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華通檸檬公司的即食片生產車間,總經理李峻峰一說起自家的檸檬加工產品就滔滔不絕,工人們將這些剛加工出來的檸檬果乾進行修剪後,果乾就將進入包裝環節。
「你們在市場上買到的百草味、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的檸檬果乾,都是這個加工車間生產的。」
李峻峰的底氣源於安嶽檸檬的原產地優勢。依託檸檬種植基地,安嶽檸檬正不斷推進加工企業園區化進程,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以全產業鏈發展提升安嶽檸檬的世界影響力。
而同樣不滿足於現有產品體系的李峻峰也琢磨著要在檸檬精深加工上發力,「現在正在研發檸檬果膠,要通過加工來讓檸檬增效」。
一車車剛從果樹上摘下的檸檬正源源不斷地送到祝永剛的檸檬乾片廠,金黃色的表皮還散發著清香。加工車間裡,41歲的李瑞蘭熟練地將檸檬進行包袋處理。雖然才來幾天,她已能完成每天上千個檸檬的包袋。
「新鮮的檸檬經過拆袋、修剪、清洗、分揀、包袋等處理,一部分品級較高的檸檬作為鮮果進行鮮銷,一部分作為加工果進入車間。」做了15年檸檬鮮銷批發的祝永剛在2004年烤起了檸檬乾片,「別看我的廠小,但一天能生產1噸多的檸檬乾片,一年能消耗五六噸的檸檬。現在訂單量大得很,12個灶同時開工都烤不過來。這批150件的檸檬乾片今天就要裝車發往蘇州。」一百多件的訂單量在祝永剛眼裡並不算什麼,發往安徽亳州的1000件訂單才讓他喜笑顏開,「按照現在的進度,需要生產8天,平均每噸的利潤在8000元到1萬元」。
即便是在今年檸檬收購價走低的情況下,祝永剛的利潤也是看得見的。
「我的加工量還不算多,還有比我做得更大更多的公司。」原來,像祝永剛這樣的檸檬加工企業在安嶽有27家,年加工能力達到30萬噸,這大大減輕了檸檬種植戶的銷售壓力。
「除了鮮銷的檸檬,其餘都被企業作為加工果消耗掉了。」安嶽縣檸檬產業局局長田再澤說,安嶽檸檬的加工鏈條是世界最長的、產品也是最多的,由於檸檬鮮果的價格波動大,對品級質量的要求高,如果沒有加工配套,只是單純賣鮮果,種植戶的壓力可想而知。
2018年安嶽檸檬保存面積達52萬畝,鮮果產量58萬噸。田再澤算了算,「這意味著安嶽檸檬近三分之二的產量都可以用來加工」。現在,安嶽在已開發的18大類39個檸檬特色產品的基礎上,著力建設多層級、種類齊全的精深加工體系。
加工能力的增強,大大延長了安嶽檸檬的產業鏈。但在田再澤的眼裡,像烤檸檬乾片這樣的開發利用程度,對於堪稱「黃金果」的檸檬來說,還遠遠不夠,「安嶽檸檬要擴大世界影響力,必須走精深加工之路」。
從城北3號果園採摘來的檸檬已經進入華通檸檬的加工集中車間,再經過幾道工序,這些新鮮的檸檬就將被製成檸檬即食片、檸檬蜜茶、檸檬護膚品等系列產品,而一盒檸檬蜜茶市場價格就能賣到25元左右。
「檸檬附加值的提升顯而易見。」在李峻峰看來,鮮果到了生產線上,果皮可以提煉精油,果肉可以用來榨汁,果渣可以製成檸檬蜜醬,最後還能將剩下的檸檬籽用來製成花果茶。
依託精深加工,每一枚檸檬的附加值被挖掘得淋漓盡致,「像檸檬精油、檸檬面膜的附加值更高。」李峻峰感嘆,用「全身都是寶」來形容檸檬一點兒都不誇張。
「現在我們還與院校合作,成立檸檬產業研究院,加速檸檬在大健康上的運用,不斷開發新產品。」李峻峰的「深加工計劃」是這些年慢慢摸索出來的。
幾年前,經歷快速發展後的安嶽檸檬面臨價格戰和大量國外檸檬的湧入,市場的衝擊讓安嶽檸檬的優勢被一步步壓縮。
如何保持安嶽檸檬在世界的影響力?
轉型、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很關鍵。
「以前安嶽檸檬的加工模式大都停留在不改變檸檬物理屬性的初加工上,產品結構單一,加工精度深度不夠,附加值也不高。」說起檸檬的精深加工,田再澤有些無奈,「而且我們與國外加工企業的加工產品重合度高,成本又高於國外,這導致產品競爭力普遍不強」。
為了走出困境,這些年,安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培育壯大廣西皇氏、安得利、四川華通等檸檬加工龍頭企業,研發檸檬精油、檸檬面膜、檸檬茶、檸檬酒、檸檬飲料等特色產品,推動檸檬加工向高端化精深加工邁進。
目前,安嶽檸檬的加工產品已遠銷俄羅斯、阿聯等30多個國家。
經過市場洗禮後的安嶽檸檬,把目光瞄得更長遠,以全產業鏈規劃全球化視野,謀劃安嶽檸檬產業發展的思路越來越清晰。
「要實現加工企業園區化,把精深加工企業、配套企業都聚集到園區。」田再澤的心中已有了通盤考慮,一方面針對檸檬初加工企業,規劃在龍臺鎮建立1平方公裡的新園區,另一方面在現有食品加工園區的基礎上,將原來零散的資源進行整合,通過建立產業技術研究院、院士工作站,不斷提高加工企業在量、質、能力上的技術水平,打造「科技研發全國領先、檸檬品質世界一流、產業鏈條健全完善」的世界級檸檬基地。而品質和品牌的支撐,是安嶽檸檬提升價值鏈的基礎,今年,「安嶽檸檬」品牌價值已達到175.43億元。
「我們採用了三類基地帶動標準化生產方式。」田再澤說,通過有機產品基地、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近26萬畝的標準化示範果園管理,輻射帶動安嶽檸檬的規範化種植,「計劃到2030年末,帶動周邊地區發展標準化檸檬產業基地100萬畝」。
今年6月,安嶽縣被農業農村部批准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以「安嶽檸檬」為主導產業,規劃建設覆蓋龍臺、嶽陽、石橋鋪等16個鄉鎮,面積24.6萬畝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計劃到2020年,園區檸檬產量達22萬噸,產值達25億元。
「這對安嶽檸檬來說,是提質增效的拐點。」隨著安嶽檸檬加工體系的不斷健全,加工生產基地的不斷完善,有著強烈市場敏銳度的李峻峰對做大檸檬產業鏈、提升檸檬價值鏈顯得信心十足。
「通過走鮮銷和加工兩條路,安嶽檸檬的發展才有了生命力,才可持續發展。」這是採訪中田再澤反覆強調的話,2018年,安嶽檸檬產值達110.4億元。
2009年,安嶽縣成立了全國唯一一個檸檬產業局,實行種植技術、信息統一化。現在安嶽把檸檬產、學、研的創新作為精深加工的技術保障,把完善跨區域農產品冷鏈物流直銷配送體系作為檸檬「走」出去的後勤保障。在強大的科技支撐和物流支撐下,安嶽檸檬獨特的內在品質被提煉出來,成為做大做強的內生動力。(本文刊發於《四川黨的建設》2019年11月下/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