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取穴的正確方法

2021-02-12 艾艾貼戎雪晴

古人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說的就是使用艾灸進行家庭自我調治。艾灸保健灸法四季皆可,尤以冬季為宜。

艾灸療法是人們留住美顏、抗衰老的保健療法之一,更是中老年人延年益壽、抗衰老、防病治病的保健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艾灸的取穴方法、灸法以及艾灸注意事項。

中醫認為,艾灸具有滋補肝腎,益氣壯陽,行氣活血,舒通經絡的功效,能調節血壓,降低血脂,增強臟腑功能,防病保健,抗衰老。艾灸療法是人們留住美顏、抗衰老的保健療法之一,更是中老年人延年益壽、抗衰老、防病治病的保健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艾灸的取穴方法、以及艾灸注意事項。

1、體表標誌取穴法

體表標誌取穴法是根據人體體表各種標誌而取穴的方法,又稱自然標誌定位法,是指參照人體上不受活動影響、固定不移的標誌取穴的方法,這種方法簡單易學,好記,是我們初學者最容易掌握的一種方法。

如五官、毛髮、指甲、乳頭、肚臍眼、腋窩、脊柱等,這些都是體表取穴所用的部位。如神闕穴在肚臍的中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肚臍眼。羶中穴在人體的兩乳頭連線的中間,印堂穴在兩眉頭連線的正中間,素髎穴為鼻尖處,就是鼻尖的正中央,等等利用這些標誌一般都可以比較容易準確的找到所需要的穴位。

2、手指比量法

手指比量法是一種以患者的手指為尺寸標準來量取穴位的方法。每個人的手指的長度、寬度與自身各部位存在一定的比例關係,所以在患者自我施灸時,用自己的手指尺度比量更符合折算的要求,取穴更加準確。

手指比量法又分為以下三種:

一是中指同身寸:中指彎曲時中節內側兩端橫紋之間距離為1寸。適用於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橫寸。

二是拇指同身寸:拇指第一關節的橫度為1寸。適合於四肢部位取穴的直寸。

      三是橫指同身寸:又稱「一夫法」。是將患者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        伸直併攏,以中指中節橫紋為準,以四指寬度為3寸,即「一夫」。適合於          下肢、腹部和背部取穴的直寸。

  

3、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是根據人體的骨節來選定穴位的方法,也是利用人體骨節作為標準測量全身各個部位的大小和長短。根據它的尺寸可以折合成比例作為定穴的標準。但並不是每個人的骨節長短都是一樣的,所以這種方法並不是適合於所有的人。而且這種取穴方法也相對比較複雜,必須慢慢來才能學習掌握。人體的全身骨度尺寸圖見下圖,大家可以自行查看,認真研究,慢慢來掌握這種取穴方法。

那麼以上三種取穴方法就全部介紹完了,它們分別是:體表標誌取穴法、手指比量法和骨度分寸法,我們再來看取穴及施灸時應該要注意的事項。

取穴時應該要注意的事項

         

人體的穴位是通過人體正中央的正中線劃分的,右邊和左邊的穴位相互對稱,但中央的穴位無論是前面或後面的都只有一個,其他的穴位則都是在左右二邊對稱的位置上各有一個。

那麼我們如何確定找到正確的穴位?

灸法的初學者找穴位時經常懷疑自己找到的穴位是否正確?怎樣才能確認自己找到的穴位是正確的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只要你在尋找按壓穴位時,感覺到有酸脹、麻木或疼痛的感覺,或者按壓後感覺到疾病引起的疼痛得到了緩解或解除,這說明你找到的穴位是正確的。

艾灸作用的是以穴位為中心的一個面,所以艾灸治療時,穴位的選取不必和書上所描述的位置絲毫不差,大體位置選對了就可以,這一點與針刺療法是不同的,針刺療法所要求的選穴是非常嚴格的,因為針刺的點是非常小的,那麼艾灸不像針刺那樣對穴位的準確要求那麼嚴格,艾灸的穴位只是一個面的問題,所以相對來取穴的難度要容易一些。

施灸時應該要注意的事項

很多患者是首次自己施行灸療,心裡沒底,忐忑不安,甚至不知道如何進行施灸,施灸後也是手忙腳亂,沒有按程序進行,抓不住施救要點,這樣多少都會影響灸療的效果。

對於首次自行施灸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放鬆心情,不用緊張,用平和的心態來做艾灸,不要有較大的情緒波動。施灸前後各喝一杯溫開水。接著是根據施灸的穴位位置固定好體位,施灸者的體位既要適合艾灸操作的需要,又要注意舒適、自然。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確定好體位後就是找準穴位,按自己習慣的選穴方法尋找準確的穴位,初學者可以在選準穴位後,可以在穴位處做一個記號,以便指引後續的灸療。

