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莫小覷,寒熱虛實變化多

2021-02-12 雲南中醫

本公眾號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雲南中醫」進行關注。


▶本文為《跟我學中醫》專欄第247期內容,感謝您的支持與分享!每天學一點,健康生活常相伴!

按肌膚是指醫生用手觸摸某些部位的肌膚,從肌膚的寒熱、潤燥、滑澀、疼痛、腫脹、瘡瘍等,分析疾病的寒熱虛實及氣血陰陽盛衰的診察方法。

1.診寒熱 按肌膚的寒熱可了解人體陰陽的盛衰、表裡虛實和邪氣的輕重。如肌膚寒冷,為陽氣衰少;肌膚寒冷而大汗淋漓、面色蒼白、脈微欲絕者,為亡陽之證。肌膚灼熱,為陽熱熾盛;若汗出如油,四肢肌膚尚溫而脈躁疾無力者,為亡陰之證;身灼熱而肢厥者,屬真熱假寒證。身熱初按熱甚,久按轉輕者為熱在表;久按熱愈甚者為熱在裡。

局部病變中,還可以從肌膚溫度辨別陰證或陽證。如皮膚不熱,紅腫不明顯者,多為陰證;皮膚灼熱而紅腫疼痛者,多為陽證。外傷局部發熱紅腫為新傷或瘀熱;外傷腫塊皮膚不熱為氣血受阻。

2.診潤燥滑澀 皮膚的潤燥反映病人汗出情況和津液盈虧,以尺膚部皮膚最為明顯。如發熱而皮膚溼潤為外感風熱;汗出而皮膚灼熱為邪熱入裡;皮膚溼潤而膚涼者,或見於陽虛自汗,或見於汗出熱退之後;外感熱病惡寒發熱而皮膚乾燥為表實證;五心煩熱,皮膚粗糙乾燥多見於陰虛勞損。

皮膚的滑潤和枯澀反映機體氣血的盛衰。肌膚滑潤為氣血充盛;肌膚枯澀為氣血不足。新病者皮膚滑潤而有光澤,則雖有病而氣血未傷;久病肌膚枯澀,則為氣血兩傷;血虛或血瘀者可致肌膚甲錯。

3.診腫脹 用手按壓肌膚腫脹之處,以辨水腫和氣腫。如以手按之凹陷,起指後留有壓痕,不能即起者為水腫,此為津液失於輸布,水溼溢於肌膚所致。如以手按之凹陷,舉手即起,按之無壓痕者為氣腫,此為衛陽失於溫運,氣機壅滯所致。

4.診瘡瘍 觸按瘡瘍局部的軟硬及有無灼手之感,可辨陰陽及是否成膿。凡瘡瘍按之腫硬而不熱,根盤平塌漫腫者,多屬虛證;紅腫灼手,根盤緊束者,多屬實證;腫硬不熱者,屬寒證;腫處烙手而壓痛者,屬熱證。按之硬而熱不甚者,為無膿;按之邊硬頂軟有波動感而熱甚者,為有膿;輕按即痛者為膿在淺表,重按方痛者是膿在深部。對於肌肉深部的膿腫,則以「應手」或「不應手」來決定有膿無膿。其方法是用兩手分放在腫物的兩側,一手時輕時重的加以按壓,一手靜候深處有無波動感,若有波動感應手,即為有膿;反之則為無膿。

