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一個穴,火氣蹭蹭趕出去!

2021-03-04 艾灸經絡調養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體快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本期精彩內容。

更多資訊:打開艾灸經絡調養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

艾灸後上火是因為體內病邪盤踞,淤堵了陽氣通行的經絡,而陽氣得不到疏導和傳輸,就會出現類似上火的現象,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艾灸,祛除病邪,疏導陽氣。夏季多發,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主要表現為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幹硬、舌苔黃膩。我們常稱一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為「肝火大」。其實,一般俗稱為「肝火大」的體質還有下列症狀: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
降低艾灸溫度,使用艾灸儀的話可以將溫度調低,採用懸灸的話可以離皮膚更遠點;減少艾灸的時間,比如原來每穴灸20分鐘,那麼現在就灸15分鐘。降火穴下文會詳細介紹,並且,除了艾灸的刺激方式,按摩、刮痧、拔罐也是可以的。上半身部位的穴位少灸,然後八髎、足三裡、湧泉從上到下艾灸,打通中間的障礙並引火下行,尤其是多灸腿部。灸後1小時可以喝杯熱水,還可以取麥冬、熟地適量各約15g煮水,灸前喝100毫升。不過,原則上不渴不喝。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我們人體就藏有降火穴,艾灸也能降火氣!所謂的「降火穴」,其實就是指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的穴位,一般用於調理熱病高熱、臟腑鬱熱、痛腫瘡毒等各種裡熱證。在清熱穴位上按摩、拔罐、刮痧,甚至艾灸,可達到平衡陰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操作方法很簡單,在大椎塗上精油,在大椎處用力快速刮幾下,出痧後,等10分鐘痧退之後可繼續刮。除了降火氣,刮痧還有利尿排毒、發汗排毒、清除毒素、舒筋活絡作用!
具體症狀如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等。在夏季炎熱時節及連綿溼熱天氣時更易發生。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規律的,元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也就是說,等寒邪被驅除以後,「上火」的症狀就自然會消失。艾火通過穴位的作用,激發了真元的功能,真元又藉助艾火的力量去除寒邪,一旦寒邪被驅淨,真元就會恢復「藏而不洩」的功能,將散在外面的熱量收回來,根本就不會出現繼續上火或發燒的情況。所謂的「降火穴」,其實就是指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的穴位,一般用於治療熱病高熱、臟腑鬱熱、痛腫瘡毒等各種裡熱症。尺澤: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微屈肘取穴。際:在手拇指本節(第1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曲池:人體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合谷:即「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它能在怒發衝關時瀉火入眠;也能在頭暈腦脹時降壓氣爽;在有氣無力時補足血氣;能在月經不調時調理周到。該穴最善治頭面之火,例如目赤腫疼、面熱鼻血、心裡煩熱、燥咳失眠,酒精脂肪肝。故稱「瀉行間火而熱自清」。
支溝:位於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律的,元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也就是說,等寒邪被驅除以後,「上火」的症狀就自然會消失。艾火通過穴位的作用,激發了真元的功能,真元又藉助艾火的力量去除寒邪,一旦寒邪被驅淨,真元就會恢復「藏而不洩」的功能,將散在外面的熱量收回來,根本就不會出現繼續上火或發燒的情況(對物體越加熱,物體的溫度就會越高,這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而人體則不然,如果寒邪已去,發熱的狀況就會自動消除)。最後要說的是:最上乘的去火方法還是清淡飲食以及寧靜清心,正所謂心靜自然涼,只有心如止水,才能真正的壓下滿身的火氣!處於淡泊寧靜的狀態,縱然火燒眉頭也不急。

