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糟心的美國食品

2021-02-16 The Witch Garden

今天早上很不開心,因為沒喝咖啡,前兩天喝的咖啡裡沒放糖,為了健康,最近在嘗試戒甜食。打開冰箱,腦袋裡跳出的都是荷爾蒙激素殺蟲劑。糟心,關上冰箱。

 

其實家裡的食物已是市面上品質很好的了。堂哥的老婆妮可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德國血統。她深知美國的食品安全糟心程度,所以儘量都買有機食品。10歲的安娜對堅果過敏。我之前在GE的頭兒對麵粉過敏,曲奇麵包麵條啥都不能吃。我每次給她零食時,她總問成份什麼,然後十有八九都說我不能吃。每次我都笑她(現在想想自己很過分)。我曾在學校餐廳打工,服務於大型活動用餐,看到賓客的食物要求清單五花八門,什麼gluten free,什麼vegan和vegetarian,  還有這過敏那過敏的,看得我頭大,心想美國人怎麼這麼作呢,怎麼會對花生、麵粉、堅果、雞蛋這些玩意兒過敏呢?後來妮可告訴我,都是美國的食物害的。你們中國人現在很健康沒我們這些毛病,有賴於你們的飲食習慣和食品安全,一旦美國食物和飲食習慣襲卷中國,你們的健康也會像我們一樣完蛋,我不希望看到這個。

妮可的話跟我在國內時的認知相反。那時我覺得美國是天堂,物價便宜食品安全。2012年第一次來美國的時候,我在舊金山的一個華人超市買了一磅新鮮的車釐子,回到車上就開心地吃起來,以為美國不用農藥的。現在回想只覺無知。

上個月妮可查出有Celiac disease, 就是身體對含穀物過敏症。對於一個德國裔來說很慘—她幾乎不能吃德國食物了。她很傷心,剛開始我不能體會,她說現在告訴你你再也不能吃中國菜了,你會怎樣。我瞬間閉嘴。前段時間在Netflix上看了個關於食物的系列紀錄片叫Cooked, 一名雀巢公司的食物科學家(姑且這麼叫吧)說,有一次在紐約Greenwich Village走的時候,看到一家冰淇淋店的招牌上寫著gluten free。他笑了,冰淇淋本來就不含穀物,自然都是gluten free的啊。一次課上,同學Andrew帶了他老婆烘培的曲奇給大家,一個女生立刻問是Gluten free嗎。可見,吃貼上標籤的食品成了一種跟風。這風也不是白跟的:在食品的包裝上每多一個認證,價格就節節上漲。


從左到右標誌分別是:有機認證、無轉基因、無穀物

 我在美國從不喝酸奶,倒不是因為不喜歡,是因為買不到普通的,脫脂成分從10%,50%,98%,100%,應有盡有。即使去Whole Foods 和Trader Joe's(美國兩家我最喜歡的超市,都以賣有機食品出名。前者還以貴出名,後者小而精)也是如此。我覺得很噁心:廠家究竟做了什麼把牛奶裡脂肪控制如此精準,放了什麼化學成分,剩下的牛奶裡還能有什麼?

 

2014年剛來後的兩個月,臉上狂長痘,我一直歸咎於學業壓力大。前兩天跟Vika聊天(她是Vika's essential 純有機植物護膚品的創始人,已經快60了,還美得跟少女優雅得跟赫本似的。我正在使用她的產品,空瓶後仍覺好的話,我會介紹給大家),她說,這裡的食物才是罪魁禍首。你一定要非常注意你吃的東西。每個人都想追求好的生活,美國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你必須非常聰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Vika是17年前來的美國)。尤其是食物。你看這裡的食物(當時我們就在whole foods market),不要以為你在whole foods買食物就安全了,你要留心標誌,看到底是不是有機食品。Whole foods 是大集團公司,他們最關心的會是客戶的健康嗎?

