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肌肉痙攣

2021-02-12 新鄉金秋康復醫院康復中心

肌痙攣的定義

Lance ( 1980)對痙攣的定義為:「痙攣屬於.上運動神經:元症候群的運動障礙表現之一,是一種因牽張反射興奮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賴性肌肉張力增高為特徵的運動障礙,且伴隨有腱反射的亢進」。所謂牽張反射是指外力牽伸骨骼肌時,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牽伸肌肉收縮的現象,其機制為牽伸興奮了肌梭,通過y環路引起梭外肌的收縮。

痙攣不僅僅只是運動障礙,它常常還伴隨有感覺的異常,如痙攣肢體的疼痛、對溫度異常敏感等。所以,2005年Pandyan把痙攣重新定義為:痙攣是一種由於.上運動神經元損害所致的、感覺運動控制障礙,表現為間歇性或連續性的肌肉不隨意激活。

肌肉痙攣(spasticity)俗稱抽筋:是上運動神經元(UMN)損傷後,由於脊髓與腦幹反射亢進而導致的肌張力異常增高狀態。痙攣經常在腦或脊髓病變後出現,但並非所有的肌張力增高均稱為肌肉痙攣。

肌痙攣分類

痙攣常見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兒童腦癱、腦卒中、腦外傷、脊髓損傷、多發性硬化等。根據病變部位不同可分為:

①腦源性痙攣:如腦卒中、腦外傷和腦癱引起的痙攣.

②脊髓源性痙攣:根據脊髓損傷的程度不同又分為完全性痙攣和不完全性痙攣兩類.

③混合性痙攣:如多發性硬化引起的痙攣。

肌痙攣的康復治療

在臨床實踐中,單從痙攣不能決定治療,是否治療痙攣以及如何積極實施有效措施應以患者功能狀態為指導。只有當運動能力、體位擺放、照顧或舒適度等受痙攣的影響達到一定程度時,才需要進行以降低肌張力為目的的抗痙攣治療。康復治療方法包.括常見的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心理治療、康復工程矯形器的利用等。

痙攣的治療目標:包括改善活動能力、ADL、個人衛生;減輕疼痛、痙攣;增加關節活動度、擴大關節活動範圍;增加矯形器配戴的合適程度,改善矯形位置,提高耐力;改變強迫體位、改善在床或椅上體位擺放,讓患者自覺舒適;消除有害的刺激因素,預防壓瘡發生或促進更快癒合,使護理更容易;預防或減輕與肌張力異常有關的併發症如攣縮等,延遲或避免外科手術;最終提高患者及其照顧者的生存質量。


痙攣的治療原則:痙攣的表現在不同患者之間差異很大,因此治療方案必須個體化。治療計劃(包括短期、長期的目標)應清晰可見,而且患者及其家屬、照顧者必須能夠接受。

消除加重痙攣的誘發因素:

痙攣可由多種原因誘發,尤其是對於昏迷的、認知障礙和交流困難的患者。常見的原因包括尿瀦留或感染、嚴重便秘、皮膚激惹(如壓瘡或外界感覺刺激增強如不合適的支具和尿袋)等。有時痙攣的惡化意味著潛在的急腹症和下肢骨折,尤其是不能準確表達疼痛和不能指出自己不適的患者。應首先消除這些誘發因素。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方法包括神經發育技術、手法治療、運動.再學習法、功能性活動訓練和物理因子治療等,主要作用是緩解痙攣及其引起的疼痛,防止關節攣縮變形,提高患者的運動能力,從而儘可能地改善痙攣患者的生活質量。

(1)神經肌肉促進技術:主要依據人體正常神經生理和發育的過程,利用多種感覺的刺激,運用誘導或抑制的方法,使得患者逐步學會如何在控制肢體痙攣的狀態下,以一種正常的運動方式去完成日 常生活動作。如Bobath技術、Bunnstrom技 術、Rood技術、PNF技術。

