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變法失敗之後,他們都過得怎麼樣

2021-01-09 魚羊秘史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光緒二十四年九月的京城,在裹挾著一絲寒意的秋風中,譚嗣同等六人披枷帶鎖被押上了菜市口。這幾人有的面不改色,有的仰天長嘆,也有的失魂落魄——無論他們心中作何想法,戊戌六君子人頭落地的一剎那,便宣告了轟轟烈烈的百日維新以失敗收場。而早在政變前,變法首腦康梁便接到消息,各自逃往了日本或者香港。那麼他們的後半生如何度過?是繼續救亡圖存,還是明哲保身呢?

01

走遍全球「募捐」的康有為

作為百日維新的「核心」人物,康有為後半生主要做了兩件事:作偽、賺錢——而作偽,實際上也是為了賺錢。

有關戊戌變法流傳下來的影像文字資料中,光緒帝與康梁二人的合照是很有名的一張照片。依靠這張照片,康有為也在海外華人圈兒獲得了極大的尊敬信任。可誰能想到,這張照片卻是實實在在「PS」出來的。宮廷起居錄言之鑿鑿:光緒帝僅在1898年六月的某日召見過康有為一次,且不超過二十分鐘。至於梁啓超,光緒壓根都沒見過,更甭提三人合照的事情了。

比偽造照片更嚴重的,則是偽造公車上書事件。所謂的公車上書,實際上是各地舉人和官員的自發行為,且高達十五起之多,而我們的康大先生不過是其中一個參與者罷了。不僅如此,當康有為得知了自己中了進士後,擔心這件事會影響自己的前途,居然臨陣脫逃。因此所謂的「公車上書領袖」之謂,著實是子虛烏有的杜撰。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維新運動的一百多天裡,康有為雖然只是個小小的行走官職,但他的思想主張的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可在餘生的光陰中,這種影響力卻成為了他謀取利益的工具。

光緒二十五年七月,在遙遠的加拿大千島,康有為同僑商李福基等人創立了「保救大清皇帝公司」,簡稱「保皇會」。該公司主要宣傳君主立憲,積極拉攏華僑入會,同時以孫中山的革命派為敵。雖然號稱「公司」,卻沒有薪水發;不僅如此,您想要加入公司,還得上交會費。不過當時港澳、南洋、北美的華僑聞得康先生大名,竟真的紛紛慷慨解囊,康有為一下子成了家財萬貫的富豪。

嘗到了甜頭的康有為得寸進尺,要求凡是華僑想要募捐支持國內改革的,資金必須經由他的公司中轉。當時有個美國華僑劉士驥曾以廣西補用道的身份,去美國為廣西銀礦的開採募股。康有為得知後明確表示,廣西銀礦必須成為保皇會的「黨產」。劉士驥不傻,他已經發現了這個「保皇會」實質上就是只進不出的黑社會,因此嚴詞拒絕。

這下子使康有為大為光火,下令讓美國的保皇黨成員控告劉士驥詐騙。美國警方信以為真,將劉士驥拘押,可查來查去卻並無實據,加上清廷的外交幹預,劉士驥得以釋放。可康有為卻誓不罷休,就在劉返回廣西家中半個月後,竟遭人伏擊,被活活砍死,釀成了「振華慘案」。此事一出,全球譁然,康有為的「光輝」形象瞬間崩塌,「保皇會」也迅速破產。但此人多年經營,已是腰纏萬貫,從此便坐擁五個老婆過起了奢靡的晚年生活。這距離他往昔的「聖人」形象,當真是相去甚遠了。

02

「百科全書」式的梁啓超

作為康有為的得意弟子,十幾歲便中了舉人的梁啓超,成名其實遠早於自己的恩師。可當這位年輕的才子聽到康先生一番「高論」後,便對其五體投地。即便是變法失敗後的一段時間裡,梁啓超依然堅定追隨恩師,鼓吹保皇立憲,矢志不移。

宣統三年,袁世凱組成「責任內閣」,任梁啓超為法部次官。到了民國二年,又進一步擔任司法總長。此時的梁啓超深信袁世凱是可以令中國社會出現轉機的關鍵人物,同時又將宋教仁所創立的國民黨看作「暴民政治」,視為「洪水猛獸」。可不久後,現實卻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

