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要補硒
什麼是硒
硒(Selenium)是瑞典化學家貝採裡烏斯於1817年發現的,在古希臘語中是月亮女神的意思。硒是一種較為珍稀的微量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僅為一億分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中,硒位於第四周期的砷和溴之間,第Ⅳ主族的硫和碲之間,硒的原子序數為34;硒的性質介於金屬與非金屬之間。
硒是一種多功能的生命營養素。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是維生素E的50-100倍)、強力抑制過氧化脂質的產生、增強免疫功能(20-30倍)、保護生物細胞膜、增強前列腺調節功能、防止血凝塊、清除膽固醇,具有與胰島素相似的作用,能明顯促進細胞攝取糖的能力、促進血液循環防止皮膚老化、降低致癌物質的誘癌性、消除體內突變的癌細胞、阻止癌細胞的分裂與生長等功效。
硒是生命活動中重要的元素。世界衛生組織(WHO)1973年確認硒是人類生命必須十四種微量元素的第一線微量元素,缺硒會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因此,硒被譽為「生命火種」、「抗癌之王」、「心臟的守護神」。
為什麼要補硒
全世界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屬於缺硒地區。我國是一個缺硒大國,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疾病與環境因素圖集》揭示,從東北三省起斜穿至雲貴高原,佔我國國土面積的72%地區存在一條低硒地帶,其中30%為嚴重缺硒地區,糧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較低。通常人體攝取的硒是通過食物吸收。我國二十二個省市的部分地區,約七億人生活在低硒地區。目前,我國人群食物中尚達不到每人每天40微克以上的標準補硒水平,尤其是缺硒地區人群,更難從食物中達到補硒的目的。
中國缺硒狀況圖
我國營養學及微量元素研究專家楊光新、徐光祿教授從60年代起對缺硒地區以心肌壞死為主的克山病和骺板軟骨變形壞死形成的大骨節病進行研究,發現缺硒是誘發克山病、大骨節病的主要原因。他們對10多個省區,310個病區共900多萬人進行補硒,使流行於缺硒地區的克山病、大骨節病得到控制。我國的醫學專家於樹玉曆經16年的肝癌高發地區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肝癌高發區的居民血液中的硒含量均低於肝癌低發區,肝癌的發生率與硒水平呈負相關。
在江蘇啟東縣13萬居民中進行補硒預防肝癌實驗證實,補硒可使肝癌發生率下降35%;使有肝癌家庭史者發病率下降50%;日本醫學界對硒的臨床研究也證實硒對癌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皮膚不良、白內障、腎臟病、心臟病、肝病、風溼病、過敏性體質、胃潰瘍、肥胖病、高血壓……都具有很高的防治效果。基礎研究還發現,硒還可影響癌細胞基因的表達,調控細胞分裂、分化,使癌細胞行為向正常方向轉化;動物及人的肝癌細胞株體外培養亦表明,補充硒阻斷致癌物的致癌作用。此外還觀察到補硒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阻抗人群中病毒性肝炎的傳播。
當前,人類生存環境中大氣汙染、農藥汙染、重金屬、化工產品的有毒物質、射線以及人們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的改變等,都會造成人體內環境紊亂,自由基驟增,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發生。通過對細胞實驗測定結果表明,硒有直接清除人體有害物質"自由基"的作用。世界各國醫學專家認為,硒是人體的"清道夫",適量補充硒有利於人體健康。
