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評上米其林星的居酒屋是這個樣子的

2021-02-27 食在十三


在居酒屋就餐,是在日本旅行時很不錯的選擇。居酒屋料理種類眾多,氣氛活躍,價格實惠,大口吃酒、大口吃肉、大聲談話,沒有比在這樣的料理店裡更能放鬆身心的了。不過,拘泥於定位,居酒屋的菜式大多簡單,料理的種類、味道大同小異,很少有特別出彩之店,在米其林的評價體系裡,相對於其他料理店,較難見到居酒屋的身影。目前,全日本僅有7家居酒屋獲得米其林指南的星級評價,每家都是有獨到之處的強店,不知道是否能被被稱為「神7」呢。今天要去的,是這7家店中地理位置最北的,位於北海道旭川市的料理店「串あげ太郎」。


雖然旭川被稱為北海道三大城市之一,但實在也不過是個小城罷了。串あげ太郎位於JR旭川車站西北大約1.5公裡的一條小巷內。在暴雪初停的夜晚,叫酒店前臺提前10分鐘訂了位子,OK,有空席,對著谷歌地圖走了過去,但居然還是迷路。天很冷,地上積雪都結冰了,一步三滑的找了好一會兒,真是一家太具有「深夜食堂」風味的料理店,犄角旮旯,屬於走過一定會錯過的吧。不過可別小看,這家可是旭川市內名店。小店開業於1976年,如今已近40年。店主最早最早只做炸串及肉豆腐,現主打海鮮,刺身、燒烤、天婦羅等品種齊全。

推門進去,店裡客人不多,裝修樸素,店主是個大鼻子花白頭髮的老人,板前還有他的兩個兒子,很好認,因為都是大鼻子。看看菜單,東西真的很齊全,真是魚自慢料理店,真想把菜單上的料理都輪一圈。一會兒,店員過來點菜,隨意點了幾樣,悶了一口生啤,在寒冷的夜裡和冰啤也實在太爽了。店員和店主大聲的傳單,就等上菜吧。


第一要點的當然是冬季味覺,虎河豚。雖說現在養殖河豚一年四季都有,但還是只在冬季提供的河豚白子最為美味。第一次見到河豚白子,還是《入殮師》裡男主和社長在閣樓上烤河豚白子的場景,實在誘人。這道烤河豚白子呈上時,碳烤的清香撲面而來,拿起筷子一戳,汁水漫而緊的溢出,趕緊送入口中,那種黏而不膩的味道似乎還有一絲甜味,實在是很棒很棒。

隨著河豚白子一起點的是醋漬河豚皮,鮮味十足,是一等的下酒菜。


然後連續點了幾道刺身。

北寄貝和黑金槍魚中腩。


前面再寫幸壽司的時候,已經把北寄貝,尤其把北寄貝和北極貝的關係寫的很清楚了,這裡就不重複了,沒看過的同學,你看我公眾號前一篇文章,小樽也有壽司之神。

這裡的北寄貝來自苫小牧,那裡是日本北寄貝最大的產地,當然,這裡生產的,全部是姥貝。

和幸壽司一樣,這裡的北寄貝,也是生吃的。


黑金槍魚中腩,這裡的金槍魚明確標註為本マグロ(黑金槍魚),雖然現在黑金槍魚也有養殖,但這種最高級的金槍魚實在不能更棒,而且還是在這個黑金槍魚最為時令的季節,鮮味逼人,味道很醇。


厚岸產生蠔,北海道特產。不過,日本產的生蠔,和坐飛機從法國趕來的近親相比,海水味和甜度都有所遜色。


扇貝,冬季去北海道不吃扇貝和北寄貝就像沒來過一樣,後來在壽司田邊吃過超巨大的扇貝,一個扇貝居然可以做六個壽司,後面再說。


小店的看家料理,炸串。也有意思,店裡早已是以鮮魚為主了,一開始的料理倒還繼續做,不過,和大阪那些炸串專門店相比,還是有些粗糙的感覺了。


大菜,網走產喜知次魚,又叫金吉魚,是北海道鄂霍次克海最有名的漁獲之一,是高級魚中的高級魚。全日本,只有北海道最東北的網走的漁船,擁有海釣喜知次魚的牌照,那裡的喜知次,全部是漁民一條條釣上來的,價格奇貴,出口到中國後,在一些料理店生鮮的一條賣到1千元人民幣。


