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女子朋友圈賣「包包」被跨國公司起訴,要求賠償10萬元

2020-12-13 騰訊網

女生經常會說「包」治百病

有時候買一隻喜歡了很久的包包

那個開心勁兒簡直不擺了

有些包包動輒幾萬

對很多人來說難以負擔

不算太貴但是又好看的包包

就成為大家的心頭好

相信很多朋友都買過

CHARLES & KEITH(「小ck」)的包包

近日

瀘州法院發布了

我市第一例涉外商標侵權糾紛案例

就和這個牌子有關

跨國公司起訴個人

原告華傑國際私人有限公司是新加坡公司,在我國註冊「CHARLES & KEITH」商標,經營一個時尚品牌,在業內和普通社會公眾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華傑國際私人有限公司對張某朋友圈進行錄屏並保全證據後,將其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張某:立即停止侵權,立即停止銷售帶有 「CHARLES & KEITH」相同或近似標誌的手提包類商品;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人民幣10萬元。

微商賠償商標權利人3萬元

法院審理認為,華傑國際私人有限公司作為第3216114號「CHARLES & KEITH」(以下簡稱涉案商標)註冊商標專用權人,上述商標尚在有效期內,法律狀態穩定,其合法權利應受法律保護。

張某所賣產品多處標註的「CHARLES & KEITH」標識及合格證上標註的「Charles & Keith」標識清晰顯著,明顯起到識別商品來源的作用,屬於商標使用行為。「CHARLES & KEITH」標識與涉案商標完全一致,構成相同商標,「Charles & Keith」標識與涉案商標英文字母完全一致,僅字母大小寫方式不同,構成近似商標,容易導致混淆,屬侵權產品。

判決如下:

被告張某立即停止侵害原告華傑國際私人有限公司第3216114號「CHARLES & KEITH」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被告張某自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華傑國際私人有限公司經濟損失30000元(含維權合理費用);

駁回原告華傑國際私人有限公司的其餘訴訟請求。案件宣判後,原被告雙方均未上訴,案件已生效。

溫馨提示:張某通過微信朋友圈宣傳、銷售侵權產品,屬於特殊形態的侵權行為,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通過網絡即時通訊工具宣傳、銷售侵權產品,也有可能承擔侵權賠償責任,買東西時更要擦亮眼睛。

