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鍋上的家庭》:婚姻是一場修行,真正的幸福,需要向內去求

2021-02-08 俊英子在行動

前段時間,我看《新京報》的一項中國離婚數據調查時,發現我國現在的離婚率逐年攀升,同時在離婚的夫妻中,70%+都是由女方先提出的。如此觸目驚心的數據,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為什麼在追求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的時代裡,我們的離婚率卻逐年增高。


有人說,想進去的人越來越少,想出去的人越來越多,這就是如今的婚姻現狀。



《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以下簡稱《熱鍋上的家庭》)一本40年長銷不衰的原生家庭經典著作中,通過對布萊斯一家克服家庭危機過程的講述,讓我看到了婚姻真實的樣子,真正幸福的婚姻,不僅僅靠緣份,而是需要向內去求,放棄共生,邁向獨立,找回真正的自我。



這讓我想起在《親密關係》中,作者克裡斯多福·孟也提出了異曲同工的觀點: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來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進而療愈你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自己的。


雖然研究指出,晚婚的夫妻維持長久婚姻的機會較大,但年齡可不是唯一的變項。


更關鍵的問題在於,結婚是兩個人是否都已經歷過一番心理空間的磨練;在這段歷程中他們獨自與生命格鬥,四無依傍只有靠自己,並且發現自己可以戰勝孤獨的恐懼。兩個人都必須發覺他或她能夠忍受最基本的焦慮,那就是,在這個可怕的世界上,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


現實是,剛結婚時,一般人往往會幻想另一半是理想的典範——父母、心理治療師、伴侶、朋友、夥伴,一個能滿足我們所有對婚姻的渴望和需求的人。甚至期望另一半能幫助我們解決成長過程中一些困難和尚未解決的問題,每個人都希望另一半可以提供具有魔力般圖騰式的安全感,我們真的將太多需求帶進婚姻中了。


這往往會引發一些爭吵和傷痛,那麼如何面對婚姻中的種種問題,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重視的問題。



生活中,很多夫妻和家庭如布萊斯家一樣,他們的婚姻危機一直深藏不漏,即使很嚴重幾乎藏的看不見。這些夫妻甚至費盡心機迴避,在父母和孩子面前扮演恩愛夫妻。


這就是面對婚姻問題典型的鴕鳥心態,在心理學中又稱鴕鳥症候群。出現這種狀態的根本原因是夫妻雙方太依賴彼此,他們不願意承認有問題,非常害怕對兩人的關係造成什麼損害。


兩人甚至會默契地發展出很好的拖延技巧:比如生氣的時候走開、假裝關心其實內心麻木、期望靠著時間及努力來改變彼此的態度。但彼此內心有著使人筋疲力盡的壓力,生活看似平靜,但內心卻充滿不安和焦慮。


就像《熱鍋上的家庭》中的布萊斯夫婦寧願把對對方的不滿發洩在孩子身上,也不願直面他們之間的婚姻問題,就是因為他們不僅害怕失去婚姻的穩定,同時也害怕損及脆弱的自我形象。他們寧可拒絕任何挽救婚姻的機會,也不願失去目前這種痛苦而脆弱的安全感。



他們把安全感都寄托在對方身上,卻忘了他們還有自己。這樣的逃避策略,很可能會讓家庭中的成員成為「替罪羊」,可能是某個孩子,也可能是配偶中的一方。


孩子會因為背負重擔而產生各種不同的「症狀模式」:多動、嗜睡、成績下降、厭學、脾氣暴躁、拒食等,配偶中一方也會不知不覺製造出一種病情,以此將對方留在身邊。


其實,不論是鴕鳥心態還是替罪羊機制,都只能維持婚姻的短暫穩定,要想解決婚姻的根本問題,夫妻雙方還是要勇敢直面婚姻中出現的問題。



對我們最愛的另一半,我們會有許多期望,期望得不到滿足,會導致失望,然後就想改造對方以滿足自己。但是需求不可能完全被滿足,所以我們就會做出許多偏差行為。

《熱鍋上的家庭》布萊斯夫婦就有一個典型的例子:一次家裡臥室要粉刷,妻子卡羅琳說了一段時間,感覺丈夫大衛不甚在意,於是自己就在丈夫回家之前用心粉刷好了,想給丈夫一個驚喜,結果感到丈夫一點也不感激,反而還抱怨掏腰包。


