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焦慮和抑鬱有什麼區別,哪些方面容易混淆?

2020-12-17 心理諮詢師張銀玲

前幾天,有一名高三的學生跟我聊天,她告訴我,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我問她為什麼這樣想?她說:「我最近在學校的模擬考試中,兩次排名都在下滑,而且我花了很長時間背書,怎麼都背不下來,感到記憶力衰退。晚上總是失眠,每天都對自己的狀態很失望。我很煩躁、鬱悶,經常感到頭暈,無精打採。」

當我問這個狀態持續了多久,她說:「只要考試沒考好,都會產生這樣的狀態,直到下次考好。」

請問大家,你們認為該同學是不是患了抑鬱症呢?先學習本節課知識,文末我再來解答。

很多人對於抑鬱症的認識存在許多誤區,把抑鬱等同於抑鬱症,其實是大家不了解關於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才會自己主觀臆斷,把診斷結擴大化,談抑鬱色變,導致自己稍微有點抑鬱情緒,就非常的恐情。其實如果大家學習了剛才我們介紹的一些知識,就不用再擔心自己動不動就會得抑鬱症,可以結自己吃一個定心丸。

但是我們也不能對抑鬱掉以輕心,不當回事,任其自生自滅。否則在這個時候有可能會出現一個漏診的現象。所以當你感覺到了有一些抑鬱情緒,自己應該敏感地發現,並且及時去尋找專業人員和專業機構來進行診斷和治療。因為這種抑鬱情緒還是比較好解決的。但是,如果時間久了,甚至於轉化成了抑鬱症,處理起來就比較麻煩,花費也比較大,也比較浪費時間。所以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上一節課講到了抑鬱發作的症狀,只是這些抑鬱發作症狀只是滿足抑鬱症的必要條件之一,抑鬱症還有另外的條件,本節課將會講述抑鬱症的其它條件以及抑鬱與焦慮的區分。

下面我來具體說說抑鬱症與其它症狀的區別。

一、判定抑鬱症的必備條件

患上抑鬱症的必備條件如下:

1.出現重性抑鬱發作(上一節內容中9條抑鬱發作表現佔了5條及以上,並且症狀持續了兩周以上)9條症狀如下:

1.一天中絕大部分時間情緒低落

2. 對日常活動的興趣或樂趣明顯減少

3. 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或者食慾明顯減輕或增加

4.失眠或嗜睡

5. 精神運動激越或遲緩

6.疲乏無力,最輕微的活動都需要使盡全力

7.無價值感,或過度的、不恰當的罪惡感

8. 思維或注意力下降, 或猶豫不決

9. 不斷有死亡的想法、 自殺觀念或自殺行為

2.重性抑鬱發作不能用分裂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樣障礙、妄想障礙其他特定或未特定的精神分裂譜系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礙來更好的解釋。(由於抑鬱症只是情緒低落,而這些患有精神性症狀障礙的人,他們的情緒存在上揚、激動的狀態,因此不能讓患有這些疾病的人診斷為抑鬱症,如果不把以上病症區分開來,可能會導致誤診,使得抑鬱症的治療效果不好。)

3.從未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抑鬱症的人情緒很低落,不會狂躁。)

如果你以上條件都滿足,那麼,可以確定你已經患上了抑鬱症,需要及時接受治療了。

也許你會問:「患有抑鬱症不接受治療,能夠自愈麼?」其實是可以自愈的。心理學家統計過,不接受治療的抑鬱症患者多長時間能夠自愈:

