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之脊》:宏大敘事與個性化表達

2020-12-16 光明日報

近期播出的電視劇《太行之脊》以八路軍129師在太行山區的發展歷程為主線,對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在抗日戰場的中流砥柱作用做出了生動的詮釋。作品藝術地回答了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太行之脊、中華民族的精神之脊,同時也深刻地揭示出,為什麼中國共產黨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能幹成別人幹不成的事。本劇主創有一種從現實出發的自覺意識,強烈的現實觀照使作品獲得了一種歷史縱深感。《太行之脊》在以往抗戰題材作品的基礎上有所拓展、有所創新,沒有止步於歷史事件本身,而將筆觸深入到歷史之根、民族之魂。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創作,本質上是一個歷史觀問題。《太行之脊》將宏大敘事與個性化敘事相結合,在歷史事件的真實描繪中注入歷史理性,用主人公的個人選擇體現歷史發展趨勢。作品將129師的成長曆程置於全民抗戰的大背景之下,其中既有共產黨領袖對根據地的總體謀劃、對天下大事的分析判斷,又有劉伯承、陳賡等前線將領決策中的審時度勢,還有普通八路軍官兵的浴血奮戰,同時用相當多的筆墨來寫精兵簡政、減租減息、生產自救,通過八路軍與老百姓的血肉聯繫,勾畫出根據地發展壯大的群眾基礎。值得肯定的是,作品對歷史的呈現沒有簡單化、概念化,而是通過或大或小的矛盾、糾葛,真實地還原出歷史本身的複雜性,比如如何處理與國民黨內部不同派系的關係,如何對待其他抗日武裝,如何打擊反動組織,由此寫出了以劉伯承、陳賡為代表的八路軍領導人怎樣在當時錯綜複雜的政治、軍事形勢下保持清醒的頭腦,以及他們的謀略、膽識和定力。

在敘事策略方面,《太行之脊》充分調動了愛情、諜戰等觀賞性較強的故事元素,將嚴肅的歷史思維轉化為生氣盎然而又具有史詩性的情節結構,既注重表現歷史進程的完整性,又注重人性、人情的豐富、飽滿。劇中的愛情故事不是點綴,而是歷史景象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我方的武大存、楊四貞,敵方的井上靖、方兵宏等人物貫穿始終,活躍在敵我之間,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諜戰元素推動情節線索的跌宕起伏,使整個敘事呈現出厚重而又靈動的特點。

不同於以往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太行之脊》巧妙地將虛構的情節融入歷史事件,革命領袖與普通人並重,歷史人物與虛構人物彼此依存,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真實與虛構的關係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重要歷史事件是大事,普通人的行動也不是陪襯,兩者都不能虛化,這就給創作帶來了相當的難度,需要大膽展開想像。這部劇最為成功之處,就在於塑造了裴勇、武大存、歐陽春、楊子這樣一些虛構人物,寫出了普通人如何參與歷史、創造歷史,歷史又如何塑造他們。主創對於歷史的獨特理解,就存在於這種虛構和想像之中。

此外,主創善於運用鮮活的細節來體現歷史的質感。劇中的戰爭場面扣人心弦而層次分明,生活場景細膩動人而富有意味。比如夜襲陽明堡、血戰關家堖等戰鬥場面,比如毛澤東從一把紅棗說到天下大事,還比如鄧小平用給羊餵草來表達對延安的惜別之情,這些細節都非常富有感染力。特別是裴勇這個形象的塑造,與大量傳神的細節是分不開的。他在巡視戰場時逐個掰開犧牲戰士握槍手指時的悲愴,審問日本俘虜時堅持到底的執拗,還有把撥浪鼓交給小冀南時的柔情,體現出人物性格的不同側面,讓人物形象顯得豐盈、立體,從而讓觀眾感到歷史是有觸感、有溫度的。

雖然《太行之脊》在敘事技巧上還有一些尚可提升之處,比如戰略反攻階段的敘事比較匆忙,幾個重要歷史人物的後續情況缺乏必要的交代,個別地方感情的渲染還顯得有些粗略,但總體上仍不失為一部歷史意識與美學追求高度統一的優秀作品,在帶領觀眾重溫那段艱苦卓絕歷史的同時,給人以精神的振奮,也給人以思想的啟迪。

(作者:李躍森,系《中國電視》執行主編)