喜知次渾身布滿油花,尤其是魚皮下的油脂,在火烤後可以激發迷人的香味,很多日本料理店都將其作為主打燒烤食材。不過尤其新鮮的喜知次也是可以生吃的,我曾在上海的善壽司吃到過。

在上海的料理店善壽司吃的生喜知次,只有在鮮度確保的情況下才能生吃,油脂之豐厚很少見。

不過在北海道吃喜知次就顯得便宜了,尤其是在這樣的居酒屋,烤一條,讓爺好好吃哈哈。


然後是當店名物之一,青森產。。。大蒜,也許大家都知道青森產蘋果,但實際上青森的大蒜也是極其出名的,人稱大蒜之鄉,我是不吃大蒜的,因為我受不了這個味道,但這裡的烤大蒜味道一點都不衝,烤的非常糯,甜而香。

主食,茶泡飯和醃漬小菜,上菜的時候,小兒子打開自己的手機,在line裡給我看了一段話,還是用漢字寫的!上面寫著,很辣,請小心。嘗了一口這小菜,上面是磨碎的生薑,不知道是什麼品種,果然好辣好辣,看來是小兒子不會說外語,專門找了會漢語的朋友在line上告訴我們哈哈。

但實在好下飯啊!

從頭到尾,小店的客人其實並不多,邊上包間有幾個日本人,說話好大聲,不停的加酒,也和店主不停說話,傻傻笑笑,實在是有點人情味道。


埋單走人,才發現,小店把旭川觀光協會的認證狀就高高掛在店門口,看來實在是自豪。滿臉堆笑的店主用幾個英語字母問,吃的好嗎?不過,已到深夜,還是有些疲憊的樣子,看到吧檯裡的魚貨,兒子還慢慢的介紹,鬧,這個是金槍魚,這個是河豚,真是品種豐富。

感受下來,小店超越一般居酒屋的水準,真是堅定的實踐了店主素材第一的信條,看看他們的吧檯和菜單,都是各地名產,比如這裡有關竹莢魚和關鯖魚,都要趕上一些高級壽司店了,要知道旭川可是一個內陸城市吧,出門,又下雪了,回頭看看小店,真是一家不錯的吃飯的地方。



