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痙攣的基本常識和處理方法

2021-02-23 脊椎健康聯盟


請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脊柱健康」app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一、概述

  1. 定義

  痙攣是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後出現的肌肉張力異常增高的症候群,是一種由牽張反射興奮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賴的緊張性牽張反射亢進為特徵的運動功能障礙。痙攣的速度依賴是指伴隨肌肉牽伸速度的增加,肌肉痙攣的程度也增高。

  2. 原因

  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後均可出現痙攣。但臨床上痙攣多見於腦卒中、脊髓損傷、脊髓病變、腦癱和多發性硬化症等。

  3. 痙攣導致的臨床問題

  痙攣是一種病理生理狀態。它對患者的影響包括:

  ① 增加運動的阻力,使隨意運動難以完成;

  ② 由於阻力增加,運動遲緩,難以控制,難以完成精巧的動作;

  ③ 由於反應遲鈍,動作協調困難,容易摔倒;

  ④ 強直痙攣,不便護理,容易發生壓瘡等併發症;

  ⑤ 影響步態和日常生活活動。

  二、痙攣的生理病理基礎

  1.肌梭

  肌肉由許多肌纖維組成,其中一部份特異化的肌纖維形成肌梭。肌梭是一種感受器,受γ運動神經元支配,對肌肉的牽拉剌激敏感,肌肉收縮時肌梭被縮短。肌梭中有兩種感覺纖維,一種對肌肉的運動速度敏感,另一種對肌肉的長度敏感。二者都能發出反饋信息,通過興奮或抑制脊髓α運動神經元,控制主動肌、協同肌、拮抗肌的活動,限制肌肉的過度活動,保證動作的協調。

  2.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

  ① 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分為大型的α運動神經元和小型的γ運動神經元。前者發出纖維支配骨骼肌肌纖維,引起骨骼肌的收縮。後者支配肌梭內的梭內肌纖維,調節肌纖維張力,對保持肌張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② 脊髓上和脊髓傳入的各種興奮和抑制信號,最後均進入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稱為最後公共通路。一定數量信號的傳入,興奮和抑制的相對平衡決定了運動神經元何時活動及活動的比例。每一個運動神經元的放電都向下傳導到運動軸突,結果產生運動單位的收縮。

  ③ 自主性脊髓上傳入、反射性脊髓或脊髓上傳入,或兩者的聯合作用,都可引起運動神經元的放電及引起肌肉收縮。

  ④ 痙攣就是來自節段上的傳入信號部分或全部地減弱,脊髓或脊髓下反射興奮過度的結果。

  3.錐體外系

  前額葉的補充運動皮層、扣帶回、頂葉後中央回發出的皮質—脊髓通路為錐體外系。錐體外系的功能主要是調節肌張力、協調各個肌肉的運動。錐體外系的活動是在錐體系主導下進行的,但錐體外系也為錐體系提供了最適宜的行使功能的條件,只有在錐體外系使肢體保持穩定並賦予肌肉適宜張力和協調的情況下,錐體系才能執行精確的隨意運動。

  4.牽張反射

  是指肌肉受到牽拉後肌肉出現反射性收縮。牽張反射是脊髓反射,脊髓在失去高級神經中樞控制後,牽張反射增強。從大腦皮質到脊髓的任何上運動神經元發生損傷都可能出現痙攣,但痙攣的性質依損傷的部位不同而異,如皮質或內囊病變時,皮質對運動的下行抑制作用喪失,而腦幹脊髓束對運動的下行指令可能異常活躍,牽張反射增強。若脊髓頸段受到橫斷性傷害時,通路該處的各條通路對運動的控制作用全部喪失,運動神經元對外周的敏感性增高,均可導致牽張反射增強,引起痙攣。