來源:聽瀘州,記者/劉卓 王雅嫻

相關焦點

  • 女子在朋友圈賣「三無」減肥藥 被查出有毒成分獲刑
    本期商戒將為你講述一例朋友圈賣減肥藥,把自己賣進冰冷鐵窗的故事。故事中,賣減肥藥的朱麗(化名)乃一公司員工,因在微信朋友圈裡賣的減肥膠囊中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經墊江檢察院提起公訴後,近日被墊江法院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刑七個月,並處罰金。女財務搞副業朋友圈賣減肥藥今年26歲的朱麗,在墊江一家公司幹財務。
  • vivo起訴vivi商標侵權 法院判決獲得123.5萬元賠償
    vivo起訴vivi商標侵權 法院判決獲得123.5萬元賠償 時間:2020-12-13 17:30:14 來源:快科技
  • 網紅賣假包判刑4年,罰700萬:還在朋友圈賣高仿?你已觸犯刑法了
    朋友圈賣假貨會判刑?很多人聽到小林入獄消息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賣假貨也會判刑嗎?答案是肯定的。自微信火了以後,朋友圈一直是微商們最熱衷的廣告渠道之一。即使現在,我們每天打開朋友圈,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產品廣告。
  • 陽江一女子色誘未成年男子發生性關係,要求賠償60萬元……
    黃某的好友麥某知道黃某家境富裕且喜歡飲酒,便與朋友李某商議由李某找到年輕女子嚴某共同為黃某設計「仙人跳」,得款三人平分。2019年2月22日,麥某趁自己生日之機約黃某到陽春市瑪索酒吧喝酒。期間麥某、李某、嚴某共同將黃某灌醉並將黃某與嚴某送至陽春市春城道京酒店開房。
  • 91名韓國人公然起訴,要求中國賠償1.78萬,自己人都羞愧了!
    2017年5月份,韓國91人公然起訴了我國,並且要求我們賠償精神損失費1.78萬元。不料事情還未有結果之際,韓國人自己倒是先羞愧了!0191名韓國人起訴近年來,韓國時常出現霧霾天氣,對於他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
  • 韓國官攜90多人起訴中國,要求賠償空氣汙染費,網友:哪來的自信
    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韓國官攜90多人起訴中國,要求賠償空氣汙染費,網友:哪來的自信?據悉,2017年5月,韓國公民團體「環境財團」代表崔冽、前農林部長長官金城勳等數位韓國高管,攜90多位民間人士向韓國法院提出訴訟,要求韓國政府代表聯名起訴中國,並要求中國向聯合起訴者每人賠償300萬韓元,約合1.79萬元的經濟和精神損失。
  • 徐州男子意外去世,獲得130萬元賠償,前妻起訴爭奪孩子撫養權
    徐州男子周東因意外去世獲得死亡賠償金130萬元前妻王菁菁起訴爭奪孩子的撫養權而前夫的家人認為王菁菁的真實目的是要周東的賠償金究竟孩子的撫養權歸誰 來看看法院的判決 前夫意外去世 家人獲賠130萬元 二十三歲那年,銅山居民王菁菁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周東。
  • 微信紅包生成器App遭騰訊起訴:被判賠償75萬元
    5月15日消息,據國內媒體報導,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法院判決書顯示,深圳市朱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9款APP因構成不正當競爭,被騰訊公司起訴,一審判處被告賠償騰訊75萬元。騰訊公司認為朱迪公司涉案行為嚴重侵害兩原告就上述作品享有的複製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著作權,極易造成相關公眾混淆或誤認,極易成為造假、欺詐的工具,請求法院判處被告立即停止開發、運營和宣傳涉案截圖應用和工具,停止侵害兩原告著作權行為,連續一個月刊登道歉聲明,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人民幣1031萬元。
  • 上市公司起訴創始人要求億元賠償!深度復盤南北「露露」之爭
    摘要 【上市公司起訴創始人要求億元賠償!深度復盤南北「露露」之爭】歷時5年的多輪法庭較量,南北「露露」之爭又添「番外篇」。近期,承德露露發出關於重大訴訟的公告,起訴原高管0元轉讓子公司,要求其賠償1.08億元。
  • 朋友圈賣假包被起訴,微商被判3年:還發廣告?你可能觸犯刑法了
    朋友圈賣假包也犯法?是的,如果還在賣山寨貨,可能你已經觸犯了刑法了!最近一條關於「微商賣假包被判刑三年」的消息在網上傳開。在售賣假包的過程中,周微商還對外稱是特殊渠道名牌包包……這不是以假亂真嗎?沒錯!消費者不樂意,正品廠家更不樂意!看著自己的品牌被人盜用,擱在誰身上,誰都不會答應。於是,正品廠商將周微商告上了法院。
  • 一女子3.8萬元代購的卡地亞手鐲是假貨,半年後起訴能贏嗎?
    阿美通過朋友介紹花3.8萬元代購了一隻卡地亞手鐲,結果鑑定為假貨。近日,區法院成功調解了這起糾紛案。2018年7月13日,阿美委託朋友小莫通過微信聯繫做代購生意的阿偉,購買一隻卡地亞LOVE系列18k黃金手鐲,經支付寶轉帳3.8萬元。同年8月30日,阿偉通過閃送的方式將手鐲送達小莫,小莫隨即轉交給阿美。
  • 網售進口膠囊輔酶超標 法院判電商10倍賠償24.8萬元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餘皓 通訊員王田甜 潘捷)消費者李某購買的進口膠囊輔酶食用量超標,起訴電商10倍索賠。昨日,武漢中院披露,該案二審判決電商按消費額10倍賠償,即24.8萬元。2014年10月、12月,李某在某電商平臺購買原產於美國的輔酶Q10軟膠囊共302瓶,總價2.48萬元。外包裝註明,每粒膠囊添加輔酶100毫克,成人每次服用1粒,每天1-4次。