(2)手法治療:目前認為,對痙攣肢體的關節實施手法牽伸,可以緩解肌肉的痙攣,改善關節的活動範圍。手法牽伸時力量應緩慢增加,當感覺到肌肉等軟組織的抵抗時,在此位置上保持至少15秒,然後放鬆,反覆進行。痙攣肌肉到底牽伸多長時間比較合適還沒有共識,-般認為每24小時至少應有2小時使肌肉保持在完全伸展狀態。

(3) 運動再學習:此法主要用於腦卒中患者,也可用於其他運動障礙的患者。此方法根據分析選擇 在7個方面(. 上肢功能、口面部功能、床邊坐起、坐位平衡、站起和坐下、站立平衡、行走)中的任何一部分,設計出訓練內容,但要消除不必要的肌肉活動。

(4)物理因子治療:包括功能性電刺激、生物反饋、溫度刺激和超聲波等療法。



各種類型的直流電刺激特別是痙攣肌群和其拮抗肌群的交替電刺激、肌電生物反饋刺激、脊髓通電等,對降低痙攣肌群的肌張力均有較好的療效。

作業治療和心理治療

對患者進行床.上活動、體位轉移、平衡能力與步態. 等以及日常生活活動(ADL) 自理能力等。提高患者的ADL能力,家庭參與和社會參與能力。心理治療主要包括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康復心理指導,讓患者配合治療,儘早康復等。

矯形器的製作與應用

矯形器製作是痙攣康復治療中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在肌肉痙攣情況下,矯形器能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對肌肉的持續牽伸,骨骼、關節的固定,達到減緩肌痙攣、疼痛,預防和(或)矯正畸形,防止關節攣縮,促進正常運動模式建立的作用。

為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立足基層服務百姓健康,我院與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共建康復專科聯盟,共同開展專家坐診義診協作,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為區域內人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郭學軍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康復科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康復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常委、河南省康復醫學會副會長。擅長頸肩腰腿痛、面癱、偏癱、四肢癱、失眠症、青春痘等疑難病症的綜合康復。

黨長林

 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河南省中西醫結合疼痛學會委員,河南省針灸學會臍針專業委員會常委,新鄉市康復醫學會疼痛康復副主任委員。擅長頸肩腰腿痛、外周神經損傷、脊髓損傷、腦卒中後遺症等治療及康復。

楊致奇 

   醫師, 中醫骨傷專業,先後於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進修學習,擅長脊柱脊髓損傷、創傷及關節術後的康復治療。

