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終極解釋

2021-02-19 緣福堂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是在罵女人嗎?需要好好捋一捋。在《論語》陽貨篇中,孔子和幾個學生在討論一件事情,關於「君子尚勇乎」和「君子亦有惡乎」,我們來看下原文。

  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上面原文,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出處。為了了解這句話的意思,自然就有必要對這段話認真解讀一番了。

  子路問孔子,君子崇尚勇嗎?孔子說,作為君子以義為第一才是必須的。因為身為君子,如果只有有勇而沒有義,那他就會什麼都敢做,會成為禍亂社會的人。如果是小人的話,只有勇而沒有義,雖禍亂不了社會,但也會成為盜賊之流。

  這時候,子貢接著問孔子,說那君子也會有厭惡之事嗎?孔子說,有厭惡啊,厭惡那些喜歡講別人缺點過失的人,厭惡老是毀謗攻擊上級的人,厭惡想做什麼就做,全不顧禮義廉恥的人,厭惡雖然果斷勇敢但不通情理,即使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人。

  孔子反問子貢,賜啊,那你也有厭惡什麼嗎?子貢說,我厭惡學了別人一點學問然後就以為自己很懂的人,厭惡把不謙遜當成勇敢的人,厭惡說別人的缺點當成是自己正直的人。

  孔子接著就說了,只有你這個學生和小人難以磨合啊,走的太近你又不會圓滑謙讓,離的遠了,你也一樣會怨恨他們。

  後來,很多人都不讀《論語》了,導致硬生生的把女人當「女子」,於是,鬧出大笑話,笑了上千年。其實,真有讀《論語》的話,便會發現,原書中,很多地方把「女」作為你的意思在用。「女子」在這裡,非常明顯就是講「你這個學生」,因為其他地方,比如什麼「二三子」,那意思也非常淺顯,就是幾個學生。

本文是我在天涯的貼子《那些被我們誤解的國學》裡的一篇文章,這一篇,應該就算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最終極的解釋了吧。

