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峪村的「暖心大院」,二層小樓就是民生澡堂。
村中一棵百多年的元寶樹已經兩人都摟不過來了,樹下就是沂源縣西裡鎮江家峪村剛加蓋不久的民生澡堂二期小樓。
民生澡堂西邊是村裡的幸福院;幸福院裡,暖心食堂、圖書棋牌室、休息室一應俱全。民生澡堂北面是村裡的醫療服務點,大夫每天都會來點上為村民看病拿藥。這個古樹遮蔭、青磚鋪地,村裡人每天來玩耍的院落,就是江家峪村的「暖心大院」。
「民生澡堂是今年3月份開始建設的,有無障礙設施,可以讓24個人同時洗澡。原先我們山區村子大冬天的裡老人們洗個澡可麻煩了。有了這澡堂,村民受益不說,周邊村子的貧困群眾也能來洗澡。村裡70歲以上的老人和困難群眾還免費。」 12月4日,江家峪村村支書杜繼剛介紹起了這裡的情況。
每天來「暖心大院」玩耍,是村民們開心的事。
有了一期澡堂成功的經驗,村裡在10月份開始澡堂的二期提升工程,一層平房變成了漂亮的二層小樓。同時村裡也把幸福院及配套設施統一進行了升級改造。每天早飯後,村民們就絡繹來到「暖心大院」,洗澡的、打牌的、看書的……到了晌午,暖心食堂裡飄出來飯菜的香味,村裡70歲以上的老人們、環衛工們都可以在這裡免費吃上可口的一餐。
幸福院裡的圖書棋牌室。
「我們結合《村規民約》和《村信用管理辦法》把村民的誠信、家庭潔美、志願服務等指標量化評分,評分高的村民,可以優先或免費洗澡、吃飯、基本醫療檢查、代辦事務等。村民們現在參與村裡事務的積極性特別高。」杜繼剛說。
村醫宋婷婷在給村民拿藥。
民生澡堂、幸福院和暖心食堂的管理,都是村裡的志願者在操持著。志願者董方蘭是暖心食堂炊事員,每天上午她都早早的來到食堂備餐,食堂的食譜她會提前擬好,公布在公示欄裡。郭俊梅則每天負責澡堂的打掃管理。宋婷婷是村裡醫療服務點的醫生。家住鄰村的她,每天上午下午各一趟為村裡的群眾看病開藥。古樹下的院落裡,是滿滿的幸福感。
村裡小廣場配套的文體設施。
村裡的垃圾分類站。
隨著美麗鄉村的建設,這個小山村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村莊的變化,也看在了每個村民的眼裡。路面硬化了、花池子建起來了、垃圾分類了、健身器材配齊了、村外的景點建起來了…… 作為沂源縣最大的連片中華壽桃產區,就連每年10月份來收桃的外地客商也對這裡的變化讚不絕口。
「澡堂能使了,莊裡現在到處裡乾淨,這是事實啊。」70多歲的尹鳳榮大娘是幸福院的常客,她對村子這一年來的變化特別滿意。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唐峰 通訊員 張琦 孫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