 
Vika本人。我要是快60歲像這樣也會樂得合不攏嘴

她讓我把接下來兩周放進自己嘴裡的食物都記下來。觀察自己吃了什麼。Vika又告訴我,千萬千萬不要吃任何精製含糖食品。我說,我不吃啊,我咖啡裡放的糖都是有機純甘蔗糖 (raw sugar)。美國的咖啡廳裡提供的糖一般不下五種,只有少數好咖啡廳會提供raw sugar。大部分人都喜歡用糖替代品substitute,沒有卡路裡的甜味劑。美國人想吃糖但又怕卡路裡,商家才製造出這種鬼東西。就像Diet Coke,不含卡路裡的可樂,鬼知道裡面是些什麼玩意兒呢。她說,raw sugar也不要吃,因為你的身體無法吸收。

 

聽她一說,我心裡一緊。我一直很重注健康飲食,儘量買有機食品,不吃垃圾油炸食品。但想想昨天我的咖啡裡加的糖,吃的巧克力,曲奇,冰淇淋,墨西哥玉米薯片(有機的!),牛肉乾(吃草長大的牛!),還是覺得身體裡面充滿了垃圾。

 

昨天是我去了家新圖書館還書。結果發現這個圖書館竟然有中文書!中文書!!!超級開心,立刻抱了幾本回家。其中一本是一個日本醫生寫的《咖啡排毒法》。2010年該書出版時,作者已74歲高齡,仍每天在醫學界工作,據說三分二在紐約,三分之一在日本。這本書介紹的是咖啡灌腸法,在此不做討論。大家都知道咖啡的諸多好處,比如提神,消除疲勞,促進排尿,增加肌肉收縮,活化運動機能等。作者說,如果因此就放心大膽飲用咖啡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林。用量的問題在此也不做討論,說安全問題。

在美國咖啡垂手可得,也是我喜歡美國的原因之一。除了星巴克、Dunkin Donuts(個人很不喜歡)全國連鎖店外,每個加油站、便利店都賣咖啡,99美分就能買到一大杯。辦公室大多提供免費咖啡。第一天在GE上班時,我特興奮去接免費咖啡,結果差點吐出來。但還是每天堅持,畢竟是免費的咖啡因嘛。後來發現樓下咖啡廳供應1美元的星巴克後,自然每天都買星巴克了。作者說,如果你買的是有機咖啡豆自己磨自己煮(美國超市裡都有免費研磨機,我很享受那把咖啡豆研磨成粉芳香四溢的時刻。),不放糖和奶(奶精和half and half就更不用說了),你也許能享受咖啡帶來的好處。但要知道,咖啡果是非常容易招害蟲的,農民為了節約成本,打了殺蟲劑也很自然。那麼,想想那些99美分和辦公室的免費咖啡的咖啡豆來源吧。忽然想到以前一個同事每天至少在辦公室喝6杯咖啡,我不忍再想下去。更不要提,在國內最流行的雀巢速溶咖啡了,作者說速溶咖啡用的是質量最差的咖啡豆,而且有各種添加劑和防腐劑。還有,咖啡和糖是很差的組合,前者讓身體脫水而後者讓鈣質流失。看完這本書,我決定以後只喝美式。當然在湖邊觀看金黃色樹葉時,可以獎賞自己一杯南瓜拿鐵。

 

2013年暑假和J先生一同來美國,去拜訪他佛羅裡達的奶奶時,已是中午。老人家一個人住,當時還有一個小男孩在,大概10歲的樣子。大中午的完全沒有開飯的跡象:老人家悠閒地坐在搖椅上和J先生聊天,小男孩在吃零食,都是薯片、小餅乾和糖果。過了一小時,想必沒人來招待我這位客人,就跟小男孩一起吃零食當午餐了。這樣的午餐對他們已經習以為常了。美國學校給孩子們中午吃的不是披薩就是三明治,偶爾加個薯條。難怪歐巴馬老婆一早就要改革學生的午餐。但聽堂哥家10歲的小蘿莉天天抱怨午餐,就知道米歇爾沒有成功。

 

我接觸到的很多美國人不吃早飯,中午就隨便吃點披薩或沙拉,晚上回家來頓大餐,再伴個啤酒和紅酒來助興。這跟我們提倡的「早餐吃的像個皇帝,晚餐吃的像個乞丐」完全相反。去超市買東西,分量都是一大坨!只想吃一點點?對不起,你得買一大桶。美國人家裡有個地方叫pantry(食物儲存室),這個功能區域在中國家庭是不存在的。美國人一去超市就扛一堆東西,蘇打水啊薯片啊糖果啊都是最大罐的往家裡買,所以需要一個食品存儲室。有一天妮可真誠地問我,請你告訴我,你媽媽是怎麼做到每天都去市場買新鮮菜的。我無言以對,這不需要什麼竅門兒吧。中國人很自然每天做的事情,美國人不能理解,跟小時候耳濡目染有關。再就是美國人家的冰箱,他們的冰箱很高級,幾乎是國內普通冰箱的兩倍大。而且家裡絕對不止一個冰箱。一般地下室有個相對小的冰箱,有時再加個冰櫃!寫下這些文字時,我心裡很難受。可想可知,一個美國家庭裡存儲了多少垃圾食物。