相關焦點

  • 運動中肌肉痙攣的處理及預防
    一般民眾都習慣俗稱抽筋就是肌肉痙攣,是因為肌肉不自主的僵直收縮而產生,在日常生活中,運動時發生肌肉群抽筋,經常可見。特別是長時間的運動:遊泳、慢跑、打籃球及踢足球等。當發生抽筋時,肌肉會僵直收縮而變成會堅硬的狀態,會產生強烈收縮而使人們疼痛難受,反而無法立刻緩解疼痛,當處理不當時,更嚴重會造成肌肉的損傷,因此,我們更應對肌肉痙攣(抽筋)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及其處理方法,進而避免肌肉痙攣(抽筋)的發生。
  • 關於肌肉痙攣的一切
    肌肉痙攣很常見,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它們主要會影響以下方面: 腳,手,手臂,大腿,腹部,肋骨周圍的肋間肌肌肉疼痛,疲勞和過度使用是肌肉痙攣的最常見原因。另外,壓力或焦慮,可能導致面部肌肉抽搐,神經紊亂也可能導致肌肉痙攣。運動前不熱身或在非常熱的條件下運動也可能出現肌肉痙攣。例如,跑步時小腿肌肉痙攣。
  • 肌肉痙攣的基本常識和處理方法
    定義  痙攣是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後出現的肌肉張力異常增高的症候群,是一種由牽張反射興奮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賴的緊張性牽張反射亢進為特徵的運動功能障礙。痙攣的速度依賴是指伴隨肌肉牽伸速度的增加,肌肉痙攣的程度也增高。  2. 原因  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後均可出現痙攣。
  • 哈市四院專家:血液透析肌肉痙攣肌肉強直的預防和治療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王葉 劉沫)什麼是透析肌肉痙攣?在血透過程中,有時患者會突然發生局部某些肌肉強烈的、持續性收縮,並且伴有明顯的疼痛,醫學上稱之為肌肉強直。這種情況最常發生於下肢,特別是小腿後方的肌肉,這就是我們老百姓平常說的「小腿抽筋」。腹部和胸部的肌肉也可能發生「抽筋」,表現為腹痛、胸痛、憋氣等。
  • 肌肉痙攣 | 凡殺不死我的,也能疼死我
    2目前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推翻了「脫水導致肌肉痙攣」的結論。Jansen等人在對肌肉痙攣的病因研究中指出:據現代神經生理學研究顯示,真正導致肌肉痙攣的原因是運動神經的過度活躍。 Braulick等人在他們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中等強度的運動中,輕度的電解質損失並不會造成肌肉痙攣。神經肌肉控制不當可能才是造成肌肉痙攣的罪魁禍首。
  • 預防、緩解腰背部痙攣的11個小技巧
    腰背部痙攣不僅疼痛,而且令人煩惱和壓力倍增,並可能導致工作或學習時間減少,甚至可能長時間無法運動。但是不要擔心,對此有了更多了解和準備,腰背部痙攣就不會使您措手不及了。 脊柱肌肉、肌腱和韌帶受傷可導致腰背部痙攣。它們通常是由於拿重物或參加一項需要反覆扭轉腰背部的運動引起的,也可能在懷孕期間出現。
  • 經常眼皮跳、面部肌肉抽動,小心患上面肌痙攣!
    這類眼皮跳,只要通過緩解壓力、適當休息就可得到恢復。此外,眼睛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或散光、眼部炎症等也可引起眼皮跳。這些症狀主要是神經末梢受刺激的表現,因此往往局限於一側的上眼皮或下眼皮。如果因屈光不正出現眼皮跳動,通常視力矯正後也可得到緩解。
  • 肌肉痙攣和抽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急文譯傳】
    如果曾經有過肌肉痙攣或抽筋,那麼你一定知道那是極其痛苦的。有時候,這種痙攣會如此有力,以至於它將在皮膚上留下傷痕。大多數肌肉痙攣和抽筋緣自肌肉不自主的收縮。痙攣嚴重時,其無法自行釋放,需要手動拉伸來幫助肌肉放鬆和收縮後的肌肉的伸展。抽搐可能是輕微的,也可能是極度痛苦的。
  • 運動後肌肉酸痛?4招可緩解
