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彩虹橋800多年歷史,部分被洪水衝毀,「燕嘴墩」立了大功

2020-12-16 懶遊的故事

這幾天,一直在關注婺源彩虹橋部分被洪水衝毀的消息,去年的秋天,我專程去了彩虹橋景區,如今物是人非,痛心不已。

彩虹橋位於婺源縣清華鎮,建於南宋年間,已有800多年歷史,全長140米,橋面寬3米多,為長廊式人行橋。7月8日晚,彩虹橋東端引橋至二號橋墩的橋面(兩廊一亭)被洪水衝毀。

值得慶幸的是,儘管橋面被毀,但其餘橋體基本完好,淹沒在洪水中的「燕嘴分水」橋墩依舊無恙。

隨即,婺源縣發布「彩虹令」,全網搜集被衝走的構件。不久,傳來好消息,當地居民已經找到兩根大梁及部分構件,今日,江西省文物保護中心將派出專業技術團隊對彩虹橋進行全面檢測,儘快完成修複方案的編制。

去年的金秋,我曾背包旅行,盡情領略了彩虹橋的風採。在皖南西遞宏村暢遊後,返回黃山北站,坐高鐵直達婺源。報了婺源北線的一日遊,本來想想自己慢慢玩的,但婺源景區通票限時,淡季時坐班車和拼車都很難,只好退而求其次了。當然,跟團遊的好處就是,你可以做甩手掌柜的。

婺源景點210元的聯票價格有效期為5天,最為實惠。門票所含旅遊景點:江灣、臥龍谷、靈巖洞、李坑、汪口、曉起、思溪延村、彩虹橋、江嶺、文公山、百柱宗祠、石城。今天參觀的婺源彩虹橋,如果單買門票價格,需要60元。

婺源彩虹橋初建於宋,因襲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而名。傳說,橋落成之日、有彩虹懸於藍天,雙景媲美。她的寓意:凡過往的行人、商旅踏上此橋,如同登上吉祥、美麗的彩虹,終身有個好運氣,寄託了古人的祝福。

這座廊橋就是由11座廊亭串聯起來組成的。站在一側的廊簷下憑欄遠眺,遠山近景一覽無餘。

彩虹廊橋與周邊的古村落、青山、碧水、古驛道共同構成一幅絕美的水墨山水畫,不遠處的小山村裡,錯落有致地排列著一棟棟徽派式的小樓,很有意境。

本圖就是這次立大功的彩虹橋「燕嘴分水」墩。它的前端形狀像個船頭,呈鋒銳尖斧狀,當地人稱為「燕嘴」。燕嘴的主要功能利於分水,能減少洪水的衝擊,後座平整,以增加穩定性;另外,橋墩的跨度有講究,橋墩之間均為木樑橫架,但橋墩之間的距離是按「橋洞券定法」建造的,跨度最大的12.8米,最短的9.8米,河水流速最快的地方,橋墩間距就大,河水流速緩慢的地方,橋墩間距就小;還有,橋墩的主體由青石疊砌,大小長短不一,相互嵌疊在一起,間隙小,結合緊密,牢固,木質橋身沒有使用一根鋼釘,體現出古人的智慧。

在橋上的一側有個小小的神龕,裡面供奉著三尊神像,中間供奉的是「治水有功大夏禹王」,禹王一身漁翁的打扮,頭戴竹編鬥笠,手持雙股魚叉。 禹王左右的一位是和尚裝束,牌位上寫「募化僧人胡濟祥」,另一位是書生模樣,牌位上寫「創始理首胡永班」。神龕兩側還有一副對聯:「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上面的橫批是「長虹臥波」,取自詩仙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橋面上葫蘆形窗口看彩虹橋長廊

那麼,牌位上的「募化僧人胡濟祥」和「創始理首胡永班」又是何許人也?據傳說,清華村一位樂施好善的胡宏鴻與一位能人胡永班,立志為清華人建一座永久性的橋。但首先,遇到的是資金與技術兩大難題。胡宏鴻為了籌集資金,毅然削髮為僧,到婺女廟出家當上了和尚,法號濟祥。他雲遊四海,四處化緣,歷盡千辛萬苦,用五年多的時間,終於籌集到了建橋的資金。在胡濟祥雲遊化緣的同時,胡永班為了能掌握建橋技術,他背井離鄉,出外學藝,建橋做苦工,歷盡苦難,歷時五年多,偷學到了設計、施工、建造等建橋技術。從化緣、建橋到竣工,共歷時十年得以完成。

婺水河上的竹筏

彩虹橋早已成為婺源最吸引影視人的地方,這裡曾是電影《魂牽柳河鎮》、《丁香》、《夢回青河》、《風調雨順中國》的取景地,於文華的《你的生命如此美麗》兩部MTV也在這裡拍攝。彩虹橋也是攝影家、畫家最有靈感的地方,是大師們創作的源泉。你還知道哪些藝術作品與彩虹橋有關?

