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江戶:再見阿北姑娘

2020-12-13 瀟湘晨報

《高名三美圖》

《二葉草清水小町》

◎俊蕾NNHR

展覽: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展期:2020.7.3-11.8

地點:上海市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

小學時家裡曾經偶然得到一把紙扇,只一巴掌大,卻工巧精緻之極。烏木製的扇柄打磨出圓潤弧度,握在手心,無一處不熨帖舒適。扇子一面素白無瑕,另一面是美人臉,臉比扇面更為瑩白。印象中,美人的眉眼鼻顎只用細線勾描,雙唇如珠,朱紅輕點,在豐美高髻與華麗盛裝的拱飾中顯出既淡然又凝神的風流神態,屬於那種一旦見過就怎麼也不會磨滅記憶的臉。我還記得扇子的周邊細節,雖是硬紙的材質,卻挺括堅實,好看且耐磨。扇面邊緣有淺淺的鎏金窄條,隨著不計其數的抓、取、拋、擲,不知不覺中磨出了毛邊兒。扇面也因為經受這樣那樣的擠、壓、汙、染,漬痕不止一處。沒等我小學讀完,這把精工製作的小紙扇就已經蹤影不見。如果不是今年7月在上海外灘壹號看到《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那把扇子上的大首繪美女原來是喜多川歌麿筆下的阿北姑娘。

阿北是日本寬政時期江戶一帶的平民偶像,任職於淺草觀音堂隨身門下茶室,專業崗位名為「看板娘」,具體工作內容是吸引人氣,招攬生意,服務顧客,結帳收錢。《日本傳統文化》一書曾經援引民間評判本《茶室美人百笑》的記錄,「天皇在飲完秋茶之後,起身付茶錢,而收錢的姑娘正是阿北。」故事表面上重複了民間佳麗邂逅王公貴胄的俗濫套路,隱隱迎合了底層民眾巴望一步登天的白日幻夢。但是在江戶時期的浮世繪景觀中,真實的情況恰恰相反,屢屢出現在大判錦繪中央的茶娘阿北才是真正的美之繆斯,而仰慕阿北「高名」來到發達商業區飲茶消費的天皇,不過是為了坊間傳奇增色的閒筆搭配。箇中原因在於,催生了浮世繪藝術的江戶民俗文化在日本歷史上具有顯著的庶民優先特徵,在商品經濟超越舊有的農村自然經濟之後,逐漸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町人思想和町人意志:否定等級身份制度,否定封建意識中的尊卑觀念。

常常和阿北一起入畫的還有她的同事阿久,以及在吉源花街演出富本節的歌者豐雛。在最為著名的《高名三美圖》中,她們在超出一般規格的大畫幅中組成構圖穩定的「品」字形。說實話,如果沒有圖畫史家的細心考證與比照,一般觀眾很難準確分辨出到底誰是誰。對於喜多川歌麿來說,他畫下的每張面孔並非是為了再現簡單的美顏而獻媚世人,實在是因為他從這些面相浮動的時刻驀然感受到關於人之存在的「無端嗟嘆」。有人迫於貧窮而賣笑求生,他在畫中為此涕下;藝伎斜倚窗口遠望逝水,他能領會其心深處的無助和茫然……《江戶藝術論》在「我愛浮世繪」的感嘆之後中有一段廣為引用的名言,「凡是無常、無告、無望的,使人無端嗟嘆此世只是一夢的,這樣的一切東西,於我都是可親,都是可懷。」語句中翻騰湧動的正是日本藝術傳統中的物哀感:眼前見出美麗,內心卻倍感哀傷。對於幕府統治初見成效的江戶時期來說,浮世繪作品猶如亂世大火後頑強生出的絢麗花樹,將町人市井中的一情一景都細細描摹,設色飽滿明豔。

法國作家龔古爾曾經盛讚:浮世繪中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清晰的,如呼吸那樣單純。然而,日本本土的主流歷史編纂卻認為其中受到太多的西洋畫法影響,很難被歸屬於「本國的自發性文化」。再加上浮世繪中的商業目的很明顯,屬於民眾畫家的獲利作品,故而在竹內理三主編的角川書店版《日本歷史辭典》中,浮世繪的詞條只有寥寥數行,且被定義為「頹廢色彩很強的世紀末浮世繪」。行文至此,我不禁想再次前往外灘看展,去看阿北姑娘那張平靜淡然的臉上,究竟是怎樣一種世紀末的頹廢?