  三、痙攣的評定

  1.改良Ashworth分級法

  改良Ashworth分級法是臨床上評定痙攣的主要方法。手法檢查是檢查者根據受試者關節被動運動時所感受的阻力來進行分級評定。

  2. 生物力學評定方法

  包括鐘擺試驗和等速裝置評定方法

  四、痙攣的治療

  1.治療目的

  緩解肌痙攣,提高或恢復患者的運動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2. 治療方法

  (1) 解除誘因

  一些痙攣與各種外界刺激有關,因此在治療前要儘量消除誘發肌痙攣的因素,如發熱、結石、尿路感染、壓瘡、疼痛、便秘和加重肌痙攣的藥物等。通常誘因解除後,肌痙攣會有明顯減輕。

  (2) 姿勢和體位

  某些姿勢和體位可減輕肌痙攣。患者應從急性期開始採取抗痙攣的良姿體位,可使異常增高的肌張力得到抑制,如腦血管意外、顱腦外傷的急性期採取臥位抗痙攣模式體位,可減輕肌痙攣;脊髓損傷患者利用斜板床站立,也可減輕下肢肌痙攣。腦癱患兒的正確抱姿等。

  (3) 物理治療

  1)冷療法 用冰敷或冰水浸泡痙攣肢體5~10s,可使肌痙攣產生一過性放鬆。

  2)水療 水壓對肌肉持久的壓迫與按摩有利於肌痙攣的緩解。室溫保持在25度,水溫宜在300左右。

  3)溫熱療法 各種傳導熱(如蠟、砂、泥等)、輻射熱(紅外線)及內生熱(超短波)

  4)痙攣肌及其對抗肌的交替電刺激療法 是將波寬和頻率相同,但出現的時間有先、後的兩組方波,分別刺激痙攣肌及其拮抗肌,使兩者交替收縮,利用交互抑制和高爾基腱器興奮引起的抑制,以對抗痙攣。

  (4) 運動治療

  運動療法包括主動運動、被動運動和按摩等手法治療。

  ① 主動運動痙攣肌的拮抗肌,產生交互性抑制作降低肌痙攣。如肱二頭肌痙攣可練習肱三頭肌的主動和抗阻收縮;

  ② 被動運動時也可結合某些反射機制來降低肌張力,如被動屈曲足趾可降低肌張力;

  ③ 深而持久的肌肉按摩,或溫和地被動牽張痙攣肌,可降低肌張力。

  (5) 抑制異常反射性模式

  應用各種神經發育治療技術對患側肢體出現的不同程度的異常反射性模式進行抑制,可緩解痙攣。如對於腦血管意外患者出現的痙攣,可通過Bobath技術、Rood技術以及PNF技術抑制痙攣模式,調整肌張力,以建立正確的姿勢模式和功能活動模式。

  (6) 肌電生物反饋

  肌電生物反饋可減少靜止時肌痙攣及其相關反應,也可抑制被動牽伸時痙攣肌的不自主活動。利用肌電生物反饋再訓練痙攣肌的拮抗肌,也能起到交替抑制的作用。

  (7) 矯形器的應用

  可利用上肢或下肢矯形器矯正痙攣。如用於內收肌痙攣的外展矯形器,用於屈肘肌痙攣的充氣壓力矯形器,用於足下垂內外翻的踝足矯形器等。其作用除了能防止肌痙攣的加重外,還能防止攣縮,應早期積極採用。

  (8) 藥物治療

  常用藥物:

  ① Dantrolene 硝苯呋海因:原理是梭內外肌肌肉細胞膜抑制。用法為25mg Bid,每周增加25-50mg,最大劑量200-400mg/d。副作用有無力、頭暈、胃腸道反應、肝臟損害。

  ② Diazepam 安定:作用於脊髓腦幹控制痙攣,有效阻斷脊髓內和上位神經元以a-GABA為傳導物質的突觸。用法從2mg Bid開始,每周增加2mg,最大40-60mg/d。副作用有鎮靜、疲乏、抑鬱、共劑失調、記憶力減退、藥物依賴。