彩虹橋邊的作坊

岸邊有座上千年的水碓作坊,舂米作坊是古代婺源人利用水利脫殼、磨粉,進行糧食加工的場所。抬起閘門,水流衝擊水車,水軸的轉動,搬起舂杵上下起落,將石臼中的穀子殼與米分離。樓上的石磨,通過木齒輪的轉換,將臥式轉動改換成豎式轉動,進行磨粉。水車上安裝的竹筒,用來取水,水流進木軸摩擦部位,起潤滑和降溫的作用,整個設計巧妙、科學。

彩虹橋上俯瞰橋下的蹬步橋,工作人員在進行維護工作,當地居民正在清涼的水中洗滌衣物,另外一側,遊人在拍照留念。

蹬步橋彩虹橋下的水十分清亮,蹬步橋就在這清水中。一排石蹬彎曲建於湖水之上,遊客從上一步步走過,既要格外小心謹慎,又完全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讓我們期待著彩虹橋早日重現往日風採。

相關焦點

  • 婺源800年彩虹橋被洪水衝斷,它可是中國廊橋史上的絕版啊
    今年的汛期來勢洶洶,婺源最出名的一座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廊橋——彩虹橋橋面被洪水淹沒超1米。受洪水巨大衝擊,八十年代修建的部分橋身被衝,橋東端引橋至二號橋墩之間的橋面(兩廊一亭)被衝毀。所幸的是其餘橋體基本完好,所有故事和歷史都刻在橋墩裡!
  • 江西婺源發布「彩虹令」 尋找被衝走的彩虹橋木構件
    7月8日,江西婺源網紅景點、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廊橋「彩虹橋」橋面遭洪水部分衝毀引發關注。7月9日,為了尋找被衝走的彩虹橋木構件,婺源發布「彩虹令」,呼籲廣大群眾發現相關木構件線索及時向婺源縣文物局反饋,撿到並歸還的市民或遊客將授予「彩虹之友」稱號,並終身享受婺源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景區免門票待遇。
  • 800年南宋古橋被洪水衝毀 引發「全民尋寶」 有人出價千元買一根木頭
    在2020年7月8日,洪水肆虐江西的第3天,婺源縣清華鎮山洪開始猛烈爆發,河水暴漲,水位迅速抬升。短短幾個小時後,清華鎮一座有800餘年歷史的廊橋「彩虹橋」橋面遭洪水部分衝毀。一天下來,汪家久渾身都被泥水浸透,但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心裡也從絕望到逐漸有了盼頭,「看到政府發的彩虹令,心裡也有了一些底,這麼多人一起找,人多力量大,總能找到的」。60歲的崔海站同樣以橋為生。他是彩虹橋景區的工作人員,在當地生活了一輩子。崔海站說,自己能在這裡找份工作,都是靠著彩虹橋,他對彩虹橋被衝毀惋惜不已,也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擔憂。在他身後,「景區維修、暫停營業」的字樣格外的顯眼。
  • 德信藍公益四部曲|『彩虹橋共建計劃』用愛架起新的橋梁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在接受採訪時無不痛心疾首地坦言:「今年汛期,受損文物範圍廣、數量多、損失大,是近年來汛期文物受損最為嚴重的一年。」江西,婺源,擁有八百多年歷史的彩虹橋也因洪水的肆虐,導致部分橋體被衝毀。獲悉這一消息的德信,在第一時間制定六大共建舉措,並派專人實地探訪,助力婺源彩虹橋重現千古風姿。
  • 江西婺源尋找被衝走的彩虹橋原木:歸還者終身免門票
    7月8日,江西婺源800年彩虹橋被洪水衝斷,部分橋面被衝走,幸好橋墩受損不是很嚴重。今天,婺源旅遊公眾號發布消息稱,下一步婺源將組織專家會商,立即著手彩虹橋的修復工作,為儘快重現「彩虹光彩」,全網尋找被洪水衝走的原木構建,現呼籲廣大群眾,若有發現廊橋相關木構建線索,請及時聯繫婺源縣文物局,撿到並歸還的市民或遊客將授予「彩虹之友」榮譽稱號!並終身享受婺源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景區免門票待遇!
  • 被洪水吞噬的「祖母的皺紋」|百家故事