【來源:北青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跟隨「浮世繪三傑」夢回江戶
    跟隨「浮世繪三傑」夢回江戶 2020-06-22 0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跨越400年,「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來魔都啦!
    2020.7.3-2020.11.8 日本浮世繪風潮強勢回歸 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 和上海天協文化聯合主辦的 「夢回江戶
  • 《印象》:夢回江戶·浮世眾生
    《印象》:夢回江戶·浮世眾生 2020-08-31 1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夢回江戶」上海展出:看浮世繪的黎明、高峰與頹廢美
    7月3日,展覽「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上海Bund One Art Museum開幕。展覽從浮世繪的發展脈絡結合名師名作的解讀以及對浮世繪版畫技藝繁衍的探索等方面,全面展現了浮世繪絢爛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
  • 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來了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規模、最全的浮世繪藝術大展,140餘幅經典原作基本涵蓋各個時期的名家名作,系統梳理了浮世繪的發展脈絡魯迅曾說:「關於日本的浮世繪師,我年輕時喜歡北齋,現在則是廣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
  • 140幅珍貴浮世繪來到魔都,國內規模最大,帶你穿越回江戶時代
    「夢回江戶」展覽現場,圖為喜多川歌麿的美人繪 我在周末看了這場「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眾多文化愛好者聚集在此 喜多川歌麿《資見七人化妝 難波屋阿北》,錦繪 浮世繪怎能離得了畫狂人葛飾北齋呢?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原創 王京 活字文化從盛夏到深秋,長達四個月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可能是又一個讓你愛上魔都的理由。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在日本江戶時代興起,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是一種非常適合大眾欣賞的藝術形式。
  • 董雲虎參觀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和江戶浮世繪大展
    董雲虎還參觀了正在外灘一號藝術博物館展出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民間木刻版面,吸收了中國明清版畫技法和西方繪畫原理,鮮活表現當時的社會生活百態和流行時尚,堪稱日本民俗百科全書。本次展覽精選140餘幅浮世繪名家作品,全面呈現了浮世繪的整體面貌。
  • 江戶時期,女性是如何做美容的?判斷女性身份的標誌又是什麼?
    在《江戶日本》中有提到,江戶早期塗一次口紅就要三十文,即便在已經有了口紅售賣的江戶晚期,最便宜的口紅也要三十文一支,當然,貴的甚至要好幾兩。這就是非有錢有勢人家的夫人小姐才能用的起的物件了。如果你想知道一個江戶時期的女性是否結婚,其實非常簡單,可以通過姑娘穿的衣服以及頭上梳的髮型來判斷。比如說,江戶時期走在大街上的姑娘們,如果她們身上穿的和服是振袖,那麼不用說,這些姑娘一定還是待字閨中,同樣,在大街上遇到梳著島田髻的女子時,這也一定是未婚的少女出來玩耍的。
  • 日本,一探從古至今江戶生活全貌,江戶東京博物館
    導語:日本,一探從古至今江戶生活全貌,江戶東京博物館!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所謂「江戶」就是「東京」的舊稱,從德川家康開啟幕府以來的400多年,以日本的政治中心地發展起來,是18世紀時期名副其實的天下首府。1868年明治維新時期,江戶城變成了東京城,江戶也被改稱為東京。在江戶東京博物館可一探江戶時代到現代為中心的歷史、生活及文化。
  • 日本江戶時代,江戶男兒的基本就是講究髮型?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江戶男兒的基本就是講究髮型?日本江戶時代,江戶人愛漂亮,對於穿著打扮特別講究。不但女性講究,就連男性也對自己的形象也非常注意,妝容凌亂,絕對不會出門。比方說,江戶人喜歡洗澡,大馬路上必定設有湯屋,大白天也上澡堂。
  • 從江戶到東京
    儘管規模巨大,但江戶的首要功能依然是將軍居住的宮殿和保衛宮殿的軍事要塞。同時因為將軍居住在江戶,而遍布日本大大小小的諸侯(也就是所謂的「大名」們),都被看作是將軍的臣下。他們一年一度或者兩年一度要來到江戶為將軍效勞,這就是所謂的「參覲交代」制度。對這些大名的統治是將軍施行「武家政治」的基礎,所以將軍也要為這些來到江戶「參覲交代」的大名提供與身份相稱的宅邸,就是所謂的「藩邸」。
  • 歌川廣重:名所江戶百景
    《名所江戶百景》是歌川廣重的代表作,許多版畫家也表現過江戶地區的各個有名風景,但未有一人像廣重一樣把對人世的情誼也添加其中。 2020年9月 這本圖集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日本江戶時期的民間百態:浪漫的櫻花、婀娜的歌舞伎、人頭攢動的街頭……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 完美日記帶你夢回大唐,共赴一場詩畫煙火大會
    (完美日記 X 大英博物館)(完美日記 X 大都會博物館)(完美日記 X 中國國家地理)最近,完美日記又與SPES神鴉社鼓聯名創作,為新品「花火限定新年禮盒」推出了夢回大唐的2020「跨年」煙火海報,無論是設計還是文案都可圈可點
  • 【江戶紫】江戶紫,葉面紫色豐盈斑紋,對生似彩蝶
    江戶紫喜溫暖、半陰,乾燥+陽光充足。  1、土壤  江戶紫對土壤要求並不高,只要保持土壤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即可。建議可用鹿沼土、珍珠巖、粗砂之類配製即可。  2、光照  江戶紫春秋冬季應給足陽光,夏季高溫會造成萎蔫,可適當遮陽,才能培養出葉片肥厚,白粉明顯,有清晰顯著的紫褐色斑點的植株。若光線長期不足,植株易徒長、色暗淡、株型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