 

在美國非常注重飲食的人也是有的,比如我的前任,義大利裔。 他從來不去麥當勞肯德基賽百味,總之絕不吃快餐。買魚和海鮮一定是wild caught(海裡打撈),不能是farm raised(農場養殖),買牛排要是grass fed(吃草長大的,而不是籠子裡過一輩子),絕不吃冷凍食品(冷凍食品可謂美國家家必備啊,從蔬菜水果到肉類披薩漢堡,全有速凍的!)。但他做飯真的是一流水平,他說,做一頓好飯從選用新鮮的食材開始。所以從不囤積食物,要做飯時才去現買食材。那時我覺得他實在是太作太麻煩太難搞了,每次因為他保持對食物的高要求而我餓的要死只想吃個垃圾食品時,我就想暴揍他一頓。現在想想這美國這麼水深火熱的食品環境中保持警醒不妥協也是有必要的。

 

那我為什麼要死氣白賴留在這裡呢?美國人大都laid back(中文翻譯是閒散的,單詞本意為向後躺,譯意你也許更能理解這個詞),一般中產階級人家都有前院和後院,種上花花草草情致備增,還有patio(中文翻譯是露臺,但不能完全達意),放上遮陽傘和休閒座椅,春夏秋的周日在家裡辦個小party,請朋友來喝個紅酒下個棋扯個淡還是很愜意的。後來這種聚會參加多了,我也愛上了cheese和olive(起司和橄欖,爬梯開胃菜必備)。再就是辦趴體的時候,女主人不用累死累活的,她們都提前把酒水小吃擺好,選好音樂等著客人來,客人會一人帶點東西,所以女主人也能跟大家胡侃和放鬆。想想在國內,如果家裡要招待10個人,我媽恨不得用一星期去準備,當天除了廚房外你是看不見她身影的。


Karen的前院。我喜歡坐在臺階上喝咖啡


表哥的前院。我喜歡在這裡吃早餐

 

教育、就業、醫療保險、種族、毒品、酒精、槍枝等等,都是美國棘手的問題。下次再為大家一一介紹。

 


