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下了很多年的廚房——然而,他們真的會做牛肉麼? 不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原來,很多人用錯誤的方法烹飪很多年,不斷責怪食材不夠好,卻不知原因就在自己身上。
應朋友們要求,肉叔就中式牛腱的家常做法寫下幾點心得,歡迎對號入座,也歡迎行家批評指正。
1,自然解凍,也就是緩化。烹飪前一定要讓肉的中心溫度也達到常溫狀態。切不可用溫水甚至熱水衝洗,也不可泡在水中解凍。
2,解凍好後,可以直接烹飪,也可以用涼水稍稍洗一下即可。還是那句話,不能長時間泡水裡。
3,涼水下鍋(也有人熱水下鍋,只要肉是常溫狀態,亦非不可),大火煮開後撇去浮沫即可。千萬不要在此時用涼水衝洗。有些人習慣性一定要衝洗一下的話,一定要用開水!衝洗完後也要加入開水後煮。切不可冷熱相激。
4,轉成小火(如果換了開水後需要再把鍋燒開後再轉小火)煮1至1.5小時左右。轉小火時加入姜、蔥、大料、花椒、優質料酒等(比如年份古越龍山或女兒紅三年陳花雕之類的,比普通料酒效果更佳且具逼格),以上或其它調味料加否、加哪幾種、加多少完全看個人味覺喜好,沒有陳規。
5,由於各家小火的火力不同,鍋的導熱也不盡相同,因此,煮的過程中可以用筷子扎一下牛腱,扎至可以不大費力穿透時,即可開始添加調料。
極為重要的一點!!!不可先加鹽——牛肉在以上步驟完成前,切不可加鹽或含鹽高的調味料。否則牛肉會很難煮爛。
另外,也不建議煮得太久太爛,太久太爛會一切就碎。即使涼了再切也沒有什麼咬勁,至少不夠Q彈,會可惜了很好的原料。
6,以下就是自由發揮了。極端的清水牛腱可以不加鹽或者只加很少的鹽,出鍋後切片蘸料吃。如果是滷或醬,可以加生抽、老抽,甚至黃醬等。江浙滬方向的還可以加少許糖。鹹淡自己體會嘗試就好,沒有什麼數學公式可套——用適量這個詞表達,不能再準確了。加料後中火煮5-10分鐘即可。
7,如果是滷或醬的牛腱,關火後應該放置一段時間。一方面牛腱泡在滷汁中可以更加入味,另外待牛腱放涼後再切,更容易切,且更顯Q彈。
無論是清水牛腱的牛肉清湯,還是滷、醬牛腱的滷汁,都是好東西,千萬不要像我同屋老王那樣譁的一下全倒了,心痛得要死!
滷汁留下來凍成冰坨子,下次再滷的時候,熱開了,在上述第6步時倒入熱湯中,循環往復,越滷越香。 清湯同樣可以存下來做清湯牛肉麵,絕碧是上佳享受。(BTW:下圖為方便麵,只看牛腱即可)
順便說一句,最理想的儲存滷肉汁的方法是每天熱開一次,再自然放涼。可經歷百年而越陳越佳,傳世的廚子多有一鍋類似的老滷,一般秘不傳人。當然一般家庭不可能做到,所以,凍成冰疙瘩算了。
8,清水牛腱切片後可以蘸自製的調料,比如蒜汁(蒜沫或蒜碎)放入鹽水中,或者準備一個醬油碟,除了放生抽,可以根據各加喜好放蒜片、花椒油、辣椒丁等,亦是百花齊放不必拘泥。
9,出鍋後切成片。注意要與牛肉紋理垂直的方向切,這樣既能切出好看的花紋,也會更嫩。這很基礎,也很重要。以上做法為個人體會,只要對幾個要點把握得當,至少做出來應該不會難吃。
當然烹飪高手很多,流派也很多,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以上只是最簡單基本的做法之一,而原理是相通的。各位行家有什麼秘方巧法的,歡迎斧正或與本肉叔交流。 附贈一篇肉叔出品料理牛肉小文 N招煎牛排乾貨必讀。可參照閱讀。
最後推薦一下肉叔最近頗為喜愛的阿根廷原包牛肉系列,來自梅西祖國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腹地,精選阿根廷一等牛,原切原包原裝進口。配圖中的牛腱出品,正是用該系列中的牛腱(前腱)烹飪而成。前腱即有如此花色,金錢腱自不必多言了。
關於阿根廷牛肉,只需要說幾個事實即可。一是人均消費牛肉最多的國家,年人均近60公斤,幾乎是比美國人均多一倍,二是最講究的巴西烤肉,一定會用阿根廷牛肉做原料。
佔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知更多阿根廷牛肉。可獲新知,亦有驚喜。
文:油膩的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