    屯溪人對橋的由來也如數家珍,老大橋始建於嘉靖年間(1536年),這座七孔石橋見證了屯溪四百多年的歷史。2019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屯溪老大橋被認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年南方多地的洪水造成多處古建築被毀。屯溪老大橋被衝毀前一天,安徽宣城旌德縣三溪鎮同樣400多年的古橋樂成橋被衝壞,樂成橋為11孔橋,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皖南地區第二大古石橋,而且橋墩剛做過修復,僅僅過了一年,又被損毀,他在情感上很難接受。7月8日,江西婺源有著800年歷史的彩虹橋被洪水衝斷,部分橋面消失,所幸主體結構得以保存。
  • 長江1號洪水將要來襲!洪水衝毀魚塘!一大批釣魚人大軍集結
    在洪水面前,農村很多魚塘被衝毀。魚塘裡面的魚自然就跑了。養殖戶損失真的有點慘重。精明的釣魚人,這個時候發現了商機。這不,洪水將一個大魚塘衝毀了,上萬斤魚衝出來分布在附近的地裡面。最先來垂釣的釣魚人,一天能釣上百斤。後來一傳十,十傳百。附近區域的釣魚人都集結過來。
  • 婺源菊徑圓村,不收門票,看一眼全景卻較貴
    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菊徑村,與著名的石城景區、靈巖洞、森林公園相距不遠,同屬於婺源大鄣山鄉。菊徑村前水後山,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四周則是群山環抱,山環水繞。溪流從西北方向婉轉而來,從村前繞過,再向北流,形成了橢圓形的村莊地貌,狀如馬蹄,溪水形似護城河,當地人俗稱為臉盆村。
  • 法國洪水衝毀墓地 約150具屍體順流而下四處散落
    法國東南部發生洪水,衝毀一大片墓地,衝出大約150具屍體。法新社6日援引唐德鎮鎮長讓-皮埃爾·瓦薩洛的話報導,該鎮墓地的四分之三被洪水衝毀,大約150具屍體被衝出後沿魯瓦亞河順流而下,後來被找到。法新社說,10月2日法國和義大利交界地區發生洪水以來,法國已有至少4人死亡,8人確認失蹤,另外13人疑似失蹤,義大利有2人死亡。洪水衝毀道路、橋梁和電網。大約5000戶人家6日仍未恢復用電。(編輯:陳嫻)
  • 【鶴翔戶外】路線推薦婺源江嶺,此景只應天上有!
    走進婺源江嶺,處處是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梨花和層層金黃的梯田油菜花,與白牆黛瓦的民居相輝映,構成一幅幅唯美的天然畫卷。   江嶺是中國四大花海之一,萬畝梯田的油菜花海,是世界級攝影基地,濃縮版的婺源!也被大眾認可為華東區域最具視覺衝擊力的油菜花觀賞點。
  • 2019年春節自駕杭州、黃山、婺源、龍門石窟、南太行路線行程
    烏鎮的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烏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5A級景區,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稱。烏鎮分東柵,西刪,西柵景區晚上夜景全天營業,東柵景區晚上不開放是沒有夜景的。烏鎮古鎮風景不錯,都是古老的江南風貌,小橋,流水,人家。
  • 中國最美鄉村~魅力婺源四季遊
    小編簡介:春、夏、秋、冬,年復一年,小編從事了多年的散客拼團包車、自由行包車、小團隊以及私人定製一條龍服務的旅遊、攝影、觀光、徒步嚮導兼包車出行工作,受到了來自五湖四海各地遊客朋友的青睞和好評!在此非常感謝各位親的認可和支持!望各位新老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小編、信任小編!小編將竭盡全力繼續為大家做好到婺源及周邊縣市景區的旅遊、攝影、觀光和嚮導包車服務工作!謝謝各位!
  • 食在婺源 ▏好想去婺源「糊」吃一頓,超享受!
