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從江淮大眾到大眾(安徽)「三個大眾」的平衡與博弈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21深度|大眾安徽,前世今生

隨著大眾(安徽)的加入,南北大眾的雙雄之爭有可能會變成一場「三國殺」。

12月8日,隨著大眾(安徽)汽車有限公司的順利揭牌,最早進入中國市場、一年在華銷售整車超過400萬輛的大眾汽車,終於實質性地擁有了一家合資車企的控制權。

揭牌儀式的同時,兩年前建設的研發基地竣工,年產35萬輛新電動車的生產基地也開始投入建設。2023年,大眾(安徽)將推出第一款基於MEB平臺打造的電動車。

大眾汽車CEO迪斯在視頻講話中表示:將把大眾(安徽)打造為大眾汽車集團在全球的電動出行驅動中心之一。

2018年,中國宣布分布放開汽車合資公司的股比限制。大眾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外資車企。2018年,寶馬集團已經與華晨達成協議,計劃在2022年將其在華晨寶馬的股比提升至75%,2018年底,特斯拉首開先例在上海獨資建廠。

2019年,大眾汽車集團在全球範圍內總共交付了1097.5萬輛汽車,其中在中國的銷量達423.36萬輛,佔比高達38%。但是,中國區的淨利潤貢獻為44億歐元,在2019年大眾集團170億歐元的營業利潤中只佔到了26%。這是因為,大眾集團在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所持股份分別為40%和50%,其在中國市場通過合資企業獲得的利潤,超過半數要分配給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

利益的分配,促使著外企試圖提高在中國合資公司的股比。但與寶馬不同的是,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有著一汽、上汽、江淮三個合資夥伴,股比的調整將是大眾與多家中國企業間的話語權和控制權的複雜博弈。

從江淮大眾到大眾(安徽),江淮讓渡了合資公司的控制權,但也會讓大眾未來將更多的資源放在大眾(安徽)的身上,形成大眾在華新的增長極,從而帶動整個安徽省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大眾(安徽)的成立,也讓大眾這個在過去四十年享受汽車合資時代紅利的大贏家,邁出了在華業務布局調整的關鍵第一步。

從江淮大眾到大眾(安徽)

2016年9月6日,江淮汽車與大眾中國籤署了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擬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成立一家新的合資企業,2017年6月1日,江淮汽車與大眾中國籤訂了合資合同,2017年12月22日,合資公司江淮大眾正式成立。這是繼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之後,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成立的第三家合資公司。

江淮對於這家新的合資公司寄予厚望,合資公司的推進速度非常快。

2018年4月的北京車展期間,江淮大眾發布了合資公司的全新品牌SOL(思皓),並亮相了首款量產車EX20。根據當時對外透露的信息,思皓的設計團隊來自大眾集團旗下西班牙品牌西雅特,而底盤調教團隊則來自德國,並且旗下所有產品都會滿足大眾集團的質量要求。也就是說,江淮大眾最初的目標是打造一個「中國版西雅特」。

不過,在此之後,江淮大眾的一切市場動作就開始慢了下來,除了基於江淮原有產品打造的EX20之後,江淮大眾並沒有任何新車計劃流出。

在此期間,一項政策的出爐,影響著江淮大眾以及思皓品牌未來走向。2018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汽車合資股比放開時間表,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車外資股比後,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的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在寶馬突破50%的合資股比限制之後,不少外企也對調整合資公司的股比蠢蠢欲動。其中,就包括大眾。

早在2019年3月的大眾年會上,大眾汽車集團全球CEO就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大眾集團考慮調整在中國的合資公司股比。當時,迪斯並未透露更多細節,也沒有明確考慮調整股比的是一汽-大眾、上汽大眾或江淮大眾中的哪一家。

當時,外界就在猜測,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年輕的江淮大眾。一方面,在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中,中方較為強勢,與一汽、上汽相比,江淮的實力更弱,大眾更能掌握合資公司的話語權。另一方面,大眾與一汽、上汽合作多年,如果大眾不想在中國錯失機會,就必須與長期合作夥伴保持密切合作,貿然調整股比可能會影響大眾汽車在華現有的成績。而江淮大眾剛剛成立,本身並不存在任何包袱,也最有可能成為大眾的突破口。

