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原來是這個意思.

2021-02-08 悟實先生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孔子這句話,把「女子」和「小人」並列「難養也」,誤導了很多人,成為輕視婦女、鄙視婦女最常用的一句話。同時,也讓許多人認為孔子具有嚴重的男尊女卑、性別歧視思想。其實,就句話如果僅從現代漢語的角度去理解,的確是一句歧視性否定句。可按古漢語進行正確解讀,那我們就錯了。

在孔子生活的時代,「小人」的意思與現代完全不同。在孔子時期,「小人」的意思與人的道德、品質無關,比如,當時古文獻中「小人難保」「君子勞心,小人勞力」,這裡的「小人」,均是指地位低下的人、小民、小人物。所以,在商周時期,「小人」是指從事體力勞作、地位較低的平民,是王、侯、丈夫、士之外的普通老百姓,是相對於為政者、大人、君子身份地位的人的統稱。

而「難養也」的意思則要與「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放在一起考慮才能正確理解。「近之則不孫」是說如果過於親暱,他們就會缺乏恭敬;「遠之則怨」是說忽略或疏遠他們,會產生怨恨。所以,孔子在這裡所說的「遠」和「近」,是指把握好分寸、尺度的意思,君子對待民眾應當把握好不「遠」不「近」的尺度。

那麼,孔子為什麼要把「女子」與"小人"綁定在一起表述呢?這是因為孔子知道當時女性地位低,受教育程度低,很少參與社會公共活動,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群體,以及他對女性情感心理方面的認知,順理成章地把女性列入了「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的範圍。

因此,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從政治態度而言的,是說對」女子「和」小人"都應當心存一份敬畏,並沒有絲毫輕蔑、歧視的意味,反而從另一面體現了孔子對「女子」和「小人」的重視、關注和體察。

所以,「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的正確翻譯是,孔子說:「得到女子和庶民的擁護和支持並不容易,如果過於親暱,他們就會缺乏恭敬;而忽略或疏遠他們,又會產生怨恨。」

相關焦點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本來是什麼意思?
    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此句出自《論語▪陽貨》。
  • 論「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經常被認為是孔子重男輕女,這是大大的誤會啊!因為孔子當時壓根就沒說女人。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終極解釋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是在罵女人嗎?需要好好捋一捋。
  • 真正解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 俗話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啥意思?看完下半句恍然大悟
    孔子一生留下許多名言,其中就包括世人皆知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可謂是家喻戶曉。「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到底是何意思?有人曾指出,句中的女子是指「人主」身邊的臣妾,也就是「人主」所寵幸的人。兩種完全不一樣的說法,那麼「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到底何意?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怎麼現在連養一瓶鮮花的時間精力都不願意給?最後,不堪承受每天都被打臉,乾脆連塑膠花也不敢見了。而這個flower plus是哪來的?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公司三八節延遲送到的禮物吧。畢竟這麼久了我都沒撩過什麼男人,哪裡會人給我送花。拆開一看連花瓶都沒有,再想起來第二天還要出差,更打消了養護它的念頭。
  •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孔子的《論語·陽貨》赫然記載著這樣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世人敬仰的孔聖人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這句話是否是孔子大男子主義的體現?其中有沒有歧視和看扁女人的意味?圍繞上述問題,後人口舌費盡,一幕幕沒有硝煙的話語之爭曾激烈上演或正在上演。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應該怎樣理解
    原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因為《論語》的這句話,有人就解讀為孔子歧視女性,甚至被認為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雖然很多人這麼認為,特別是現代人更加這麼認為,但還是有人在為孔子鳴不平。
  • 孔子的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突然發覺這句話非常正確。它沒有半點對女子的討厭,孔子在說真話。這句話出自《論語.陽貨》,孔子說一句很經典的話。我們簡單去理解會曲解孔子的真正意義。先解釋整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整句話的意思是說情操和修養的問題。大體意思是接近不會好好對你,遠離又很多怨言,這很明顯的情操和修養問題。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憑什麼?
    孔子認為:「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 乾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紀昀隨口附上,既俗又雅還經典!
    乾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紀昀隨口附上,既俗又雅還經典! 乾隆號稱「十全老人」,其實是一個十足的自戀狂。他平日裡也喜歡舞文弄墨,乍一看也算是一位頗具才情的皇帝。他與寵臣紀曉嵐有許許多多有趣的對聯,讓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時,也領略了乾隆君臣的才藝大比拼。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然後媳婦一個人出門去曬太陽,留下我一個人在廚房搗鼓點吃的填肚子,看著她離去的背影,我心裡暗暗發誓:女人,得罪不起啊……怪不得幾千年前的孔夫子就說「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END—
  • 《夫人你馬甲又掉了》: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難養」倒不是說女子不好養活,而是指她們很難有自己的浩然正氣,說簡單點就是,太寵溺她們呢,她們會驕傲自滿;太疏遠她們呢,她們又會嫉妒埋怨。左丘容相當於是秦苒的學姐,她們倆同一個老師(廖院士),而且這個老師還是一位特級研究員。左丘容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得到廖院士的信任,而秦苒呢,就用了幾天;而且左丘容用了兩年的時間,在反應堆上面也只能打個下手,但是秦苒卻可以直接去配原料。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養」,到底是指什麼?
    好了,孔子這段名言就說到這裡,我說它不是想說什麼是小人,也不是想為孔子的「歧視女性」平反,而是要聊聊我的老話題——開悟。說說我為什麼通過這句話,認為孔子是一位開悟者。開悟,用基督徒的話語講,就是重生。一般人以為,那都是和玄學、通靈、神鬼等沾邊的事,孔子「不語亂力鬼神」,怎麼就和開悟扯上關係了呢?我想說的就是這個。
  • 「女子無才便是德」 原來是這個意思!
    說真的,真正重德的女子她一定不重色,她也不重才。有一句話大家可能都聽過,但是都有錯解,叫做「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無才不是說真的沒有才,是她心裡沒有把才放在心上,這叫無才,心中無才,即使是才藝很高,她也不覺得自己有才,這叫無才,謙卑到極處。這個才就是德,她的德是什麼?謙卑。很多人都把這個錯解了,現在需要正名。這麼好的東西你把它歪解了、錯解了,把它打入死牢了,不去學習了,多可惜。
  • 聰明的人,不與小人走得太近,不惹小人,惹不起,躲得起
    《論語》:「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翻譯如下:女子與小人,他們都很難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難養身、心、性、命,所以與之相處要有遠近分寸,太近了容易失禮,壞了規矩;過於遠離,又容易招致怨恨,而不利於儒學的傳承。
  • 生活中常用的古語,您真的懂它的意思嗎
    中華語言博大精深,有時候同樣一句話用在不同的語境,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但很多的時候,我們在沒有理解透徹它的意思,或是斷章取義,肆意使用古言名句,曲解了古人的原意,也弄得貽笑大方。這裡的「天」說的也不是「老天爺」的意思,而是指「天災」。所以「人定勝天」所揭示的道理是:只要我們進入到「定」的狀態,找回「真我」,就能克服困難,戰勝「天災」。女子無才便是德自古以來人們都以為這句話是大男子主義下的產物,專門用來貶損女性!然而這句話的意思與之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