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是在罵女人嗎?需要好好捋一捋。在《論語》陽貨篇中,孔子和幾個學生在討論一件事情,關於「君子尚勇乎」和「君子亦有惡乎」,我們來看下原文。
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上面原文,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出處。為了了解這句話的意思,自然就有必要對這段話認真解讀一番了。
子路問孔子,君子崇尚勇嗎?孔子說,作為君子以義為第一才是必須的。因為身為君子,如果只有有勇而沒有義,那他就會什麼都敢做,會成為禍亂社會的人。如果是小人的話,只有勇而沒有義,雖禍亂不了社會,但也會成為盜賊之流。
這時候,子貢接著問孔子,說那君子也會有厭惡之事嗎?孔子說,有厭惡啊,厭惡那些喜歡講別人缺點過失的人,厭惡老是毀謗攻擊上級的人,厭惡想做什麼就做,全不顧禮義廉恥的人,厭惡雖然果斷勇敢但不通情理,即使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人。
孔子反問子貢,賜啊,那你也有厭惡什麼嗎?子貢說,我厭惡學了別人一點學問然後就以為自己很懂的人,厭惡把不謙遜當成勇敢的人,厭惡說別人的缺點當成是自己正直的人。
孔子接著就說了,只有你這個學生和小人難以磨合啊,走的太近你又不會圓滑謙讓,離的遠了,你也一樣會怨恨他們。
後來,很多人都不讀《論語》了,導致硬生生的把女人當「女子」,於是,鬧出大笑話,笑了上千年。其實,真有讀《論語》的話,便會發現,原書中,很多地方把「女」作為你的意思在用。「女子」在這裡,非常明顯就是講「你這個學生」,因為其他地方,比如什麼「二三子」,那意思也非常淺顯,就是幾個學生。
本文是我在天涯的貼子《那些被我們誤解的國學》裡的一篇文章,這一篇,應該就算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最終極的解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