相關焦點

  • 焦慮症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哪些方面容易混淆?
    焦慮症和抑鬱症兩種疾病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在臨床醫學上,焦慮症是腦功能警戒性增高的心理疾病,患者經常恐懼、緊張過度、焦慮。 抑鬱症是大腦生物胺不足,導致精神功能全面低下及抑制性的心理疾病,患者大多數會出現情緒低落、行為遲緩、精力不足等症狀。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當抑鬱遇上焦慮,有什麼不同呢? 抑鬱障礙的主要臨床表現有五個方面: 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和悲觀; 感覺思維能力受到抑制,並且常常考慮消極的事情; 意志活動減退,並不願參加各類日常活動; 記憶力和注意力下降; 出現睡眠障礙
  • 焦慮、抑鬱有哪些臨床表現?
    1、焦慮有哪些臨床表現? 焦慮是對親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運等的過度擔心而產生的一種煩躁情緒,透析患者更為嚴重。其中包含著急、掛念、優愁、緊張、恐慌、不安等成分。它與危急情況和難以預測、難以應付的事件有關。事過境遷、焦慮就可能解除。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在哪裡?千萬別自己嚇自己了
    文/阿秋很多人認為有抑鬱情緒就是抑鬱症,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是有區別的!千萬別搞混淆了!今天這篇文章其實就是跟大家講解講解一下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以便掃除大家內心的盲目和緊張。抑鬱情緒,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它,抑鬱情緒其實是人的一種常態,時不時低落消沉一下,過幾天或者出去散散心、聊聊天、轉移一下注意力,它就消散了,那麼這就不能看作是抑鬱症,頂多就是一種抑鬱情緒罷了。抑鬱情緒其實跟我們的喜怒哀樂是一樣的,有歡笑的時候,那麼在未來的某個日子裡也會有低落的時候。
  • 長期焦慮和抑鬱對身體有哪些影響,如何改善?
    焦慮和抑鬱是兩種普遍的心理併發症,現代醫學已將心理問題視為與疾病生理治療同等重要的地位,認為身心並護可取得更為理想的治療結局。我國維持性血透患者的焦慮與抑鬱發生率較高,對維持性血透患者進行心理狀況幹預非常必要。根據相關研究,維持性血透患者的焦慮、抑鬱會受到生活質量、併發症狀況、營養狀況、社會支持等相關因素的影響。
  • 治療抑鬱焦慮的方法又是什麼呢?
    焦慮症和抑鬱症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因其症狀有點相似,所以人們常常將二者結合在一起,以為是一種疾病,並且以一種病來治療,其實這是相當錯誤的。事實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搞清二者的區別對兩種疾病的治療是非常有好處的。
  • 抑鬱和焦慮哪個更嚴重
    核心提示:抑鬱和焦慮哪個更嚴重?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精神科專家指出:其實,焦慮症和抑鬱症都有精神界感冒的說法,也是非常的普遍。但是因為一些症狀,很多人是分不清的。那麼這裡給大家講一個很好區別的辦法就是:抑鬱症是患者不想活,想自殺,想離開這個世界,而焦慮症的患者是害怕,但是不好的事情發生,擔心會死。但兩個對人的危害都是很大的,所以建議儘早去專業的精神科治療。
  • 失眠、焦慮和抑鬱,三者有什麼關係?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患上精神疾病,最常見的如失眠症、焦慮症和抑鬱症,輕度的影響自身情緒,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輕生。 人們經常談起這些疾病,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它們,那麼這些疾病到底是怎麼樣的呢?三者之間有哪些關係呢?
  • 剖腹產的孩子不耐焦慮? 懷男孩容易產後抑鬱?孕期說謊孩子不吃母乳?
    但是這個號是個心理學的公眾號,而且據說曾老師也是這個領域的泰鬥級的人物,轉發也好,自撰也好,總應該有個譜的。我對曾老師印象深刻,也寫文懟過一次,是因為他寫了一篇文章,說現在女性哺乳到孩子三四歲,是因為和老公的性滿足不夠,所以通過孩子吸吮乳房獲得性滿足。這個真的太扯了!餵過奶的都知道有多扯。