妻子認為自己的心血換來的是幾句禮貌的、冰冷的讚美,覺得自己很難堪。


丈夫大衛說:「我是真的很感激,我有點驚訝,而且也有點奇怪,事先我們都沒有商量,不過我很喜歡,真的!」


妻子就怒了,大吼:「你根本沒感覺,我們為很多事吵過,吵來吵去其實都一樣,你下班回來時,我每次都用心聆聽你抱怨面臨的困擾,我是真的很在意。可是如果是我那天過得很糟糕、覺得很孤單、累得半死,你就只會隨便應付兩句,趕快擺脫話題,你從來沒有用心聽我說過。」


這一段對話,我看了好幾遍,不知道為什麼,感覺很熟悉,仿佛身邊這樣的對話有很多,我們總是在談對方,我們的話裡到處都是指責和攻擊,我們都覺得問題出現在對方身上。

這是典型無效的溝通方式,會讓我們做出許多偏差行為。


從例子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妻子對丈夫有所期待,希望他能真誠地感謝自己,認可自己,不是無動於衷,丈夫沒有達到自己的期待,開始是爭吵,之後妻子就陷入了絕望,丈夫也很生氣,抱怨妻子的要求太多還要再三保證,就像一個長不大受驚嚇的小孩需要一直讓人牽著。



兩人在爭吵時產生偏差行為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控制伴侶,藉此來避免自己期待的破滅。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常見的偏差行為包括四種:



經驗讓我明白,真正的親密關係是沒有公式可循的。不管是親密關係的快樂,或生活上其他的快樂,都依賴我們每時每刻的應對方式來決定。其中以上四種偏差行為的產生很多時候是源於雙方不會好好說話。


《愛就是彼此珍惜》的作者蘇珊·海特樂博士是全美前十大治療專家之一,她指出,感情中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就是溝通,要學會把心中的想法清晰地說出來。


美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湯瑪斯·戈登發明了一種最為常見的有效溝通方式,叫做I Statement,即以「我」的角度去陳述,而不是單純關注在「你」的行為。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把溝通的重點放在我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上,而不是他人的行為上面。


運用I Statement溝通技巧,妻子可以重新表達,效果就會截然不同:


「當我用心做的事情被完全忽略(客觀描述某種行為)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沒有被重視和關心(客觀地形容自己的情緒)。我希望可以多獲得一點關心和支持(客觀地陳述自己的需求和要求),因為老公你的關心對我來說很重要,這可以讓我知道我們都很在乎這個家(陳述原因)。」



與其等待對方正確猜測出自己的心思,不如主動將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布萊斯夫婦他們都以為通往快樂自由的門在對方身上,而不在「自我」身上,兩個人都不敢跨越那道有著「自我探索」入口標誌的門檻。


其實,只有你學會考慮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充分感受它,但不把怒氣加在別人身上,這樣你才能發現生氣是為了逃避什麼。如果你願意面對自己所逃避的感覺——不論這令你多麼不自在——你就能發掘埋藏在更深處的、平靜而充滿愛的感覺。


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不管多大的痛苦,只要集中全部精神來面對它,告訴自己,我不孤單,我還有自己,我就能有效地減輕痛苦,並讓它轉變成正面的感覺。要做到這樣,必須有決心,我把這樣的決心叫作「愛意」。



很多時候,出現了婚姻問題,本質上,並不只是婚姻方面,而是我們在個體自我認知方面出了問題。我們在一段婚姻中丟失了自己


為什麼會丟失自己呢?我分析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夫妻雙方繼承原生家庭舊有的婚姻模式,選擇壓抑自己、打擊自己和看輕自己,這些根植內心,與是否與父母接觸已無關係,卻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婚姻,變成了逃避個人內在問題的藉口。


二、在婚姻中,我們不僅是丈夫妻子,也是爸爸媽媽,兒子女兒,我們擁有了多重身份,多個角色,我我們要工作賺錢養家,又要陪伴照顧家人,生活節奏很快,我們很忙,時間很緊,但我們要做的卻很多,我們有時會忙的忘了自己。


