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四十五,會有這五苦,熬過去餘生幸福,很多人敗在了第四苦

2021-02-26 俏媽看世界

日升日落,是自然的規律;生老病死,是生靈的宿命。

《道德經》中講:「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繁花似錦的絢爛,不可能永遠長久,秋葉凋零的寂寞,不失為一種從容。

人到四十五,會有這五苦,即使很無奈,要有好心態。

把一切熬過去,才會苦盡甘來。

第一苦:退居二線的苦

《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人生雖有百年,但能做的事不過二三,沒有人能十全十美,面面俱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功成不必在我,亦不必為兒孫憂愁。

優雅謝幕是一種格局,退位讓賢是一種氣度。

該服老時就服老,學會卸下重擔,習慣人走茶涼。

只有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漢大丞相諸葛亮,一輩子為了興復漢室,熬得油盡燈枯,星隕五丈原。

結果,沒了他的蜀漢後繼無人,短短幾年就被曹魏吞併。

一手締造康乾盛世的乾隆,85歲主動退位,悠哉遊哉成了太上皇。

他自號「十全老人」,89歲壽終正寢,成為歷史上年壽最高的皇帝。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固然厥功至偉;但功成身退,頤養天年,更加讓人羨慕。

退居二線不一定真的苦,不妨換個角度,餘生安心享受。

第二種苦:親友漸少的苦

晚清李叔同,《離別》的歌詞裡寫道: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經歷過風風雨雨,經歷過世事無常,會發現無數漸行漸遠,無數聚少離多。

莊子和惠子,相愛相殺了一輩子。

他們一起在濠梁上,盡情辯論過魚兒的悲喜;

他們在梁國的朝堂上,差點兵戎相見;

惠子也曾前去弔唁痛失愛妻的莊子,後來,莊子在惠子的墳前哭成了淚人兒。

莊子說:「惠子去後,我的發問再無人回應,我的心事再無人言說。」

有些故事會戛然而止,有些再見會變成永別。

命運的車輪無法阻擋,但正因如此,教會了我們要珍惜眼前。

不要失去後才懊悔,那只能是對自己的折磨。

從往事裡釋懷,趁親友還在,多盡一份心力,不辜負每一次遇見。

第三種苦:子女遠離的苦

《莊子·應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人若無牽無掛,心就像一面鏡子,照過的不送,未照的不迎,超然物外而不受損傷。

但若人心裡有了掛念,就開始有了弱點,就會被情緒輕易攻陷。

而孩子就是父母心裡,永遠放不下的牽掛。

父母總是一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邊又在擔心他們羽翼豐滿,遠走高飛。

古人說:「兒行千裡母擔憂。」

一半是孩子不在身邊的酸楚,一半是孩子遠在他鄉的心憂。

但父母和子女,原本就不會有相同的歸途。

與其愁腸百結,不如欣然接受,孩子在身邊,便共享天倫之樂;孩子遠遊在外,也能夠逍遙自娛。

不要讓孩子成為生命意義的全部,要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第四種苦:身體疾病的苦

古詩云:「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壽命的長短不僅僅在於天命,更重要的,是學會調養自己的身心。

人只有健康了,才能讓生命更有質量。

《黃帝內經》裡,黃帝問岐伯,如何才能健康長壽?

岐伯說:「起居規律,飲食節制,情緒穩定,從不過度操勞,就能活到百歲以上。」

他又說:「如果飲酒縱慾,起居無常,貪圖享樂,不惜元氣,就會半百而衰。」

人過中年,尤其要重視自己的健康。

俗話說,人老心先老,保持開朗的心態尤為重要。

凡是讓自己不開心的事,就像垃圾一樣倒掉,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讓自己沒有時間變老。

後半輩子,照顧好自己,就是最重要的事。

不想吃疾病的苦,就多一點自律,少一點放縱。

第五種苦:孤獨寂寞的苦

古人說:「世間之法,獨生獨死,豈復有伴。」

孤獨是人間常態,熱鬧只是一時喧囂。

再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也會不再聯繫,陪伴自己時間最長的,其實還是自己。

到了一定年紀,孤獨寂寞自己排遣,不需要向別人尋求。

從前有一對師兄弟學道。

師弟對師兄說,自己決心到深山裡閉關修道。

師兄卻決定留在塵世間修行。

結果,師弟閉關不到半月,就耐不住深山的寂寞,破關下山。

而師兄身在鬧市之中,心卻早已超脫紅塵之外。

內心豐盈的人,不管身在何處,都能把孤獨變成一種自由。

內心浮躁的人,即使遠避山林,也無法與自己的寂寞和解。

《莊子·在宥》:「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人的一生,總是越往前走,越寂寞孤獨。

但其實,孤獨如茶,原本的苦澀下蘊藏著回甘。

成熟睿智的人,懂得細細品味,才能在孤獨裡找到那縷清甜。

元代全真道士,王志謹說:「心無苦樂,乃所謂真樂也。」

四十五歲,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

你若待之以苦,則餘生皆苦;你若安之若素,則餘生皆樂。

人到四十五,會有這五苦,熬過這些苦,你就一定能夠圓滿此生。請您轉發分享,福生無量!