  ③ Baclofen:β-4氯苯基γ-氨酪酸,是突觸前抑制的神經遞質GABA的B型受體的激動劑。口服每次5~7.5mg,一日3~4次,逐漸增大劑量達最佳療效或出現副作用,最高日劑量120-150 mg。可採用皮下植入Baclofen泵的給藥方式。副作用有頭昏、乏力、噁心和感覺異常。④其它藥物:嗎啡、度冷丁等可激動阿片受體,阻止傷害性刺激的傳入,在鎮痛的同時也可減輕肌痙攣。可樂定和tizanidine是α2腎上腺素能激動劑,能恢復髓內的各種去甲腎上腺素的抑制,對肌痙攣有效,但不如Baclofen。

  (9) 神經溶解技術(neurolysis)

  採用石炭酸或酒精注射,以溶解破壞神經軸索,降低或阻止神經衝動傳遞,從而減輕肌痙攣。酒精的濃度為50%~100%。作用持續3~6月。

  1)注射部位:神經幹或肌肉運動點。

  2) 常用的注射:

  ① 脛神經封閉:脛神經位於膝關節後腓腸肌兩個頭和膕繩肌內外側腱的中間。封閉可減輕馬蹄內翻足和踝陣攣,幫助步行。

  ② 閉孔神經封閉:閉孔神經位於內收長肌起點外側。封閉可減輕股內收肌痙攣,利於穿褲、洗浴和插管護理,改善剪刀步態,防止髖脫位和膝內側壓瘡。

  ③ 坐骨神經封閉:位於閉孔神經後方,坐骨結節外側,臀大肌肌腹下緣。也可按需要封閉其分支。封閉可減輕膕繩肌肌痙攣,改善坐姿,防止攣縮和壓瘡,增加膝ROM,並在站立和行走轉換時使足跟可以觸地。

  (10) 化學去神經技術(chemodenervation)

  在運動點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迅速地與神經肌接頭的膽鹼能突觸前受體結合,阻滯神經突觸興奮傳導的鈣離子內流,使乙醯膽鹼釋放障礙,從而引起較持久的肌肉鬆弛作用。

  (11) 手術治療

  嚴重的肌肉痙攣經較長期非手術治療無效時,可選用手術治療。常用手術方法包括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術(SPR)、肌腱延長術及神經切斷術等。

來源:新浪博客 勵建安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藍字「世界脊柱健康聯盟」快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關注公眾微信號worldspine

