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創立的連鎖烘焙品牌「幾分甜」烘焙工坊,短短一年開店數已超過30家店,緊追日本連鎖麵包品牌山崎麵包,超越本土品牌聖娜多堡,積極展店,明年目標100家,企圖成為烘焙一哥。
臺灣連鎖加盟業添生力軍,幾分甜以烘焙產品加上伴手糕餅切入市場,去年6月開出首家門市後,至今全臺已有34家直營門市。
第一家結合烘焙與餐飲旗艦店也將在明(26)日開幕,旗艦店同步規劃體驗工坊,將與旅行社結合,搶攻觀光商機。
攜手旅行社 搶攻觀光商機
經營幾分甜的藍海國際董事長許湘鋐說,烘焙工坊將中央工廠與傳統前店後場的模式結合,目前已陸續在五股工業區內投資約1.5億元設置3個生產工廠,可生產烘焙半成品,以及各類伴手禮類的商品,單月營收約在4,000萬元左右。
臺灣烘焙市場規模約300億元,除了臺灣本土連鎖品牌外,也有相當多海外品牌相繼來臺,又加上超商、量販店、網購積極搶進,帶動臺灣烘焙業競爭激烈。
臺北市糕餅公會理事長尹玉仙說,烘焙業市場兩極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不僅是價格兩極化,消費者品質的要求也呈現兩極化,臺灣消費者期待烘焙業者要有創新力,各店也必須有獨創特色商品,才有吸客力。
例如,最近代表臺灣赴法國參加世界麵包大賽獲得冠軍的麵包師傅吳寶春,自行獨立開業的麵包店「LE GOUT」,隱身在內湖科學園區的巷弄裡,幾乎天天都大排長龍,得獎的麵包必須預購,要等一、兩周才買得到。
業者分析,幾分甜能快速在市場竄起,主要是靠著雞蛋布丁、奶凍蛋糕等伴手禮類的人氣商品,在網路上口碑發酵,帶動實體店面人氣,同步推升每日現做的麵包銷售量,最好門市每月業績可達200萬元。
賣雞蛋布丁 半年逾百萬個
許湘鋐說,雞蛋布丁去年僅銷售半年,透過網路銷量已超過百萬個,網路傳播的力量很驚人。目前實體店鋪以麵包銷售為主,伴手禮為輔,最受歡迎的叄星蔥麵包,單店單月銷售量可達千個以上。
尹玉仙觀察,臺灣市場小,烘焙品牌開店數量二、三十家已達一定瓶頸,以過去經驗看,開店不困難,真正困難的是如何在同一地點持續賺錢。
人物側寫
許湘鋐 不走加盟路線
幾分甜烘焙工坊的經營者藍海國際董事長許湘鋐,他是靠著口福QQ連鎖自助餐起家。許湘鋐在經營手法上,幾乎不走加盟路線,採取直營模式,他以長期投資的態度經營連鎖品牌,替自己累積財富與經驗。
許湘鋐最早經營自助餐,之後往其他領域發展。在幾分甜烘焙工坊成立前,許湘鋐轉投資相當多餐飲業,包括關東煮、創新包子、義大利麵、豬排堡等,但每個品牌均如曇花一現,並不成功,也繳了龐大的學費。他自己說,「過去兩、三年胡亂投資,把累積十年的資本都花光了,最後決定投入烘焙業,投入所有的資金與心力開了幾分甜。」
幾分甜烘焙工坊的前身是曾經在市場紅過一陣子的包子先生,同時也是許湘鋐曾開過的伴手禮專門店的合體。
這兩個嘗試都失敗,但許湘鋐卻從中得到做烘焙的經驗,他認為傳統麵包店可以結合伴手禮銷售,既可成為日常麵包銷售通路,伴手禮的特色商品則能讓消費者指名到店。
許湘鋐期待幾分甜能在市場上長期經營,去年起陸續在五股工業區設廠,添購烘焙生產設備,目前廠房已擴增至叄個,也藉由完備的後勤,增添第一線的戰鬥能量。
幾分甜目前全部採用直營,許湘鋐對加盟仍相當遲疑。他認為連鎖業不一定要靠加盟賺錢,如果要兼顧獲利與品管,開放員工內部加盟比起廣邀外部加盟較為保險。
(經濟日報 李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