作者:逍遙子  來源:老子道德經(ID:LZDDJ-1),已獲授權轉載。回復【名著】領取1~9年級「四大名著、文言文」匯總回復【聽力】領取1~6年級「英語」期中卷聽力測試題

右下角點個  再走吧~

相關焦點

  • 人到晚年會有這五苦,熬過去就幸福
    人到晚年,會有這五苦,即使很無奈,要有好心態。把一切熬過去,才會苦盡甘來。01 第一苦:退居二線的苦 《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人生雖有百年,但能做的事不過二三,沒有人能十全十美,面面俱到。
  • 人到晚年會有這五苦,熬過去就幸福,可很多人敗在了第四苦
    人到晚年,會有這五苦,即使很無奈,要有好心態。把一切熬過去,才會苦盡甘來。人生雖有百年,但能做的事不過二三,沒有人能十全十美,面面俱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功成不必在我,亦不必為兒孫憂愁。漢大丞相諸葛亮,一輩子為了興復漢室,熬得油盡燈枯,星隕五丈原。結果,沒了他的蜀漢後繼無人,短短幾年就被曹魏吞併。
  • 人到五十五,會有這五苦,熬過去餘生幸福,很多人敗在了第四苦
    退居二線,看得開的人,會如釋重負,認為自己該輕鬆輕鬆了,而更多的人,卻要開始承受被人冷落,以及感受到「人走茶涼」的苦。是啊,一個人如果在身處某個重要位置的時候,平時前呼後擁,或者很有話語權的時候,那種感覺,自然是很「嘚瑟」的。一旦自己退居二線,那些跟風的人,早就不見了蹤影,而那種從高處落到低處的「苦澀」,相信很多退居二線的人,都會明白。
  • 人到四十,有六種「苦」:熬過去,苦盡甘來
    四十歲的人,是典型的中年人,上有父母慢慢變老,下有孩子嗷嗷待哺,自己力不從心,工作不太如願,賺錢的速度永遠比不上花錢的速度。人到四十,有六種「苦」:熬過去,苦盡甘來。人這一生,成與不成,皆在一個「熬」字,受不住煎熬的人,註定出局。
  • 人到中年,「四種苦」可能來找你,熬過去就是苦盡甘來
    不管從事什麼職業,人生經歷什麼,還是萬物的發展變化,都遵循此規律,沒有苦,永遠沒有甜。尤其人到中年,這種感受就更深刻,似乎印證了那句話:世界只有苦,是永遠吃不完的。但凡事皆有兩面性,有苦自然就會帶來苦的意義,熬過去了,人生就會苦盡甘來。
  • 樂觀善良的人,餘生不會太苦
    一念之間的選擇,影響的是一生,選對了,幸福一生,選錯了,痛苦一生。是非對錯,早已明了,大步走向對的道路,你就會明白,樂觀善良的人,餘生不會太苦。生活中的每個人,其實都戴著面具示人,以為偽裝而來的樂觀,就能為自己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的精彩。
  • 負債的人,需要自己熬過所有的苦
    80後,90後的一代代人,有多少人處於負債狀態?尤其是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導致很多人暫時失去了收入的來源,人們開始瘋狂地用小貸,瘋狂用地信用卡。現在舒坦了,終有一天,需要自己付出代價來償還曾經的舒坦和放肆。人生本來就很苦,沒有幾個人能一帆風順,歲月的小船,總要經歷一次或幾次大風大浪。
  • 生活,熬過去你就嬴了
    人生再難,只要你記住 ,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生活再苦,請你記住,只要你熬過去,你就贏了。人生這一輩子,很多的不如意都會過去,人生很多時候,其實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自己一個人在過。生活是自己一個人在過,從來不會有任何一個人,為自己做任何的事情。
  •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人到四十五歲時,才會真正「開竅」
    人們大多到了四十五歲才會明白很多道理,像是真正「開竅」了一般,很少再吃虧了。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鬼谷子有云:「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20或30歲人,年輕氣盛,容易犯錯,很多人可能只有到4歲才會明白鬼谷子的話。
  • 人生再苦再難,熬過去你就贏了
    佛說,人生,總會苦一陣子,但不會苦一輩子。再苦再難,熬過去,你就贏了。熬過生活的苦,總會品嘗到久違的甜。「當你的希望一個個落空,你也要堅定,要沉著。父親和母親自然把這一切看在眼裡,也開始忘卻「病人」這個事實,依舊身體力行,在菜園和田地間忙活著。漸漸地,志芳的心再一次回歸到寧靜,她相信,等孩子大一點,等父親的病情穩定下來,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熬過愛情的苦,定能遇到摯愛的人!
  • 熬過去就好!12生肖人生最苦在幾歲?
    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有痛苦困惑的時候,只要能熬過去,一切都能雲開月明!對12生肖來講,人生最苦是在幾歲?屬鼠:30和31歲最苦子鼠與午馬、未羊相剋,所以屬鼠人30和31歲的「馬羊年」是他們人生最苦的時候,做事情百般不順,時有破財之事發生!
