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米科技位於Sunnyvale的辦公室距離舊金山市中心一小時車程,當我匆匆趕到的時候,看到了兩個華人結伴而行的背影。他們是華米的首席設計師於澎濤和一名剛剛從諾基亞加盟的工業設計師。未來一年裡,他們將要在這裡設計華米的下一代產品,小米手環2和小米手錶。
小米手環2和小米手錶的設計和製造將會完全交給華米科技,不像之前的小米手環,是小米的團隊負責外觀工業設計的。小米投資的硬體生態鏈企業都有兩年的獨家合作保護期。「保護期結束之後,如果雙方合作愉快,小米的可穿戴設備仍將繼續由華米來做」,小米方面告訴媒體。
小米手環2:增加一個傳感器,價格不會大幅上調
「我今年的任務是讓雷總以後提起華米不再用手環做例子」,華米科技CEO黃汪在朋友圈裡轉發了雷軍的2015年展望。同時他向媒體透露,「未來一段時間華米的任務就是專心練功,這兩款產品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做出來」。
「我的任務就是讓小米手環更好看,這一代小米手環除了會設計多款腕帶之外,手環的核心部件(米粒)也會做一些個性化,主要是材質方面的」,於澎濤問了我關於小米手環使用中的幾個不便之處,然後告訴我,「外形可能不會像現在這麼狹長,時間顯示功能也可能會增加,都還沒有確定下來」。
相比Misfit和Fitbit,於澎濤更喜歡Jawbone。但是他表示華米一定不會模仿競品,「即使我們是自己做出來的一些設計發現和別人相似,那我寧願推翻這個設計」。
此外,小米手環2將會在現有的藍牙模塊和加速度計以外新增一個新的傳感器。「就是目前其他手環上已經很常見的那個傳感器」,於澎濤告訴媒體。那到底是Jawbone UP3和微軟Band上集成的心率監測模塊,還是Fitbit和華為榮耀手環上都有NFC模塊呢?
小米4和小米Note兩款旗艦還沒有集成NFC。另外,據媒體了解,華米方面向行業專家諮詢過利用脈搏波進行身份驗證的可能性。加拿大的一家創業公司Bionym就推出過一款Nymi的手環,可以利用心電波特徵識別佩戴者身份完成免密碼支付。「但是利用脈搏波做識別還是沒有先例的,難度很大」,一名從事該領域的研究人員告訴媒體。
「小米手環的定位還是健康」,黃汪對手環做線下支付還是持保留態度。華米的團隊正在和小米的支付團隊緊密合作,做一些線上的支付場景。
但是在手錶上集成NFC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為Apple Watch很可能帶動整個NFC支付的上下遊配套設施以及用戶的使用習慣。而且屏幕將會提供更多身份驗證的選項。去年年底小米已經申請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根據一些其他申請企業的消息,央行的第八批支付牌照已經完成審核,進入流程的最後階段,近期就將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