相關焦點

  • 粵產劇《太行之脊》登陸央視一套
    南方日報訊 (駐京記者/劉長欣 實習生/譚海燕)由資深導演張玉中執導、軍旅作家傅建文編劇,演員楊均柏、史鑫、裴興雷、李君峰、楊軼然等擔綱主演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太行之脊》已於昨晚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CCTV-1電視劇《太行之脊》今晚首播!
    央視《太行之脊》預告片電視劇《太行之脊》藝術再現了八路軍一二九師在劉伯承、鄧小平等人的率領下,臨危受命,東渡黃河,挺進太行,同侵華日軍生死相搏的一系列真實戰例以及建立和加強根據地建設的真實歷史。太行之脊梁!
  • 少些「宏大敘事」 多些「生活視角」
    本報16日一篇報導提到,由於規劃上過於注重「宏大敘事」,各地有些資源條件很好的公園綠地可達性、體驗感差,少人問津,一些貼近百姓的公園卻大受歡迎。這啟示我們,辦民生實事,抓民生工程,必須少些「宏大敘事」,多些「生活視角」。
  • 愛家鄉 遊河北 發現身邊的美|八百裡縱天之脊,東太行漫步雲端
    東太行景區位於河北邯鄲武安市境內,是一處集巍巍太行山雄、奇、巧、險、峻、秀於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區,與科羅拉多大峽谷同屬丹霞地貌。東太行山勢險峻,卻在海拔千米上修建了絕壁棧道,堪稱太行山人工奇觀。>在海拔千米的絕壁上建造出遊步道,採用古代的巴蜀古棧道營造之法又結合了現代鋼筋砼施工的先進工藝,堪稱太行山人工奇觀。
  • 廣電總局推薦《太行之脊》等24部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電視劇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記者白瀛)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16日下發通知,要求做好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電視劇播出安排,並公布了24部參考劇目,包括《太行之脊》《彭德懷元帥》《河山》《獵手》《誓盟》《天下娘親》等。
  • 個人意見|《獵魔人》:執迷於宏大敘事的觀眾應該醒醒了
    這其中主要還是個人口味偏好的問題,一方面我從來都更容易代入近現代的歷史背景,對於冷兵器時代發生的故事常常很難提起興趣,另一方面則是相對於宏大敘事,個人更偏好那些藉助龐大歷史背景描繪的私人情感。所以相對於《權力的遊戲》,我會更青睞《絕命毒師》、《國土安全》和《怪奇物語》這類作品。
  • 重識主題性繪畫的敘事特徵與審美價值
    應當說,作為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真正註冊生的徐悲鴻,深受巴黎高美崇尚歷史畫之影響,他渴望在自己藝術盛期創作大型歷史畫,因此,他追求的寫實主義藝術轉而為描繪中國歷史、寓言與神話的大型繪畫創作,而畫面採用的豐滿強健的歐亞人種的裸體人物原型,都接近他用人體造型來表達繪畫性敘事的創作原則。
  • 宏大敘事之下,也請過好自己微觀的具體的生活
    看了看switch上的遊戲時間,150+小時,通關巫師3本體+石之心和血與酒兩個DLC,拿到湖女之劍和愛麗絲。
  • 《狗十三》:電影敘事的藝術表達
    導演對這一青春時期情感關係要素的把握使影片抓住了藝術表達的精髓,從情感表達的高度完成了現實主義的呈現。在敘事結構上,影片以時間順序為線索,以貫穿型的線性敘事圍繞主人公李玩在人生成長曆程中的青春期階段所發生的事情為主線,衍生出三代人和青春期青少年間的情感距離與糾葛。
  • 【遊山西 讀歷史】 登太行之巔 賞雄奇險峻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先後舉辦了《太行精神光耀千秋》《八路軍總部在太行》等專題展覽,部分展覽在省內外巡展;開展抗戰史研究工作,出版了電子多媒體文獻《八路軍》《八路軍將領略傳》《八路軍抗戰簡史》《八路軍序列沿革研究》等一批學術成果;利用講解、文藝演出、專題報告、巡迴展覽等形式,開展博物館公眾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宣傳。