江淮大眾項目的推進進程,是大眾汽車手中的重要籌碼。江淮大眾在2019年年底終於將思皓E20X推向了市場,但該車市場表現不佳。根據江淮汽車2019年年報,江淮大眾項目當年虧損3.6億元。對於本就舉步維艱的江淮汽車來說,這不是一個小的數目,只有滿足外方的條件更快地將項目進行下去,才能夠儘快挽回損失。

今年5月29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大眾汽車將投資 10 億歐元,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

12月2日晚間,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大眾中國投資對江汽控股的增資和大眾中國投資、江淮汽車對江淮大眾的增資事項已完成工商登記變更。其中,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

從江淮大眾到大眾(安徽),變化的不僅僅只是公司名稱,還有整個公司的產品、品牌、業務規模,以及其在大眾體系內的地位。

大眾(安徽)生產的車型,將是大眾MEB平臺旗下的車型,產品開發基本上由大眾負責。而不是此前的大眾與江淮聯合開發。目前,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已經在生產基於MEB平臺打造的I.D系列車型,從這一點來看,大眾(安徽)推出的產品,產品力和品牌力不會比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差。

思皓品牌已經被退回給江淮,大眾(安徽)將引進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品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引進大眾品牌的可能性最大。政策上,新品投入市場的時間會在2023年,屆時汽車合資的股比已經完全放開。從商業角度來看,大眾品牌在中國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度,能夠最快的打開市場局面,斯柯達品牌這兩年在中國市場在走下坡路,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若再度引進西雅特品牌,市場風險極高。 當然,對於大眾(安徽)來說,未來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打造自己的渠道。在以往,合資公司的渠道鋪設離不開中方的幫助。不過,江淮汽車的定位比較低端,和大眾之間還是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大眾(安徽)的渠道鋪設對其而言將是一個難點。

「三個大眾」的平衡與博弈

雖然,從目前的規劃來看,大眾(安徽)將只生產電動車。但是大眾(安徽)和南北大眾之間的競爭在所難免。一直以來,一汽-大眾與上汽大眾之間劍拔弩張,在產品和資源上的競爭非常激烈。隨著大眾(安徽)的加入,南北大眾的雙雄之爭有可能會變成一場「三國殺」。

在中國的三家合資車企中,大眾持有大眾(安徽)的股比最高,大眾(安徽)也被戲稱為大眾的「親兒子」。據啟信寶顯示,大眾(安徽)的法人、董事長、總經理均為大眾中國CEO馮思翰。

大眾集團未來在華的資源分配備受關注。從目前的業務布局來看,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已經涵蓋了從低端到高端、從轎車到SUV、從小型車到中大型車的完整產品線。儘管大眾(安徽)稱要推出更適合中國年輕人的產品,但是,新車型與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產生競爭,將是大概率事件。

大眾是最早在華推進雙車戰略的跨國車企。例如,緊湊級轎車的一汽-大眾寶來和上汽大眾朗逸,B級轎車的一汽-大眾邁騰和上汽大眾帕薩特,SUV領域一汽-大眾的「探」家族和上汽-大眾的「途」家族。在電動車市場,雙車戰略已經延續,比如即將上市的一汽-大眾的ID.4 CROZZ和上汽大眾的ID.4X。

在國內實行「雙車戰略」,一方面是為了平衡合資車企的產品布局;另一方面,則是去發揮不同合資車企銷售渠道、服務網絡等方面的優勢。而大眾推進雙車戰略的一個重要基礎是其平臺化造車的理念。在一個平臺上,通過調整打造出多款不同車型的成本和難度都較低。

同樣基於MEB平臺打造,大眾(安徽)的電動車與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之間細分市場,存在重疊的可能性。那麼未來會從現在的「雙車戰略」發展成「三車戰略」嗎?如果是這樣,大眾(安徽)該如何來吸引中國的消費者買單?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在今年6月11日晚間,江淮汽車發布多條公告披露了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增持合資公司江淮大眾之後的合作規劃細節。江淮汽車曾經表示,在中國法律允許且取得許可的前提下,未來將優先考慮在江淮大眾生產大眾B級車、C級車等插電混動汽車和燃油車。

