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有這3大禁忌,老祖宗流傳至今的習俗,為新年討個好兆頭

2021-01-07 歷史有點萌

眾所周知,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響徹世界,可以說是當今最具底蘊的古老民族。而春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了。「正月」是農曆新年第一月,在老百姓眼中非常講究,會習慣將正月發生的事情看做新一年運氣好壞的「徵兆」。過年時,人們為了討個好彩頭,長輩一般都會告誡孩子很多規矩,像一些不吉利的話,都是不可以說的,倘若孩子不小心犯了忌諱,也是童言無忌,家長多半不會責罰,會以吐唾沫等習俗巧妙化解。

春節流傳下來的風俗禁忌有很多,顯然「禁忌」是最不適宜去做的事情,以此表達世人寄託來年美好的憧憬。雖然時光鬥轉星移,但千百年來歷史形成的固定文化傳統,依舊相傳至今,所以老人還是會時常叮囑小輩「禁忌」不可忘卻。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習慣」與「禁忌」的存在,才顯得春節更加別具一格、年味十足。過去,春節期間每天都有講究,而作為大年初二這一天,往往容易被人們忽略,如果說這天最具特色的習俗,無疑是它另一個稱呼——「迎婿日」,可見初二這天出嫁女兒要跟女婿回娘家,當習慣變為年俗,也就成為當今的「迎婿日」了。

當然回娘家一定要注重禮節,並且女兒回娘家忌諱禮品為單數,因為傳統習俗單數代表不吉利,所以女婿帶去的禮品必須成雙成對,即使禮品不多,也不能讓人覺得小氣,空手而去絕對是最大的忌諱,而且養了這麼多年女兒都給你了,一年又難得聚上一回,送點禮品又何妨呢?所以這天女婿們都會提著豐盛的禮品回娘家,闔家歡樂之情油然而生。

除此之外,新年初二還有許多禁忌,不知大家都知道嗎?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這3件不能觸碰的新年禁忌。老祖宗流傳至今的習俗,牢記於心為新年討個好兆頭!

1、不可動剪刀等鋒利的事物。古話說的好,初二動剪刀,口舌是非定難免,鋒利的東西在古人看來,不符合新年平安的願望訴求,容易給家裡帶來是非與麻煩。所以像剪刀這些帶刃的東西,不小心劃破手指,新年之際發生流血是不吉利的,老祖宗為了避免不好的現象,在那天儘量不動為好,以此趨福避禍。

2、不可向人借錢或討債。老話常說,初二借了錢,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二去討債,財產外流一整年。從中可見,初二那天無論如何困難,都儘量不要去借錢與被借錢,寓意著窮一年的代價,試問,你還敢這樣做?

並且大年初二也不要向人討債,雖然借錢不還讓人不順心,但一年最重要的節日何必自找黴運,如果對方真想不還錢,還在乎是不是過年呢?所以過年討債行為不要做。

3、不可祭神時說不好寓意的話。在過去新年時候都有人售賣財神像,即使不想購買,也要委婉回答——買過了,千萬不能說「不」字,以此避免不祥。還有我國許多地區都有祭神習俗,保佑新年風調雨順、事事順遂,倘若不信神也無妨,只要謹言慎行好運自然常在,尤其在有神像的地方,胡言亂語之話不要說,畢竟新年闔家歡樂之時,大家都想塗個喜慶,多說開心的話,別人聽著舒心,也會給自己帶來福氣。

