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八節,儘管疫情尚未完全消散,網上仍然紛紛發出對廣大女性的祝願,簡單的稱為「婦女節」已經不足以體現女性對自己的愛,現在都尊稱為「女神節」。
要說起該怎麼愛自己,姐妹們可都有的說了,有要買買買的,名牌包包奢侈品,一個都不能少;有要美容健身的,追求凍齡少女感;也有要旅遊讀書聽音樂會,培養氣質最高端……
而我認為,這些都不如內在的自我成長更重要。容顏終會老去,財物亦是附屬,唯有自身不斷的成長,才是伴隨終生的豐富。
一:認識自我的價值
看起來現在是個男女平等的時代,但是在通常的社會觀念中,女性的價值還都是通過妻子和母親的角色來獲取的,甚至很多女性自身也如此認知。
「女孩子就要美美的,學會化妝打扮才有魅力」
「結婚要趁早啊,不能和男的比,女人三十豆腐渣啦」
「一個女人不生孩子,人生是不完整的」
「你是女人,還要以家庭為主,工作有什麼前途」
——這些話,身為女性的你是不是已經耳熟能詳,倒背如流了。
董明珠曾經在一次演講中提到——「我們有很多的大學生畢業以後很讓人惋惜,長得真的很漂亮,有才又有貌,這樣好的條件,學完知識出來以後找了一個富翁,傍了一個大款,好像就完成了這一生。這不應該是女性的價值所在。」
「女性的價值,是要能夠為這個社會,把我們的智慧釋放出來,能改變別人,甚至因為我們,能成就一批人。這就是當下我們的女性。」
在社會傳統語境中,女性價值一直都被低估。因而從潛意識上,女性通常對自己的期望值也比較低,很容易為了家庭放棄事業,也就放棄了獲得更大成就的可能性,極大的妨礙了自身的發展進步。要成長起來,一定要認識到自我的價值。
二:保持開放的心態
女性不僅要認識到自身價值,在面對挑戰時,還要持有更開放的心態。
楊瀾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臺當時收視最好的欄目《正大綜藝》中擔任主持人,在當年這可是央視炙手可熱的欄目,許多人打破頭都未必擠得進來。
可是當楊瀾發現自己眼界不足時,放棄了來之不易的成功、放棄了眼前那麼多名利,毅然從央視辭職申請出國留學。
她在《留學改變我的世界》中提到「我就是想要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我希望能夠學有所長,能夠更加深入媒體的策劃和製作中去。這種簡單、強烈的想法讓我邁出了人生的關鍵一步。」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整個學習生涯,楊瀾非常努力,也非常辛苦,超量選課,每天熬夜學習到凌晨兩點。但這段生活,讓她在國際政治、外交、經濟、傳媒等各個領域都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當時學院匯聚了五十多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通過大家觀念的碰撞和思辨,讓楊瀾看很多問題的時候,思考的方式也更加的開放。
正是這些留學經歷,才有了後來的《楊瀾視線》、《楊瀾工作室》、《楊瀾訪談錄》。
保持開放的心態,不封閉不自滿,懂得在工作中學習新的技能,並因此獲得成就與快樂,去追尋更多的滿足,形成良性循環,這也就意味著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可以越走越遠。
三:尋求家人的支持
孤軍奮戰往往不易長久,怎樣在事業和家庭中尋找平衡呢?就是要尋求家人的支持。不必要求自己變得完美,也不再要求自己面面俱到,只是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就好了。
事實證明,很多成功女性都擁有一位相當支持自己的人生伴侶。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與丈夫林兆波在英國劍橋大學相識相愛,本來林兆波可以在外國大學任教,因為這份感情,他選擇回港工作。
林鄭月娥進入政府任職不久,工作很忙,林兆波就默默承擔照顧家中兩個兒子的責任,全力支持太太的工作。
這兩個兒子都考上了劍橋大學,一個畢業後在小米公司工作。一個在國際奧林匹克數學大賽多次獲獎。可以說,這都是林兆波教育的功勞。
丈夫給予林鄭月娥的支持讓她感動。2012年林鄭月娥曾稱「差不多夠時間」離開官場,但最後被丈夫說服,回心轉意,出任政務司長。
2017年林鄭月娥參與選舉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恰逢情人節,林兆波在臉書上貼出的情書:「我倆的心是相連的,我對你的支持是無限的」。
正是家庭給了林鄭月娥溫暖和支持,賦予她多年來堅持自我、堅定前行的動力源泉。
奮鬥中的女性不是孤立的,家人或伴侶的支持非常重要,拋卻家庭才能達到事業巔峰的說法並不成立。明確的表達,大膽的向前一步,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獲取身邊人的認可支持才更有可能追求自己的夢想。
女人想要好好愛自己,首先要成長起來,認清自己是誰,能夠做什麼,明確自身對他人和社會的價值,有自我成就感,知道生活的意義。
做真正的自己,擁有自由的選擇,發揮充分的潛能,創造最大的價值——實現自我成長,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