    來自公眾號:在婺源婺源糊菜的「糊」字,按照婺源地方口音,是念去聲(hù)的。「糊」與戶口的「戶」諧音,作動詞用。婺源糊菜按照選用的品種不同,可分為「葷糊」和「素糊」兩大類。婺源隸屬徽州800多年,同屬中國八大菜系——徽菜系的發源地之一。在婺源,徽菜是飲食文化中與贛鄱文化的重要區別之一。和注重「燒、燜、燉、炒」的贛菜相比,徽菜更講究在「用油、顏色和火功」上下功夫。婺源的糊菜,當然也不列外。每一道糊菜不但注重「色、香、味、形」,還注重「(口)感、(滋)養、(招)牌、(烹)器」四個字的精烹細選。
  • 食在婺源之糊菜
    婺源糊菜按照選用的品種不同,可分為「葷糊」和「素糊」兩大類。其中,葷糊品種較少,自古至今屈指可數的好像僅有「糊豬肺」和「糊大腸」兩個品種。而同屬於「糊菜」大家庭的素糊則品種相對較多:有糊豆腐、糊豆芽、糊莧菜、糊南瓜、糊冬瓜、糊葫瓜、糊黃瓜、糊蘿蔔、糊萵苣葉、糊菜頭、糊菊花菜等,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蔬菜,達到了「無蔬不能糊」的地步。
  • 【特稿】法意邊境暴雨洪水致傷亡
    法意邊境暴雨洪水致傷亡 楊舒怡 法國和義大利交界的地區3日遭遇暴雨及洪水,一些山區發生山體滑坡,已有2人死亡、9人失蹤。兩國官員擔心,死亡數字可能進一步上升。 氣象記錄顯示,法意邊境多個區域過去24小時降雨量創新高。
  • 何況:記憶裡的婺源美食
    我不記得那次是俞炎保、吳華生還是曹競文、俞新生帶的路,反正再去婺源,這家印象深刻的小店已經找不見了。或許它還存在,只是我們都記不起來了。婺源厚塘莊園的菜包也非常鮮美,每次去都惦記著,有時莊主沒安排,我們不好意思嘮叨,只能悄悄吞口水(一哂)。
  • 景甜、陳曉要來婺源嗎?一場遇見愛情的旅行,親愛的來襲
    來源:上饒旅遊電視連續劇《一場遇見愛情的旅行》在各大衛視以及騰訊、優酷等平臺熱播。英雄陳曉,女主角景甜,一起來婺源,你為什麼不知道?在第15集中,主人公乘坐房車到達婺源。婺源縣城市快速路交叉口男女主角徘徊在婺源女主角景甜丟失,通過直播向婺源當地粉絲尋求幫助車禍後,她夢見了父母和油菜花人生的兩大樂趣說走就走之旅和絕望的愛。
  • 四川遭遇洪水 樂山大佛可無恙?
    2020-08-22 16:56:16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安坐於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樂山大佛身高71米,是我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樂山當地流傳的一句諺語說,「大佛要洗腳,樂山睡不著」,意思是如果水漫到了大佛腳下,樂山將有水災。而8月17日到18日,一場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正面襲擊大佛。
  • 1983年銅鼓縣特大洪水損失慘重,還有多少人記得?
    由於降雨強度大,致使縣域兩條河流定江河、金沙河水位陡漲。6日至8日先後出現了6次大洪峰,9日又出現了特大洪峰,縣城最高洪峰水位為230.73米,超過警戒水位1.73米。比銅鼓歷史上有記載以來的最高洪水年(1913年)的水位還高2公分。
  • 戲曲·婺源徽劇|包羅萬象、五彩繽紛的藝術寶庫
    婺源徽劇是安徽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屬於皖南徽劇的一個流派。主要流行於安徽省境內和江西省婺源縣一帶。婺源徽劇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29,申報地區為江西省婺源縣。歷史淵源:明末清初,亂彈聲腔傳入安徽,與地方聲腔及民間音樂結合形成撥子。乾隆年間,撥子與四平腔脫胎而來的吹腔逐漸融合,形成二簧腔。二簧腔又與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劇的基礎。婺源徽劇屬「石牌」流派,以吹腔、高撥子和二黃為主,也有別具風味的西皮、高腔和崑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