  • 格蘭仕起訴廣東新寶,要求後者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TMT頻道11月25日訊,近日,格蘭仕微波爐公司向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要求新寶股份、東菱威力、美格公司及美格法人代表劉銀波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目前,該民事起訴已經獲得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的立案批准受理。
  • 5箱葡萄酒侵權賠償10萬元 法院卻駁回紅酒公司...
    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實習生 金玲明知商品有產權,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賣給別人後,又提出侵權賠償,這種「釣魚式」維權,又在上演。五箱葡萄酒侵權賠償10萬元2016年7月5日,廈門一家酒業公司,與商標專用權人籤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取得第5753433號「瑪茜」商標排他使用許可權。籤訂後,它有權就該商標,在許可期限內發生的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行為,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維權。
  • vivo起訴vivi侵權獲百萬元賠償
    北京商報訊(記者 石飛月)12月13日,據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消息,vivo起訴vivi侵權案宣判結果公布,vivo獲得百萬元賠償金,用於彌補經濟上的損失。2019年,維沃公司(vivo母公司)起訴深圳市某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通公司」)、深圳市某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訊公司」)。
  • 朋友圈賣韓國處方藥,要小心什麼
    朋友圈賣韓國處方藥,要小心什麼 朋友圈賣東西確實影響了使用體驗 但在網絡營銷的趨勢下 不得不去接受賣東西的內容 (我曾試圖全部屏蔽,但還是放棄了) 雖然國家明文規定 在沒有營業資質的情況下
  • 朋友圈賣雪茄?賣走私商品?後果嚴重
    >無需實體比價格無需商場等打折無需淘寶挑花眼朋友圈裡就有你最佳的選擇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有微商TA們簡直是哆啦A夢般的存在大牌新品緊俏包包回國後,他經常向人吹噓雪茄的昂貴與品位,並介紹朋友在「微商」處購買進口雪茄。經審訊,以高某某和朱某某為首的犯罪團隊逐漸浮出水面。他們在微信和朋友圈等銷售雪茄,這些雪茄大部分來自海外「代購」,通過郵寄、乘飛機攜帶等方式運回國內,再通過「微商」售賣給本地年輕人,已經形成一套嚴密的採購銷售渠道。
  • 【微法課堂】離婚後才發現前夫婚內出軌,還能否起訴要求精神損害...
    【微法課堂】離婚後才發現前夫婚內出軌,還能否起訴要求精神損害賠償?2017年11月,楊女士發現張某經常夜不歸宿,手機裡也經常出現與其他女子的曖昧聯繫,懷疑其有外遇,然而張某拒不承認,雙方多次發生爭吵,最終楊女士向法院起訴離婚。庭審時,張某始終否認自己存在出軌行為,楊女士也未能提供相關證據,兩人於2018年9月調解離婚。
  • 焚燒廢舊電路板被判賠償50萬元
    正義網訊(記者範躍紅 通訊員汪璆)焚燒廢舊電路板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危害,被追究刑事責任,還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近日,由浙江省江山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大氣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一審宣判,檢察機關訴請判令被告張某賠償大氣生態環境損害費用44.3萬元,並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評估費6萬元、訴前公告費1000元。
  • 伊能靜劉詩詩起訴更美APP案一審判決,更美APP共賠償33.1萬元
    【伊能靜劉詩詩起訴更美APP案一審判決,更美APP共賠償33.1萬元】近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更新了兩條與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更美APP(更美APP的主體公司為北京完美創意科技有限公司)有關的民事判決書。分別為:7月8日,伊能靜(原名:吳靜怡)與北京完美創意科技有限公司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公開,被告北京完美創意科技有限公司賠償原告伊能靜20.1萬元。7月7日,劉詩詩(原名:劉詩施)與北京完美創意科技有限公司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公開,被告北京完美創意科技有限公司賠償原告劉詩詩13萬元。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