請添加盧老師微信了解艾灸知識

相關焦點

  • 一艾灸就上火?找準這個穴位,火氣全都趕出去!
    艾灸後上火是因為體內病邪盤踞,淤堵了陽氣通行的經絡,而陽氣得不到疏導和傳輸,就會出現類似上火的現象,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艾灸,祛除病邪,疏導陽氣。上   熱:有上火的表現;下   寒:畏寒,手腳冰涼,特別是腳;中氣虛:脾胃差,消化吸收差。氣血嚴重不足,稍微運動就累。
  • 艾灸取穴的正確方法
    艾灸療法是人們留住美顏、抗衰老的保健療法之一,更是中老年人延年益壽、抗衰老、防病治病的保健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艾灸的取穴方法、以及艾灸注意事項。1、體表標誌取穴法體表標誌取穴法是根據人體體表各種標誌而取穴的方法,又稱自然標誌定位法,是指參照人體上不受活動影響、固定不移的標誌取穴的方法,這種方法簡單易學,好記,是我們初學者最容易掌握的一種方法。
  • 八髎穴是女人的福穴,艾灸八髎區,婦科病去離!
    八髎穴是八個穴位的總稱: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對。八髎穴所在的區域,就是盆腔所在之處,鄰近胞宮。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八髎穴來改善身體內部環境。而且,八髎穴是支配盆腔內臟器的神經血管匯聚之處,是調節人一身氣血的總開關。
  • 艾灸一穴,治滿臉的痤瘡
    艾灸雖好,切記不可盲目灸,關注【艾灸密碼】,為您解密艾灸的前世今生,超全艾灸知識大普及。今天給我的一位新病人陳女士施灸,她因為臉上長滿痤瘡找老師就診。工作的壓力、熬夜、每天喝咖啡種種因素導致了她出現了所謂的「內分泌失調」,痤瘡、脫髮、卵巢囊腫、月經延後、 皮膚乾燥等症狀一一出現。在小熙的介紹下她來看中醫,配合吃湯藥,我們還給她進行了疤痕灸。
  • 艾灸合谷穴的功效,保證讓你意想不到!
    ,我們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進行艾灸,尤其是很多愛美的女性臉面部一旦出現痤瘡以及黑眼圈等也會通過艾灸來進行調整,其中就會經常針對合谷穴進行艾灸,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合谷穴。艾灸合谷穴的神奇功效,保證讓你意想不到合谷穴也被稱為「虎口」。在全身數百個穴道中,合谷穴的醫治規模最為廣泛,具有全身的醫治作用,真可謂三頭六臂,簡直是一個包醫百病的全能穴,一個隨身攜帶的大藥箱。
  • 艾灸七穴排溼氣
    一個慢性子的人整天懶得動,這時要讓一個急性子的人帶動他一下。這樣第二種方法的具體實施就是健脾疏肝,健脾是為了增強懶人的實力,讓他有力氣運動;疏肝是讓機體的節奏變快一些,整個氣機流動起來,這樣一來溼邪就祛除了。健脾可以選用六君子湯,疏肝可選用香附、蘇梗、鬱金、白芍等藥物。
  • 艾灸臀部八髎穴的功效和方法
    1、八髎穴取穴先找到髂後上嵴,即把手放到平時系腰帶的位置,稍微向下一點,可以找到一個圓形的骨性凸起
  • 艾灸開穴和封穴,掀開它的神秘面紗
    艾灸開穴封穴的詳細研究以及解說艾灸的開穴以及封穴穴的技術,被人說的很神秘,也是很多高手大師的不傳之秘,被一些初學者呢極為的羨慕。好像就像功夫裡的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相關的穴位在不同的時辰會開啟和關閉,像大海的漲潮與落潮一樣的所以我們選擇在合適的時間相關的穴位進行艾灸,這個穴位它的氣血比較旺盛,它吸收艾灸陽氣的能力也比較強。這也是扎針上的子午流住靈龜八法。
  • 女子艾灸四要穴
    我們不管說到那兒去的呢,還是以女性客人為多。那么女性客人的話呢,其實作為我們女性,咱們能自己在家裡艾灸一下呢,非常好的,我們在傳統灸法中有女子四要穴。女子跟男子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她有經、帶、孕這個生理特徵。
  • 生了病想做艾灸,如何配穴?六大配穴法,搞定配穴難題
    艾灸的配穴是根據病症的需要,選取兩個或兩個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協同作用的穴位加以配伍艾灸的方法。艾灸時應處理好主穴與配穴之間的關係,配穴要做到少而精,主次分明。配穴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艾灸的效果。艾灸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經配穴法、表裡經配穴法、同名經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後配穴法和左右配穴法等。
  • 艾灸不配穴=關燈走夜路!六大配穴法,建議珍藏