也就是說,雖然現在大眾(安徽)只規劃了純電動汽車生產項目,但未來或許將不僅僅只生產純電動車,大眾(安徽)可能會與一汽-大眾、上汽大眾正面交戰。從政策上來看,兩年之後,大眾才能夠突破在國內只能通過兩家合資公司生產燃油車的限制。而只有純電動生產資質的江淮大眾,將來是否能夠突破政策限制生產燃油車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但是,由於大眾已經是江汽控股的大股東之一,存在著多種解決燃油車資質的途徑。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大眾汽車將資源投給大眾(安徽)存在合理性。首先,大眾擁有對合資公司控股權;另外,由於持股比例更高,大眾也能在江淮大眾獲取佔比更高的經濟利益。

在這背後,也可以提高大眾在與一汽和上汽之間談判的籌碼。

事實上,一汽和上汽在合資公司內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在合資企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對大眾集團來說,中方團隊在本土化研發、供應體系、人才培養等多方面都曾作出巨大貢獻。比如,在中國市場獨創的「軸距加長」、中國市場的「專屬車型」,以及去年剛剛從一汽-大眾獨立的大眾品牌子品牌捷達。

不過,目前中國汽車市場充滿變化,大眾必須思考的是,維持在這個佔據著其40%的全球最大市場的發展穩定。如果想要調整股比,股東雙方必須經過理性的談判,避免造成兩敗俱傷。

大眾需要在博弈中保持平衡,並且做出更有利於其在華長遠發展的選擇。

安徽汽車業的新機遇

兩年前,寶馬宣布擴大華晨寶馬股比引起行業熱議。有人認為這會讓中方從合資公司中分得的利潤減少。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此舉會讓寶馬進一步加大對華晨寶馬的投入,將進一步促進對遼寧和瀋陽的投資以及當地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大眾(安徽)同樣將極大的推動安徽省汽車產業的發展。

在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暨研發中心竣工和製造基地開工儀式上,安徽省對這一項目高度重視。當天,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現場出席,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國英致辭,副省長何樹山主持儀式。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凌雲也出席了儀式。

李錦斌強調,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運行,是安徽先進位造業發展「一號工程」,在安徽、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史上都具有裡程碑意義。

數據顯示,2019年,安徽省汽車產量為77.6萬輛,排名全國第14。雖然安徽省內有江淮和奇瑞兩大國有車企,但是上述兩家公司在近幾年都遇到了一定的發展瓶頸。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成為風口,全國各地政府都在積極引進新能源汽車相關項目。從目前來看,安徽省與合肥市是一大贏家。

總體來看,安徽省有較強的汽車產業基礎,省內有江淮、奇瑞等國有汽車公司,今年初也引進了蔚來這一被稱作「中國特斯拉」的新造車企業。大眾加大在安徽省的投資,將對當地經濟帶來強大的帶動作用。

大眾進入安徽省的同時,已經在當地加大對產業鏈的投資。此前,大眾集團還收購了合肥電池供應商國軒高科的戰略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通過扶持當地企業,大眾希望在合肥打造一個電動出行新基地,形成產業集群。

儘管目前還未確定國軒高科會不會成為大眾(安徽)的電池供應商,但是國軒高科擁有地域、股權關係等諸多優勢。如果國軒高科一旦能夠進入大眾MEB平臺的供應體系,對其市場規模和佔有率將起到很大的提振作用。

不僅如此,據馮思翰透露,大眾汽車集團將在安徽打造一個電動出行基地, 因此大眾還在與國內外供應商進行協商,計劃在大眾汽車(安徽)工廠周邊,建造一個專屬供應商園區。數位化方面,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在安徽建立一個數位化中心,旨在為集團旗下產品提供車聯網和數位化服務。

「大眾汽車(安徽)在積極拓展合肥當地的潛在合作夥伴。」馮思翰說。

(作者:左茂軒 編輯:張若思)

