湧泉、足三裡等穴位一起灸。
這樣可以有效疏通身體的經絡,艾灸的效果會更好,還可以避免上火的情況。
第二種,灸量過大。
很多人為了追求效果,認為灸量越大對身體越好,就盲目的使用一些粗大的艾條,或者長時間艾灸,一次兩三個小時,導致體內積熱過多。
人體對艾灸能量的利用是有限度的,在一定時間內超出了這個限度,就會上火了。
就像吃飯一樣,你吃一碗飯剛好,如果讓你吃三碗飯呢?
不但吸收消化不良,還會給胃腸增加負擔,影響胃腸的功能,病就是這麼來的。
同樣的道理,火過為邪,灸量過大輕則上火,重的還會導致傷陰,損耗體內的津液,造成一種陰虛內傷的情況。
我遇到過很多艾灸傷陰的情況。
我記得特別清楚,
一個灸友給我說:2020上半年疫情期間,他自己在家用7公分的艾條灸了幾個月,忽然有一天感覺整個身體裡有一團火在上下竄動,呼吸的鼻子裡都是熱氣,甚至能感受帶艾的味道。
停灸以後有半個多月還是這個樣子,找了中醫開了藥效果也不是很明顯。
諮詢我的時候已經吃中藥有半個月了。
我讓他循著膀胱經刮痧,背部拔罐,大椎刺絡拔罐,折騰了很長時間慢慢的這種感覺才消失了。
這就是典型的艾灸過量導致的上火、傷陰,
喜歡艾灸的朋友們一定要引以為戒。
第三種,艾條質量問題。
古人為什麼要用艾做灸?
這是用了很多種植物長期實踐對比的結果。
因為艾絨點燃後灸發出的熱量和人身體的能量同頻,最容易被人體吸收,同氣相求就是這個道理。
用其它東西做灸發出的熱量大多集中在表皮,不能很好的被人體利用,就沒什麼效果。
艾灸的熱量是非常溫和的,就像冬日暖陽。
很很多人給我反應,有時候艾灸時感覺不到穴位部位有熱感,以為灸罐滅了,用手一摸灸罐發現是熱的,這說明艾灸的能量都進入了體內。
如果用到劣質的的艾條,熱量進不去,就會產生燥熱,不但沒有效果,還會出現上火的症狀。
舉個例子,
就像我小時候沒有暖氣,冬天睡電熱毯,身子底下發燙但是上面還是涼的。
因為電熱毯的熱量不能進入身體,是一種燥熱,早上起來上火,咽幹喉嚨疼。
我們樓下的一個鄰居想調理身體,我就給她搭配了穴位讓她在家艾灸。
有一天她到我們家玩,我就問她灸的怎麼樣了,她說不行,灸個兩三天就上火。
我就讓她拿艾條給我看一下,因為根據她的體質搭配的穴位肯定是沒問題的。
結果一看果然是艾條的問題,因為這個事情我還專門做了一期視頻。
在此提醒大家,
灸,要用好艾,劣質艾條無效還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