【更多資訊】打開世脊聯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



相關焦點

  • 運動中肌肉痙攣的處理及預防
    一般民眾都習慣俗稱抽筋就是肌肉痙攣,是因為肌肉不自主的僵直收縮而產生,在日常生活中,運動時發生肌肉群抽筋,經常可見。特別是長時間的運動:遊泳、慢跑、打籃球及踢足球等。當發生抽筋時,肌肉會僵直收縮而變成會堅硬的狀態,會產生強烈收縮而使人們疼痛難受,反而無法立刻緩解疼痛,當處理不當時,更嚴重會造成肌肉的損傷,因此,我們更應對肌肉痙攣(抽筋)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及其處理方法,進而避免肌肉痙攣(抽筋)的發生。
  • 肌肉拉傷和抽筋的處理方法
    肌肉發生痙攣現象,俗稱抽筋,多因肌肉突然劇烈地收縮,或是腦神經組織刺激而發生非意志收縮引起的。引起痙攣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肌肉用力過度、血液中鹽分流失過多、局部溫度變化太大等。比如沒有經過充分熱身便跳到冷水中遊泳,就會出現肌肉抽筋的情形。經常發生的部位有手指、手掌、小臂、腳趾、小腿、大腿等部位。
  • 哈市四院專家:血液透析肌肉痙攣肌肉強直的預防和治療
    遺憾的是,目前臨床上還沒有可靠的方法測定病人的幹體重,醫生只能根據患者透析前後的一些臨床表現間接評估。如果脫水過度,使病人體重低於幹體重,機體水分不足,肌肉脫水,於是發生肌肉強直。此時還常有低血壓,肌肉血液供應減少,進一步加重肌肉痙攣。
  • 如何緩解肌肉痙攣
    根據病變部位不同可分為:①腦源性痙攣:如腦卒中、腦外傷和腦癱引起的痙攣.②脊髓源性痙攣:根據脊髓損傷的程度不同又分為完全性痙攣和不完全性痙攣兩類.③混合性痙攣:如多發性硬化引起的痙攣。物理治療物理治療方法包括神經發育技術、手法治療、運動.再學習法、功能性活動訓練和物理因子治療等,主要作用是緩解痙攣及其引起的疼痛,防止關節攣縮變形,提高患者的運動能力,從而儘可能地改善痙攣患者的生活質量。
  • 不幸抽筋怎麼處理?教你幾點抽筋處理的常識
    不幸抽筋怎麼處理呢?今天小編教教你幾點抽筋處理的常識,一起來看看。抽筋的部位最常發生在小腿後側、大腿後側以及大腿的前側。除此之外,包含腳、手指、手臂、腹部、甚至肋骨間的小肌肉都可能發生抽筋。抽筋時,整塊肌肉會變得堅硬,有時甚至可以看到皮膚下面有肌肉抽動的現象。肌肉痙攣的時間可能幾秒鐘後就消失,也有可能持續15分鐘以上。若沒有及時處理或是中斷原來的運動,可能會在短時間內一再地反覆發生。
  • 基本常識
    基本常識中醫認為:一、麻:
  • 【寵維微教程】狗狗痙攣、抽筋處理措施
    家裡養狗,有時候會遇見狗抽筋的現象,造成狗抽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1)寒冷刺激肌肉受到低溫的影響,興奮性會提高,易導致痙攣。在氣溫比較低的環境中運動時,如果未做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或未注意保暖,肌肉痙攣就更容易發生。(2)電解質丟失過多電解質與肌肉的興奮性有關。
  • 關於肌肉痙攣的一切
    肌肉痙攣很常見,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它們主要會影響以下方面: 腳,手,手臂,大腿,腹部,肋骨周圍的肋間肌肌肉疼痛,疲勞和過度使用是肌肉痙攣的最常見原因。另外,壓力或焦慮,可能導致面部肌肉抽搐,神經紊亂也可能導致肌肉痙攣。運動前不熱身或在非常熱的條件下運動也可能出現肌肉痙攣。例如,跑步時小腿肌肉痙攣。
  • 肌肉痙攣和抽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急文譯傳】
    如果曾經有過肌肉痙攣或抽筋,那麼你一定知道那是極其痛苦的。有時候,這種痙攣會如此有力,以至於它將在皮膚上留下傷痕。大多數肌肉痙攣和抽筋緣自肌肉不自主的收縮。痙攣嚴重時,其無法自行釋放,需要手動拉伸來幫助肌肉放鬆和收縮後的肌肉的伸展。抽搐可能是輕微的,也可能是極度痛苦的。
  • 小腿抽筋的拉伸處理方法 盤客