三、在婚姻中,夫妻兩往往會因過分依賴對方而喪失自我,人們常會尋找一個替代品來取代依賴感,丈夫常常是工作,而妻子則是子女。



其實在一段良好的關係中,我們首先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擁有獨立的自我意識和人格,我們只有找回失落的自己,才能有機會擁有真正的幸福婚姻。


這讓我想起演員劉敏濤,前段時間「搖晃的紅酒杯」讓人印象深刻,她拒絕在婚姻中面目全非,選擇做真正的自己。



循規蹈矩的7年生活,讓她本該在神採飛揚的大好年華,活得卑微而蒼白,在37歲的時候,她選擇結束婚姻,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做自己,靠自己,放飛自己,成就自己,隨心所欲的去冒險,去生活。


此刻的她已經成了一位享受叛逆的中年女人,而這種叛逆的味道是什麼?


她說:「是我自己,對我自己人生的掌控感,是自由的味道。



劉敏濤在婚姻之初選擇向外求,漸漸迷失了自我,最後選擇結束婚姻,自己做自己的靠山,反而走向了自由瀟灑,獨立高貴。


每一個女孩,都有可能會進入婚姻的殿堂,從一個人,變成一個家庭,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家庭,請你記得,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首先經營好自己,認可自己,看到自己的存在,只有先看到自己,我們才能以一個獨立的成熟的個體去面對我們的婚姻,有信心有勇氣,戰勝婚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


也許,我們活著無法改變這個世界,也無法改變別人。但是,我們能夠選擇保持獨立。獨立,是我們行走在大地上的一隻腳。有了獨立,就能確保我們以站立的姿態活著,就會對生活多一份生勇氣,多一份由內而外的底氣。


在婚姻中,只有當她/他在人生中尋找到自我的價值,擁有揮灑自我才能的空間,才會由內在反映到外在,那種舉手投足之間的自信、從容與快樂,才是一個女人/男人最有魅力,最讓男人/女人心動的部分,也是讓一個男人/女人對你擁有長久愛戀的根本法寶。


最後我想說愛情是場修行,婚姻亦是如此。我們要敢於直面婚姻中的問題,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敢於尋找真正的自我,做真實的自己,修煉成值得被對方深愛一生的人,做自己婚姻中的主人,對自己,對家庭負責。


