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大量劇透,請謹慎閱讀。
作為口味繁雜的美劇劇迷,筆者必須誠實的說一句,儘管《權力的遊戲》在前幾年幾乎成為了一種流行文化現象,但我始終沒法投入到這部奇幻史詩中。這其中主要還是個人口味偏好的問題,一方面我從來都更容易代入近現代的歷史背景,對於冷兵器時代發生的故事常常很難提起興趣,另一方面則是相對於宏大敘事,個人更偏好那些藉助龐大歷史背景描繪的私人情感。所以相對於《權力的遊戲》,我會更青睞《絕命毒師》、《國土安全》和《怪奇物語》這類作品。
因此當知道Netflix要將一套波蘭的著名奇幻小說《獵魔人》改編成劇集搬上他們平臺時,我的心情可以說是異常平靜,除了對「前任超人」亨利·卡維爾擔當主角稍有興趣之外,幾乎沒有對這部作品抱有太多期待。不同於《權力的遊戲》以小說本身聞名,《獵魔人》這一IP被授權改編為遊戲之後反而更是博得大名,波蘭遊戲公司CD Projekt製作的第三部遊戲《巫師3》超過2000萬級別的銷售量顯然已經高出了小說本身一個量級,不過作為真正的休閒型遊戲玩家,這系列遊戲我也從未染指過。
因為既沒有讀過小說也沒玩過遊戲,因此《獵魔人》不論是原著還是遊戲廠商在遊戲中的續寫設定對我來說都是完全陌生的,這讓劇集成為了我了解這一IP的唯一渠道。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全無包袱的觀看體驗,會讓我感覺作為介紹基礎世界觀的第一季在一些細節設定雖然節奏過快卻足夠詳細,另外一個讓我觀感不錯的點在於原本以為這也是與「權遊」類似的宏大史詩巨製,結果就第一季來說,這部劇更多是圍繞著一個「養父、養母和養女」的重組家庭來串起整條故事線索。正如一位朋友看完之後的評價,這個系列更類似於中國傳統的個人武俠作品,而非「權遊」那般以歐陸古代史為基礎的複雜政治權謀。
這類篇幅不小且充斥著創作者個人想像的作品,因為背景資料龐雜,如今都有不少追捧者會自發製作專屬維基百科網站來進行梳理,翻看相關資料才知道,劇集版《獵魔人》改編完全來自原著小說,並且原作者安傑伊·薩普科夫斯基擔任了這一劇集的創意顧問。有著原著和作者作為支撐的改編有哪些好處大概不需要再一一強調,看看被罵到狗血淋頭的《權力的遊戲》最終季就知道這類作品的編劇在脫離原著的情況自行改編會產生多大的問題。
單從故事的起承轉合來看,第一季《獵魔人》更像是一部超長的預告作品,通過選取兩部短篇小說《獵魔人:最後的願望》和《獵魔人:命運之劍》的八個小故事進行改編之後組成了第一季的八集劇情,分別通過講述利維亞的傑洛特,溫格堡的葉妮芙和「時空之女」希瑞三位主角的人物小傳來推進整體故事,講述了三人如何因為命運羈絆組成一個臨時家庭,並在過程中對抗南方野蠻人尼弗迦德王國入侵。其中則不斷穿插著傑洛特作為獵魔人的日常工作,女術士葉妮芙的成長史和希瑞在辛特拉被佔領後的逃難史。
正是由於編劇選擇了以三個人物的不同視角來分別講述幾乎同一個故事,使得整部劇集使用的並非單一線性敘事,並且由於沒有給出任何明確的時間標記,對於稍有走神的觀眾來說可能就會迷失在不斷反覆跳躍的三條時間線中。這似乎也成為不少觀眾詬病的部分,簡單來說這一類跨時空的多線敘事雖然早就被電影所採用,但要在劇集中使用其實有一定風險,這自然與過去美劇常用的周播模式有關,每集間隔一周,很難指望觀眾對之前播過的內容有足夠清晰的記憶。但Netflix既然選擇了「一次性放出」並希望觀眾binge-watch的模式,在敘事手法使用一些小花活也是在所難免,大衛·芬奇之前在製作《紙牌屋》和《心靈獵手》就已經談過這個問題,在全新的排播模式下,劇集變成了一部超長的電影作品。
這就到了考驗觀眾的時刻了,若是在影院觀影,這種環境所帶來的沉浸感會讓人更加專注於電影本身,因此不論是多線敘事還是更多細節都能夠被更好的捕捉,但回到播放劇集的電視本身,坐在沙發前或者躺在床上的觀眾顯然更容易分神。《獵魔人》當中其實也出現了不少用於提醒觀眾故事線是發生在不同時空的小細節,當然前提是你必須要堅持過前三集,因為這三集幾乎完全只進行了跳躍而沒有任何交叉。劇集第一集完全聚焦於「白狼」傑洛特身上,根據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獵魔人:最後的願望》中《勿以惡小》的故事,塑造了傑洛特「兩害取其輕」的善惡觀,並且也展示了獵魔人的戰鬥技巧,這種大量單槍匹馬作戰的劇情顯然也是為了照顧遊戲迷的觀感,畢竟在遊戲中玩家們都早已熟悉了傑洛特的打鬥。