    極限飛盤比賽很激烈,運動強度也很大,由於整天的比賽,到後面有些運動員會發生肌肉痙攣,也就是抽筋。就我對這兩天比賽的觀察,在這裡和盤友分享一點對於小腿肌肉痙攣的一些注意保護和處理方法。小腿肌肉主要包括前外側和後側,一般在比賽時主要是小腿後側發生痙攣,就是小腿三頭肌(深層單頭的比目魚肌-圖1和淺層雙頭的腓腸肌-圖2),這兩塊肌肉的同一止點就是跟腱,附著於跟骨的後面。比目魚肌跨越踝關節和距跟關節,腓腸肌則跨越膝關節、踝關節和距跟關節。所以,由於跨越關節的不同,要拉伸比目魚肌只需要屈膝位加踝關節腳背屈(勾腳尖),拉伸腓腸肌就需要膝關節伸(腿伸直)加踝關節腳背屈。
  • 晚上睡覺容易腿抽筋,腿腳抽筋的原因和處理方法是什麼?
    晚上睡覺容易腿抽筋,腿腳抽筋的原因和處理方法是什麼?
  • 肌肉痙攣 | 凡殺不死我的,也能疼死我
    1過去的研究 「肌肉痙攣的原因是脫水」的概念是從哪裡來的? 一個多世紀前,研究人員發現:礦工可在出汗時發生肌肉痙攣的現象。抽取汗液樣本化驗發現汗液內氯化鈉水平很高。因此,他們做出結論:肌肉痙攣的原因是由於過度出汗和電解質流失造成的。
  • 如何預防和處理常見的跑步損傷?9種損傷處理方法,建議收藏!
    而許多跑者經常會因跑步而發生肌肉痛、韌帶拉傷和膝蓋傷痛等傷病,不僅消耗了跑者對跑步的積極性,如果不引起重視還會因一時不查而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傷。因此,每一個正在跑步或準備參與跑步運動的跑者都需要對如何預防和處理常見的跑步損傷有所了解,可以在跑步時有效預防受傷,並能在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及時進行處理。
  • 小腿抽筋的原因和處理方法
    我們常會看到一些資料上寫著夜裡小腿抽筋由於:(1)寒冷因素:夜間睡眠時如果腿部外露,小腿肌肉很容易受涼,由於寒冷刺激,使腿部肌肉出現痙攣抽筋;(2)過度運動:白天腿部過度運動如長途跋涉、劇烈運動等,使腿部肌群過度疲勞。
  • 如何判斷肌肉有沒有拉傷?肌肉拉傷了怎麼處理?
    有很多肌肉拉傷的人,一開始沒有意識到自己出現了肌肉拉傷。很多人認為自己僅僅是運動量過大導致的肌肉酸痛,甚至因為錯誤的判斷,喪失了最佳恢復時期,以至留下後遺症。如果肌肉拉傷處理不當或者繼續運動,可能升級為肌纖維撕裂,肌纖維撕裂也可能發展為肌肉斷裂,恢復起來難度就大多了。
  • 女性腹部痙攣性疼痛 女性腹部痙攣性疼痛怎麼回事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良會導致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內缺血、缺氧而引起子宮肌肉痙攣收縮,從而導致痛經。3、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等會影響經血外流不通暢而導致痛經。4、避孕工具:如果體內存在避孕工具,尤其是宮內節育器,常常會使痛經的程度加重。5、壓力過大:精神處於過度緊張的狀態,對疼痛更顯得敏感。
  • 經常眼皮跳、面部肌肉抽動,小心患上面肌痙攣!
    面肌痙攣知多少面肌痙攣(Hemifacial Spasm,HFS)為高反應性功能障礙症候群的一種,表現為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動,一般先由眼輪匝肌開始,逐步擴散至面部表情肌和口輪匝肌。隨著病情發展,間歇期變短,抽搐程度加重。
  • 性高潮痙攣
    ,尤其是陰道外口肌肉會發生明顯的劇烈有力而令人愉快的收縮,對陰莖起明顯的握固作用,這種收縮一般有3~15次,每隔0.8 秒收縮一次,持續2~4秒,或更長,並帶來高度的自身歡快.乳房出現乳頭勃起反應,乳房組織內肌纖維出現不隨意收縮,血管充血,乳頭豎起變硬.一旦達到性高潮,乳房皮膚紅熱,乳暈腫脹更為明顯.
  • 【健康】中醫基本常識,太珍貴了!
    中醫常識  麻:表明氣能過來,而血過不來。  木:麻得厲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氣都過不來了。  酸:表明經絡是通的,但是氣血不足。  痛:單純性的痛則是因為有血淤  癢:表明氣和血正在過來,傷口癒合的時候都會發癢。但這與全身發癢不同。
  • 野外抽筋的緊急處理方法
    抽筋又叫肌肉痙攣,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直性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