專注指數基金定投/手帳/復盤

微信號 : jyz2019666

簡書:俊英子

知乎:俊英子

相關焦點

  • 美好的婚姻是一場美麗修行
    比起毫無休止的爭吵,毫無底線的不留顏面,真正發自內心的讚美,體諒,和保留十足的顏面,顯然能夠很好的並且更有效地解決生活,婚姻裡的許多問題。好的婚姻,是彼此的心照不宣與相濡以沫。而痛苦的婚姻,最終都恨不得相忘於江湖。其實,從我們譁譁落地也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是一場人生的旅行與修行。
  • 《熱鍋上的家庭》
    在十九世紀以前,傳統家庭大都是以父權為主,男性外出工作,家庭則歸女性管理。對於女性來說,自我和家庭是很難平衡的。就像本期《同一屋簷下的分居日子》中的太太一樣,面對金錢與感情無法平衡的先生,選擇來到節目現場,那麼小編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本相關的書籍—《熱鍋上的螞蟻》。本書作者是奧古斯都·納皮爾和卡爾·惠特克。
  • 賈乃亮落淚上熱搜:婚姻並不是幸福生活的標配
    某綜藝節目曬了賈乃亮和王祖藍一起見證一場浪漫感人的求婚儀式的視頻。在一旁目睹別人求婚成功的賈乃亮痛哭流涕。賈乃亮又一次上了熱搜。有人心疼他,說他觸景生情,想起曾經跪在地上求婚的自己,如今卻已是物是人非。
  • 婚姻的本質,是一場修行
    因為汪峰懂得她大女人外表下的脆弱,更懂得怎麼照顧她、哄她開心;讓她體會到自己也是被重視的、被需要的「小女人」。汪峰成全了章子怡作為一個普通女人的情感需求,使她變得更有溫度,能做最真實的自己。章子怡也甘願做一個小女人,放下名利,放下鋒芒,投身於家庭。頂著高齡產婦的風險,為汪峰生下一個兒子,共同創造一個圓滿幸福的家。
  • 幸福的家庭中是需要尊重與讚美的
    婚姻幸福的人,往往比單身的天才過得更好。俄國偉大的小說家屠格涅夫,在世界文學史上取得了不朽的地位,但是他說:「如果有個女人真正地關心我,讓我到時間回家吃晚飯,為此我寧願放棄我的著作和我的寫作才能。」美國傑出的演說家、曾做過總統候選人的詹姆斯·布萊恩,把他的女兒嫁給了瓦特·杜魯芝。小兩口的婚姻生活非常的幸福。他們難道有什麼要訣嗎?
  • 《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出了問題到底是誰的錯?
    01你對家庭有什麼樣的期待和憧憬呢?一所房子,兒女成雙,再養一條大狗或者一隻懶懶的貓?然而真相是,很多時候或者說在生命的某個階段,我們把自己活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從而變成了「熱鍋上的家庭」。我在百度上搜了熱鍋上的螞蟻的解釋:心裡煩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樣子。網上還給出了2個典故:《隋唐演義》第十九回:這壁廂太子與楊素,是熱鍋上螻蟻,盼不到一個消息。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這一天,趙溫就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茶飯無心,坐立不定。
  • 《熱鍋上的家庭》:一個故事一個真相一個方案,讓家庭走出危機
    我們往往怪怨孩子不聽話,不懂事,殊不知,孩子的問題只是婚姻家庭問題的冰山一角,孩子出了問題,更多情況下是整個婚姻家庭存在嚴重問題。有多少家庭的生活在矛盾、爭吵中度過,像處在熱鍋裡。又有多少家庭,為避免衝突而維持表面的和平。他們以特定的方式,或互撕或暗戰。 很多家庭 ,就像處在熱鍋上一樣焦灼。
  • 「我不想要這種來之不易的『幸福』婚姻」:離不成的婚姻,誰的鍋
    錢鍾書曾在《圍城》說:婚姻就是一座圍城,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而對於想衝出圍城的李女士來說,法院的這份「駁回」,似乎讓她和網友憤憤不平,借一句網友的話說: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晚年太諷刺了,因為之前沒被打死,所以還要感謝男的讓她活到了晚年?
  • 婚姻意味著什麼呢?婚姻是柴米油鹽的生活,才能創造自己的幸福
    當你結了婚之後,你的重心都在家庭中,原來你本不願意做的工作,為了生計為了孩子,你不得不去做,你會為了這個家的安寧,為對方改變自己的脾氣,你會變得事事都為別人著想,從而走向成熟。 女子並不是說,嫁個會賺錢的老公你就躺贏了!因為未來還是看你對自己的要求和進取心,如果只有對方一直在快跑,而你不求上進,早晚也是要被半途推下車的棄子一枚。
  • 幸福婚姻的秘訣:這樣經營婚姻,會讓你的家庭更幸福
    一些年輕人,挑來挑去,明明是有一些合適的人,但是不做決定。總是期待世界上有一個完美的契合自己的人,認為遇到這樣的人,我就幸福了。但很遺憾的講,不可能有絕對完美的人。最理想的情況是,遇見一個合適的「半成品」,然後一起成長,一起見證對方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可愛。