劇集的第二條人物主線則是溫格堡的葉妮芙,這條故事線主要集中在講述葉妮芙如何成長成為了兼具美貌外形與強大法術的女術士,她因為因為血液中流淌著四分之一精靈血統而天生具有使用魔法的天賦,但同時她從小就是一個脊椎彎曲、外形醜陋的女孩。而後她被艾瑞圖薩學院的緹莎亞買下,開始了女術士的生活。在學習駕馭魔法並為國王效力的過程中,她選擇放棄自己的生育能力,以此換來了永不衰老的美麗容顏。「獅後」卡蘭特女王的外孫女、辛特拉的王位繼承人、「上古之血」的繼承者希瑞是第三條時間線的主人公,在第一季中希瑞從辛特拉大屠殺中艱難逃亡,遵從外祖母卡蘭特女王的遺願,尋找命運之人「白狼」傑洛特。
劇中也非常詳細的交待了她與傑洛特的命運是如何交織在一起的,這裡便出現了原著中的一套強設定——「意外律」,這是「獵魔人」世界中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律法,與人類的歷史一樣古老。拯救他人的人,可以按照意外律,向被救之人提出報酬,即一件被救之人所不知道的但他已經擁有的東西,通常是被救者離家時獲得的孩子,這樣的孩子被稱為「意外之子」。希瑞便是傑洛特的「命運之子」,即便後者從來都不相信命運卻也最終發現這種羈絆是無法抹除的,因此在劇集的最後他便開始了尋找希瑞的旅程。
同時葉妮芙與白狼之間同樣因為迪精的緣故而發生了命運的糾纏,原本被設定為沒有感情的獵魔人傑洛特始終無法割捨與葉妮芙之間的情感,而後者則痛苦於自己無法生育並且懷疑傑洛特的愛更多源於精靈的作用而非發自內心,這使得第一季中兩人便呈現出了若即若離的關係,而這種關係顯然在之後還將繼續圍繞著兩人。
第一季結尾傑洛特與希瑞終於相見,而希瑞對他說出的第一句話卻是:「誰是葉妮芙?」至此,這一重組家庭三人的命運被徹底聯結到了一起。單純從人物關係的複雜程度來說,《獵魔人》確實完全無法與《權力的遊戲》匹敵,在傑洛特、葉妮芙和希瑞之外,觀眾可能唯一還能記住的角色就只剩下吟遊詩人丹德裡恩,因為他的出現一般都會為緊張的劇情帶來些許輕鬆調劑。至於其他角色,幾乎都處在為三位主角服務的功能定位上,這種人物關係的簡單化則有助於初識這個故事的觀眾快速進入這一世界觀。
除了對敘事層面過於複雜的不滿,部分遊戲或者小說粉絲似乎對劇集的選角也是頗有微詞,亨利·卡維爾出演傑洛特似乎已經是爭議最小的一個角色了,畢竟要找到一個能隨時脫下衣服露出一身肌肉同時又熱愛原著小說和遊戲的知名演員實在不容易。爭議最多的大概在白狼的兩位紅顏知己葉妮芙和特莉絲身上,相對於小說,「巫師系列」所打造的白人美女形象顯然已經讓不少粉絲已經先入為主,這就導致Netflix最終選擇了兩位有色裔演員來出演這些角色直接被視作為「政治正確」服務而不顧設定。這個問題最終又要回歸到經典改編一直所存在的預期管理,同時一部作品到底是為粉絲服務還是追求更廣泛的受眾也是主創無法迴避的問題。
事實上,《獵魔人》的編劇早就表示劇集基本上與遊戲設定無關,因為遊戲本身的敘事更像是原著小說的同人作品,在角色設定也並非完全沿襲原著,導致劇集目前甚至出現了小說讀者和遊戲玩家相互攻擊的情況,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總體而言,《獵魔人》可以說是為Netflix的知名IP改編開了個好頭,而照著目前的勢頭來說,這部劇或許不會在影響力趕上《權力的遊戲》,但就可持續性與增加平臺聲量而言,《獵魔人》顯然有潛力到達與《怪奇物語》相似的高度,開播前便續訂了第二季也能看出Netflix頗有信心。如何將這種通過命運糾纏的私人情感故事長久的講述下去,恰恰是激起我好奇心的所在。
推薦指數:非常推薦,但不要帶著下一部「權遊」的預期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