編校/劉偉 排版/高海燕


相關焦點

  • 小兒表裡虛實寒熱辨證
    小兒辯證最重要的就是陰陽表裡虛實寒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這都是相對的而言的,沒有絕對的。
  • 皮膚病多半是4種原因導致的!
    1、氣候:大量的臨床病例觀察與研究證明,皮膚病的病因及其症狀加重或減輕與氣候的冷熱變化、季節變化,甚至一日之內的時間變化有著密切的聯繫,而且不同病症的患者,受氣候因素的影響也各不相同。中醫學理論對人體疾病與自然氣候的關係早有精闢的論述,《內經》就提出了人秉天地之氣的「天人相應」學說。
  • 是美食也是中藥,善疏風不論寒熱,祛咳不論虛實,還清頭目、利咽
    風邪對於我們就如同蟻穴對於堤壩,適當調整則無憂,中醫應對風邪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有一種植物可以做菜成為美食,也可以入藥作為中藥使用,它善於疏散風邪而不論寒熱,善於祛咳而不論虛實,還善於清頭目、利咽、通肺氣,可謂是益處眾多。這味中藥就是荊芥,在很多地區都有用它做菜的習慣,並且十分美味。
  • 【孫光榮】中和辨證解析 —— 表裡、寒熱
    其中,一般元素10個,即:時令、男女、長幼、乾濕、勞逸、鰥寡、生育、新舊、裕澀、旺晦;重要元素10個,即:形神、盛衰、陰陽、寒熱、表裡、虛實、主從、標本、順逆、生死。這20個元素之中,「形神」為主線。辨析這些元素,即可辨明「失中失和」之所在。
  • 除了光圈、焦距可以控制畫面虛實變化,別忘記還有這招也很管用
    除了光圈、焦距能控制畫面的虛實變化之外,快門速度的設置和場景的運用也可以控制畫面的虛實。02焦距控制畫面中的虛實關係利用長焦鏡頭拉近較遠處的被攝體,從而也能較好地將被攝主體拍實並將背景虛化;焦距的變化可以控制畫面中的虛化部分
  • 現代人不辨寒熱治療感冒發燒的悲劇!
    現代人絕大多數在外感疾病面前,辨別不清表裡和寒熱,更弄不明白虛實。一般情況,感冒了吃感冒藥,這感冒藥常常是寒藥,可謂寒上加寒。
  • 中醫「虛實」有7重含義
    然而,病變的虛實,治法的補瀉,粗略識之,自較易易,若欲辨之準而施之的,亦屬大難。辨證時分析病變的虛實,具有多種不同的含義,不能把它們混淆起來,而影響辨證的準確性。來疾去遲,是出多入少,則氣聚於外,故外實,來遲去疾,是出少入多,則氣聚於內,故內實。外實者,陰之吸力微,故內虛,內實者,陽之鼓力微,故外虛也。」脈氣之出入,無論其為陰氣為陽氣,統屬於正氣的範疇。因此,這裡所言的虛實,都是指的正氣,而不包括邪氣。2.邪盛正衰分虛實《素問·通評虛實論》說:「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 治療皮膚病的幾個好方
    我們知道,很多皮膚病都是由於表不解,由表入裡了,病在半表半裡,所以這個方子是非常合適的。它可以調節表裡,調節寒熱,也調和氣血,調和脾胃。《絳雪園古方選注》裡也對這個方子進行了闡述,王子接說:「桂枝湯重於解肌,柴胡湯重於和裡,仲景用此二方最多,可為表裡權衡,隨機應用,無往不宜。」
  • 研究稱氣候變化導致海豚易患淡水皮膚病
    2005 年,科學家開始注意到沿海的海豚種群容易患上一種特殊的皮膚病。這種疾病不僅可以很快覆蓋 70% 的體表,也對海豚的生命造成了重大威脅。近日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導致的暴雨頻率和嚴重性的不斷增加,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實戰乾貨:傷寒六經辨治「皮膚病」心法!
    然如何運用經方治療皮膚病?其辨證思路和要點在哪裡?今就筆者臨證思路,以八句詩概括如下:欲取經方治皮病,《傷寒》仲景未言明。若能窺得長沙趣,取道六經功效宏。先辨六經定主向,陰陽表裡虛實清。次尋方證最難對,瀝血嘔心功乃成。尚有病機繁且變,病合病並常相行。局皮整體勿相忘,整體得調疹得平。