在進行艾灸時,選擇正確的施灸體位也是尤為重要的。正確地選擇體位既可方便施灸者選取穴位、施灸操作,又能使患者感覺到自然舒適,是灸療中的一個重要的工作,我們必須重視。艾灸常用的施灸體位及適合灸療的部位有六種,分別是:仰靠坐位、側伏坐位、俯伏坐位、仰臥位、側臥位、和俯臥位。具體的體位姿勢圖詳見下圖,大家可以自己查看,慢慢體驗,逐步掌握。

最後一點施灸時應該要注意的事項,要確定正確的艾灸用量。

確定正確的施灸量(包括施灸時間、艾炷的大小和數量)是保證灸療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施灸量一般是取決於疾病種類、病情程度、患者的體質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所決定的。

艾灸一般來說每個穴位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要求:

頭面部灸療時間宜短,久了會容易上虛火。背部時間也不可太久,太久也會口乾咽燥,腹部、下肢、 腰部可以久些,一般把穴位灸到微微發紅,有紅暈覺發熱即可換位置了,疾病及患者體質不同,灸治時間也不一樣,養生保健灸,及普通疾病的灸療,時間宜短,頑症、重症,灸療時間宜長。

體質強壯者宜長,久病體虛者宜短,成年人宜長、小兒、孕婦、老年人宜短。另外還有初次接受灸療的人時間宜短,長期進行灸療的人時間可以長一點。

同時,每個人的耐受力是不一樣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灸療時間的長短,有些人最多時灸療每次可以達到達2-3個小時。

利用純陽艾火長期溫灸養生要穴,具有補益腎氣,健脾和胃,促進脾。腎運化的作用。扶養一身正氣,使正氣不絕,脾土肥沃,腎水充盈。土沃、水盈、氣足便能生長萬物,潤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會健康長壽了。



  

