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每次說到輩分問題,有人高興有人難過。高興的人大多輩分比較高,年紀輕輕已經是別人的爺爺奶奶級的人物。難過的人明明發現自己年紀比較大,卻要喊一個比自己小的人爺爺奶奶。
最近就有一位「輩分最高」小學生火了,這個小男孩年紀輕輕,已經成了村裡輩分老爺爺級的人物。和這位小學生平輩的人,基本上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
這次村裡要擺酒,一般都是按照輩分來安排座位,同輩的人要坐一桌。當時這位小學生還沒到場,全村人擺席等他出場,就連村長都開玩笑說:不敢先動筷,不然就不尊重「長輩」!
後來小學生火急火燎地趕來,和一幫同輩的爺爺奶奶一起吃吃喝喝,他還像一個小大人一樣,給這座的人倒水,給那桌的人敬酒,看起來非常具有長輩的風範。村裡面其他的「小輩」也比較尊重他,即使是年齡比這位「長輩」大,依然畢恭畢敬地稱呼他為「太爺爺」。
這個事情在網上火了,很多網友表示:這也太有趣了,一定要給太爺爺多倒幾杯牛奶啊!
所以說,在老家碰到小學生千萬不要故作高傲,人家可能就是你的長輩!而輩分是我們的傳統文化,這個有趣的現象也體現了大家的禮儀觀念。
這裡並不是說鼓勵大家「倚老賣老」,而是要多了解相關的禮儀。就拿這群有愛的村民來說,大家不是真的在小學生面前慫了,而是以禮貌的態度對待親友,讓大家在餐桌上都能有個更好的體驗!
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哪些餐桌禮儀呢?
1、不要先動筷
現在很多孩子都被家長寵壞了,吃飯都要緊著自己喜歡的東西吃。在家裡好菜都歸孩子先吃,這是因為家裡人都寵著孩子。但是到了公共場合,如果孩子還是隨著自己的性子,看到一大桌子菜先動筷自己吃喜歡的,會給在場的其他親友留下非常壞的印象。
餐桌上的規矩已經默認成俗,長輩先動筷才能開吃,小輩先動筷是沒有禮貌、不尊重他人的行為。所以家長應該在開餐之前要警惕孩子,不要先動筷吃飯。
2、不要挑挑揀揀
很多孩子在吃飯時看到自己喜歡的食物,就緊著這一盤吃。看到其他餐盤裡的食物,需要挑挑揀揀其中比較好吃的食物給自己。如果孩子挑挑揀揀把好吃的都挑走了,這讓在場的其他人吃什麼呢?
再者孩子的筷子沾滿了孩子的唾液,用自己的筷子去攪動公用的餐盤,不去用公用的餐具選自己的食物,很容易將自己的細菌通過公用餐盤傳播給其他人。所以家長最好不要讓孩子挑挑揀揀,要夾菜也要用公筷來夾。
3、多和長輩打招呼
還有的孩子吃飯只光顧著自己吃,不願意和自己身邊的親友交流。但一般親友們在一起聚餐時,都是為了討論重要的事物,或者給一個大家重聚在一起的機會。孩子需要主動和身邊的長輩打招呼,問候一下長輩的近況,這樣才能給他人留下好的印象。
4.不要坐錯位置
在公共場合安排的宴席上,賓客坐的位置也是很有講究的。最前排的位置肯定是留給主人一家以及重要的客人去坐得,到場的人不能隨意去佔座,家長更不能放任孩子隨便跑到人家的座位上用餐。家長最好在入場前問一問主人,再由對方安排人送自己一家去合適的位置就座。
你身邊有輩分很高的小學生嗎?你在老家的輩分如何?快來分享一下吧!
小哥哥陪你一起育兒,做最野的爸媽,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