  • 婚姻是一場修行,好妻子應該做到這3點
    婚姻是一場修行,但是一個好妻子卻是至關重要的。什麼樣的妻子才算是好妻子呢?我想應該像楊絳一樣具備這三個特徵。 很多人都知道楊絳是一個文學家,活了105歲,卻不知道楊絳有一段非常幸福美滿的婚姻。她和錢鍾書結婚後,六十多年如一日,可謂是真正的白頭偕老。
  • 何潤東回妻子老家上熱搜:真正幸福的婚姻,無關身份與條件
    最近,何潤東因為陪妻子回老家而上了熱搜,雖然妻子家境貧寒,但他卻給了她家人以及村裡人最大的尊重,他全程掛著溫暖的笑容,臨走前還給村裡的五保戶捐款。 從他跟妻子的相處可以看出他們確實非常恩愛,那麼何潤東的妻子到底是何許人也呢?
  • 婚姻生活中,真正幸福的女人,都是擁有這一點,錯不了!
    深知當一個人敢於面對自己過去錯誤的時候,你才能夠真正的有機會去改正。生活中有太多的機會給予他改正,每次換來的都是一次次的辯解,生活沒有了方向,我便提出了離婚,離開那個男人,去追尋屬於自己真正的幸福。姐姐嘆息說:「已經回不去了」!雖然現在一個人帶著女兒,生活困苦,但是自離開那個家後,只關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我相信以後也不會太差。姐姐向我微笑著說:是不是!是啊,一段關係中,男人到底在想什麼?到底想要什麼?
  • 幸福的婚姻需要用心地經營,經營婚姻需要做到5個方面
    在許多童話故事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節:公主和王子相戀了,然後結了婚,從此以後,兩人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婚姻家庭。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並非如此,夫妻關係是一個家庭的基礎關係,也可以稱得上家庭關係中最微妙也最難處理的一種關係。我們要想擁有幸福婚姻,必須需要用心地經營。
  • 婚外情的婚姻有沒有挽救的價值?不幸福的婚姻,有多少是合謀?
    但她老婆沒有和他吵鬧,雖然也和他甩臉子,但沒有撕破,也沒有去打那女的,而是到房產中介大吵大鬧,還打了孫儷扮演的房似錦。兩個人的關係本就是一場博弈,不要輕易去挑戰和試探人性的底線。婚姻是一種「關係」,關係的發展是雙方互動的結果,如果我們希望它良性發展,就要擔負起自己在互動中該負有的責任。需要牢記的是:任何一種「關係」存在的最佳狀態,都是一種創造性地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幸福容不得我們半點偷懶,否則會全盤皆輸。
  • 有多少家庭,像生活在熱鍋上的螞蟻|家庭治療經典案例(上)
    也許我們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憋著、依靠自己過去的經驗、思維習慣解決問題,從沒有人會想把整個家庭當成一個系統,去對待、去治療,讓整個家變得溫馨、和諧起來。可是,這不正是我們組建一個家庭的初心和目的嗎?你在結婚、生子的時候,不正是為了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嗎?
  • 王陽明:真正的修行,是在事上煉
    王陽明露出滿意的神色,向和尚輕輕地擺手說:「去吧,回家去照顧你的母親吧。」第二天,和尚離開寺廟,重回人間。這個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視已經三年,王陽明為什麼偏偏問他口巴巴說什麼、眼睜睜看什麼?因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說、不看,心裡卻終日在說、在看。說和看的,正是絕思絕欲與人的天然良知之間的衝突。
  • 《人生處處是修行》:放下執著,擁有向內求的智慧,做生活的智者
    這本《人生處處是修行》從不同的角度,解讀了痛苦,逆境等給人帶來的積極意義。01我是一切的根源,擁有「向內求」的智慧當我們的人際關係出現問題,我們總是習慣去指責別人,好像一切都是別人的錯誤,自己做得都對。
  • 選一個字,測試你未來的婚姻幸福指數!準到爆
    可無論怎樣,大家對幸福的追求是一致的,結婚都是奔著能夠過得更幸福去的,不是嗎?婚姻更像一場修行,沒有人能夠一帆風水的到底幸福的彼岸。那麼,你未來的婚姻幸福指數有多高呢?下面,就讓我們通過測字來提前預測一下。
  • 在天地之間,完成一場富貴身心的修行
    人生是一場修行,能夠頤養天年,晚年安泰的人,必將於天地之間完成一場富貴人生的修行。現代社會,癌症,三高,流行病等健康殺手無時無刻不在困擾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現代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在家庭,單位,學校之間忙碌奔波,常常無暇顧及自己,身體免疫力在潛移默化中一點點衰退,亞健康逐漸侵蝕生命,直到身體出現病變,最終,高昂的醫療費用成了家庭難以承受的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