今天給自己做的午餐。有機Kale(紫衣甘藍),有機茶,有機椰子汁。



❤️請掃二維碼打賞為我的有機食品做貢獻❤️我要養好身體養好心情繼續為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衛龍辣條登上美國奢侈食品的逼格之路 營銷手段令人臣服
    我給滿分!人們在吃得津津有味的同時,伴隨的陰影和顧慮一直是辣條的食品生產衛生、安全問題。新包裝上線亮瞎眼,登上美國奢侈食品榜單為了擺脫「made in 學校門口小賣鋪」的形象,衛龍新包裝的推出、全新的產品廣告更是讓人眼見一亮,《舌尖上的辣條》看來即將火遍全球。你以為衛龍只在國內火嗎?
  • 令人驚嘆的食品包裝設計
    在超市的陳列架上,我們會經常看到富有設計感的食品包裝,這些優秀的設計體現了設計師對於生活的理解,下面讓我們來欣賞充滿細節的優秀的食品包裝設計吧!說起咖啡,大家都不陌生,它不僅是都市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戶外登山愛好者在登山時享受自然風光的必需品。來自日本的戶外咖啡品牌YAMA,其包裝設計受到 70 年代的戶外登山運動用品的啟發。
  • 解決冬日糟心事!這些實用小物,讓你的冬天很暖很溫柔
    今天口袋君就來給大家種草一波解決冬日糟心事的實用小物——讓你在這個冬天,過得很暖很溫柔冬日最不可缺的就是羊絨大衣和毛衣,最糟心的也是衣服粘毛起球,深色的大衣黏上細細的絨毛,毛衣擰起一顆顆球球...無論怎麼洗都看起來髒髒的。
  • 美國十大寵物食品公司
    根據Petfood Industry最新數據,這10家寵物食品公司在美國公司2019年的年收入中名列前茅。 1. 瑪氏 Mars Petcare Inc. 瑪氏寵物護理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寵物食品公司。近50個寵物食品品牌包括5個價值10億美元的品牌。
  • 韓國食品熱潮席捲美國 銷售額頻創新高
    中新網11月20日電 據韓媒報導,韓國食品(K-Food)熱潮席捲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銷售額頻創新高,人氣不斷。  當地時間10月31日下午2時左右,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大型倉儲超市Costco裡,當地人羅傑一邊往車上裝韓國的辛拉麵,一邊豎起大拇指。 他說,「我很喜歡拉麵和燒酒的組合。每次去Costco時,我都會買韓國食品」。  現在,韓國拉麵在美國大型超市中已經作為主要類別佔據了一定位置。韓國酒類、零食等產品也在美國的韓國超市等熱銷。
  • 美國特色的食品安全問題
    大面積佔據店堂的是一架子一架子的袋裝、罐裝加工食品,什麼沙丁魚、酸黃瓜、鷹嘴豆、午餐肉…… 90年代在國內吃到來自國外的罐頭食品,那時候還覺得稀奇。但到了美國,印象反轉。 /網絡圖Whole Foods倒不說像國內的菜市場,但櫃面的生鮮供應更多了,零食架區突出擺放原味乾果食品,大量提供無轉基因、不打農藥、無激素和添加劑的有機食品。
  • 多特瑞援助美國食品與護理聯盟建設經適房項目
    美國食品與護理聯盟(The Food and Care Coalition)新項目已破土動工,該項目將有助於解決猶他「這一項目彌補了我們社區的巨大差距,」食品與護理聯盟執行董事布倫特·克雷恩(Brent Crane)介紹說,「目前,我們組織正處於負擔危機之中,因為猶他縣已經沒有保障住房了。這是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來關注的問題,非常感謝多特瑞和VanCon、HomeAid、Edge Homes等慈善組織以及普羅沃市和猶他縣所有願意一起努力改變現狀的捐贈者。」
  • 從美國的轉基因蚊子到轉基因食品,轉基因真的安全嗎?
    8月20號,美國批准釋放7.5億隻轉基因蚊子,目的是為了減少蚊蟲傳播的疾病,並宣傳該項嘗試對人類沒有影響。看到這個新聞的第一時間,我真的想問,你是哪裡來的信心,這個實驗對人類沒有任何影響呢?美國從上個世界弄出轉基因食品以來,就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極大的爭議,支持與反對的聲音從未斷絕。現在他們又將轉基因的目光瞄準了動物。基因是生物醫學界最令人著迷的話題,自然界所有生物都是基因表達的結果。可以說,基因和自然界相互影響,才造就了人類社會。從最初的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到現在的人類基因圖譜計劃,人類認識基因,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 綜述: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褒貶不一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 綜述: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褒貶不一  新華社記者劉石磊 林小春  美國農業部近日發布轉基因食品標識最終版規定,要求從2020年1月1日起,含轉基因成分5%以上的食品以適當方式標註轉基因信息。
  • 糟心!買回家的空調是三年前生產的,能退換嗎?