近二十年來,世界科學家經實驗研究證實,。目前已知的與缺硒有關人類的疾病有40多種。包括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甲狀腺激素失衡……等。有些疾病,特別是危害老年人身體健康的病症:心腦血管疾病、老年性便秘、老年性高血壓、中風、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症、腦萎縮等都與缺硒有關。繼碘缺乏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後,硒缺乏成為國內外科學研究的熱點。
科學補硒。
宇宙間的萬物,都是由多種化學元素構成的,作為地球最高級動物--人類也不例外。人體要想維持生命的正常運轉,必須攝取足夠的硒。我國微量元素與健康學會理事長于若木指出:"中國是一個缺硒大國,人體補硒是關係到億萬人民健康的大事,我們應當像補碘那樣抓好補硒工作,特別注意老年人的補硒工作當務之急要做好兩件大事:一是各種輿論媒體應當向居民普及宣傳有關硒與人體健康的知識,使居民提高如何防止缺硒的認識;二是著手開發與生產高硒產品,大規模推廣富硒產品。"中國醫學營養研究所所長葛可佑指出:目前我國人均硒攝入量應為每日50-200微克。科學家們鄭重呼籲:若長期低於每日50微克,就容易引起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因此每日適量補硒能夠大大降低癌症及其它多種病患,提高生命質量。科學補硒刻不容緩。
目前為止,從營養學及硒的生物學特性方面來說,補硒一般採用無機硒和有機硒兩型,兩者在生物活性、毒性和生物有效性等方面存在明顯差別,新陳代謝路徑也不一樣。
無機硒(以亞硒酸鹽為主)有較大的毒性,且不易被吸收,不適合人和動物使用。日本政府明令禁止在所有動物飼料中使用亞硒酸鈉等無機硒,有機硒是唯一允許使用的硒源。試驗證明,亞硒酸鈉對大鼠腹腔注射的最低致死量是3.25-3.5mg/kg。倘若每天攝入超過3000微克的亞硒酸鈉,就會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症狀是腸胃功能障礙、黃疸、貧血、 毛髮脫落、指甲及皮膚病與神經系統受損。
有機硒經生物轉換而得,具有毒性小、生物利用度高的特點(生物利用度包含硒的消化、吸收和在組織中的貯存),是人類使用的最佳硒源。已有科學實驗表明,有機硒的補硒效果要遠遠高於無機硒。紐西蘭曾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生物體中硒的顯現率,年輕婦女對有機硒的吸收要比無機硒吸收好的多,分別在95~97%和44~70%。有機硒的活性之有效性比無機硒高出約7倍(以呈現在牛乳中的硒濃度作為硒活性被測值),且有機硒在機體內滯留期要長得多。在評價生物體內硒存留、沉積情況時,已證明有機硒提高血硒水平比用無機硒更有效。有人曾用有機硒餵兔,其骨骼肌中硒含量是用無機硒補硒的29倍。而血漿和紅細胞硒的水平也明顯顯示出有機硒補硒的優勢,且一旦補硒停止,補充有機硒的實驗對象幾周後體內血硒等有關部位硒水平仍比補充無機硒高。有許多的研究指出,有機硒對改善生殖力方面比無機硒有較大的影響力。且不會產生過氧化反應。
(一)硒有抗癌細胞增殖作用:
1、硒是癌基因表達的調控因子。
基因表達、調控異常學說:腫瘤細胞的惡性特徵不取決於基因結構的改變,而是由於基因表達的導常所致。在臨床上偶爾可以見到腫瘤細胞自行消退的現象及實驗研究中的惡性細胞的正常轉變,事實表明腫瘤細胞仍保留著向正常細胞分化的可能,並非是不可逆轉的,在一定條件下會出現向正常細胞方向的表達逆轉。大量研究表明,硒通過抑制蛋白質和DNA的生物合成,對細胞周期中的有絲分裂期(M期)有延遲作用,同時延長細胞有絲分裂前的靜止期(G-2期)這樣就為DNA修復創造了條件。硒的這種作用在小白鼠肝局部切除後再生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證實。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於樹玉等研究,也證實了硒對腫瘤細胞有促進分化(即低分化的惡性腫瘤細胞,向成熟細胞轉化)、抑制分裂的雙向調節作用,在化學致癌過程中,硒對抗致癌物引起的許多生化變化,對始發及促進階段都有阻抑作用。
2、硒能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增殖:
蛋白激酶C(pkc)在生長因子和有絲分裂原的增殖信號中有著主要作用,因而與細胞的增殖關係密切。有研究表明,高活性表達的pkc對於細胞癌變和其增殖狀態的維持是必要的。對pkc有抑制作用的因子,就是有效的抗癌藥物。於樹玉等報導,硒能使腫瘤細胞中pkc的活性明顯受到抑制,同時能夠明顯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增殖。通過動物實驗表明,硒可以抑制pkc的活性,並隨濃度的增加而增強,呈劑量效應關係。硒的抗癌作用與調節蛋白激酶系統有關,在其中直接間接地發揮了作用。硒使癌細胞的信號系統發生了不利於其增殖分裂的生化改變。因此,硒對蛋白激酶C的影響,是硒抗癌作用機理的中心環節。
3、硒抑制癌細胞的靶向性:
硒的化合物與硫醇有很強的親合性。隨著腫瘤的生長,苛瘤動物體內的硫醇(GSH)水平下降,而腫瘤組織中的GSH水平卻不斷增加,而硒化合物憑藉高濃度的GSH的所在,直接捕捉到癌腫瘤細胞。另一方面GSH又能增強硒化合物的細胞毒作用,將癌細胞殺死。由此,人們戲稱硒是裝有自導系統的攻擊癌細胞的生物飛彈。
4、硒能提高抗癌藥物的療效:
目前,在癌症化療和用抗癌藥方面,存在著嚴重的耐藥性問題,這一直是困擾著醫患雙方不解的難題。
硒在腫瘤治療上的應用,這個難題得到了解決。
由於耐藥性腫瘤細胞內含有較高濃度的硫醇,因而它對硒化合物的細胞毒性更為敏感。通過研究硒化合物對耐藥性人類卵巢腫瘤細胞和非耐藥性正常細胞的毒性作用,包括細胞增殖,存活率的影響,證實了這一推測。
(二)硒能夠抑制癌細胞的能量代謝:
實驗證實,硒通過選擇性作用於腫瘤細胞的許多生化代謝活動而達到其抗癌作用。
1、硒化合物能抑制癌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的某些環節,從而阻斷了癌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的進行,從而切斷了癌細胞營養鏈。
2、硒化合物對正常細胞有氧酵解速度無明顯影響,而對癌細胞有氧酵解有抑制,其抑制作用隨硒濃度增加成正比。正常組織有氧酵解速度很低,細胞更變後其能量代謝發生改變,氧酵解速度也隨提高,這是腫瘤細胞最顯著的生化改變之一。腫瘤惡性程度越高,這一趨勢越明顯。腫瘤細胞通過氧酵解利用葡萄糖作為主要能量來源,抑制腫瘤的糖酵解會引起癌細胞生化代謝的抑制,從而切斷腫瘤細胞的能量供應,直至腫瘤細胞調亡。
另外,硒對腫瘤細胞酵解的抑制除對腫瘤產生直接作用外,對宿主的代謝產生一定影響,糖酵解被認為是晚期腫瘤病人「惡病質」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腫瘤的高糖酵解能夠改變宿主的身體狀態,增強機體抗腫瘤作用。
(三)、硒可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1、硒可促進白細胞介素-2(IL-2)的生成,可選擇性地調節各種功能淋巴細胞亞群的產生,使免疫功能增強。
2、硒能促進淋巴細胞分泌淋巴因子,產生幹擾素的能力提高。
3、硒可增強淋巴細胞的細胞素功能,淋巴細胞的細胞素是直接殺傷癌細胞的利器。
4、硒對體液免疫有激活作用,它可以提高機體合成lgG.lgM等抗體的能力,增強體液免疫刺激免疫球蛋白的生成。
(四)、硒有防癌變作用:
硒對細胞遺傳突變性有抑制作用。致癌劑增加了姊妹染色體的交換率,而硒幹擾了此過程的某些環節。
硒與致癌劑有互相競爭的作用,或改變了細胞代謝,或改變了細胞膜,或改變了染色體結構,從而減輕致癌物對DNA的損傷。
硒抑制致癌物引起的遺傳物質損傷存在時間效應,即先加硒(時差4小時)比同時與致癌劑加硒對細胞免受或少受致癌劑損傷的保護作用更加明顯。這是因為細胞經硒的予處理,細胞膜的抗氧化能力增強,提高了對致癌物誘變作用的抵抗能力。
(五)、硒的其他功能:
1、硒是營養肝壞死的重要保護因子;硒能防治肝炎;硒能防治酒精肝。
2、硒是心腦血管的保護使者。它能保護心臟的缺氧性損傷,當病變發展到結構損傷時,硒能穩定心肌膜的完整性,推遲不可逆轉損傷的發生;心肌梗塞的病人補硒,能促進心肌功能指標的改善,顯著改善損傷心肌的收縮性;硒能降血脂和預防脂肪肝;硒可降低血液粘度,減少血栓的形成。
3、硒可保護胰島,補硒防治糖尿病併發症。
4、硒的抗衰老能力是維生素E的500倍。
5、補硒可提高眼睛光感受器的功能,提高視覺靈敏度。
6、硒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補硒可清除人體內垃圾。
7、硒對血紅細胞有保護作用,提高紅細胞的攜氧能力。
8、補硒可消除體內的重金屬離子,把誘發癌變的有害重金屬直接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