  • 薈萃了太行山水之精華,從而有了「太行之魂、中華風骨」之美譽
    八裡溝位於河南省新鄉市八裡鎮,隸屬於南太行旅遊勝地,總面積40多平方公裡,屬於典型的南太行風光,國家地質公園、自然獼猴保護區、河南省十佳景區,素有「中華九寨」,」北方水世界「之稱,它薈萃了太行山水精華,集奇、險、俊、秀、幽於一谷,有「太行之魂、中華風骨「之美譽。
  • 「坐著高鐵看太行」高鐵馳騁大美太行
    這一天,一條嶄新的高鐵自北向東奔往晉東南,越太行、過上黨、跨黃河,飛速馳向中原大地。這一天,歷經1500多個日夜艱苦鏖戰,首次縱貫太行的鄭太高鐵太原至焦作段順利開通運營,鄭太高鐵實現全線貫通。自此,高鐵馳騁大美太行。百年來,鐵路承載著晉人通往世界的夢想。
  • 我熟悉的十幾個蠟燭品牌們丨宏大敘事與春日之凝滯
    Rosy RingsRosy Rings同樣給人以單純、快樂、溫馨家居之感,只是在調香主題與蠟燭外觀上,有著明顯的田園感。但海風這種普遍容易出現災難的主題就失之自然。棕色玻璃瓶身的精油系列卻自然而舒緩。精油的搭配、配比不同,會出現相異的風格。在這個基礎上,Buckley & Phillips的精油系列更柔和,更容易親近一些。9.
  • 從鮮活人物中挖掘宏大命題
    以豐厚的地域文化和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為底蘊,在選題上幾乎涵蓋了中國100多年來的每一個重要歷史轉折時期的百姓生活,用《闖關東》《生死線》《戰長沙》《北平無戰事》《知青》《父母愛情》《溫州一家人》等十餘部作品,最大限度地再現了一個世紀的集體回憶,打通了歷史、現實和未來的內在精神聯繫;一方面有對於新時期新形勢之下電視劇選題的思考,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和多元、多變的新時代生活,電視劇創作也要不斷尋找更本真、更藝術的書寫和表達
  • 坐著高鐵看太行
    讓我們坐著高鐵東南行,坐著高鐵看太行! 天塹變通途 發展啟新篇 ——寫在鄭太高鐵太焦段開通運營、鄭太高鐵全線貫通之際 12月12日,一趟流線優雅的動車組列車平穩駛出太原南火車站,馳向莽莽太行山。2小時36分後,這趟滿載喜悅的列車將越太行、過上黨、跨黃河,抵達鄭州火車站。
  • 攬盡美景,在太行大峽谷之夏!
    七月的太行大峽谷褪去了繁花盛開的色彩繽紛迎來了綠蔭如蓋的滿目蒼翠相比春日裡的色彩斑斕有些人卻也獨愛這樣造山運動造就的丹霞地貌猶如神來之筆,滿目皆翠的山林更是能一解煩暑,宛如一幅百看不厭的山水畫。無論是乘坐觀光車一路上行,還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臺階,總之,大峽谷夏日的綠意盎然、自然生態之靈氣和回歸自然之暢快,無不令人心嚮往之。
  • 諾蘭的史匹柏化,電影《敦刻爾克》的克制敘事:活著就是勝利
    而這也是諾蘭一貫以來所擅長的「微操作」:在宏大敘事之下的「微敘事」。有人說只需要一個慢鏡頭,諾蘭就能展開故事,展開人物在外部世界的變化所引發的內心轉變。因為在諾蘭的慢鏡頭下,觀眾能夠很清楚地看到每一個動作以及每一個表情,自然就對這種變化十分敏感。
  • 國產兒童電影的敘事特色丨調查報告
    而兒童視角敘事本身是一種限制性敘事,它最明顯的特徵是規定敘事者的語言修辭、志趣意志和思維判斷,呈現出「以自我為中心」的非理性特徵。 敘事心理學認為,講述既是個體向外表達也是向內自我建構的過程。[3]兒童敘事張揚著兒童的自我個性,也同樣折射出其內在道德結構。
  • 告別苦難敘事,時髦黑人的個性表達
    身份不再僅僅與一個國家、性別或性取向聯繫在一起,而是成為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2010年,劉易斯在哈萊姆區一家小型畫廊舉辦了攝影展《花花公獅》(Dandy Lion),以觀察當代黑人男性是如何延續這種精緻服飾的傳統。從那時起,她擴展了展覽計劃,逐步將其變成「花花公子計劃」的全球運動。
  • 克蘇魯《沉沒之城》將注重視覺敘事 用色彩表達情緒
    Frogwares Games分享了克蘇魯遊戲《沉沒之城》最新的開發幕後工作日誌,向我們介紹了遊戲對於視覺敘事效果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