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直擊 | 17年後再上「戰場」,溫嶺松門醫學觀察站「指揮官...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20-01-29 07:2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趙靜 |通訊員 江文輝

王雲鵬(右一)與醫務人員商討如何使醫學觀察站工作更規範。

17年前,他作為一名瀋陽空軍軍醫,主動請纓支援駐地,抗擊非典,榮立二等功。

如今,疫情來勢洶洶,他已褪下戎裝,卻不改軍人與醫生的本色,再次走上抗擊病毒的前沿。

身為溫嶺市松門鎮黨委副書記,王雲鵬義不容辭地肩負起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溫嶺松門醫學觀察站「指揮官」的責任。「我有過抗擊非典的經歷,有經驗,由我來坐鎮,群眾和政府都比較放心。」他說。

觀察站裡居住著36名與確診病例及高度疑似病人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員。從大年三十開始,王雲鵬吃住都在站裡,他和工作人員住在3樓,隔離觀察者住在3、5、6、7樓,中間用一個木架子隔離開,木架子上開了一扇小門供進出。恰逢春節,木工師傅不好找,隔離木架還是王雲鵬和工作人員們一起動手做的。

由於醫學觀察站由一家商務賓館臨時改造設立,不具備相應設施,也未設立相關制度。在王雲鵬看來,凡事都得有個章程。如何使醫學觀察站更加科學、更加規範,自己有經驗。到崗的第一時間,王雲鵬便與站內工作人員一起制定觀察站制度,「站長負責什麼,醫生、護士、安保、保潔各自負責哪塊工作,都要明確下來,責任明晰了,流程清楚了,也就好辦了,工作才能順利開展。」在溫嶺市下發觀察站管理要求後,王雲鵬更是在要求的基礎上制定更加詳細的規則。

站點裡設有臨時辦公室,王雲鵬每天6點起床後,就來這裡與醫護人員碰頭。每天頭一樁大事,就是測量隔離人員的體溫。「過了一晚上,群眾的身體情況有沒有發生變化,這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王雲鵬翻開桌上的一疊文件,這是為隔離人員建立的檔案,一人一檔,一天兩次量體溫,每次情況都詳細記載在內。

對待病毒需要雷厲風行,但對待群眾要和風細雨。工作人員除了關心隔離人員身體,也關心他們心理情況,「我們每天都會跟隔離人員溝通,詢問他們有什麼需求,合理的要求儘可能滿足他們,使他們在隔離期間過得舒心安心。每個房間有電話,也有的跟我們加了微信。有的喜歡泡茶,叫家人把茶具送過來,還有送衣服、送吃的很多,總體情況還好。」

觀察站每天需要消毒2-3次,開頭兩天,消毒人員沒有到位,王雲鵬便擼起袖子自己上陣了,「我們沒有防護服,這是冒風險的事情,讓誰來都不合適,那就我來。我是軍人,更是黨員。」