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後僅三個月,便下令取消國會,之後更接連籤訂「二十一條」、恢復帝制,不得人心。面對袁的重金收買和武力威脅,梁啓超看清了現實,毅然發表了《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告誡袁莫要「無風鼓浪,興妖作怪,徒淆民視聽而貽國家以無窮之戚」。此後他更是與蔡鍔積極策劃,發動護國運動,北上討袁。此時的梁先生,雖然未能尋得一條救國救民的路,卻已意識到保皇權、保帝制是開歷史倒車,終將被時代所淘汰。

與政治相比,梁啓超真正的偉大貢獻,在於學術。

流亡日本的梁啓超,在《飲冰室合集》、《夏威夷遊記》等著作中推廣「詩界革命」,提出「以舊風格含新意境」,認為文學需要創新,卻也不能脫離傳統,單純追求用新名詞表新意。他的散文影響極大,「每一文出,則全國之身目為之一聳。」因此每當提及新文化運動,我們會想起魯迅、想起胡適,卻也不可忘了梁啓超。

不僅文學,號稱「百科全書」的梁先生,在哲學、經學、法學、史學及宗教學等諸多領域,均有建樹,尤以史學成績最為顯著。在《國之舊史》中,他提出:「二十四史,不過是為帝王將相作家譜」,又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寫道「今後之歷史,殆將以大多數之勞動者或全民為主體。」一語中的,振聾發聵。

當然,梁先生一生著述浩如煙海,本文也只能從中管窺一二。但由此可見,變法時一向並列的康梁,卻終是漸行漸遠,直至梁痛斥康夥同張勳搞復闢,算是徹底分道揚鑣,令人無限唏噓。

03

主張「開啟民智」的嚴復

與康梁不同,同為變法旗手的嚴復認為,要使中國富強起來,當先從「開民智」的教育做起。他對康有為主張的「裁撤冗官、精簡機構、開議院」並不感冒,在《救亡決論》中指出「中國舊學術無實」,救危亡必須用西方的學術。在他看來,光緒帝身邊的康梁、四章京等人太過急功近利,又沒有治國的經驗,失敗乃是必然,而後來血腥的政變恰恰印證了嚴復觀點的正確性。

變法失敗後的嚴復,一度潛心治學。隨著清帝退位,民國大幕拉開,他與袁世凱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1912年初,嚴復曾作詩「美人期不來,烏啼蜃窗白。」與梁啓超一樣,他也表達了對袁大帥改造中國的滿懷期許。到了袁復闢之時,嚴復雖內心失望,仍是加入籌安會為其搖旗吶喊。或許在嚴老先生心中心心念念的並非袁世凱,而是他所代表的所謂立憲之中華。

實際上,作為民國北大的首任校長,嚴復最重要的貢獻,還在於教育。

1912年六月,財政部曾通令京內外各衙門,「凡薪水在60元以下者,照舊支給,其在60元以上者,一律暫支60元。」此令在剛剛建立十餘年的北大引發了一片混亂。憂慮至極的嚴復立刻上書:「學校性質與官署大為不同,如果強令一致,則『立形窒礙』。因此除了我一人月支六十元外,其他職工應當發放全額工資,以示體恤。」在他的建議下,北大教員工資得以全額發放。