相關焦點

  • 論「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經常被認為是孔子重男輕女,這是大大的誤會啊!因為孔子當時壓根就沒說女人。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孔子不還說嘛,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有好多人為孔子開脫,沒必要,在那個年代不可能有尊重婦女的思想,現代人當然就不能有「女子難養」的想法了。 有朋友留言說:下一期的作文題目已經幫老楊想好了,孔子說的是「女子難養」還是「汝子難養」呢?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本來是什麼意思?
    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此句出自《論語▪陽貨》。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原來是這個意思.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孔子這句話,把「女子」和「小人」並列「難養也」,誤導了很多人,成為輕視婦女、鄙視婦女最常用的一句話。在孔子生活的時代,「小人」的意思與現代完全不同。在孔子時期,「小人」的意思與人的道德、品質無關,比如,當時古文獻中「小人難保」「君子勞心,小人勞力」,這裡的「小人」,均是指地位低下的人、小民、小人物。所以,在商周時期,「小人」是指從事體力勞作、地位較低的平民,是王、侯、丈夫、士之外的普通老百姓,是相對於為政者、大人、君子身份地位的人的統稱。
  • 真正解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 俗話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啥意思?看完下半句恍然大悟
    孔子一生留下許多名言,其中就包括世人皆知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可謂是家喻戶曉。「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到底是何意思?有人曾指出,句中的女子是指「人主」身邊的臣妾,也就是「人主」所寵幸的人。兩種完全不一樣的說法,那麼「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到底何意?
  • 千古名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後面一句才是精華,卻鮮為人知
    今日,筆者便帶來了一句俗語「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後面一句才是精華,卻鮮為人知。現在的年輕情侶,每每和女朋友吵架時,總會故意調侃道:真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也有一些夫妻,遇到媳婦不講道理時,這句話同樣會隨口而出,那麼,在人們的觀念中,這句話中的「小人」是貶義詞,整句更不是一句好話,其實,一直以來,大家都理解錯了。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應該怎樣理解
    原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因為《論語》的這句話,有人就解讀為孔子歧視女性,甚至被認為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雖然很多人這麼認為,特別是現代人更加這麼認為,但還是有人在為孔子鳴不平。
  • 女子與小人難養
    (劉明武:<為孔子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中的「女子」非指「女人」>,收錄在《婦女研究論叢》1998年第4期。)竊以為除邢昺的意見有一定道理之外其他都不太具備說服力。關於「小人」,朱子《集注》說「此小人,亦謂僕隸下人」。日本學者豐幹認為指「凡俗下等之人」。(豐幹:《論語新注》,日本東洋圖書刊行會排印本,收錄在《無求備齋論語集成》第27函。)
  • 孔子的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突然發覺這句話非常正確。它沒有半點對女子的討厭,孔子在說真話。這句話出自《論語.陽貨》,孔子說一句很經典的話。我們簡單去理解會曲解孔子的真正意義。先解釋整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整句話的意思是說情操和修養的問題。大體意思是接近不會好好對你,遠離又很多怨言,這很明顯的情操和修養問題。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怎麼現在連養一瓶鮮花的時間精力都不願意給?最後,不堪承受每天都被打臉,乾脆連塑膠花也不敢見了。而這個flower plus是哪來的?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公司三八節延遲送到的禮物吧。畢竟這麼久了我都沒撩過什麼男人,哪裡會人給我送花。拆開一看連花瓶都沒有,再想起來第二天還要出差,更打消了養護它的念頭。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其實還有後半句,意思就完全不一樣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我們在電視裡面也經常聽到的,帶有對女性的貶低,所以這句人們所熟知的諺語,難道本意就是這樣嗎?
  •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孔子的《論語·陽貨》赫然記載著這樣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世人敬仰的孔聖人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這句話是否是孔子大男子主義的體現?其中有沒有歧視和看扁女人的意味?圍繞上述問題,後人口舌費盡,一幕幕沒有硝煙的話語之爭曾激烈上演或正在上演。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憑什麼?
    孔子認為:「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 乾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紀昀隨口附上,既俗又雅還經典!
    乾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紀昀隨口附上,既俗又雅還經典! 乾隆號稱「十全老人」,其實是一個十足的自戀狂。他平日裡也喜歡舞文弄墨,乍一看也算是一位頗具才情的皇帝。他與寵臣紀曉嵐有許許多多有趣的對聯,讓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時,也領略了乾隆君臣的才藝大比拼。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然後媳婦一個人出門去曬太陽,留下我一個人在廚房搗鼓點吃的填肚子,看著她離去的背影,我心裡暗暗發誓:女人,得罪不起啊……怪不得幾千年前的孔夫子就說「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END—
  • 《夫人你馬甲又掉了》: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難養」倒不是說女子不好養活,而是指她們很難有自己的浩然正氣,說簡單點就是,太寵溺她們呢,她們會驕傲自滿;太疏遠她們呢,她們又會嫉妒埋怨。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女子都「難養」的,大千世界,不乏有心胸開闊、一身正氣的女子,只是,相比較而言,「難養」的女子還是不少的,倒不是小菩抹黑女子(畢竟小菩也是一個女生),只是客觀評價而已。有一句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句話確實在理,相較於男子,女子確實是比較多話、易惹是非的,其實,男子中也有這樣的人的,不過,他們佔少數,所以就沒法兒成為典型。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養」,到底是指什麼?
    好了,孔子這段名言就說到這裡,我說它不是想說什麼是小人,也不是想為孔子的「歧視女性」平反,而是要聊聊我的老話題——開悟。說說我為什麼通過這句話,認為孔子是一位開悟者。開悟,用基督徒的話語講,就是重生。一般人以為,那都是和玄學、通靈、神鬼等沾邊的事,孔子「不語亂力鬼神」,怎麼就和開悟扯上關係了呢?我想說的就是這個。
  • 聰明的人,不與小人走得太近,不惹小人,惹不起,躲得起
    《論語》:「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翻譯如下:女子與小人,他們都很難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難養身、心、性、命,所以與之相處要有遠近分寸,太近了容易失禮,壞了規矩;過於遠離,又容易招致怨恨,而不利於儒學的傳承。
  • 對付小人需要祭起「屠龍刀」嗎
    今天講一下生活中難免都會碰到的「小人」,孔子他老人家早就說過,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君子與小人是他講述比較多的兩類人,尤其是小人最複雜、最傷腦筋,相信大家也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受過小人傷害,被小人使過絆子的朋友不在少數,那麼如何任何小人,又如何避免或者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