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誰要來光谷做咖啡?中午要送200杯咖啡給湖北省中醫院的醫生護士白衣天使們。」武漢封城第二天一早,武漢Wakanda輕飲咖啡老闆田亞珍在微信群裡招呼,還特意在句尾加了一個拳頭的表情。
很快,7名武漢本地咖啡師積極響應。他們全副武裝在Wakanda輕飲咖啡光谷店集合,戴著口罩、手套,先用酒精把全身噴了一遍,再用84消毒液給全屋消毒,最後用食品級消毒劑清潔手柄、設備。自1月26日起,7個人,兩班倒,每天出品500杯咖啡,至今已累計為一線醫護人員免費提供近萬杯現磨咖啡,接下來,他們準備不計成本堅持下去,直到戰勝疫情。
十幾天來,每天馬不停蹄做咖啡送咖啡,成了田亞珍和小夥伴們的生活日常。田亞珍是個90後女生,2018年6月,她憑藉著對咖啡的一腔熱愛開了第一家Wakanda輕飲咖啡。光谷店離湖北省中醫院很近,醫院裡很多醫生護士都是一天一杯咖啡的「重度消費者」。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1月23日10時起武漢封城,餐飲停了,外賣少了,小區裡消毒水味越來越濃,看著恐慌的人們開始衝向還沒有關門的超市,田亞珍一下子想到了這群特殊的顧客:「這種時候,能為堅守抗疫一線的他們做點什麼呢?」
臨近春節,約500萬人相繼離開武漢。1月21日,Wakanda輕飲咖啡就已放假,7家店21名員工,大部分都趕回老家過年。武漢封城後,先是航班取消,後來高鐵停運,聽說店裡正在召集咖啡師,在成都旅遊的小豪還是買了到潛江的高鐵,再讓家人開私家車去接,終於趕在最後關頭回到武漢,而他的小夥伴、伊朗咖啡師Sina,同樣選擇留下。
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總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2月2日,Sina接到伊朗大使館的消息,告知伊朗近日要派專機接他們回國。面對疫情的快速發展,離開武漢是最好的選擇,但猶豫再三,Sina拒絕了。2月4日,伊朗派來的專機降落在武漢,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再次發出邀請,卻沒有收到Sina的回覆,當時他正在店裡忙著做咖啡。
每天完成全套消毒流程,一條固定的流水線就開始運行了——兩個人專門負責磨粉壓粉和萃取,一個人專門負責打奶,一個人負責打包。擔心咖啡在路上變冷,他們把平時打奶的最佳溫度從60攝氏度調到80攝氏度,還用上雙層紙杯和防漏蓋子。「武漢加油」「向您致敬」「有您真好」,每天500杯咖啡,每一杯上,他們都不忘親手寫上祝福語。非常時期,即便要追求高效,即便是公益咖啡,也不能損失口感和品質,讓前線醫護人員喝到一杯熱氣騰騰的專業咖啡,是7個年輕人最大的心願。
因為醫護工作分為早班和晚班,經過和湖北省中醫院 、中醫院花園山院區兩家醫院溝通,田亞珍和小夥伴們決定分兩次送咖啡。1月26日中午12點,第一批300杯咖啡送到湖北省中醫院後勤部。開車進院,裡面竟空無一人。發了微信,後勤部志願者「全副武裝」地出來了,遠遠站著看他們把咖啡從車上放下,退到幾米之外,志願者才走近把咖啡放到醫院的小推車上,隔著護目鏡向他們致意,全程沒有一句話。下午第二次送,還是這樣遠距離無聲交接。
1月27日上午,是田亞珍和小夥伴們第三次給醫院送咖啡。「這一次,兩位醫生和3名志願者一起來接咖啡。按照約定流程接完咖啡之後,5名醫護人員突然齊刷刷地向我們鞠躬。」田亞珍瞬間淚目,「我們也趕緊給他們鞠躬,千言萬語卻不能說,醫生才是真正的戰士」。
自從重回店裡做咖啡,田亞珍和小夥伴們就沒再回過家,而是住在光谷店附近的出租房裡,有兩個員工還是瞞著家裡人偷偷跑出來的,「後來家人也都開始理解,與其在家裡焦慮恐懼,還不如做一些事情,我們沒得選擇,只希望疫情能早點結束」。
Wakanda輕飲咖啡的招牌產品是「中國拿鐵」,2月5日,田亞珍把這個產品的名字改為「武漢拿鐵」。看到他們的舉動,牛奶和咖啡豆供應商也相繼加入這場愛心行動,顧客們雪中送炭,送來珍貴的口罩、酒精,天南海北的網友更是在大眾點評裡發起「雲買單」,遙送敬意,並相約「將來有機會到武漢,一定去店裡品嘗『武漢拿鐵』」。善意就像雪球,越滾越大。
「第一次喝到你們的咖啡,是那天穿著防護服上完7個半小時白班,從早上8點一直沒喝水沒上廁所,回到科室第一件事,看到餐桌上擺了好多咖啡,立馬打開,一口氣就幹完一杯,可能是太渴了,都來不及嘗到是什麼味兒……感謝你們的咖啡,等到疫情結束,一定去店裡點上一杯。」
「在醫院,有時一天下來喝不到一口熱水,午餐時有幸能喝到你們的熱咖啡,感覺到溫暖……」
「在大眾點評和微信裡看到醫生給我們的留言時,看到我們的咖啡真的能幫助到他們,我覺得一切都值,這時候沒有退路。」眼下,給更多醫院送咖啡的計劃已經排上日程,在田亞珍看來,前面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困難等著他們,但現在管不了那麼多了,每天這樣力所能及地忙碌著,不僅不感到累,還有一種「高質量的開心」。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吳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