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克己復禮」對我們有多麼重要,看看下面的例子你就知道了!

2020-12-22 乾坤日月照神州

先來舉兩個轟動全國的舊聞給大家看看

一. 2016年7月23日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傷人案

二. 2017年3月26日南京南站「列車擠壓致死案」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這兩起網紅事件的當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極端地以自我為中心,漠視規則,肆意妄為,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周圍這樣不知自律的人,比比皆是,只是他(她)們運氣太「差」,沒有遇到上面的兩位著名大咖的「爆紅」機會罷了。

人是一種社會動物,要想讓一個社會平穩運轉,大家都來守規矩是最基本的條件,過馬路要看紅綠燈也是最起碼的常識,可每年死在這上面的成年人又有多少呢?

其實關於如何做到自律的問題,在我國古代著名的《論語》裡早就給出了預防和解決之道,那就是「克己復禮」

原文如下!

顏淵問仁,

子日:「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 日:「請問其目」

子日: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日:「回雖不敏, 請事斯語矣「

用現在的大白話來說就是:

顏淵(孔子的學生)問怎樣做才是仁,

孔子回答說: "要努力克制住自己內心的欲望和衝動,一切都按照大家普遍遵守的規矩去做,這就是仁. 一旦這樣做 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和諧有序了,到底能不能做到這個要求,完全要靠自己,難道還需要別人來監督嗎?

顏淵又問『那具體怎麼做呢.」

孔子回答說「 不符合禮儀規矩的不要看

不符合禮儀規矩的不要聽

不符合禮儀規矩的不要說

不符合禮儀規矩的不要做 」

顏淵說:「我雖然不是很聰明, 也一定會照您說的這些去做!「

過去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從來都是基礎,都是第一位的,修身有很多的具體要求,但嚴於律己無疑是其中重要的一條,百姓如此,官員更是如此,

《菜根譚》裡有句名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於一時,畏史官於後世」

也就是說,不管有無官職,權力多大,都要懂得自律,都要懂得敬畏規則,哪怕是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也要有敬畏之心,古今中外,沒有敬畏之心狂妄自大的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最後有個建議,「程門立雪」「坐懷不亂」是兩個非常有名的關於自律的典故,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畢竟,見賢思齊也是一種美德,您說對吧!

重建中華文化自信,正當其時!

