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響徹世界,可以說是當今最具底蘊的古老民族。而春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了。「正月」是農曆新年第一月,在老百姓眼中非常講究,會習慣將正月發生的事情看做新一年運氣好壞的「徵兆」。過年時,人們為了討個好彩頭,長輩一般都會告誡孩子很多規矩,像一些不吉利的話,都是不可以說的,倘若孩子不小心犯了忌諱,也是童言無忌,家長多半不會責罰,會以吐唾沫等習俗巧妙化解。
春節流傳下來的風俗禁忌有很多,顯然「禁忌」是最不適宜去做的事情,以此表達世人寄託來年美好的憧憬。雖然時光鬥轉星移,但千百年來歷史形成的固定文化傳統,依舊相傳至今,所以老人還是會時常叮囑小輩「禁忌」不可忘卻。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習慣」與「禁忌」的存在,才顯得春節更加別具一格、年味十足。過去,春節期間每天都有講究,而作為大年初二這一天,往往容易被人們忽略,如果說這天最具特色的習俗,無疑是它另一個稱呼——「迎婿日」,可見初二這天出嫁女兒要跟女婿回娘家,當習慣變為年俗,也就成為當今的「迎婿日」了。
當然回娘家一定要注重禮節,並且女兒回娘家忌諱禮品為單數,因為傳統習俗單數代表不吉利,所以女婿帶去的禮品必須成雙成對,即使禮品不多,也不能讓人覺得小氣,空手而去絕對是最大的忌諱,而且養了這麼多年女兒都給你了,一年又難得聚上一回,送點禮品又何妨呢?所以這天女婿們都會提著豐盛的禮品回娘家,闔家歡樂之情油然而生。
除此之外,新年初二還有許多禁忌,不知大家都知道嗎?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這3件不能觸碰的新年禁忌。老祖宗流傳至今的習俗,牢記於心為新年討個好兆頭!
1、不可動剪刀等鋒利的事物。古話說的好,初二動剪刀,口舌是非定難免,鋒利的東西在古人看來,不符合新年平安的願望訴求,容易給家裡帶來是非與麻煩。所以像剪刀這些帶刃的東西,不小心劃破手指,新年之際發生流血是不吉利的,老祖宗為了避免不好的現象,在那天儘量不動為好,以此趨福避禍。
2、不可向人借錢或討債。老話常說,初二借了錢,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二去討債,財產外流一整年。從中可見,初二那天無論如何困難,都儘量不要去借錢與被借錢,寓意著窮一年的代價,試問,你還敢這樣做?
並且大年初二也不要向人討債,雖然借錢不還讓人不順心,但一年最重要的節日何必自找黴運,如果對方真想不還錢,還在乎是不是過年呢?所以過年討債行為不要做。
3、不可祭神時說不好寓意的話。在過去新年時候都有人售賣財神像,即使不想購買,也要委婉回答——買過了,千萬不能說「不」字,以此避免不祥。還有我國許多地區都有祭神習俗,保佑新年風調雨順、事事順遂,倘若不信神也無妨,只要謹言慎行好運自然常在,尤其在有神像的地方,胡言亂語之話不要說,畢竟新年闔家歡樂之時,大家都想塗個喜慶,多說開心的話,別人聽著舒心,也會給自己帶來福氣。
如今春節來臨之際,以上大年初二3大禁忌值得大家參考,雖說全國各地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大家對新年美好憧憬卻是一致的,滿懷新年嶄新的未來,希望大家都能順心如意、心想事成。除了上述這些新年忌諱,在你的家鄉還有哪些風俗習慣呢?不妨與網友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