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魚情的眾多因素中,大氣壓是絕不可忽略的一重要因素,與水溫、溶氧量、水深等相比,氣壓的變化快、變化大,且相當不穩定,所以對釣魚來說,更應細細研究。本文的重點就是探究氣壓影響魚情的內在邏輯及應對低氣壓的方法,看能否解開釣魚人心中的疑惑。
氣壓高低的成因及如何影響水的溶氧量
氣壓影響魚情,而氣壓又有高低之分,因此高氣壓與低氣壓之間的差異,是影響水中溶氧量的關鍵。下文筆者從兩個方面,分開介紹。
1、大氣可簡單理解為有空氣與水蒸氣組成,而水蒸氣的密度小於空氣,所以當晴天氣溫高時,大氣中所含有的空氣多,水蒸氣少,則氣壓大;反之陰天氣溫低時,大氣所含的空氣少,水蒸氣多,則氣壓低。
2、水的溶氧量一般隨水的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即水越深,溶氧量越少,為何?主要在於大氣壓的「壓力」,空氣與水面接觸、碰撞,如果滲入水中,則需要一個動力支撐,而大氣壓恰好扮演這一角色。所以當空氣向水的深處逐漸滲透時,受到的阻力也隨著水深的增加而增大,則滲入深水處的空氣減少,也意味著溶氧量減少。
高低氣壓對魚情的具體影響
上文是氣壓對溶氧量的影響,到具體環境又是什麼情況呢?如下:
■夏季氣溫高,空氣溼潤,水蒸氣所佔比例大,氣壓低,所以一般夏季水中的溶氧量低,尤其是遇到陰天、高溫的天氣,魚時有浮頭現象,嚴重時會造成魚群大面積的死亡。冬季氣溫低,天氣乾燥,水蒸氣含量極少,所佔比例小,氣壓高,因此冬季一般水中的溶氧量大,但由於溫度低,魚的活性受到影響,加之冬季水面極易結冰,所以魚會降低活動次數,以減少呼吸頻率。
■出現魚浮漂的現象有,但整體是少數。所以大多數時間內,氣壓高低的變化直接決定水的溶氧量,從而影響魚的呼吸的難以程度。溶氧量高,魚興奮活躍,攝食魚情強烈,魚情便好;溶氧量低,魚呼吸困難,毫無攝食慾望,魚情便差。
■魚喜鑽草窩,除去夏季水草提供陰涼的避暑環境外,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水草白天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而夏季水溫高,溶氧量低,所以在這個即陰涼、溶氧量高,又能遮擋的場所,常有魚群聚集,這也是釣魚人釣草窩的原因。
釣魚人如何應對低氣壓、水體溶氧量低的魚情?
高氣壓溶氧量高,魚情相對較好,另外低氣壓也並非一定沒有好魚情,但大範圍來講,低氣壓魚情還是略差,所以釣魚人在這樣情況,有什麼好的方法改善一下嗎?
1、釣底是大多數釣魚人所採用的,但遇到低氣壓天氣,可嘗試釣半水、釣浮,正如前文所述,水越深,溶氧量越低,魚趨氧的特性也會上浮。
2、水體缺氧,直接方法就是人為提高水的溶氧量。漁具市場早就有類似的增氧片,當然選擇使用增氧片的釣點,不應隨便選取,可考慮水草處、下風口等,本身佔用高溶氧量優勢的水域。
3、缺氧,魚口輕,攝食慾望就低,所以對餌料的適口性、味型更加挑剔,建議釣友低氣壓調製的餌料應精細些,釣餌以小為主,不宜過大。
4、選用的線組,在滿足使用的前提下,主線、子線越細越好,從而提高靈敏性,避免魚口太輕,錯失微弱信號。
寫在後面
本文介紹了氣壓高低產生的原因及氣壓是如何影響水體的溶氧量的,還涉及到氣壓對魚情的影響,及如何應對低氣壓。看似複雜,其實可歸納為3個詞語,即氣壓、溶氧量、魚情,所有的問題都是圍繞他們展開。
原創:野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