  • 婚姻中有三道坎,熬過去就能「白頭偕老」,不少人敗在了第三個
    這個社會是以家庭為單元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人之常情,婚姻是成年男女不得不面對的關卡,也是很大的考驗。從戀愛到婚姻,從戀人到夫妻,不僅僅是角色的轉變,而且帶來的更多的是挑戰,我們要在心理上適應,行為上做出改變,以積極的心態去應對,才能夠跨過去。
  • 風水智慧:「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啥意思?
    這句話出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閣序》。意思是雖然我們年紀已經大了,但是心中仍然有凌雲壯志,這種志氣不可能隨著頭髮斑白而改變,雖然生活比較艱苦,但是不能夠拋棄自己遠大的理想和志氣。這句話聽起來讓人心潮澎湃,即使年歲大了同樣能夠創建一番事業。人到了45歲之後,不管從閱歷上還是知識方面,都遠遠超過年輕人。
  • 易經:人過四十五,若你還在拼搏,餘生要給自己留這4條「後路」
    易經:人過四十五,若你還在拼搏,餘生要給自己留這4條「後路」《易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直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老話常說「易乃群經之首」,《易經》當中有很多名言警句,後人在著書立說的時候經常引用和擴展,以此為依據又衍生出很多智慧箴言。
  • 沒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熬過去就是晴空萬裡
    但這都沒讓她氣餒,真正讓她「氣到嘲諷模式全開」的是——在某高端商場,她被告知「穿這衣服(美團外賣工服)不能進」——真正的只認衣冠不認人!是啊,人生沒有不辛苦的生活,熬過去,就是一切——工作再難,熬過去,就可前程似錦;生活再苦,熬過去,便是大好人生。最近,朋友吳悅發了一條朋友圈:「工作再難,幹,就完了;生活再苦,熬,就贏了。」看到這樣的文字,我是真為她感到高興——前段時間,她老公被確診為主動脈夾層,治療費用高達30萬。
  • 這三種人,苦最多,痛最深
    所以,學會示弱,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別忘了,你也需要有人心疼。生活中,往往這三種人,苦最多,痛最深:一是太能幹的人,二是太重感情的人,三是放不下的人。太能幹的人太能幹的人,無論大事小事都自己操心,以為自己的付出別人會懂,但其實,別人只會把你的好,當作理所當然。
  • 人在低谷,這樣做,你也能靠自己熬過去
    人的天性是慕強的,當你強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會對你和顏悅色,當你弱的時候就會發現,當初對你甜言蜜語的人都冷言冷語。人生在世難免會有走入低谷的時候,這時候千萬不要高估你跟任何人的關係,更不要對任何人有太多的期待,更不要抱怨,自怨自艾,你能夠做的只有強大自己,依靠自己,熬過去。
  • 人到中年,為所謂的「愛」而背叛的人,會有一種感受,餘生不好過
    每一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嚮往生活和嚮往感情的資格,前提是你要懂得分清你的情感狀態,如果你已經是一個有伴侶,有穩定感情的人,請記得先反問自己你是否想清楚要重新愛一個人了,如果是,請先去放過你原本這段感情裡那個愛你的人。 這不只是善待對方,更是善待你自己,善待你的餘生,因為每個人都要為他的所言所行負責一生。
  • 人生有三累,熬過去,你就贏了
    都說人生有三累,想太多,說不出,沒人懂。眾生皆苦,誰不是在人生漫漫長路上,不動聲色地咬牙前行。熬過去,你就贏了。01有一種累,叫想太多常言道:「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深以為然。很多時候,人之所以會感到很累,就是因為想得太多,放不下內心的執念,心事越重,壓在身上的負擔便越沉重。
  • 「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說的是什麼意思?人到中年該看看
    而在老百姓中間也流傳著一句俗語:叫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那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古代人跟自然非常貼近,所以人們經常會用自然界的一些動物來形容人的狀態。三十如狼,狼是非常兇猛,非常的貪婪,勇往直前的一個形象。那麼人到三十歲正是人一生體力、精力的一個巔峰狀態,這個時候正是應該像狼一樣勇往直前、拼搏奮鬥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