如今春節來臨之際,以上大年初二3大禁忌值得大家參考,雖說全國各地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大家對新年美好憧憬卻是一致的,滿懷新年嶄新的未來,希望大家都能順心如意、心想事成。除了上述這些新年忌諱,在你的家鄉還有哪些風俗習慣呢?不妨與網友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 有什麼禁忌 這些事情最好別做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 有什麼禁忌 這些事情最好別做 大年初二, 按照中國春節的習俗, 這一天中國各地漢族同胞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 夫婿要同行,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 回娘家都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漢族歲時風俗。
  • 大年初二的這些習俗禁忌,你都了解嗎?
    大年初二的這些習俗禁忌,你都了解嗎?眾所周知,我國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節日的習俗更是多得數不可數。春節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節日,更是深受國人的重視。而正月作為新年裡的第一個月,每一天都有著自己專屬的年俗習慣。那么正月初二的這些習俗禁忌,你都知道嗎?大年初二,回娘家在每年的大年初二這一天,相信最忙活的就屬家家戶戶中嫁出去的姑娘們了。因為在這一天裡,作為女兒和女婿,他們都要帶著厚厚的禮物,回女方的娘家拜年。
  • 老祖宗留下的傳統,大年初二禁忌有「三不」,你知道幾個?
    老祖宗留下來了很多的關於新年的禁忌和習俗可不都是說說而已,既然能夠現在依然被人們遵守,說明老祖宗的話自有其深刻的道理,我們作為當代的年輕人也不能不了解相關的禁忌,明天就是春節了,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大年初二的三個禁忌,也就是題目中說的「三不」。
  • 大年初二有那些習俗和禁忌,你造嗎?
    按照中國春節的習俗,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那麼大年初二都有哪些習俗?有什麼禁忌呢?下小呆給大家盤點大年初二有哪些習俗,正月初二有什麼禁忌。民間諺語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與禁忌你都知道嗎?
    其實小編認為,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其中的含意是嫁出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回娘家」這個習俗據說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來的。當年,朱元璋是怎麼想到要規定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二這天回娘家的呢?
  • 大年初二的習俗,99%的人只知道第1個,你知道幾個?
    孩子們都會提著鯉魚燈去討個好意頭。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 中國傳統習俗年初一為吃齋的一天,年初二便是一年新的開始。第一頓飯要有魚有肉,簡單來說就是要吃得好,吃得豪!
  • 老祖宗留下的春節禁忌,千萬要認真遵守哦
    春節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了,這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隆重也是最寶貴的節日,對於這樣重要的節日,老祖宗們也流傳下來了很多說法和禁忌。話不多說,下面小編將為大家呈現那些需要注意的「過年禁忌事項」。大年初一,禁忌動刀子和剪子,俗話說「初一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此外,民間也流傳不要動針線的說法,說是「初一動了針線,挑了龍筋長針眼」。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和禁忌你一定要懂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也稱「回門」。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是,你知道「回門」都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嗎?在飲食習俗方面,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雞是少不了的,燒肉取「紅皮赤壯」(身體健康)之意,炒飯取意「大顯身手」;豬脷(舌)取「大利」之意,還有生菜,取意「生財」,蒜喻能寫會算,蔥喻聰明,韭喻長長久久等。芹喻勤勞刻苦。初七人日吃七樣菜,上列幾種均在其中。
  • 過年習俗與禁忌 老祖宗留下的規矩,關係到全家一年的運氣!
    民間認為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護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業興旺。在樂清,初一不出本地探親訪友。白溪等地連初二也列為禁忌的日子,如有入鄉不問俗者貿然登門,必將受到當面指責。初三起,未望「年夜」的挑著金盒去望嶽父母、舅父母、幹父母,兼行拜年,俗稱「望正月」。禮物以松糕或搗糕為主,其次為魚、肉和荔枝、魁圓等的紅封元寶紙包,習俗規定老親四樣,新親六樣。
  • 【速看】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與禁忌你都知道嗎?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也稱「回門」。
  • 正月初一是新年,新年都有哪些傳統習俗和禁忌?看看你還記得多少
    眾所周知,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歡慶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在這個節日裡,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出自己獨有的傳統魅力。我國過年歷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傳統習俗,有許多習俗至今相傳。俗話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 正月初二有什麼習俗?「回娘家」、「吃開年飯」忙得不亦樂乎
    宋代大政治家和大詩人王安石,曾寫過一首傳誦千古的佳作,「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其實描寫的其實就是,古代人過新年時的熱烈氣氛。吃過年夜飯之後新的一年,在人們的希望中鋪展開來。
  •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注意了!這幾個禁忌一定要知道!
    在大年初二有哪些禁忌?回娘家的注意了下面的小貼士收好不謝忌回門禮為單: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而新女婿去拜見嶽父母,則有向他們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親之誼。通常由新娘的弟妹到新郎家,請新郎新娘相偕回娘家。大多上午接受邀請,中午聚餐,日落前回家為宜。(新婚未滿四個月忌在外過夜,所以歸寧宴畢,新郎新娘即相偕齊返男家)北部習俗,女方於訂婚日宴客;南部習俗,女方於歸寧日宴客。祭財神:農曆正月初二,中國很多地方都有祭財神和回娘家的習俗。
  • 大年初二必須知道的習俗與禁忌!
    這一天廣東有個重要風俗就是「回娘家」,客家傳統節日習俗正月初二已婚婦女轉妹家「(回娘家)」,新姑丈(女婿)要「上門」。回娘家的婦女,都要攜帶雞、娘酒等禮物。潮汕地區,正月初二、初三,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思念。
  • 端午節都有哪些禁忌習俗?民間有何破解禁忌的方法
    端午節驅兇闢邪是這個節日的重頭戲,主要有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等。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一、端午節禁忌習俗的由來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端午節亦是「祛病防疫"的節日。
  • 這是哪個地方的什麼樣的習俗?
    廣州地方傳統習俗,這裡不像這中國大部分地方,初一有酒有肉吃,他們要到正月初二才是一年之中的頭牙,要吃開年飯,也就是一年開始時的第一次打牙祭。什麼是開年飯呢?按當地傳統,大年初一是吃齋的一天,這種習俗南嶺以北有些地方也有這種民俗,但也是少數地方。
  • 大年初二:團聚是最美的年味
    很多地方,大年初二這一天稱為開年,意為一年的開始。初二一早放了鞭炮,男女勞作不再禁忌,開始帶上禮品走親訪友。很多地方在這一天有回娘家的習俗,也有的地方在大年初二要祭財神、送家堂……大江南北風俗不同,相同的卻是對中華傳統的傳承。回娘家是大年初二最有特色的風俗之一。
  • 日本新年習俗大揭秘
    3日,相當於其他東亞地區的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大掃除扔掉家裡不用的舊東西,把平時打掃不到的邊邊角角都做一次深度清理!看到這裡,在日本,過新年的準備差不多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新年過程中的習俗了!お年玉在新年假期裡,人們要給他們的子女以及親戚的孩子一些零用錢,日語叫做お年玉(相當於中國的壓歲錢)。
  • 春節過年的習俗,大年初一到初七需要注意什麼?小夥伴知道嗎?
    往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春節過年的習俗,大年初一到初七需要注意什麼?小夥伴知道嗎?春節在我國歷史非常的悠久,春節就是農曆的新年,是一年之歲首。春節的起源是蘊含著非常深邃的文化內涵的。因為春節不單單是過新年,而且還要祭祖祭祀,敬天地。從傳承發展中承載了非常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春節的習俗觀念當然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