    艾灸的配穴是根據病症的需要,選取兩個或兩個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協同作用的穴位加以配伍艾灸的方法。艾灸時應處理好主穴與配穴之間的關係,配穴要做到少而精,主次分明。配穴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艾灸的效果。艾灸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經配穴法、表裡經配穴法、同名經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後配穴法和左右配穴法等。
  • 【艾灸大全】伏兔穴 — 主治疾病
    本穴物質為氣衝穴、髀關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及水溼風氣,至本穴後風停氣息,隨風氣飄揚和隨經水衝涮的脾土微粒沉降堆積,如停伏之狀,故名。2)外溝、外丘。外,外部也。丘,丘陵、土丘也。外溝,外丘穴名意指胃經氣血物質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積且沉降在胃經經脈之外。本穴物質為氣衝穴、髀關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及水溼風氣,至本穴後風停氣息,脾土微粒沉降堆積於胃經之外,故名。
  • 艾灸腎俞、命門等穴,解決腎虛腰痛
    即可關注,每天都有新資訊,給您帶來健康生活)很多人卻不怎麼關心自己的腰,過度疲憊的人、長坐長站的人、穿低腰褲的人、坐月子的人,中老年人……對其他部位的關注,都遠遠大於對腰部的關注。不僅如此,即便腰痛了,開始抗議了,我們對腰的關注也許也就是幾片去痛片而已。
  • 艾灸怎樣選穴和配穴效果更好?
    艾灸療法是我國傳統中醫學的瑰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是中醫最古老的醫療保健手段之一。它不但能美容、保健和養生,對肩周炎、頸椎病、腰椎病等病症的療效也甚為顯著。隨著保健養生的日益普及,人們對艾灸越來越感興趣,現在,怎樣選穴和配穴才能起到良好的艾灸效果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艾灸此穴祛百病!
    民國時期的針灸奇書《會元針灸學》上寫道:上則天部,下則地部,中為人部,兩旁有氣穴、肓俞,上有水分、下脘,下有胞門、橫戶,臍居正中,如門之闕,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時,先生臍帶如荷莖,繫於母之命門,天一生水而生腎,狀如未敷蓮花,順五行以相生,賴母氣以相轉,十月滿胎,則神注入臍中而成人,故名神闕。神闕穴為經絡之總樞,經氣之海,通過任、督、衝、帶四脈而統率全身經絡。
  • 冬季艾灸這三穴,女人年輕、漂亮很容易!
    艾灸養生擺脫了亞健康困擾,讓眾多人擁有了健康和美麗。被業界譽為「最有思想的抗衰老灸養療法」!讓身體更年輕需要灸這三穴女人要想從體態、氣質上顯年輕,艾灸三穴,可保你一生美麗不顯老。這三個穴位分別是:神闕、關元、足三裡穴,其延緩衰老的功效不可小覷。
  • 人體藏有降火穴,艾灸它們就能降火氣!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人體藏有「降火穴」,艾灸也能降火氣!在清熱穴位上按摩、拔罐、刮痧甚至艾灸,可達到平衡陰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最簡單的去火方法:大椎處刮痧如果你嫌找清熱穴位麻煩,不妨在大椎處刮痧,同樣可以取到去火的作用!
  • 【每日一穴】女人艾灸好處多,對女人最好的艾灸特效穴及其注意事項!
    美容特效穴 女性身上都有幾個年輕態的「特效穴」,經常灸一灸可以讓你比同齡人年輕10歲。 人體就好比一個摩天大樓,脾胃就是大樓的根基,脾胃好,人的健康才能有保障。足三裡又是脾胃的貼身保鏢,所以,愛美的女生,千萬要用好足三裡。
  • 反覆復發的蕁麻疹用艾灸治好了!太不可思議了!艾灸治療蕁麻疹!
    而且有些時候全身性蕁麻疹無處不在,看著非常恐怖,以前的話因為有問題就去醫院看醫生,之後就是大家知道的套路輸液和吃西藥,吃了藥之後肚子非常難受而且人很困,昏昏沉沉的!最開始我吃的是中藥調理,但是中藥見效比較慢而且容易反覆,後來就去看西醫,知道有一次我的蕁麻疹再次發作之後又去看醫生,醫生給我開了一些治療蕁麻疹的藥物,吃了三四十天的藥,剛開始吃一周左右症狀基本上就好了,然後去醫院醫生說要吃三個月還要按照療程吃才可以,因為知道吃這種藥物副作用也比較大,所以我自己網上就研究了各種方法,無意中看到了有些人用艾灸治好蕁麻疹的案例,因為不懂艾灸也不了解所以花了幾天的時間研究艾灸以及怎麼艾灸
  • 艾灸中瀆穴的位置和功效
    中瀆穴屬於足少陽膽經,中瀆穴位於人體大腿外側,膕橫紋上5寸,當股外側肌與肱二頭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