相關焦點

  • 生了病想做艾灸,如何配穴?六大配穴法,搞定配穴難題
    艾灸的配穴是根據病症的需要,選取兩個或兩個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協同作用的穴位加以配伍艾灸的方法。艾灸時應處理好主穴與配穴之間的關係,配穴要做到少而精,主次分明。配穴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艾灸的效果。艾灸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經配穴法、表裡經配穴法、同名經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後配穴法和左右配穴法等。
  • 艾灸不配穴=關燈走夜路!六大配穴法,建議珍藏
    艾灸的配穴是根據病症的需要,選取兩個或兩個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協同作用的穴位加以配伍艾灸的方法。艾灸時應處理好主穴與配穴之間的關係,配穴要做到少而精,主次分明。配穴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艾灸的效果。艾灸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經配穴法、表裡經配穴法、同名經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後配穴法和左右配穴法等。
  • 艾灸怎樣選穴和配穴效果更好?
    取穴原則局部取穴用艾灸直接作用在病灶(古人稱之為阿是穴或天應穴),或在病灶周邊之處取穴,稱之為局部取穴。兩者的作用機理,都是以調整局部功能為主,提高全身機能為輔的一種取穴法。局部取穴的作用,是因為病灶器官臨近的各穴均具有區域性的就近治療的作用。
  • 正確快速取穴方法,一學就會(圖文並茂)
    之前有讀者給杏林君留言,說不知道如何取穴,取穴方法不太理解等等。
  • 針灸須掌握的取穴方法(骨度分寸法、體表標誌法、指寸法和經驗取穴法等)
    不論你是要施針、艾灸,還是拔罐,按摩,基本都是通過在經絡穴位上實現的,因此必須學會掌握取穴的基本方法。
  • 艾灸經典配穴方法及選穴原則
    艾灸治療是通過對一定的腧穴進行艾灸來完成的,配穴的得當與否,直接關係到治療效果的好壞。選取適當的腧穴是配穴處方主要內容之一,人體有361個經穴和眾多的經外奇穴,每個都有一定的特殊作用,其主治功能不盡相同。只有依據經絡、腧穴理論,結合臨床具體實踐,掌握取穴的一般原則,才能合理地選取適當的腧穴。
  • 艾灸七穴排溼氣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這種方法其實就是中醫說的淡滲利溼,服用茯苓、澤瀉、薏米、赤小豆、蓮子等都屬於這種方法,這些藥物或食物都有比較好的效果,但這種方法也有致命的缺點,即能除掉已經生成的溼,不能防止溼邪的再次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 艾灸一個穴,火氣蹭蹭趕出去!
    更多資訊:打開艾灸經絡調養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艾灸後上火是因為體內病邪盤踞,淤堵了陽氣通行的經絡,而陽氣得不到疏導和傳輸,就會出現類似上火的現象,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艾灸,祛除病邪,疏導陽氣。
  • 艾灸斷紅穴 婦女崩漏和子宮出血立竿見影
    針刺方法:局部常規消毒後,用毫針快速沿掌骨水平方向刺入1.5~2寸,使針感上行至肩,留針20分針。  艾灸方法:可使用灸道堂婦科專用艾條,懸灸斷紅穴15-20分鐘。此穴在經期或崩漏期間,可以施灸,通常灸後當晚即止血。  作用機理:斷紅穴,針之可使經氣相通,針感上行至肩,使經氣通暢而升提之。
  • 艾灸合谷穴的功效,保證讓你意想不到!
    我們都知道艾灸是一種中醫調理身體的方法,能夠對我們的身體進行很好的改善,但是人體當中是有很多穴位組成的,每一個穴位在身體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 艾灸開穴和封穴,掀開它的神秘面紗
    艾灸開穴封穴的詳細研究以及解說艾灸的開穴以及封穴穴的技術,被人說的很神秘,也是很多高手大師的不傳之秘,被一些初學者呢極為的羨慕。好像就像功夫裡的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相關的穴位在不同的時辰會開啟和關閉,像大海的漲潮與落潮一樣的所以我們選擇在合適的時間相關的穴位進行艾灸,這個穴位它的氣血比較旺盛,它吸收艾灸陽氣的能力也比較強。這也是扎針上的子午流住靈龜八法。
  • 【艾灸大全】伏兔穴 — 主治疾病
    02  [位置]屬足胃經經脈的穴道,在人體的大腿前面,髂前上棘與髕骨外側端的連線上,髂底上6寸處03  [取穴技巧]伏兔穴在大腿外側,髂潛上棘與髕骨外緣的連線上簡便取穴法:正坐屈膝成90度,醫者以手腕掌第一橫紋抵患者膝髕上緣中點,手指併攏壓在大腿上,當中指到達處是穴。《針灸甲乙經》:"在膝上六寸,起肉間。"《神應經》:"在陰市上三寸,循起肉。"
  • 人體藏有降火穴,艾灸它們就能降火氣!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人體藏有「降火穴」,艾灸也能降火氣!在清熱穴位上按摩、拔罐、刮痧甚至艾灸,可達到平衡陰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最簡單的去火方法:大椎處刮痧如果你嫌找清熱穴位麻煩,不妨在大椎處刮痧,同樣可以取到去火的作用!
  • 教你四種正確找穴位方法:骨度分寸法、體表標誌法、指寸法和經驗取穴法【快收藏】
    快速關注加入不論你是要施針、艾灸,還是拔罐,按摩,基本都是通過在經絡穴位上實現的,因此必須學會掌握取穴的基本方法。
  • 取穴技巧都在這裡,對照一下,一定收藏好
    一直有灸友留言,說不知道如何取穴,穴位找不準,取穴方法不太理解等等。
  • 眼瞼下垂不難治,只是沒艾灸,腳踝一穴扭乾坤!
    下面介紹幾種治療眼瞼下垂的方法,僅供參考,還請就醫辨證施治。治療方法:取雙側三陰交穴,筆墨點之,坐點坐灸,臥點臥灸。將艾條一端點燃,艾火距穴2釐米~3釐米,此位置要求基本恆定,以使艾熱集中,利於艾熱滲透入穴位及使溫熱感循經感傳,灸至皮膚潮紅為度,一般施灸5~10分鐘,可先灸一側,再灸另一側,也可兩側同時施灸,每日1次,6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天。治療結果:經10~36次艾灸,痊癒30例,顯效5例。
  • 冬季艾灸這三穴,女人年輕、漂亮很容易!
    艾灸養生擺脫了亞健康困擾,讓眾多人擁有了健康和美麗。被業界譽為「最有思想的抗衰老灸養療法」!讓身體更年輕需要灸這三穴女人要想從體態、氣質上顯年輕,艾灸三穴,可保你一生美麗不顯老。這三個穴位分別是:神闕、關元、足三裡穴,其延緩衰老的功效不可小覷。
  • 單阿姨桂敏老師:艾灸上火怎麼辦?以及白頭髮艾灸的方法!
    白頭髮艾灸的方法:其實想要知道白頭髮艾灸的方法, 就要首先知道引起白頭髮的原因。1.壓力過大,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生活壓力大,所以導致很多人會有白頭髮,還有一些人一夜白了頭。而艾灸的話一般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新陳代謝以及色素分布,當然艾灸也可以調理脾胃方面的問題以及提高我們的睡眠質量,如果睡眠質量好的話,有助於放鬆我們的精神壓力,從而有助於護髮的。艾灸使用什麼樣的艾條比較好?
  • 同身寸取穴法!
    問題:如何關注更多艾灸好文章?答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濟元灸王」再點擊添加關注就可以了。同身寸,針灸取穴比量法。
  • 【每日一穴】耳聾耳鳴試試艾灸,一學就會!
    如果文中的方法效果不明顯,請就醫辨證施治,因為耳鳴耳聾也有虛證和實證之分,所以取穴也有差異。 實證耳鳴耳聾 實證耳鳴、耳聾因肝膽風火上逆少陽經氣閉阻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