餐廳信息

串あげ太郎

居酒屋

米其林一星

地址:北海道,旭川市,3條通6丁目右2號

營業時間:17:00-23:30(L.O.23:00),周日定休。

電話:+81-0166-22-6017

人均消費:4000-5000日元

更多美食體驗,請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該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居酒屋-勝 夏季日本酒推薦~
  • 異世界居酒屋1:歡迎來到居酒屋的世界
    日本小說家蟬川夏哉創作的美食輕小說《異世界居酒屋》分四部,向讀者展示了一系列發生在居酒屋的美妙故事。書中的「居酒屋阿信」位於異世界的古都,但店後門可以打開通往日本。這個神奇的居酒屋。從阿信與小忍合夥開始,這家居酒屋慢慢在古都聲名遠揚,古都的各個階層,男女老少都被居酒屋的美食和裡面的人所俘虜,居酒屋也成了這個異世界最溫暖的存在。
  • 去日本居酒屋,一定要帶上這個
    有圖的還好一點,但比如說去居酒屋的時候,燒鳥烤串的品種特別多,並不是每個都有圖片,這個時候,再拿出手機,一個個查詢的話,就更尷尬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專門整理了一份居酒屋中日菜單對照表,一掃點菜的尷尬和困惑,有愛學習的同學的話,也可以記一記,下次帶女票去也更有面子喲!
  • 日本的居酒屋
    一般周五的周末酒總是要喝的,這是上級讓屬下放鬆和總結工作的最好機會。周一要喝開頭酒,上級利用喝酒的機會給大家交代一周重點工作。周三集體喝酒也比較多,主要是上級利用這個機會給屬下打氣或進行幫教。在上個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經濟景氣的時候,各個公司都是給課長以上中高級職員發放專門津貼,用來喝酒交際的,到九十年代泡沫經濟破產之後,這一津貼逐漸收緊了,但是集體聚會喝酒和的習慣依然沒有改變。
  • 隱秘喧鬧卻很美味,這才是居酒屋該有的樣子
    一部「深夜食堂」,勾起多少人的居酒屋情結,走街串巷也只為尋找,在城市一隅的小酒館,下班後鑽入昏黃的酒屋,先來杯啤酒一掃整日疲憊,一份簡單的玉子燒和幾串烤物,就著輕吟呢喃的歌聲呆上一晚,好像只要踏進居酒屋,便無需考慮太多……很多人對居酒屋的初印象都源於日劇,日本白領們下班後三三兩兩聚集在居酒屋,邊喝酒邊談論最近的話題,從公司的大小事到棒球隊新聞,最後微醺回家
  • 深圳這些有溫度的居酒屋,讓你的疲憊一掃而光
    日劇中,辛苦工作一天後,人們都喜歡去一間小小的溫馨的居酒屋中坐坐,吃點串燒、小食,喝點小酒,和朋友或者和店員聊聊天,放鬆放鬆心情再回家。摘自於播味APP食評人孔帕尼尼食評《小巷裡的深夜食堂》、 Claire.M食評《晚上,要一起吃個串燒看個電影嗎》店名:冉冉壟居酒屋
  • 在京都某居酒屋的一餐
    這也許會讓很多初訪的外國人吃驚,但更多人的則會為居酒屋提供的溫馨氛圍,以及日本人展現出的另一面而會心一笑。 更重要的是,居酒屋提供的食品和一本正經的日料不同,更多時候,它們是為了迎合流行口味而生的小食,和中國街頭排擋中的安徽料理是一個意思。
  • 去日本居酒屋吃什麼?
    現在能找到這樣用心做毛豆的居酒屋,也不是那麼容易了。烤雞串(焼き鳥 yakitori) 如果你經常上居酒屋,恐怕是少不了吃烤雞串了。日式烤雞串大致分兩種吃法,無非是鹽烤或醬燒。前者試肉品質,後者看店家調料功夫。近年超市裡亦有速凍的肉串販賣,帶回家錫紙包一包入烤箱便是,省力得很,味道卻怎麼也學不像居酒屋的樣子。
  • 莊裡首家拉麵居酒屋,一面一酒一江湖
    居酒屋的文化在日本非常盛行,開始只是男性在下班後喝點小酒的地方,後來慢慢變成了一個重要的生活場景。富淞就是這樣的一家店。招牌豚骨拉麵。對於日本人來說,拉麵是在酒後的一種頂級享受,喝完酒如果能吃上一碗拉麵那簡直不能更舒服,而開到深夜的拉麵店也確實難找,便有了拉麵居酒屋的存在。日式拉麵分的比較細,醬油拉麵、鹽味拉麵、雞湯拉麵······富淞主要做的是九州豚骨拉麵,有濃厚的湯底,不油不膩。
  • 魔都這一家地地道道的居酒屋
    既然剛開公眾號,第一篇肯定是介紹精華中的精華——這家地道的居酒屋算起來是最常去的餐廳了,並且非常愛帶朋友們來一邊吃一邊吹牛
  • 下班喝一杯丨六家適合工作後小酌的居酒屋
