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泡水喝,最佳溫度是40度左右,能夠最大限度保留檸檬的維生素。」直接擁有1700畝檸檬園的李國華,逢人便要「推銷」起檸檬的最佳食用方法。
然而,1700畝只是「檸檬大王」李國華的冰山一角。他還有一個身份:安嶽縣金色檸都檸檬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
下轄17個合作社、2個公司的聯合社,聚集了4216戶果農作為聯合社社員,檸檬種植面積達到3.8萬畝,產量超過2萬噸,成為了全國最大的檸檬專業合作社。
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全國勞動模範、四川省學雷鋒先進標兵、安嶽縣首屆十佳農民工創業之星……榮譽等身的「檸檬大王」,創業18年打造檸檬帝國,李國華成為安嶽農民口中的「好老闆」。
從最初190畝,到現今1700畝,以及擁有3.8萬畝檸檬的聯合社。李國華的檸檬帝國是如何一步步搭建的?一心撲在檸檬上的他,憑什麼成為了村民口中的「好老闆」?為什麼事業如日中天的他,卻坦言自己最後悔的是應該多讀書?
相比安嶽縣瑜華種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華更喜歡向別人介紹自己身為安嶽縣金色檸都檸檬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的頭銜。
1999年,在成都打拼9年的李國華揣著30萬元積蓄回鄉種植檸檬。在與偏巖鄉千花村籤訂了190畝土地流轉合同後,李國華建起了第一個檸檬園。「資金不夠,就找朋友借;技術不會,就向散戶學。」回憶初創業時,起早摸黑幾乎成為了李國華的常態。
學技術、學管理,李國華的檸檬逐見成效。他不僅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安嶽縣瑜華種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而且在他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安嶽本地人回到家鄉,投身到檸檬產業發展上來。這其中就包括了原本在重慶從事IT行業的姚江。
「看到他那麼有幹勁,感覺檸檬確實是朝陽產業。」身為李國華的「毛根兒」朋友(註:四川方言,即發小),姚江坦言,2004年回鄉創業很大部分受了李國華的影響。「不僅是我,還有陳文勇、王春暉、唐安強……」姚江一口氣數了7、8個人名。
隨之而來的是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檸檬種植合作社。一直秉持梯度發展、以園養園的李國華,想到了把分散的資源整合起來。
2011年,在李國華的倡議和帶領下,安嶽縣金色檸都檸檬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成立。截至目前,聯合社不僅囊括了安嶽12個鄉鎮的合作社,還延伸至內江、南充、遂寧等地,下轄17個合作社、2個公司,檸檬種植面積達到3.8萬畝,產量超過2萬噸。
李國華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安嶽遠近聞名的「檸檬大王」。「把資源集中在一起,才可以掌握更多主動權。」李國華說,聯合社不僅參與安嶽檸檬國家標準的制定,而且成立了技術服務隊,為各個專合社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除了巡迴的培訓、檢查,技術服務隊的微信群,保證了問題的有效及時解決。」
3月27日中午,太陽當空,嶽陽鎮水觀村15組村民吳小仕駕著農用三輪車來到位於水觀村的檸檬園,三輪車上裝著專為檸檬樹殺菌的生物藥劑。三輪車是聯合社提供的,吳小仕的責任就是管理位於水觀村的檸檬園。
「吳小仕今年44歲,算是聯合社裡年輕的高層管理人員了。」李國華打趣道。不同於初創業時僅靠自己一個人打拼,李國華深知現在的「檸檬帝國」還得依靠除草、修枝、打藥、套袋、下果等等繁瑣工序下的農民,「單就水觀村一個檸檬園,一年的用工量達到1.5萬人次。」
成立聯合社之後,由於每個專合社給農民開的工錢參差不齊,一時間,農民要麼甩手不幹,要麼三三兩兩、吵吵鬧鬧著找聯合社要說法。在這樣的背景下,2012年,在李國華的支持下,聯合社成立了工會,專門研究工資如何集體協商。這也成為了資陽市第一個合作社工會。
「業主和工人,還有聯合社的理事會、監事會,聚集在一起召開工資集體協商會議,確定工資標準,每年一次。」李國華補充道,規定工資標準,農民才更有幹頭,對業主來說也是好事。他說,起初也有合作社業主不能理解、壓低工資,但是一番思想工作下來,大家逐漸嘗到了制度的甜頭。
除了制定工資標準,每年一次的春節團拜,年節發放月餅、餈粑等,協調處理勞資糾紛,以及對困難農民送米、送油等幫扶,這些工會福利逐漸讓農民對聯合社、對李國華充滿了感激之情。
不僅如此,李國華通過工會組織對農民的培訓,如何施肥打藥,如何修枝剪形……起初農民不願來,李國華就倒給補貼、安排夥食;漸漸地,就算沒有補貼,農民也會主動跑來詢問各種種植技術。
李國華對此看得很開,他說,工資、福利也好,各種培訓也罷,都是提高農民的積極性,檸檬收成好了,農民高興,聯合社也是贏家。
正在檸檬園裡噴灑農藥的62歲農婦尹蓉芝,從李國華成立瑜華種養公司後就一直在檸檬園務工,言語不多,反反覆覆只有一句話:「是個好老闆,大家都願意為他幹。」
記者:言語中感覺您有一些疲態,創業18年來,是否有後悔過?
李國華:坦白說,一個行當幹久了確實會有疲態,檸檬也是如此。何況農業本身就是投入大、見效慢,非常考驗耐心。剛開始那幾年尤其苦,身邊的親戚沒人理解,「搞農業能有啥前途」,連錢都借不到。
從我心裡來說,不後悔,檸檬是有發展前途的產業。但是,我最後悔的事是什麼,甚至有點埋怨自己,還是應該多讀點書。聯合社裡學歷最高就是高中,我自己初一沒讀完就出來打拼了。有些東西社會能給你,但有些東西社會給不了。
記者:檸檬產業發展至今,你覺得目前的困難在哪裡,是否還有擴大規模的計劃?
李國華:沒有擴大規模的計劃,目前而言,我們的重點還是放在提升檸檬的質量上來。安嶽曾有人要搞萬畝檸檬,結果呢,還不是搞死了,不是人搞死了,是檸檬搞死了。
我感覺現在困難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時間長了,土壤板結情況比較突出,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提升檸檬的質量,這方面我們找到省農科院、川農大的教授、老師,也想了些辦法;還有一方面就是勞動力缺失,本來留在農村就以老年人居多,隨著年事增高,每年都有人去世,這也是我比較頭疼的問題。
記者:28歲開始創業,您有什麼經驗或者教訓可以分享給現在的創業者?
李國華:從農業上來說,無論種什麼、養什麼,都要多看、多聽,了解一下政府項目扶持的政策,諮詢一下相關產業發展的前景,千萬不要自己盲目地去幹。
另外,從我自身的經歷來看,前期不要大規模發展,從小做起,慢慢磨合,逐漸壯大,這是我作為創業過來人的心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