    一般認為,肌肉酸痛的產生,是由於肌肉運動時氧氣供應不足,靠肌糖元無氧分解釋放能量供肌肉收縮,糖無氧分解時產生一種叫做乳酸的代謝產物,如果不能及時排除,乳酸就在肌肉和血液中堆積起來,由於組織缺血缺氧和酸性物質的刺激,以及運動引起的肌肉本身的損傷或肌肉痙攣等因素,都會導致肌肉酸痛。如何緩解這樣的肌肉酸痛呢?
  • 肌肉酸痛怎麼辦?如何緩解肌肉酸痛?這裡告訴你答案!
    是否疲憊不堪、肌肉酸痛?是否一晚的睡眠後,肌肉酸痛感更為明顯?肌肉酸痛困擾了許許多多健身運動的人,肌肉酸痛到底該怎麼辦?如何緩解肌肉酸痛?健身之前,你必須正確全面了解肌肉酸痛才能正確解決肌肉酸痛帶來的影響,一起來看看關於肌肉酸痛的幾大方面。
  • 肌肉抽搐的原因以及如何緩解它們
    肌肉抽搐是構成肌肉的纖維的不自主收縮。神經控制肌肉纖維。當某些東西刺激或損傷神經時,會導致肌纖維收縮,導致抽搐。一個人經常可以在皮膚下看到或感覺到這些抽搐。在本文中,我們探討了肌肉抽搐的眾多原因。它們的大多數原因都是無害的,儘管有些更嚴重。我們還討論了如何治療和預防肌肉抽搐。肌肉抽搐,也稱為肌束顫動,有許多常見原因。
  • 小臂痙攣按什麼穴位
    小臂痙攣按什麼穴位1、小臂痙攣按什麼穴位按揉手三裡穴不但能通絡止痛,緩解手臂及胳膊的疼痛,還能理氣和胃。當然,按摩手三裡穴還是要掌握要領的,即用不痛的胳膊的拇指指腹按患側手三裡穴,其餘4指放在穴位的對側,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以感到略微酸脹為宜。2、小臂痙攣的原因痙攣即肌肉抽筋。抽筋大多是缺鈣、受涼、局部神經血管受壓引起。
  • 教你一套面部肌肉體操,緩解面肌痙攣和改善口臉面!
    練習面部肌肉體操好處有很多,首先可以有效緩解面肌痙攣,也就是我們經常教面癱患者的家居訓練,更可以改善口腔機能,輔助口肌訓練。
  • 徒步登山之後,如何緩解肌肉酸痛?
    當一天的行程結束,如果缺乏鍛鍊或者強度過大,會引起我們肌肉酸痛。肌肉酸痛的成因是:乳酸堆積和肌纖維結締組織損傷。前者是因為:無氧運動時葡萄糖酵解產生大量乳酸等中間代謝產物,不能通過呼吸排除,就形成了乳酸堆積。
  • 怎麼緩解?如何預防腿抽筋?
    小腿抽筋時,感覺肌肉有酸麻疼痛感,還會影響腳背和腳趾,讓人無法入睡,需要按摩很長時間,才能緩解。半夜腿抽筋,跟新陳代謝的速度減慢有關。睡覺後,人體的代謝和循環功能,趨於平穩,不會像白天那麼活躍。白天活動後,小腿肌肉經過長時間的舒張和收縮,會產生很多乳酸,以及其他物質。
  • 拉伸可以緩解肌肉酸痛?你被騙了多久?
    訓練完第二天就會感覺肌肉非常酸痛,這種酸痛甚至會持續數日,特別是腿部訓練後,以至於每次下樓梯都很艱難。如何緩解肌肉酸痛?上網一搜出來的答案中最多的就是「運動前後多多進行拉伸」,拉伸可以緩解肌肉酸痛。但又有很多人反映「我已經做過拉伸了呀?為什麼肌肉還是那麼痛?是不是拉伸做得不充分?」
  • 累~累~累~如何在十一期間緩解肌肉疲勞和酸痛?
    這些部位的酸痛在大多數情況之下是急性肌肉酸痛的症狀。十一期間,我們的運動量突增,這種劇烈的肌肉用力會造成血流中斷,進而導致肌肉不能很快地排出多餘的代謝廢物,這些物質逐漸堆積,最終達到一個臨界水平,引發疼痛。這種疼痛直到運動強度降低或者完全停止才會減退。如何來緩解急性肌肉酸痛?
  • 眼瞼痙攣和面肌痙攣是一回事嗎?
    當心這是「眼瞼面肌痙攣」的前兆眼瞼痙攣是一種非隨意性眼輪匝肌過度收縮所致的眼瞼閉合,屬於局限性肌張力障礙性疾病的範疇。眼瞼痙攣的早期表現為多類型非痙攣性眼部症狀,包括瞬目運動頻繁、睜眼無力、眼瞼下垂、乾眼、畏光。病情逐漸進展後表現為非隨意性強直性眼肌閉合。瞬目頻率隨病程增長逐漸增快,一般達到某一固定頻率後長期穩定。
  • 【惟視科普】說說眼瞼痙攣那些事兒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請記得看眼科醫生喲:*眼瞼痙攣持續1周一上;*每次眼瞼抽搐均會出現閉眼;*出現眼紅、眼腫或分泌物,抑或上瞼下垂; 極少數情況下,如果存在眼瞼痙攣以外其他面部肌肉的痙攣,眼瞼痙攣則可能是慢性運動障礙的早期症狀
  • 運動後肌肉酸痛原理及緩解疼痛的方法
    參加鍛鍊後肌肉酸痛往往不是鍛鍊後即刻出現,而是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現,持續2-3天後才逐漸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