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復禮,為仁。
【原文】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論語·顏淵》
【譯文】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的私慾,恢復到用先王之道規範自己,就是仁。如果國君有一天時間能做到「克己復禮」,整個天下就有希望回到仁的狀態。能不能做到仁,是通過自己才能做到,難道還要靠別人嗎?」顏淵說:「請問老師,克己復禮的條目是什麼?」孔子說:「不符合禮的現象不要去看,不符合禮的聲音不要去聽,不符合禮的言辭不要去說,不符合禮的事情不要去做。」顏淵說:「老師,我顏回雖然思想不是很敏銳,你說的這些請讓我勤奮去做好吧!」
【感悟】「克己復禮」指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遵照禮儀規範。禮只能約束人的言行,而仁是約束心靈,是自己對自己的約束。
「克己復禮」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遵循禮儀規範。禮是社會最基本道德規範,是社會普遍認為人應該做的,而不是自己認為應該做的。所以,循禮,必需約束自己。
仁是不斷克服缺點,完善自己的目標,是對內心的要求。做到仁,必需修養身心,克制自己的欲望。
遵循禮無非是視、聽、言、動。這四方面包括了人的全部外在活動。
(樊桁佑 供稿)
主辦:汝州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暨德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汝州市信息中心
本期編輯:劉培培
領導說了
下面一個
小編工資漲1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