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浪潮工作室、網易新聞
溫馨提示:
本文需打開音樂食用最佳
為防止傷及無辜
方圓一米內請自覺留有空間
「輕閉雙眼,身體坐正,雙腿自然放鬆……」伴隨音樂聲響起,上一秒還在打鬧的學生,下一秒就要在課桌上乖乖坐好,做起眼保健操。當然,前提是班主任在場。
說起來,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推廣的眼保健操,是好幾代人的集體回憶。從小學到高中,課間做眼保健操,已經成為一種儀式。但這種校園文化也非常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將眼保健操納入課表,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的國家。
與此同時,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的青少年近視率不斷上升。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研究報告稱,目前中國青少年近視率高達70%,位居世界第一。而聲稱對「改善學生視力、緩解眼部疲勞」有明顯效果的眼保健操,地位自然十分尷尬。那麼,眼保健操到底有沒有用呢?
眼保健操是體育老師發明的
北京醫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劉世銘,一直被視為眼保健操的最初發明者。這位體育老師,曾跟隨前蘇聯專家學過醫療體育學,對中醫按摩和針灸也頗有造詣。據劉世銘兒子的說法,1958年劉世銘接受過青光眼手術後視力衰退,於是自創了一套眼保健操,用來幫助恢復視力。
而這一套私人偏方,恰好被北京市教育局體衛處的老師發現了,結果如獲至寶。1963年,第一套眼保健操在北京市各中小學試點推廣,並迅速得到普及。當時視力已經非常微弱的劉世銘,努力寫出了詳細的操作說明,還繪製了穴位圖解,最後這套眼保健操登上了《北京日報》,引起了轟動。
《北京日報》1964年1月30日第3版,刊登了劉世銘的八節眼保健操
很快,在北京市的帶動下,眼保健操被一些外地城市仿效,迅速風靡全國。從省到市、從市到區、從學校到班級,層層落實,全國的中小學生都在為革命保護視力。
據復旦大學近視眼專家汪潤芳記載,當時正在大搞「愛國衛生運動」,全體人員都要行動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眼保健操的出現可謂恰逢其時,「想當年,中、小學校按時在眼保健操的音樂聲中集體練功,聲勢浩大,遍及全國。」
1963年,第一套眼保健操在北京市各中小學試點推廣
但好景不長,到了「破四舊」時期,眼保健操也受到了一些衝擊。有不少人質疑,劉世銘外號「劉失明」,他家幾個孩子都是高度近視,怎麼還在推廣他的眼保健操?
於是,1972年學校複課後,教育局的工作人員便找來兩位中醫按摩專家進行專業認證。兩位專家對眼保健操做了簡化,原先8節的眼保健操變成了4節,更加方便操作。1982年,眼保健操由教育部等10部委向全國推廣,也就延續到今天。
眼保健操掛圖,至今還可以在校園裡尋見
不過,據復旦大學近視眼專家汪芳潤考證,眼保健操卻是起源於安徽蕪湖一個基層衛生機構的眼科。這一套「蕪湖式」眼保健操一共有12節之多,在20 世紀60 年代初由上海市眼病防治所專家研究改進,簡化為4節式,並由當時的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眼科學會推薦上報。
這兩套眼保健操雖然有一些細節上的不同,但本質上都是依據中醫的氣功、推拿和針灸穴位理論。更簡單點說,眼保健操就是通過按摩、刺激和眼睛相關的穴位,來達到預防近視、改善視力的效果。
在推廣之初,眼保健操便聲稱具有神奇的療效。上海眼防所(當時稱上海沙眼中心防治所)副所長楊敬文在1962年發表的論文中稱,推行眼保健操不到半年,上海市某小學就有34名近視學生視力恢復正常。其中一名女生原來右眼視力0.2,左眼視力0.3,堅持每天做兩次眼保健操,視力就分別恢復到1.2和1.0。