相關焦點

  •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衛靈公越發的奇怪了:「夫人,你們都沒出去看,怎麼就知道是蘧伯玉的車子呢?」夫人答道:「我聽說,為了表達對君王的敬意,路過宮門要停車下馬,步行而過。真正的忠臣孝子,不只因為光天化日才持節守信,更不因為獨處暗室就放縱墮落。蘧伯玉是我們衛國的賢人,對朝廷尊敬有加,為人仁愛而智慧。他一定不會因為是在夜裡就不遵禮節,駕車奔馳而過。因此這一定是他了。」
  • 略說孔子07 何以「克己復禮」
    「克己復禮」是儒家的思想,孔子的主張。如果能準確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基本上可以對儒家思想有較好的把握,不至於跑偏。「禮」是什麼?孔安國在《尚書序》中明確「孔子定禮樂」,這裡的「禮」指的就是「儀禮」。為什麼孔子要「定」禮,應該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
  • 什麼是克己復禮?傳統文化的傳承,克己復禮在當代的價值
    「克己復禮」是孔子試圖恢復周王朝穩定社會秩序的核心主張,並逐漸成為了社會規範,在中國古代大一統時期發揮了顯著作用。禮的包容性和超越性以及當今社會依然存在的禮的根基,使我們能夠借鑑「克己復禮」,發揮其粘合劑作用,為解決當代中國個人與社會道德關係的建構,及社會關係的和諧發展提供理論幫助。
  • 【經典名句賞析】克己復禮,為仁.
    克己復禮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如果國君有一天時間能做到「克己復禮」,整個天下就有希望回到仁的狀態。能不能做到仁,是通過自己才能做到,難道還要靠別人嗎?」顏淵說:「請問老師,克己復禮的條目是什麼?」孔子說:「不符合禮的現象不要去看,不符合禮的聲音不要去聽,不符合禮的言辭不要去說,不符合禮的事情不要去做。」顏淵說:「老師,我顏回雖然思想不是很敏銳,你說的這些請讓我勤奮去做好吧!」
  • 論語|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我們都知道人的思想是抽象的,是最難把握和控制的,人們隨時都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念頭。欲望太多內心自然無法平靜,無法將精力集中到要從事的事情上去。但是,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堅定的意志和長期的專注。修德做學問,如果缺乏自我約束力,三心二意,肯定是無法達到「仁」的境界。做事業也是一樣,欲望太多、內心浮躁都難以獲得成功。
  • 「克己復禮,天下歸仁」辨釋
    『彳』部又有『復』,復行而廢矣。疑彳部之復乃後增也。」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變形,表示與腳或行走有關。上面是聲符「畐」( fú)的省形。後來繁化,加義符「彳」( chì),表示行走,現在又簡化為「復」。其本義是「行故道」,即回來,返回。「行故道」也是行,故引申有履行,實踐,踐履之義。如《論語·學而》:「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朱熹註:「復,踐言也。」
  • 克己復禮為仁|《論語》沒有那麼難
    一旦這樣做到了,天下的人都會稱讚你是仁人。實踐仁的道德,完全是憑自己,難道還憑別人嗎?」顏淵說:「希望能教我一些行動的綱領。」孔子說:「不合禮儀的事不去看,不和禮儀的話不去聽,不合禮儀的話不去說,不合禮儀的事不去做。」顏淵說:「我雖然愚鈍,也要按照您的話去做。」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 如何理解「仁者愛人」「克己復禮」
    有人曾經問他對克己復禮的看法,他說:「『克己復禮』是很高的道德標準!」「仁者愛人」是孟子《仁者愛人》中的一句。仁者是充滿慈愛之心滿懷愛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擁有人格魅力,品性善良的人。「克己復禮」則是孔子學說的一個重要概念,出自《論語·顏淵》一章。
  • 論語學習心得——顏淵第十二(29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Yan Yuan then said, "Though I am deficient in intelligence and vigor, I will make it my business to practice this lesson."
  • 克己復禮 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智慧
    但孔子的另一句格言:「克己復禮」,也是十分重要的。是孔子留給後人的最寶貴遺產之一。  在《論語》一書中,孔子多次談到禮。在《八佾篇》中,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使君以忠」,希望國君要以禮節對待臣,不要傲慢,要尊重臣的人格,不要隨意,注意保持君主的尊嚴。
  • 女人不怕胖,但要學會打扮,看看下面的穿法,美的傾國傾城
    女人不怕胖,但要學會打扮,看看下面的穿法,美的傾國傾城>女人不怕胖,但要學會打扮,看看下面的穿法,美的傾國傾城在這一個月這個月肯定有很多人開車去洛陽自駕之遊賞花暖的季節裡,在樹林裡,許多的樹木都開滿了鮮豔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讓
  • 【如是歡喜專欄】母德巍巍 銘感五內(一)母親克己復禮的一生
    貧苦的出身,不僅讓我父親吃苦耐勞,學會了許多生存的本領,而且讓他很懂得珍惜;樂觀的性格,不僅讓我父親積極陽光,無論多麼困苦總能燃起生活的希望,而且待人親熱,善於溝通,富有親和力。父親16歲就參加了共產黨組織的清匪反霸運動,解放後從大隊基幹民兵班班長到黨總支書記,村一級的幹部什麼職務他都幹過。
  • 怎樣理解「克己復禮」
    《論語·顏淵》中有這樣一段對話: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
  • 英語口語有多麼重要?為什麼建議你要學好它?能給你帶來4大好處
    這時我才知道,英語口語對大學生有多麼重要? 那麼學弟和學妹們和學姐一樣會存在這樣的疑問,大學英語口語好對於將來有什麼好處呢?不妨現在和學姐一起來看看英語口語好的人,現在生活到底如何?
  • 下面松的原因是什麼?學會如何縮陰很重要!
    人下面松鬆弛之後很多都迫不及待的想縮陰,但是很多卻還是對縮陰有一定的誤解,或者說是一知半解,如此容易進入縮陰誤區,導致縮陰失敗,今日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下面松的原因是什麼?學會如何縮陰,這對下面鬆了的女人很重要!不管是解決下面松的問題,還是其他的問題都需要對症下藥,方能有效。所以查清楚下面鬆弛的原因很有必要。
  • 【經典釋文】「克己復禮為仁」解析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夫子不是不知世人多好德不如好色,然夫子堅信人乃可以完成之人,在夫子眼中,僅此一事,方是人生真正價值之所在。故第一層次之理解,實在是與夫子之思想,有衝突之處。夫子非是要解決私慾之問題,而是要使私慾不成問題,使人人明白,人慾之上有人道,人道之上有天道。由此進入第二層。
  • 論語經典故事之六十九:克己復禮
    克己復禮克制自己的欲望,提升自己的品行,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禮的規範。「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修養方法。克己:克,能。一個人要做到能夠克制自己,戰勝自己,不為外物所誘,不為所欲為。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成語故事:有一次,顏淵問老師什麼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禮的規範(克己復禮),這樣的人就稱為仁人。如果大家都做到了仁,天下就都歸於仁了。
  • 在浮躁之世,如何才能「克己復禮」?
    小編按:在浮躁的當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樂主義似乎正不斷侵蝕著年輕人們的意志,但《論語·顏淵》中有記: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可以看出,一味自我滿足的享樂只會讓我們離最初的志向越來越遠,而克己復禮才能不離環境,不斷前行。那麼什麼才是「克己復禮」呢?達到如此境界可是易事?盡看小廬今日分解~一、「延遲滿足」與克己「延遲滿足」勉強算做克己。「滿足」這個詞對應「欲望」。但既有小欲,也有大欲。
  • 電腦的能源中心「電源」,看看有多麼重要
    2、小4針軟碟機供電接口 小4針軟碟機供電接口主要是給軟碟機供電使用的,雖然現在軟碟機基本上已經不再使用了,這種接口還標配在電源中,主要是考慮到有些PCI設備會有可能用到
  • 孔子以克己復禮的仁愛之心,贏得了世人的愛戴和尊敬
    孔子不僅對自己的學生嚴格要求,對自己的孩子同樣是嚴加管教並沒有半點私心,更為難得是孔子克己復禮的自我要求。 孔子自幼就失去父親,所以對於母親很是孝順也對自己兄弟友愛,在孔子年歲尚淺時便早早的就步入社會,在生活打磨下孔子的意志堅定而且有立志成為為民謀福利的良臣。孔子一直非常想用做高官的方式來實行自己的對政治思想理念的核心看法,但是在春秋時期孔子的儒家思想教育卻不適合那個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