不久,大為不滿的教育部稱:「該校(北大)學生班次雖有增加,但毫無成績可言,國體變更之後,社會各界對該校均表示不滿」,因此下令停辦學校。大為憤慨的嚴復對此據理力爭,指出「全國之大,必有好古敏求之士,從而為之者,即使嚮往無人,亦宜留此一線不絕之傳。」此外,他又四處奔走,向英、法、比利時等國在華開設的銀行貸款,苦苦籌措經費。在清末民初的動亂時代,北大能夠一直存續並不斷向前發展,嚴復功不可沒。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呼籲著變法救國的維新派,在樹倒猢猻散後,也呈現出了不同的面貌行止。有的為了錢財利益不惜歪曲事實,有的勤於治學而成為一代大師。是非區直、善惡美醜,終會被時間這面鏡子無情地映照出來,是功是過,便由後人評說去罷。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琴劍霜月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光緒為什麼發動維新變法?維新變法的失敗,產生了什麼影響?
    他之所以在康有為等人的鼓動之下發動維新變法,實際上就是在把維新變法當成一個奪回權力的契機。康有為雖然因為生在廣東而得風氣之先,接觸了一些所謂的「西學」,可是對於西學他其實連半桶水都沒有。這一點,康有為在西花廳和榮祿、翁同龢等人會面時的談話內容就能看得出來。
  • 高考熱點——維新變法運動
    維新變法運動 【選修1】隨著洋務運動的展開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出現了一批具有早期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代表人物有王韜、鄭觀應等,他們在經濟上主張發展民族工商業
  • 為何明治維新讓日本走上富強,清朝的戊戌變法卻以失敗告終?
    清朝的戊戌變法比日本的明治維新更晚,此時清朝已經經歷過洋務運動的失敗,旁邊還有日本明治維新的經驗可以借鑑,但清朝的戊戌變法最後卻以失敗告終。因此許多人將戊戌變法的失敗完全歸咎於慈禧等人,不過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清朝進行戊戌變法時所要面臨的國內外環境與日本完全不同。日本明治維新期間由下級武士、商人以及地方強藩所組成的倒幕派不斷崛起,幕府勢力分崩離析。
  • 維新變法如果沒有慈禧的阻撓能成功嗎,倘若成功能挽救大局嗎?
    如此使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初步發展,為資產階級開展維新變法提供了經濟基礎。民族資產階級在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下不斷壯大,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為戊戌變法奠定了階級基礎。自此,一大批先進的維新知識分子也應運而生。
  • 袁世凱也是維新之人,「戊戌變法」並非因他告密而失敗?
    關於戊戌維新時期的袁世凱,長期以來,人們都揪住其戊戌告密不放,似乎袁世凱告密導致變法失敗。人們大都不去想:為什麼維新派在做孤注一擲的最後一擊的時候,不去求助別人,而去求助袁世凱?因為袁世凱也是力主變法維新和支持康、梁變法維新之人。 甲午戰敗,喪師割地賠款,舉世震驚,袁世凱也在其列。
  • 戊戌變法,究竟是一次維新變法運動,還是一次政治鬧劇
    康有為康有為維新變法的主張,打動了年輕的光緒皇帝。光緒皇帝想變法,但他又沒有多少實權。如果慈禧不支持變法,戊戌變法根本搞不起來。康有為提出要設立制度局,滿朝文武,包括慈禧太后都吃驚了,康有為想幹什麼:康熙皇帝為了專權設南書房;雍正皇帝為了專權設軍機處,康有為設制度局到底有何圖謀?當康有為的變法措施推行不下去的時候。康有為認為在朝廷內部存在著以慈禧太后為核心的一批守舊實力。
  • 為何古代變法多以失敗告終?
    上述所有的變法強國運動,只有商鞅變法取得成功,變法最為徹底,從而使得貧弱秦國逐漸強大起來,並且完成了一統六國的大業。而其他變法,有的就是一場鬧劇,如清朝的戊戌變法。有的或許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並沒有達成強國目的,如宋朝的王安石變法。至於其他的變法,或是改革,或是新政,或是運動,都以失敗而告終,最後被廢除了。
  • 真實的維新變法內容:出賣新疆領土給沙俄,邀請日本首相來做總理
    實際上慈禧太后在初期對於變法是默許的,沒有她的默許,處在深宮中的光緒帝也見不到梁啓超等維新派人士。只不過光緒和梁啓超、康有為等人弄出的變法新政純屬紙上談兵,動搖清朝根基,慈禧才動的手。  而在譚嗣同的啟發下,康有為更是叫囂著要將新疆、西藏都抵給列強。在外國人傳教士的建議下,康有為竟然還提議聘請舊日本帝國首相伊藤博文做中國的內閣總理,在此之下逐步實現''中日合邦''。
  • 康有為十大名言,維新變法第一人
    康有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遊存叟、天遊化人,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曾參與領導維新變法