十二節眼保健操圖解/《談談防治近視眼保健功》
於是,眼保健操就這樣在未經臨床試驗,以及流行病學調查統計驗證的情況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了幾十年。
眼保健操其實一點用也沒有
在長期的宣傳推廣中,眼保健操的主要作用一直是增強眼部血液循環、活躍氣血、改善神經營養,迅速消除眼睛疲勞。據稱,只要經常操練,就能達到保護眼睛、增進視力、預防近視等神奇功效。
譬如2008年新修訂的北京版眼保健操中,新加入的按頭部督脈穴一節,眼科專家就表示,督脈是人體最重要的一條經絡,從兩隻眼睛的內眼角一直到脊椎的尾骨,統領一身的陽氣。疏通這條經氣,就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人看起來更有精神。新加入的揉耳垂、腳趾抓地等動作,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也被認為可以起到刺激眼睛、保護眼睛的作用。但這些說法,無一例外都像是遠古玄學。
2008年10月14日,北京海澱區花園村二小的學生正在老師的示範下做新版眼保健操 / 視覺中國
也有人試圖通過科學的角度來為眼保健操背書,譬如上海眼病防治中心2009年發表的《淺析學生眼保健操的沿革》一文,歸納了多個持肯定意見的實驗依據,但這些實驗設置都存在明顯的問題。
比如用幼兒視力作觀察參考對象,忽略了幼兒視力本身就在發育過程中的前提。用血流圖儀、紅外熱象儀檢測,證明眼保健操能讓眼睛局部血流量增加,改善血循環。但隨意按揉眼睛也能達到促進局部血循環的效果,而且改善循環、緩解疲勞和治療近視之間也沒有因果關係,這個實驗也無法證明眼保健操可以治療近視。
兒童視力處於發育過程中 / 視覺中國
早在1979年第二屆全國眼科學術會議上,就有一篇論文對眼保健操的療效提出了質疑。這篇論文稱"以735名10~17歲做眼保健操學生為實驗組,以未做眼保健操的198名學生為對照組,1年後檢測視力及屈光度發現,多項結果兩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而15年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一項調查亦顯示,從長遠上看,眼保健操並不足以達到預防近視的效果。
實際上,現代醫學認為近視多是由眼球睫狀體緊張導致眼軸變長引起的。但眼保健操按壓的位置跟睫狀肌、眼球血液供應的聯繫並不明顯,也不能幫助放鬆緊張的睫狀肌,治療近視就更加談不上了。按摩穴位與改善視力的關係,從未見相關實證研究。
2004年5月29日,山西省太原市在兒童節前夕舉辦中小學生眼保健操比賽,加強學生愛護眼睛的意識 / 視覺中國
有不少肯定者認為眼保操至少能緩解眼部疲勞,如《淺析學生眼保健操的沿革》一文所舉的一個肯定性實驗,該實驗分別測量做眼保健操和望遠後的眼壓變化,試圖證明眼保健操有緩解眼壓作用。但"讀寫1 h後平均眼壓增高0.60 mmHg,眼操後平均減低1.67 mmHg;讀寫1 h後平均眼壓增高0.18 mmHg,望遠5 min後,平均減壓2.57 mmHg"的數據顯示,就降低眼壓來說,直接向外遠眺5分鐘比做眼保健操的效果還更好。
眼保健操騙了多少人
眼保健操並非中國人獨創,在國外還有更著名的貝茨療法,同樣風靡一時。
1920年,美國眼科醫生威廉•貝茨(William H. Bates)自費出了一本書,就叫《不用眼鏡治療視力缺陷》。經過37年的臨床實踐,貝茨醫生認定所有視力問題都是由於眼睛疲勞和神經緊張造成的,只要放鬆眼部就能恢復正常視力。因此自創了一套護眼操練習,包括用手掌遮住眼睛後再睜眼等技巧,聲稱能糾正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甚至能治療白內障。
《不用眼鏡治療視力缺陷》一書中關於曬太陽的示意圖