    糟心!買回家的空調是三年前生產的,能退換嗎?買食品時,通常大家都會看一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但是買家用電器時,你留心過生產日期嗎?在各式各樣的促銷和特賣下,李某貨比三家,精心挑選了一臺家用空調,買回家安裝時卻發現新到手的空調是三年前生產的,李某越想越糟心,在找商家協商無果後,李某將商家訴至法院,要求更換近期生產的空調……
  • 十大公司壟斷整個美國食品行業
    雖然它是瑞士的企業,但是它在美國擁有龐大的市場,雀巢在全球有500多家工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製造商,雀巢最初是生產嬰兒食品起家的,在它旗下有咖啡的連鎖店、冰淇淋、巧克力、營養食品、礦泉水等等。第五家公司就是瑪氏食品,瑪氏食品是美國的一個世界級的食品加工公司,它們的產品包括巧克力、口香糖、糖果以及寵物食品,在2014年寶潔食品把旗下的寵物食品賣給了瑪氏食品,大家應該記得瑪氏食品在中國有幾個知名的品牌,比如說德芙巧克力,士力架,箭牌口香糖等等。
  • 美國公認的10種垃圾食品,現在知道還不晚!
    我們身在的美國是垃圾食品的天堂,要想減肥必須勒緊褲腰帶,屏蔽各種快餐店和高熱量甜品的誘惑。美國營養網站(Authoritynutrition)報導了全美最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垃圾食品」是指營養價值很低的加工食品,這些食品原材料不僅熱量高,而且還會導致一些病症。那麼下面這些垃圾食品,你都吃過多少?
  • 美國疫情如此嚴重,那麼美國出口的食品是不是有病毒風險?
    從北京新發地的疫情來看,從國外進口的食品,尤其是冷凍海鮮食品,存在病毒風險。 一、食物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可能被病毒汙染。 病毒汙染了食品或食品包裝材料之後,在常溫下可以存活的時間相對較短。但是在低溫下,病毒存活時間較長。
  • 70歲美國大叔開了家過期食品超市,專賣過期食品,買的人絡繹不絕,很多人慕名而來...
    還有個官方網站。。。美國式浪費。。。美國食品浪費的數量令人震驚, 在美國生產的食品的31%被浪費掉,損失高達1616億美元。。。美國的一個四口之家一年可以丟掉超過半噸的食物,在食物生產方面,雖然美國是世界上最富足的國家,但是仍然有六分之一的人在挨餓。。。
  • 福奇:美國疫情嚴重程度「令人震驚」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持續加重,累計確診病例正逼近1500萬,死亡病例超過28萬。而美國專家繼續警告說,更嚴峻的考驗還在前面。 據美國媒體報導,7日美國住院病例為102148例,連續第六天超過10萬例。上周美國死亡病例在15000例左右,為4月以來新高。
  • 美國肯德基後廚被曝光,令人作嘔,垃圾食品終變垃圾?
    這則視頻記錄了美國當地一家KFC閉店時後廚整理廚房的場景,鏡頭對準了KFC的工作人員,視頻剛開始,攝影的人對著工作人員發問「關於KFC,你有什麼要讓全世界知道的?」但不管這個視頻是真是假,食品安全都足夠引起我們的重視了,尤其是像KFC和麥當勞,餐飲巨頭尚且如此,其他餐廳能好到哪裡去?
  • 在美國蔓延的新冠狀病毒危機也是食品危機
    在最近的《紐約時報》專訪中,呼籲開展一項大膽的新聯邦緊急食品計劃,著名廚師和人道主義者若澤·安德烈斯,引用了18世紀法國烹飪思想家讓·安德萊姆·布裡拉特·薩瓦林的話。由於新冠狀病毒危機使大多數美國人呆在家裡,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有足夠的食品存放在儲藏室,而且雜貨能夠在幾小時內送到家門口。
  • 非常時期,美國UANI組織給伊朗「使絆子」的操作令人不齒
    原標題:非常時期,「使絆子」的操作令人不齒自2月19日宣布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以來,伊朗疫情形勢近期急轉直下,成為國際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美國總統川普也於2月底聲稱「只要伊朗求助,我們願意提供幫助」。對此,伊朗總統魯哈尼回應稱,如果美國政府真心想幫忙,那麼至少應該先解除對伊醫療制裁。與此同時,據美國「截擊」(The Intercept)網站披露,美國一家與政府關係密切的遊說組織正在「點名」呼籲多家大型醫藥公司「切斷與伊朗的生意」。
  • ...公司於近日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美國FDA」)籤發的...
    【健友股份:獲得美國鹽酸吉西他濱注射液藥品註冊批件】健友股份公告,公司於近日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美國FDA」)籤發的鹽酸吉西他濱注射液,200mg/5.26mL,1g/26.3mL,2g/52.6mL的ANDA批准通知(ANDA號:212129)。
  • 多少天才女性,被逼成了糟心的家庭主婦?
    今天要聊的這部電影《伯納黛特你去了哪》,她不僅展現了一位天才女性的痛苦,也提出了一個社會問題:有多少天才女性,最後被生活逼成了糟心的家庭主婦?伯納黛特你去了哪兒?電影到了這裡,在展現一個傳統的美國中產階級圖景:丈夫高知、多金,妻子辭掉工作照顧孩子,每天想得就是怎麼樣在社區聚會裡更受歡迎。但在這群努力尋求受歡迎的人群中,總有幾個是遺世獨立的,她聰明、敏捷、善良,但一直與這個氛圍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