我是軍人,更是黨員。

一句話,擲地有聲。

27年黨齡,16年軍人生涯,有些責任和擔當是刻在骨子裡的。

王雲鵬的女兒小曼今年剛上大一,她也是一名醫學生,她說,「未來,我想走我爸爸曾經走過的路,成為一名醫生。」

1580254050000

相關焦點

  • 溫嶺松門醫學觀察站「指揮官」17年後再上「戰場」
    1月29日上午,松門醫學觀察站裡,松門鎮黨委副書記王雲鵬和醫護人員說。大年三十,松門鎮將醫學觀察站設在一家商務賓館裡,王雲鵬擔任醫學觀察站的「指揮官」。17年前,他作為一名空軍軍醫,在一線抗擊非典近一個月,榮立二等功,有著豐富的經驗。目前,松門醫學觀察站裡居住著37名與確診病例及高度疑似病人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員。
  • 萬仁道防疫一線勇擔當
    萬仁道防疫一線勇擔當》。萬仁道是南昌高新區麻丘鎮衛生院的一名退休醫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他主動請纓,來到當地的集中留置觀察站這個最「危險」的地方工作。兩個月的時間裡,他用責任與擔當,守護著當地百姓的生命健康與安全。
  • 《巔峰坦克》12月17日版本更新,載具重鑄煥新生,雙指揮官攜手上陣
    指揮官可對首批開放的部分軍需與頂級載具進行重鑄,重鑄後的載具將突破5階的桎梏,獲得額外的屬性提升,根據每輛載具的特色增加適應戰場的能力,從此開啟新的篇章。戰場直播搶先看 觀戰系統開啟好友功能將在本周迎來重大更新。為了讓指揮官們可以更直接的關注好友戰鬥情況,本次版本更新中,新增了好友觀戰系統,可以通過好友頁面點擊正在戰鬥的好友進入好友戰場,觀看戰鬥情況。
  • 河南靈寶女醫生:剃光長發 17年後再上阻擊疫情一線
    彭莎莎(左)在工作一線人民網鄭州1月31日電(記著王玉興)「融入疾控二十餘載,十七年前抗擊非典猶如昨日,而今『武漢肺炎』來勢洶洶,戰『疫』路上,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剪去頭髮,也沒有太難看……」近日,河南省靈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女醫生彭莎莎在微信朋友圈貼出了這樣的文字,並配上自己剪去長發的光頭照片,引發網友關注。彭莎莎是靈寶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副主任技師,親身經歷過17年前的非典戰役,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阻擊戰,她依然衝鋒在前。根據以往的經驗,她深知細節決定成敗。
  • 《第一戰場指揮官》看完就書荒的小說,太精彩了
    《第一戰場指揮官》退戈元寶得碎碎念一開始這本小說的題材讓我望而卻步,戰爭,星際,機甲,全都是我不感興趣也沒涉及的領域。但是,還是那句老話,人類是逃不過真香定律的。可惜,她體力是弱項,雖然前面模擬戰場表現得很好。體能測試分值都被扣光,成為了一個有名的0分學員,邁入了大學。戰爭戰場戰友連勝在大學一邊鍛鍊體力,一邊給自己刷分。只有刷分才能參與模擬戰爭。
  • 南嶼派出所所長吳金耀:抗疫一線的「拼命三郎」
    福州晚報記者 程明 徐文宇 文/攝  人物名片:吳金耀,1973年出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1993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福州市公安局南嶼派出所所長。從警27年來,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獲評全省公安機關「清網行動」先進個人、地市級「嚴打」先進個人、優秀公務員等,還是福州市公安局2000年度十佳交警之一。
  • 退戈20本小說:古言《深藏不露》星際《第一戰場指揮官》看了嗎?
    《第一戰場指揮官》古代女將軍魂穿未來軍校學生,憑藉天賦和經驗,打臉逆襲的故事。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校內拉練,每一次訓練都是一個副本。文章中人物對話、配角的人物刻畫都極為精彩。得益於作者的文筆和邏輯,讓女主打臉的過程看著很可樂,不會覺得尷尬,最後的結尾稍顯無力。
  • 上海浦東機場「防輸入」一線直擊
    上海浦東機場「防輸入」一線直擊 02:45 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部署,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從3月28日零時起,對所有入境來滬人員一律實施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健康觀察
  • 他們帶來了365個祝福|互金觀察站
    來源:互金觀察站編輯 | 嫣然365個祝福有一種節日叫春節,有一種問候叫祝福,鼠為生肖之首,在這個團圓的的日子,互金觀察站邀請了娛樂圈、金融圈和媒體圈大咖,為您送去新春的祝福他,連續23年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他的一首《365個祝福》成為大眾新年最好的祝福,他的代表作《北京的橋》《同一首歌》《常回家看看》也成為經典。他就是我們熟悉的歌唱家蔡國慶。他,是歌手,是演員,他曾在《大明風華》《那時花開月正圓》《你和我的傾城時光》等熱播劇中均有出色出演,並獲得2018年白玉蘭最佳男配角提名。