  • 今日小暑,談談食物的「寒熱溫涼」!
    養生對於食物的溫度、寒熱的性質都是有講究的。那我們要怎樣理解食物的「寒熱溫涼」呢?這一期的「大咖說養生」,成都中醫藥大學馬烈光教授,來和大家聊聊「飲食要做到「熱無灼灼,寒無滄滄」」。04.寒溫適中,順應變化由於人們體質、生活習慣的不同,在飲食溫度的選擇方面也應順應個體的差異。
  • 根據「口味」變化,就知道五臟盛衰,預防身體疾病!
    《黃帝內經》雲「脾和則口能知五味」,脾與胃相表裡,實際上口淡不知五味,飲食不香,是胃氣虛的表現,中醫文化裡當以六君子湯為主,視其寒熱而治之。若無口瘡或牙痛病而口臭者,多為食積,胃火燻蒸所致。需以消食為主兼清胃火,中醫文化裡用平胃散合焦神曲、焦麥芽、焦山楂、黃芩、連翹、石膏治之。也可以配合氣鬱體質佛手橘皮膳食粉和溼熱體質梔子薏米膳食粉調理。
  • 皮膚病認識誤區多 請正確認識皮膚病
    深圳膚康皮膚病醫院專家指出,皮膚是身體的一面鏡子,很多健康問題可以通過皮膚反映出來。但由於很多人對皮膚病不夠重視,許多皮膚病患者在思想觀念上和生活習慣存在模糊認識和誤區,在患皮膚病後得不到正確的治療,有時甚至自以為是地採取一些偽科學的方法,延誤病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造成不良後果。因此對常見皮膚病有一個正確認識十分必要。
  • 中醫教你輕鬆分辨寒熱,父母都要學會
    分辨寒熱感冒的中醫分型大致可以分成四種,只有根據辨證施治的理論,認真加以區別,然後選用相應的藥物,才能藥到病除,所以,重點來了,如何分辨寒熱呢?其實分辨出以下四點就可以了。「寒證」在口鼻還時常表現為鼻塞,鼻涕跟痰的量比較多等等。
  • 【高立山】針刺治療皮膚病經驗
    例如,蛇串瘡是一種在皮膚上出現成簇水泡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因其皮膚上有紅斑,水泡累累如串珠,每多纏腰而發又名纏腰火丹。也有發生在胸脅、面部的,往往發生於身體一側。其特點是常突然發生,集簇性水泡排列成帶,沿一側周圍神經分布區出現,伴有刺痛和核腫大。中醫認為本病多由外感風熱肝膽火盛、溼熱內停浸淫於外所致。
  • 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
    黃帝道:虛實變化的情況是怎樣呢?  岐伯曰: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餘髒皆如此。  岐伯說:氣虛的情況,是由於肺氣虛弱所導致;氣機上逆,就會導致兩足寒冷。肺氣虛弱不在它所對應的季節就能活;肺氣虛弱在它所對應的季節(即秋季)就會死亡。其它各髒的虛實情況亦可類推。  帝曰:何謂重實?  黃帝道:什麼叫重實?
  • 【經典】《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
    原文  黃帝問曰:何謂虛實?  岐伯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帝曰:虛實何如?  黃帝道:虛實變化的情況怎樣?  岐伯說:以肺臟為例:肺主氣,氣虛的,是屬於肺臟先虛;氣逆的,上實下虛,兩足必寒。肺虛弱不在相剋的時令,其人可生;若遇克賊之時,其人就要死亡。其他各髒的虛實情況亦可類推。  黃帝道:什麼叫重實?  岐伯說:所謂重實,如大熱病人,邪氣甚熱,而脈象又盛滿,內外俱實,便叫重實。
  • 太極拳「輕重 虛實」解
    這是因為對於太極拳的「輕沉」、「虛實」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作者根據研習陳式太極拳30多年的心得體會,在這裡嘗試給其一個明確的定義和內涵,是否完整準確,願意求教各位太極拳同仁和廣大的太極拳愛好者。太極拳的「輕沉兼備」指雙手而言;太極拳的「虛實分明」指雙腳而言。「輕沉」亦可作「輕重」。因此有「上分輕重,下分虛實」之說。