相關焦點

  • 洞察者|大眾電動化「陽謀」:江淮大眾改名大眾安徽 思皓被出售給江淮
    [導讀]隨著江淮大眾更名為大眾安徽,以及研發中心的落成和全新產品計劃,從研發到生產環節,大眾擁有絕對的主導權。6天前,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隨著大眾中國投資對江汽控股和江淮大眾的增資完成工商登記變更,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將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大眾中國高層和安徽省政府領導紛紛出席為更名落地所舉行的儀式,重視程度可見一斑。而近期深陷大眾權力紛爭的大眾集團執行長迪斯,也特地通過視頻送上祝福。
  • 江淮大眾更名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
    今年約10億歐元的投資,將加速大眾汽車(安徽)的發展。而大眾汽車(安徽)的發展,也將進一步強化中國市場在集團電動化、數位化戰略中的作用。」「大眾汽車(安徽)使我們能夠充分發揮集團在全球電動出行方面的協同效應,推進中國電動化戰略,並助力集團到2050年全面實現碳中和願景。」
  • 大眾增資完成 江淮大眾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早在今年的5月29日,安徽省國資委、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三方曾共同籤署了《關於向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增資之意向書》;此後,大眾中國投資、江淮汽車共同籤署了對江淮大眾的增資協議。
  • 德國大眾為啥偏愛安徽製造?先是國軒高科,又傳江淮大眾
    今日午間有外媒援引消息人士報導,大眾汽車集團(VOW.DE)準備以人民幣35億元的價格,收購合資夥伴江淮汽車(600418.SS)的控股股東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50%股權,目前雙方正在就協議進行最後談判。
  • 工商變更 江淮大眾更名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
    ​1,工商變更 江淮大眾更名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日前,江淮汽車發布公告,大眾中國投資對江汽控股的增資和大眾中國投資、江淮汽車對江淮大眾的增資事項已完成工商登記變更,其中,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
  • 「大眾汽車(安徽)」 開啟大眾中國新棋局
    大眾汽車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正式拿下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大眾」)絕對控股權,並將其控股公司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馮思翰表示,「大眾汽車(安徽)使我們能夠充分發揮集團在全球電動出行方面的協同效應,推進中國電動化戰略,並助力集團到2050年全面實現碳中和願景。」
  • 控股江淮大眾、入股國軒高科 大眾在下怎樣一步「棋」?
    當天,大眾汽車集團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官宣「聯姻」。聯姻的聘金是,由大眾汽車集團投資10億歐元,獲得江淮汽車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控股」)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
  •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
    隨著大眾汽車集團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 75%投資交割完成,成立於2017年的江淮大眾正式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此前,大眾汽車集團投資約10 億歐元,獲得了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50%的股份。
  • 江淮大眾股權調整正式獲批 通過控股母公司大眾實際話語權將遠高於...
    這意味著,江淮大眾原本50:50的股權結構被正式打破,大眾中國投資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並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 11月2日下午,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江淮大眾增資相關事宜已獲得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備案通過。這意味著,江淮大眾原本50:50的股權結構被正式打破,大眾中國投資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並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
  •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1,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合肥研發中心竣工製造基地開工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在在安徽合肥正式揭牌,同時大眾(安徽)研發中心正式落成,而位於合肥的製造基地也正式開工,就此,大眾汽車(安徽)日後將成為大眾集團在國內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利器。
  • 為什麼說大眾(安徽)靴子落地,可能會是特斯拉泡沫的終結者?
