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立冬進補,來年打虎!

2021-02-08 CCTV4



不知不覺立冬就要到啦!立冬是進補的好時節,天氣漸漸變冷,怎樣增強人體在低溫下的抗病能力?冬季如何進補更健康?

對「立冬」的理解,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


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麼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

北方餃子:在中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


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南方熱補: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立冬遊泳:有意思的是,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黑龍江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就曾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


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紅薯系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由於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


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蘿蔔含有較多的水分、維生素C,一定量的鈣。中醫認為,蘿蔔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於食積脹滿、小便不利等症。


可見,蘿蔔對調理脾胃作用非常大,所以有「冬季蘿蔔賽人參」之說。對冬季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捲心菜的維生素C和鈣含量非常豐富,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和錳,是人體製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質所必不可少的原料。


它能促進人體物質代謝,十分有利於兒童生長發育。其多量維生素C,能增強肌體抗癌能力。


芋頭富含澱粉,營養豐富。並含乳聚糖,質地軟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別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在寒冬臘月裡,人體的陽氣潛藏於體內,於是身體就很容易出現手足冰涼,氣血循環不良等多種現象。冬季進補的目的,就是要養護人體的陽氣,使身體保持溫暖,補充身體的陰血。

其中羊肉就爐符合了這樣的進補原則,所以羊肉是冬季進補的最佳食物。寒冬裡吃過羊肉爐以後,冰凍的身體就會立刻溫暖起來哦,一身的寒氣也漸漸的消失。




在冬季,人體的代謝處於相對緩慢的時期。因此,冬季養生要注重於「藏」。「藏」的意思,是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靜。


專家建議,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要學會調控不良情緒,對於抑鬱心中的不良情緒,可通過適當方式發洩出來,以保持心態平和。


同時,要多曬太陽因為冬季天黑的早,光照時間短,也是易使人產生抑鬱情緒的一個原因。因黑夜來臨時,人體大腦松果體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強,能影響人的情緒,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冬季鍛鍊不可少,適量的運動,可增強身體抵抗力來抵擋疾病的侵襲。


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較為僵硬,鍛鍊前熱身活動很重要。如伸展肢體、慢跑、輕器械的適量練習,使身體微微出汗後,再進行高強度的健身運動。衣著要根據天氣情況而定,以保暖防感冒為主。運動後要及時穿上衣服,以免著涼。


此外,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禁止做劇烈運動,如打球、登山等。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中老年人,應避免寒冷的刺激,運動應在日照充足時,避開早晚,以免誘發疾病發作,而老年人室外運動更應注意保暖。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如果沒有陽氣,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而陽氣對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所以,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陽氣。


專家強調,一要早睡晚起:人們要適當早睡,同時,早晨也不宜起得太早,尤其老年人時間允許的話,最好等太陽升起,陽氣生發時再起床,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二要注意衣著:太厚太薄都不好,衣著過少過薄、室溫過低,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洩,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天,記住這些立冬養生方法,讓整個冬天都健康度過,同意請點讚!更多內容,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