但沒過多久,貝茨療法就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認定為是虛假廣告。全美反衛生欺詐委員會成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助理臨床教授羅素•S•沃勒爾等眾多眼科專家也認為貝茨的理論與科學事實不符,對於眼部疾病,做練習只會延誤藥物和手術治療的時機,甚至會對視力造成永久性損害。
事實上,貝茨療法至今仍有許多變種,作為一種類似按摩推拿的替代療法存在。但在歐美各國,醫學界普遍認定這種療法並無科學依據,也沒有可靠的療效。2004年,美國眼科學會發表了對各式"眼保健操"的研究聲明,稱包括眼保健操、肌肉放鬆、眼部按摩等各式行為療法,無論是單獨進行還是結合在一起,都沒有證據顯示這些療法可以明顯改善視力。
2009年3月16日,幾名小學生在河南省南陽市按摩醫院眼部保健科接受中醫療法矯治視力。放學後到這裡接受中醫按摩,已經成為這些孩子們每天必不可少的家庭作業 / 視覺中國
其他國際主流機構如國際視覺矯正協會等也發表過類似聲明。2005年紐西蘭眼科專家在分析43篇相關論文後總結道,鑑於並無醫學界主流研究能支撐眼保健操的功效,這種提高視力的做法缺乏科學依據的,因此不宜採用,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但至今仍在中國各中小學中推行的眼保健操,造成的難題卻不僅於此。學生們如果不注意,用不乾淨的手接觸、揉按眼睛,會增加眼睛感染,甚至呼吸道感染的風險。據報導,2010年9月17日,合肥市部分學校「紅眼病」疫情流行,合肥市政府便急令全市中小學要停做「眼睛保健操」,避免「紅眼病」經手傳播。
河北邯鄲:迎接「全國愛眼日」 小學生蒙眼寫字了解愛眼重要性 / 視覺中國
眼保健操操作中的安全問題,也令人擔憂。用不恰當的手法按揉眼睛,不僅無效,甚至會對眼睛造成其他永久性損害。早在1991年一篇報導中,就有兩名初中生因做眼保健操過於用力,輪刮眼眶做成了輪刮眼球,從而導致了角膜變形。
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之下,學生們的課業負擔越來越重,用眼過度十分普遍。學生視力下降,其實也不關眼保健操什麼事。但既然眼保健操沒有所謂預防近視、改善視力的效果,緩解眼睛疲勞的作用也不如讓學生到戶外遠眺,還平添了這麼多風險係數,那還不如早點撤除才好。
參考資料:
[1]汪芳潤,尹忠貴主編.近視·近視眼·近視眼病.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3
[2]趙光喜等編.預防近視眼和眼的保健操.人民衛生出版社.1965.07
[3]李美紅,任志華. 改革眼保健操的必要.中國學校衛生.2003
[4]王智勇.科學評價眼保健操的防近作用.中國學校衛生.2012
[5]趙蓉,何鮮桂,朱劍鋒. 淺析學生眼保健操的沿革.上海預防醫學雜誌.2009
[6]眼科小超人老梁.貝茨療法,不能幫你改善近視.果殼網
[7]王純.為眼保健操「尋根」.健康時報. 2005年03月17日
[8]王君.科學生活:新版眼保健操到底新在哪?科技日報.2008年09月08日
[9]楊敬文.談談防治近視眼保健功.江蘇教育.1962
[10]Shi-Ming Li , Meng-Tian Kang , Xiao-xia Peng, Si-Yuan Li, Yang Wang, Lei Li, Jing Yu, Li-Xin Qiu,Yun-Yun Sun, Luo-Ru Liu, He Li, Xin Sun, Michel Millodot, Ningli Wang . Efficacy of Chinese Eye Exercises on Reducing Accommodative Lag in School-Aged Childr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los One .2015
[11]Jennifer K.Harris, Nicholas P.Emptage, Flora Lum.Visual Training for Refractive Errors.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