  • 張黎:從脫貧戰場到防疫一線
    原標題:張黎:從脫貧戰場到防疫一線 走田間、進羊圈、鑽樹林、入農家,風雨無阻。這是貴州省岑鞏縣新場村第一書記張黎近兩年來的每日「必修課」。只要是村民的事,他都有求必應。而這些天,流行病學調查、病毒採樣、核酸篩查成了他的日常工作。從脫貧攻堅戰場「無縫銜接」到疫情防控一線,他「逆行」而上,衝在最前面,用「疾控人」的一絲不苟詮釋著一名黨員的擔當。
  • 120後有130?上海浦東機場「防輸入」一線直擊
    120後有130?——上海浦東機場「防輸入」一線直擊  新華社上海3月28日電(記者何欣榮 吳宇 陳杰)境外疫情不斷蔓延,防輸入成為戰疫關鍵。27日,新華社記者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實地了解「國門」一線的防控流程。無論是流行病學調查的「靈魂三問」,還是分流處置的「130模式」,都在為防輸入工作增加安全係數。
  • 文職博士後張章:12年後,他終於和戰友並肩上戰場
    12年後,他終於和戰友並肩上戰場——文職博士後張章的戰疫故事■中國軍網記者 馬嘉隆 解放軍報記者 邵龍飛 特約記者 張振威張章在帳篷裡做實驗。那天,是張章來武漢後,第一次向他的博士生導師陳薇院士當面匯報工作。令他沒想到的是,陳院士第一句話是問他的身體情況。大年初四趕到武漢後,由於任務量大,再加上穿著防護服工作大量出汗而導致的輕微脫水,短短數天,張章就瘦了近10斤。
  • 告訴你五個《第一戰場指揮官》中直抨人心的瞬間,你知道嗎?
    今天要和大家聊一聊《第一戰場指揮官》中看到第一眼就打了內心一記「重拳」的那些經典。個人認為這本小說可以看作是星際類小說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了(另外看過一本《穿越未來之男人不好當》,但是作者汝夫人好像「苟了」,到了1400多章就沒了後續,抓心撓肺)。說回主題,《第一戰場指揮官》中的連勝將軍真的是多少人的「女神」,故事秉承著作者退戈的「難拯救的言情線」,甜很少,但不是沒有,讀者們擦亮雙眼去找吧。
  • 二戰德軍王牌指揮官馬克思·溫舍上校卡昂之戰擊毀盟軍兩百輛坦克
    馬克思·溫舍上校1914年4月20日出生在德國卡迪茲郊外一戶農村家庭,18歲正式加入當地的黨衛軍民兵組成預備役,同時1932年加入德軍希特勒青年團,希特勒青年團當時與黨衛軍正規部隊只有一線之差,這個單位主要為了在全國選拔而來優秀青年進行訓練之後,歸入黨衛軍正規軍事單位之中,是一條德國黨衛軍完整兵源鏈條的組成部分之一,1933年進入黨衛軍現役後,開始接受士官訓練
  • 【中國夢·踐行者】與17年前一樣,她在荊州最後的戰場「粵」戰越勇
    【中國夢·踐行者】與17年前一樣,她在荊州最後的戰場「粵」戰越勇金羊網  作者:餘燕紅  2020-03-29 盧慕榮一直走在重症監護學科的前沿
  • 狙擊手最大禁忌,上戰場後絕對不能碰
    導語:狙擊手最大禁忌,上戰場後絕對不能碰,一碰大概率會喪命狙擊槍是部隊中最獨特的兵種,他們比特種兵還特種兵,擁有一身高超的本領,能夠進行單兵作戰也能跟隨小隊作戰。通常狙擊手的任務要麼是打擊敵人的指揮官、機槍手、主要火力點,或者是掩護部隊撤離,通過精湛的槍法阻止敵人繼續追擊,往往要想達成這點,需要極高的膽識以及應變能力。一般王牌狙擊手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作戰方式,它們都是平時作戰積累的經驗,所以這些士兵的價值極高,有錢也無法培育出來,還得花費大量的時間。
  • 雅培醫學營養再次捐贈全安素馳援一線
    根據最新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對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一線工作者的飲食營養建議》的指導(以下簡稱:《建議》),一線醫護人員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同時工作強度大、所以建議每天額外補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特醫食品),用以保證其每日的營養需求。
  • 衝鋒,這裡就是戰場!(一線抗疫群英譜)
    2月17日上午,1200名軍隊醫護人員先後乘運輸機和火車抵達武漢。至此,軍隊增派的2600名醫護人員已全部投入援鄂抗疫一線。「全軍要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統一指揮下,牢記人民軍隊宗旨,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習近平主席對軍隊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SD敢達OL》時代的傳承者 裡歇爾指揮官型
    進行了少數量產後,於第二次新吉翁戰爭結束後配備了包括指揮官型在內的8臺到郎德·貝爾隊所屬的強襲登陸艦「擬·亞加瑪」上。 與Z plus系列和靈格斯的支援武器系統不同,在靈活運用可變機構的基礎上,成功對格利普斯戰役時期被擱置的ZⅡ開發計劃進行量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