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了,這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隆重也是最寶貴的節日,對於這樣重要的節日,老祖宗們也流傳下來了很多說法和禁忌。話不多說,下面小編將為大家呈現那些需要注意的「過年禁忌事項」。
回門又稱「歸寧」,亦即「回娘家」。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闔家團圓,自然不便回娘家去。
大年初一忌打破碗、鏡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財破運,若真不小心打破了,可以用紅紙包起來,先放置在神桌上,默念「歲歲平安」吉祥話語,等待破五日再丟棄。
大年初一早上忌剃頭,也不要洗澡、洗頭、洗衣物,那樣意味著將財富與財運洗掉,因此忌洗衣。同理,也不能動用掃帚,打掃屋子,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
大年初一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此外,對方還在睡夢中,也不要跟對方拜年,等對方起床再拜年,因為這樣做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大年初一早上忌吃稀飯、忌吃葷食,過去的傳統窮人家才吃稀飯,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飯,表示家裡整年度都會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補品補藥初一最好不要吃。
大年初一忌睡午覺,依古訓「禁晝寢」勸人不要懶散,若於大年初一睡午覺會影響事業運。
大年初一,禁忌動刀子和剪子,俗話說「初一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此外,民間也流傳不要動針線的說法,說是「初一動了針線,挑了龍筋長針眼」。
「初一借了別人的錢,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整一年」。此外,過年期間不管是被要債或者是跟人家要債的人,在一整年間都會很倒楣,因此忌諱向人討債。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大年初一、二都忌洗衣,傳說這兩天是水神生日,所以忌洗衣。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這天忌拜年,赤狗為熛怒之神,遇之不祥,所以人們一般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家都不可以。所以早點洗洗睡了吧!
過年要連續三天家裡燈火通明,即從年三十開始,一直到大年初二,聯繫三天,將家裡所有的燈全部打開,寓意人丁興旺。但是,到了大年初三,除了正常照明的燈亮外,其餘的燈就不用燈火通明了。因為這日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後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稱為「老鼠分錢」。
大年初四忌出遠門,因為,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這一天,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這一天在民間也叫做「破五」,意味著過了這天之前的禁忌都可以破除。這一天要將過年期間存儲的垃圾清掃乾淨,謂之「送窮」。
祭財神不僅是南方的傳統,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會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也稱五路神,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大年初五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因為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著餃子邊捏。據說,這樣可以規避周圍讒言。此外,婦女們在這天還要找出幾件舊衣服來拆拆,謂之「拆小人」。這樣可以免黴運。
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有些地方餃子裡還要包上硬幣、蜜棗、紅糖等,寓意發財、好運早來、甜蜜和美。餃子可吃,但是不要吃藕。
大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在舊時是大小商家「開市」的日子,門板要貼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大紅對聯,營業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商家開門前,要在檔口門前擺上大橘子,橘子一定要多,否則就會空多橘少(廣州話諧音「兇多吉少」),「意頭」不好。
又稱「七煞日」,許多事情都不宜在這天進行,初七也是人的生日,人之後生,是人為尊。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舊時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所以這一天,家長也不能責罰孩子。
大年初七,一些地方有吃麵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麵條。
春節禁忌其實都是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良好祝願,它像是老一輩人的諄諄教誨,更像是福澤庇佑的惦念,所以小夥伴們要認真遵守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