    周一漫長的下午,點小評完全是靠著「下班去喝一杯」的念頭才能堅持下去的。而在春天這個季節,吃火鍋太熱,露天燒烤又太冷。這個不冷不熱的季節裡,想下班後舒舒服服地喝上一杯,還是挑家靠譜的居酒屋吧。為了讓客人們喝個痛快,他們還推出了「200塊錢隨便喝」活動(應該不是叫這個名字但是既然他家都這麼隨意了你就也不要在意這活動具體叫什麼名字了對吧)。200塊,你可以從晚上六點半暢飲到夜裡兩點……如果第二天不用上班的話。深圳·鬼北居酒屋坐標:福田區 購物公園停車場艾菈酒吧電梯上3樓鬼北居酒屋的優點在於位置和環境。
  • 解鎖真正的日本居酒屋
    日本的夜晚總是和居酒屋密不可分,尤其歷經一整天的四處奔波或工作辛勞,來幾道美味的下酒菜,在跟朋友談笑間幾杯黃湯下肚,這樣的微醺讓人放鬆並劃下一天美好的句點。而在居酒屋有什麼規矩是我們這種異鄉人所不知道的,一般來說是搭配什麼樣的酒種,那些有漢字的菜名還勉強能猜一猜,但有更多小店都是用平假名編寫,要是不吃牛或內臟的朋友點錯可就麻煩了。
  • 在日本,居酒屋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江戶又是當時日本的大都市,很多男性單身赴任來到江戶,工作結束後總會和朋友們一起到居酒屋喝上幾杯。再加上宵禁、禁止釀酒的命令相繼被廢除,那時候的江戶是個浸泡在酒精裡的時代,一到晚上整個城市都瀰漫著酒精的味道。有「醉酒天國」之稱。
  • 居酒屋的趣味,從來就不止在喝酒
    而在關西的居酒屋,因為這份下酒菜往往被視為前菜,因此在價格和食材的豪華程度上都會比較高。當你走進一間陌生的居酒屋,只要看看坐下時店家奉上下酒菜,就能看出這家居酒屋的淵源。在「不給別人添麻煩」方面鍛鍊到極致的日本人,在居酒屋的結帳方式上,想盡了各種不需要「談」也能順利結帳的方法。在一些居酒屋裡,店家會準備好不同顏色或形狀的牌子,以100日圓為單位分隔,每當客人點菜時就把相應的價碼放在桌面上。或者將不同價碼的食物,用不同形狀的碟子來盛放。
  • 食評 地道日式居酒屋 吾妻Azuma
    來自中部的友人來訪,想帶她吃點不一樣的,於是牛排烤肉壽司拉麵居酒屋一一報下來–等等,居酒屋是啥?哦。。。那就去居酒屋吧!
  • Re-ment居酒屋(一杯やってく?居酒屋のんべえ)開箱和配圖
    有小夥伴想看2019年的居酒屋的開箱,這款居酒屋也是我一直想入的,搭個酒屋場景還是很好玩的。
  • 影像故事——最上的居酒屋
    因此,在得知老闆準備在九月底徹底關店時,我決心要認真記錄最上居酒屋二十三年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       最上居酒屋的老闆叫廣瀬,顧客和我們都親切地叫他マスター(Master)。當然,在日本通常會叫店長或者大將,但這家店的老顧客都會叫他マスター。
  • 我在日本居酒屋打工,需要陪中老年男人聊天
    其實說到日本的飲食場所,居酒屋絕對是必須要打卡的地方。記得我第一次聽到居酒屋這個詞,還是小學瘋狂聽周杰倫卡帶的時候。在那張後來被稱為撼動整個華語樂壇的專輯《範特西》中,有一首歌叫《忍者》。後來在日本,我去居酒屋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可遺憾的是,我從來沒有在東京的居酒屋裡見過神龕。我開始質疑,方文山是不是只是無心寫了一句歌詞,臺灣酒館裡放關二爺像,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日本居酒屋裡就會放神龕。無巧不成書,就在研究居酒屋文化的那段時間,我受邀去群馬縣的一所大學訪問。
  • 居酒屋,日本人的宵夜攤
    來到日本,可能你會被街道上大大小小的廣告牌和看板閃的眼花繚亂,可能你去到鬧市區會被各種拉客的日本人嚇到,可能你會經過某間小店時,被裡面熱鬧的氣氛吸引,那就是日本的居酒屋。居酒屋,是日本夜生活和文化的一種體現,比起唱K泡吧,日本的上班族們更喜歡在下班後,找一家熟悉喜愛的居酒屋,和同事喝兩杯、聊兩句,藉此舒緩一下生活上帶來的壓力。
  • 視野 赤提燈中的昭和年代——日本居酒屋與酒文化 by 神仙酵母
    接下來,說到居酒屋,就不得不提酒的話題了。日本酒主要指的是酒精含量60度以下的清酒,以筆者的酒量,在居酒屋獨酌時接觸的大多是20度左右的大眾品牌,如松竹梅酒、月桂冠酒等等。和國內酒席上的白酒不同,居酒屋的酒類一般以細頸大肚的「壺」為單位出售,一壺大約在250ml左右。對於沒有喝酒經驗的讀者來說,一壺下肚,絕對能讓你體會到什麼是「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的感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