  • 安梁:《維新舊夢錄》一部晚清維新的外邦啟示錄
    晚清知識分子力求「開眼看世界」,但對於如何拯救國家危亡,他們大多尋求古人智慧,從中國漫長歷史和儒學理論之中探索出路。對於近代世界各國興衰成敗的借鑑,雖有薛福成、王韜等名士鼓吹,終究並非主流,幸而康梁等維新派人士推崇審度世界經驗,零零散散地寫下了一些「外邦啟示錄」。朱維錚先生編著的《維新舊夢錄》之中,就收錄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見的文字。
  • 中國官員和日本學者之間關於維新變法的對白,實在太珍貴!
    內藤既感受到中國在戊戌變法失敗後社會風氣的怠惰與士人的低迷心態,也體會到中國地域上南北地氣與風俗的迥異,引發諸多感慨,形成了「守舊」之中國印象。內藤從變法方式、社會風氣和文化特徵三個方面體驗中國的文化。內藤在天津和上海分別與蔣國亮、文廷式談論了中國的變法方式問題:蔣:您我們同洲人士,滿腔熱忱觀察中國。
  • 吳起變法失敗被殺,專家:難怪只有商鞅變法能成功!
    戰國時期,各國混戰,要想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生存不至於滅國,就得修煉內功,提高自身實力。於是各國相繼開始變法,以圖強國。最先變法而強大的當屬地處中原的魏國。例如著名的李悝變法和吳起變法,幫助魏國建立了強大的魏武卒,也使得魏國成為進入戰國後第一個稱霸的國家。
  • 清思不斷興何窮 ​——熊希齡維新變法思想述評
    亡國滅種的危急形勢,迫使一部分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尋找新的救國救民的道路,剛剛被點了翰林的青年熊希齡,看清了清政府的種種積弊,他懷抱經國濟世之志,積極參加了 「維新變法」運動,並在湖南維新運動中嶄露頭角,湖南也成為「全國最富朝氣"的維新省份。
  • 維新變法,一個理想主義者們生產的試驗品,功虧一簣在所難免
    所以,當李鴻章組建的北洋水師初具規模的時候,他們首先選擇了去日本進行武力炫耀,在他們看來,那次遠行起到了很好的威懾作用。但可惜的是,日本人雖然羨慕那些鐵甲艦,但他們只會在羨慕中奮發圖強,而不會自暴自棄。不過,日本人的這種想法,縱李鴻章之流也未曾想到過。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五次變法,你了解多少?
    經過變法,楚國國力逐漸強盛,在公元前381年,聯合趙國大敗魏國。 但在楚悼王去世後,吳起變法遭到楚國舊貴族的強烈反對,最後吳起被射殺,變法以失敗告終。 4.新苗變法(王安石變法)
  • 戊戌維新變法運動兩甲子反觀
    120年前的今天,華夏文明實行第一次轉型,也就是進行維新變法。但這次轉型,以光緒皇帝被囚、譚嗣同等人被殺、康有為和梁啓超逃亡外國為標誌,而悽慘地失敗。雖然這是一次流產的文明變革運動,但對後世的影響是極其重大而深遠的。
  • 「戊戌變法」失敗後,北京城內為何會一片歡呼?原因其實很簡單
    縱觀歷朝歷代的改革變法運動,能夠取得勝利的改革,必然都是有強大的社會力量作為基礎的,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力量便是軍隊。但反觀此時清政府的軍事力量則不然,在經過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戰爭之後,清朝僅保留下來25萬八旗士兵、46萬綠營兵和30萬左右的邊防軍,雖然有100多萬,但這都是一些擁護舊制度的武裝,新勢力的武裝力量僅有袁世凱的新建陸軍7000餘人。
  • 戊戌變法失敗原來是這樣的原因
    變法的所有參與者各懷其心,其中就有鄭孝胥等與維新派反清相牴觸,極力維護清廷統治權的人物。而戊戌六君子則並不是一個團隊,而是相互之間政治上互不認同,工作上互不支持,甚至私下拆臺的各派人士,他們能同年同月同日死僅僅是在於有一個共同的活動,那就是是變法。那麼,變法中的主要人物們都是什麼人?為了理清戊戌變法的來龍去脈,這個是關鍵。
  • 戊戌變法其實註定失敗!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晚年從天朝上國淪落到被動挨打的地步,所以清政府內部也出現了變法,想學習日本明治維新變法圖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戊戌變法,由康有為梁啓超組織的!雖然出現了百日維新,但也只是曇花一現!我想失敗的原因有人肯定會說是因為袁世凱的背叛,導致維新派被抓,光緒帝也被軟禁!
  • 是誰導致王安石變法失敗?
    在易中天看來,「王安石和司馬光都既不是奸佞,也不是小人」。「他們的個人品質,用當時的道德標準來衡量,應該說都是過得硬的。」「王安石質樸、節儉、博學、多才,在當時士大夫中有極高威望,而且很可能是歷史上少有不坐轎子不納妾、死後無任何遺產的宰相。為了推行新政,王安石要打擊、排斥、清洗反對派,但也僅僅是將其降職或外放,從不羅織罪名陷害對手,也從未企圖將對方置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