相關焦點

  • ​「立冬進補,開春打虎」
    「立冬進補,開春打虎」,冬季是一年中最適宜進補的季節。寒氣侵襲,一些中老年人、體弱者常感到手腳冰涼、脘腹冷痛等。通過膳食補一補身體,可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為來年的「春生夏長」作準備!不過,深冬進補應該先「引補」,即「健脾胃」,給腸胃一個適應的過程,為冬補打好基礎。脾胃功能良好,營養吸收才有保證,否則補了也是白補。
  • 立冬:一年中「進補」最佳時期,該怎麼補?
    意味著,隨著立冬節氣的到來,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民間素有「立冬補一冬」「立冬進補,來年打虎!」的說法。立冬之後,陽氣消減,蟄伏在人體內,就需要通過飲食攝取更多的能量,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所以冬季宜食用可滋養五臟的溫補性藥膳,以達到防病強身、延年益壽的目的。冬令進補是最好的辦法。從原則上說,有不足就要補充。例如,腦力勞動者應多吃核桃仁;體力消耗大者應補充蛋、雞、魚、肉等食物。補多少,怎樣補,要因人而異。
  • 冬令進補 三春打虎 究竟怎麼補?立冬養生應該怎麼補?
    冬令進補,即冬季進行的滋補。中醫學認為,人類生活在自然界裡,人體的生理功能往往隨著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類到了冬季,也同樣處於「封藏」時期,此時服用的補品、補藥,可以使營養物質易於吸收蘊蓄,進而發揮更好的作用。因此,民間有「冬令進補,三春打虎」之說。
  • 冬季進補,來年打虎!醫生:記住1個調理原則,別盲目進補
    常言道:冬季進補,來年打虎。正值冬季,是養生好時節。各種養生方法層出不窮,那麼人為什麼要在冬季進補?進補需要注意什麼?今天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冬季為什麼要進補?原因有二:1、幫助身體恢復到最佳狀態。我們需要進補。2、順應節氣變化。在自然界,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在冬天都會進入休眠蟄伏的狀態,休養生息。而作為人,到了冬季理應順應節氣,收斂進補,儲存能量,用於抗寒。另外,人在冬季的時候,皮膚緊緻,排汗量少,新陳代謝速度慢,體力耗損少,食物中的營養能夠被最大限度的吸收利用,發揮最大功效。因此,此時進補,效果最好。
  • 立冬進補,來年打虎!「羊肉慄子蘿蔔湯」幫你養肝腎
    11月8日迎來立冬節氣,這意味著冬天正式開始。此後,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全國各地氣溫進一步下降。諺語有云,「立冬補冬,補嘴空」,該時節以補為主,強調清補,需少食溫燥、煎炸和大補食物,推薦一碗「羊肉慄子蘿蔔湯」。
  • 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冬季是一年中最適宜進補的季節。寒氣侵襲,一些中老年人、體弱者常感到手腳冰涼、脘腹冷痛等。
  • 奧莉納吉精油立冬進補—姜精油
    (原標題:奧莉納吉精油立冬進補—姜精油) 醉看墨月花白,送秋遠去迎冬來
  • 冬至進補 開春打虎
    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補腎多吃「黑」冬季,寒邪最易傷害腎的陽氣。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的趨勢,注重補腎,以調攝腎之陰陽為重點。冬季是匿藏精氣的季節,要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烏雞、牛奶、豆漿等。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中醫教您這樣吃,為來年身體打好基礎
    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 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立冬後,氣候更加乾燥,溫補的同時不要忘記肺腎陰精的保護。 飲食中可選取銀耳、百合、荸薺、蓮藕、木耳、梨、蘿蔔及各種新鮮蔬菜等養陰增液的食品進行搭配,以防止燥火傷陰後出現煩躁、口眼皮膚乾燥、牙痛、口瘡、鼻血等症狀。
  • 【秋冬滋補:系列一】秋冬進補,來年打虎!是時候開啟食補養生之路啦
    常言道:「秋冬進補,來年打虎」。
  •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養生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大約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的時候,而今天就是立冬,也代表冬季從今天開始了,那立冬我們需要注意哪些關健點呢,今天小編這就給大家介紹這個節氣應該怎麼養生~立冬之後,陽氣漸收,陰氣漸盛,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的狀態蓄養精氣,為來年春天的生機勃發做準備
  • 冬季進補,開春打虎;冬季不補,春季受苦?
    中醫認為,冬季我們人體的免疫、神經調節及臟腑功能均從一個陽到陰,又從陰轉陽的變化,所以冬季進補不僅有利於臟腑功能的修復和提高,強壯陽氣、豐盈陰精,提高身體素質,同時也有利於男女的孕育和生殖,有利於來年陰陽氣血的轉換以及氣機平衡,為來年的生機勃發打下良好的基礎。
  • 秋冬進補 明年打虎|它是這個季節進補的好物!也是養生裡舌尖上的美味!
    秋冬進補是我國民間的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中醫《素問直解》曰: 「萬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人亦應之。」
  • 冬令進補,這些食物一定要吃全了~
    立冬以後,各式養生食材讓人挑花眼。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也是進補的好時機。立冬以後,這碗生薑大棗牛肉湯,一定要喝。生薑不僅是我們日常用的調味品,還是一味好藥。這些進補食物一定要吃全了,為冬補做好充分準備,輕鬆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祝大家冬天快樂,健康無憂!
  • 秋冬進補、來年打虎---九芝堂阿膠12膏方總有一款適合您!
    中醫理論認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是一年四季中進補的最好季節,而冬令進補,更以膏方為最佳。俗話說:「秋冬膏方巧進補,來年開春能打虎」。
  • 立冬記得喝這湯進補,一周兩次,補鈣暖身,氣色好潤入冬天
    轉眼間就到了立冬,立冬到,溫度下降,同時秋季的乾燥還留有小尾巴。所以在飲食養生方面要實屬注意。 古人說道:「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就是冬天到了,要冬補,要多吃藏進身體裡,度過嚴寒。而民間也有說法是「今年冬令補,明天可打虎」。由其可見,立冬正是吃好喝好進補的時候。
  • 「冬季進補,春天打虎」,這3類孩子需進補,這4類食物慎食
    中國人講究「冬季進補」。民間一直流傳著很多諺語,比如「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秋冬進補,春天打虎」等等。 一、身體健康的孩子進補過度,有害無益 現在的孩子普遍不缺乏營養。事實上,身體發育正常,沒有疾病的孩子並不需要進補。
  • 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專家推薦冬季養生食療方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豔姿 目前正是冬令時節,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12月24日,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 立冬進補吃什麼最好
  • 【霜降】秋冬進補,來年打虎,道家進補法門看這裡
    師兄們聽說過「秋冬進補,來年打虎」的諺語嗎?咱們《周易術數學》已經學過,秋收冬藏。秋天冬天,要將能量收斂回來,以養人體生機。如果生機不足,就是亞健康或者不健康。不知道您或者周圍的朋友在生活、工作中有沒有感覺到身體疲勞或者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呢?咱們道家有沒有辦法對治呢?參加過養生班的師兄應該都學過很多養生的功法,這些功法都是養我們生機,提升生命能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