  • 【抑鬱星球】抑鬱症有哪些飲食禁忌和推薦?
    當值編輯 | 阿楚得了抑鬱症除了專業的治療,合理的飲食得當對抑鬱症患者的康復大有裨益,而飲食不恰當可能會加重病情或者是導致病情復發,抑鬱症患者都有哪些飲食禁忌
  • 焦慮症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
    經常會有人問:焦慮症和抑鬱症會有哪些區別? 實際上,焦慮和抑鬱這兩類情緒都同屬於負面情緒,而且這兩者我們常稱之為雙胞胎。在一個人身上,同時出現焦慮和抑鬱的概率,實際上是非常高的,甚至高達70%-80%。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如何改善這些症狀?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去偏信網上的信息,也不要以為從網上做幾套抑鬱症測試,自己的分值高了就是抑鬱症。 事實上,我們常說的「我抑鬱了」和「抑鬱症」其實是兩個概念。
  • 抑鬱、焦慮氣質的形成多半是這幾個原因導致的
    心理問題所呈現的症狀只是表象,想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除了對此有個正確的認識之外,也要深究症狀背後的成因,搞清楚問題的前因後果,更有利於心態的良性發展。筆者自身也是屬於焦慮、抑鬱氣質的人,感受更深,所以這篇文章融合了自身的經驗來敘述。焦慮、抑鬱氣質的人有什麼特徵呢?
  • 高發抑鬱和焦慮,研究生群體正面臨著什麼?
    高發抑鬱和焦慮,研究生群體正面臨著什麼?該項研究共調查了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234個機構的2279人(90%博士生和10%的碩士生)。該篇研究論文指出:「結果表明,與普通人群相比,研究生患抑鬱和焦慮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六倍以上。」該研究調查數據揭示:在研究生群體(碩士/博士)中,焦慮與抑鬱兩種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均在40%左右(下圖所示)。
  • 人人都說自己焦慮,焦慮到底有哪些症狀和成因?
    所以我們可以讓大家知道人為什麼要焦慮,但是要真正解決問題靠的是具體的方法。02很多人沒法區分焦慮和恐懼,因為焦慮跟恐懼兩個東西非常像,都是對一個事表示擔心,感覺到難受、不舒服、惶恐這樣的感覺,這裡邊的區別是什麼呢?
  • 焦慮症和焦慮情緒有什麼區別嗎
    焦慮症和焦慮情緒有什麼區別嗎?焦慮症又稱焦慮性神經症,是以緩慢焦慮症和急性焦慮症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和運動性不安等症,其焦慮並非由實踐要挾所導致,或其嚴重慌張程度與現實情況很不相等。焦慮症即一般所稱的焦慮狀況,全稱為焦慮性神經官能症。
  • 提醒:容易和小兒癲癇相混淆的3種疾病
    小兒時期,由於大腦神經系統正處於發育階段,因而受到刺激後出現癲癇症狀的情況也是較為常見的,而由於癲癇的病因複雜,在小兒時期,其症狀表現上也難以準備辨別,常常會和某些疾病相混淆,具體有哪些呢?本期文章為您揭曉。
  • 心理學:生活中的焦慮多來自於「想太多」?
    焦慮,在現代社會中幾乎是一種人人都會擁有的情緒。每當陷入焦慮這種負面情緒時,我們的大腦往往會出現很多使人情緒低落的心理現象,比如負面分析、完美主義,以及過度思考。過度思考從心理學上講也被稱作「反芻思維」,指的是「個體在經歷的負面事件後對自身、事件產生消極情緒以及可能產生的原因和後果進行反覆、被動的思考」。
  • lie和lay,中學生為什麼容易混淆,無法區別?
    很多學生為什麼常常混淆lie和lay這兩個英語動詞?主要因為以下兩方面:一,lie和lay意義不同:Lie當動詞用主要有兩種意思:躺;說謊;撒謊>Lie當名詞用主要有一種意思:謊言; ;謊話Lay一般做動詞主要有兩種意思:(尤指輕輕地或小心地)放置,安放,擱;鋪,鋪放,鋪設(尤指在地板上);生蛋,產卵lie和lay意思上要區別是「
  • 如何靠自己走出抑鬱和焦慮?
    首先需要弄明白抑鬱的心理機制,它就像一種過濾器,讓我們容易忽略掉積極開心的好消息,反倒去關注那些消極悲觀的壞消息,這樣就證明,我的抑鬱是有道理的。這種心理機制,可以稱為選擇性注意,這是自我實現的預言的關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