    對於大眾此舉,我們暫且可以稱之為「不信邪」。特斯拉股票一飛沖天,3個豐田、6個大眾,野蠻人的暴擊之下,傳統燃油車巨頭似乎一夜之間遭受了「1萬點傷害」,在汽車行業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傳統車企的路是否已經走到了盡頭?大眾汽車並不甘成為下一個諾基亞或者柯達,而中國正是決定這場逆天改命的變革與豪賭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 為什麼說大眾(安徽)靴子落地,可能會是特斯拉泡沫的終結者?_易車網
    對於大眾此舉,我們暫且可以稱之為「不信邪」。特斯拉股票一飛沖天,3個豐田、6個大眾,野蠻人的暴擊之下,傳統燃油車巨頭似乎一夜之間遭受了「1萬點傷害」,在汽車行業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傳統車企的路是否已經走到了盡頭?大眾汽車並不甘成為下一個諾基亞或者柯達,而中國正是決定這場逆天改命的變革與豪賭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 加速推動電動化進程,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首款車型2023年...
    回顧大眾牽手江淮到「去江淮化」,大眾終獲合資公司管理權回顧大眾牽手江淮的進程,不能不令人猜想,大眾汽車在2016年與江淮汽車籤署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時,就已做好要控制合資公司的準備同時,大眾中國投資向江淮大眾增資,增資完成後將持有合資公司75%股權。2020年12月2日,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至此,大眾汽車集團順利完成對江淮大眾的戰略投資,並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
  • 大眾汽車(安徽)正式揭牌 2023年投產首款MEB車型
    在此次揭牌儀式上,大眾汽車(安徽)並未公布未來將生產的具體車型。不過,大眾此前曾承諾將授予合資公司4-5個大眾集團旗下品牌產品。而對於之前的江淮大眾思皓品牌,則已在今年9月的北京車展上,正式變為江淮汽車旗下全新乘用車品牌,其定位也由新能源擴展至了燃油車領域。
  • 緊傍大眾200億建新廠 江淮汽車「籌碼」式轉型受關注
    《投資者網》周淼臨近年終,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淮汽車",600418.SH)與大眾集團的增資事宜終於告一段落。此前的12月2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大眾中國投資對江汽控股的增資和大眾中國投資、江淮汽車對江淮大眾的增資事項已完成工商登記變更。
  • 與江淮大眾產品共線生產,江淮嘉悅X4上市了|新車
    記者 | 侯卓鎧1近段時間,國內汽車領域最大的事件非大眾集團入股江淮了。與此同時,江淮汽車也正在抓緊自主乘用車板塊的產品發布速度,其3.0時代的嘉悅X4也正式上市了。6月27日晚間,在江淮大眾生產基地的一場雲發布會上,江淮汽車正式上市了全新小型SUV嘉悅X4,新車共推出6款車型,提供6款外觀顏色和2種內飾風格可選,官方指導價7.28-9.98萬元。在享受官方10000元現金優惠後,終端成交價格為6.28-8.98萬元。
  • 大眾: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在合肥揭牌,其研發中心也正式竣工。這是繼上汽大眾與一汽-大眾之後的第三家合資公司,也是大眾最有話語權的合資公司,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持有江淮大眾75%的股權,而在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中的股比分別為50%和49%。
  • 大眾汽車(安徽)公司揭牌暨研發中心竣工和製造基地開工儀式在合肥...
    12月8日上午,大眾汽車(安徽)公司揭牌暨研發中心竣工和製造基地開工儀式在合肥舉行。。江汽集團與德國大眾戰略合作是安徽國資國企改革重大項目。2020年5月29日,安徽省國資委、大眾中國投資、江汽集團籤署《關於向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增資之意向書》。6月11日,安徽省國資委、江汽集團與大眾中國投資通過雲籤約方式共同籤署江汽集團投資協議,江汽集團與大眾中國投資籤署了江淮大眾投資協議、產品組合框架協議。12月2日,大眾中國投資對江汽集團的增資和大眾中國投資、江汽股份對江淮大眾的增資事項完成工商登記變更。
  • 高通、IBM、蒂芙尼、星巴克、路透、大眾等公司高管變動
    Adler提倡不偏不倚、勇敢的新聞報導,兼顧速度和深度,為路透在全球範圍內贏得廣泛讚揚和數百個新聞獎項,其中包括七座普立茲獎。 中國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原江淮大眾)正式任命全新管理團隊: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被任命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執行長,穆勇出任財務長,呂爾曼出任首席技術官,施耐德出任首席製造官,邵劍出任首席人力資源官。
  • 首款純電動車2023年投產 江汽集團與德國大眾戰略合作項目落地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8日21時訊(齊澈)今(8)日上午,大眾汽車(安徽)公司揭牌暨研發中心竣工和製造基地開工儀式在合肥舉行。隨著大眾汽車集團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投資交割完成,合資企業正式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這次儀式標誌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與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戰略合作項目正式落地。未來,大眾汽車(安徽)旗下產品將基於集團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打造,還將充分利用全球協同效應,逐步提升MEB平臺產品的本地化研發能力,首款車型計劃於2023年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